-
足協發布史上最嚴限薪令!俱樂部一律使用中性名稱
中國足球最嚴限薪令出臺國內球員稅前不超過500萬元弄虛作假直接降級和禁賽足協文件截圖14日,在中國足協召開的「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史上最嚴限薪令正式出臺。和中國足協在一年前推出的限薪令相比,無論是國內球員還是外援的最高年薪都直接被攔腰一刀。國內球員稅前不超過500萬元更為嚴厲的是,在中超俱樂部每年總投入不超過6億元人民幣的支出總額限制下,中超一線隊的球員工資總額,包括外援工資總額都有了非常嚴格的上限規定。
-
多隊響應俱樂部名稱中性化規則唯國安堅持不改名
在12月14日召開的聯賽整治會議上,足協負責人對限薪以及名稱中性化的要求再三強調沒有例外。事實上,這樣的政策早就在坊間傳開。不過,在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規則遵守方面,儘管廣州恆大起到了示範作用,多支球隊也紛紛跟進開展新隊名徵集工作,但是北京國安擺出了死磕足協的架勢,堅決不改名。
-
足協下狠手:球員薪酬大砍!俱樂部名字整改!房企的足球...
近期,中國足協推出一系列改革新規。其中規定,足球俱樂部名稱中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也不得使用相似或相近的漢字或詞組。也即,俱樂部名稱要「中性化」。一方面,「限薪令」將使得球員的工資支出大為減少,有助於俱樂部健康運營;但另一方面,中性化的俱樂部名稱,將使贊助商的品牌宣傳效果大打折扣。足協此舉的目的,是為了遏制中國足球虛假繁榮的泡沫,促進聯賽健康運營,提高中國足球水平。但從現實角度,贊助商顯然更加關注球隊的成績和自身的權益。
-
足球俱樂部「中性化」更名政策出爐 球隊新名稱禁用英文字母
本報訊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備受關注的足球俱樂部中性化更名政策在會後被正式公布。按照規定,各家俱樂部要在年底前提交新名稱。從2021年賽季起,俱樂部名稱不符合規定的,將失去參賽資格。
-
中國足協公布聯賽限薪和俱樂部名稱新政
據新華社電 中國足協近日在上海召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公布2021-2023賽季各級職業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同時發布《關於各級聯賽實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根據指標,下賽季起中超俱樂部年度總支出限額為6億元人民幣,中甲和中乙俱樂部年度總支出則分別不能超過2億元人民幣和5000萬元人民幣。中超俱樂部一線隊國內球員年薪限額500萬元,外籍球員年薪限額3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382萬元)。中超俱樂部國內球員平均年薪應不超過300萬元,外籍球員薪酬年度總支出限額為10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7941萬元)。
-
中國足協:俱樂部中性名不得含有商號或品牌名稱
其中規定,俱樂部中性化名稱不得包含品牌名稱,不能使用非漢字等,並且從2021年賽季起,對於俱樂部名稱不符合要求的俱樂部,中國足協將不給予辦理註冊手續。具體規定如下:一、俱樂部註冊官方名稱規範:行政區域+俱樂部名稱+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俱樂部名稱不能超過4個漢字二、俱樂部報名簡稱或球隊名稱規範:行政區域+俱樂部名稱;名稱中不得含有其他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名稱,不得使用非漢字。
-
足協中性化改名是否可折中,企業名稱作後綴保留,官方使用簡稱
中國足協推行新政,各俱樂部需要進行中性化名稱更改,並由此長期延續下去,不再是從前那樣換個企業就換個隊名。對於各隊新名字,除上賽季就確定的大連人隊,近期確定的廣州城隊,其餘球隊至今仍沒有確切定論。
-
足協限薪令違背市場規律,國內球員百萬千萬年薪是應得的
以郜林、黃博文和馮瀟霆等人為代表的那批球員,是近十幾年來水平最高的一批球員,甚至如今他們仍然是各家中超俱樂部的絕對主力!然而悲哀的是,他們的後輩球員們的能力水平是呈直線下降的趨勢,如今中國男足國家隊各年齡段國字號球隊,在亞洲已經處於三流甚至四流水平了,甚至連東南亞小國都踢不過了。
-
中國足球俱樂部中性化更名政策出爐,球隊新名稱不得使用英文字母
大河報·頂端新聞記者 王瑋皓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備受關注的足球俱樂部中性化更名政策在會後被正式公布。按照規定,各家俱樂部要在年底前提交新名稱。從2021年賽季起,俱樂部名稱不符合規定的,將失去參賽資格。按照中國足協的具體規定,俱樂部註冊官方名稱規範:行政區域+俱樂部名稱+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俱樂部名稱不能超過4個漢字。俱樂部報名簡稱或球隊名稱規範:行政區域+俱樂部名稱;名稱中不得含有其他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名稱,不得使用非漢字。
-
中國足協正式官宣俱樂部名稱變更規定,廣州恆大剛改好的名稱又要涼?
