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鉛字字模嗎?老讀者為蘭州日報社報史館捐贈280塊字模

2020-12-16 環京津網

王先生捐贈的鉛字字模

自蘭州日報社報史館徵集文物資料的啟事發布以來,報史館建設辦公室收到了許多熱心市民和讀者朋友的傾情捐贈,有老報紙、老照片、老證書……近日,一份特別的老物件讓所有工作人員眼前一亮,280塊鉛字字模將大家又拉回到了那個鉛字排版印刷的年代。

「我是咱們晚報的老讀者了,對報紙是很有感情的,所以籌建報史館我一定要出份力!」今年49歲的王衛先生一直是《蘭州晚報》的忠實讀者,從報紙上看到了蘭州日報社報史館徵集文物資料的啟事後,他聯繫了報史館工作人員,並親自來到報社,帶來了他要捐贈的老物件——280塊鉛字字模。一塊塊黑金色的字模透著濃濃的金屬氣味,雖然每塊字模只有長2釐米、寬1.5釐米的大小,但是拿在手裡還是挺有分量。每個字模上都鐫刻著不同的漢字,每個漢字的每一筆都是一個個鏗鏘有力的凹槽。

「我選擇這個字模捐贈,是因為它能反映出報紙早期出版印刷時技術和設備的一個方面,能讓將來的讀者和參觀者對報社的早期創業有個直觀的感受。」王衛說,他捐贈的這個字模是用銅和其它金屬製成的,用於上世紀70、80年代報刊、書籍等的印刷。作為中國收藏家協會書報刊收藏委員會副秘書長,王衛喜歡收藏各種各樣的老物件,而這280塊鉛字字模則是他在10年前收藏的。王衛告訴記者,過去鉛字排版印刷時,要通過一個個字模將鉛合金製成活字,再用活字來排版印刷。也就是說,在以前的報紙印刷上,是先要製造一個個字模,有了字模才有了鉛字,有了鉛字才有了人們手中的報紙。「每一份報紙上的每一個文字都是這樣一個個印出來的,和現在比起來,一份報紙的誕生可真是相當不容易呀!」

王衛說,40年來,《蘭州晚報》見證了蘭州這個城市的成長,也陪伴了幾代讀者的成長,所以建立報史館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通過報史館可以讓廣大讀者記住歷史,展望未來。「作為一名晚報的忠實讀者,又是一個收藏愛好者,希望我的捐贈能夠讓更多的人對報紙印刷史有更多的了解。」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金露文/圖

相關焦點

  • 解讀「奧」妙:字模是唯一堅持到底的創意(圖)
    其實在技術方面,中國不是初學者,我們舉辦過各種盛會,但你很難說科技含量有多高。這一次開幕式,我們使用的高科技有些甚至是國際上首次使用的,這提升了我們的高科技含量。  記:由演員操作的活體字模時而上下起伏,時而組成不同的「和」字,觀眾對於這個創意認可度較高。怎麼