恆大剛改好的俱樂部名字又要涼?按足協最新通知,廣州恆大俱樂部的新名稱「廣州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或無法通過足協報名註冊。 終於中國足協公布了各級聯賽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規範: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
-
傲腿侃球:中性隊名不應「一刀切」
(全文轉自紅網體育公眾號,已經允許轉發)文/戴拿(職業:媒體人,現居長沙) 11月24日至25日的中超俱樂部總經理會議上,中國足協宣布了許多重要舉措,除了限薪令外,最被球迷津津樂道的話題便是「俱樂部(隊名)名稱中性化」的問題。
-
中赫國安俱樂部能否繼續沿用「北京國安」隊名?知情人士回應
中赫盡全力保「國安」足協在本月中旬召開了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會上不僅拋出了重磅的職業俱樂部「限薪令」,更提出要將各俱樂部現有的名稱「去商業化」,形成中性化名稱。中赫國安俱樂部在會議結束後第一時間就著手準備此事,俱樂部高層的意見非常明確:一是要在足協相關規定的框架下進行操作,提交完全符合規定的中性化名稱;二是希望傳承北京足球的傳統,延續「國安」這個已經存在了28年的標誌性名稱。眾所周知,北京國安俱樂部在上世紀90年代時由隸屬於中信集團的中信國安公司初創。
-
足球俱樂部名稱規範,也要兼顧各方意見
作者:樊成 最近一段時期,中國足協將於新賽季力推的兩大新政:職業聯賽「限薪」和職業俱樂部改名,不斷引發熱議。前不久,廣州恆大將改名廣州隊,已報送相關材料等待審批;接著石家莊永昌足球隊闢謠網傳截圖,表示新名稱徵集活動仍在進行。
-
御MEN·傲腿侃球|中性隊名不應「一刀切」
>11月24日至25日的中超俱樂部總經理會議上,中國足協宣布了許多重要舉措,除了限薪令外,最被球迷津津樂道的話題便是「俱樂部(隊名)名稱中性化」的問題。中國足協要求各級職業聯賽俱樂部需在2021賽季註冊前,實現隊名中性化。所謂隊名中性化,是要求俱樂部名稱不得再有投資方或贊助商的名詞或相關商業產品名字。放眼世界,讓人耳熟能詳的皇家馬德裡、巴塞隆納、尤文圖斯、拜仁慕尼黑、曼徹斯特聯等隊名,均是中性隊名。資料圖:2020賽季中超聯賽16強。
-
中國足協官宣腰斬式限薪,多管齊下,不破不立!
11月25日上午,中國足協在蘇州舉行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會上,中國足協向各中超俱樂部代表公布了中超俱樂部中、外球員「加碼限薪」的具體細則。2021賽季,中超每家俱樂部單季支出總額不得超過6億元,其中用以支付本土球員及外籍球員薪酬最高不得超過7500萬元人民幣、1000萬歐元。
-
泰山兩字不保,山東魯能改名遇麻煩,但新名稱或比泰山更合適
雖然新政被媒體和球迷們總結為四個字:限投限薪。但實際上,新政裡面並不只是有限投限薪的要求。雖然這個限投限薪得到了不少球隊和球迷的支持,但新政裡面的另一項要求,卻也受到了不少球隊和球迷的抵制。這個新政內容便是球隊的中性化改名要求。
-
俱樂部投入過大!足協主席痛批中國足球燒錢:難道良心已死?
昨天,在中國足協召開的「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史上最嚴限薪令正式出臺。和中國足協在一年前推出的限薪令相比,無論是國內球員還是外援的最高年薪都直接被攔腰一刀。足協主席痛批:還不覺醒,難道良心已死嗎?
-
足協主席痛批:中國聯賽薪酬已高得可怕,還不覺醒!
今天,在中國足協召開的「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史上最嚴限薪令正式出臺。和中國足協在一年前推出的限薪令相比,無論是國內球員還是外援的最高年薪都直接被攔腰一刀。大家關心的歸化球員薪水問題,各俱樂部可以自己選擇入籍球員薪酬按照國內還是外援標準,但必須在足協完成備案。當然,中國足協也表示限薪規定從2021年1月1日起實行,也就是目前無論是國內球員和外援的已有合同將不會受此限薪令的影響,也不會計入6億元人民幣的支出總額限制裡。
-
中超限薪令:國內球員稅前不超500萬 控制俱樂部運營成本
中國足協今天(14日)在上海召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會上不僅出臺了2021賽季的各項新政,其中俱樂部名稱去企業化,以及球員薪資的調控引人關注。 中國足協:2021賽季俱樂部名稱須去企業化 中國足協表示,根據《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的政策要求,從2021賽季開始,參加中超、中甲、中乙三級職業的聯賽俱樂部的名稱必須實現去企業化。按照規定,俱樂部名稱的標準格式應為「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
-
足協公布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通知要求 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
12月14日,中國足協召開各級職業聯賽的投資人峰會,會上足協公布了各級職業聯賽實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具體如下:為貫徹落實《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的政策要求,促進俱樂部轉變經營模式,推動俱樂部市場化發展,培育健康向上的足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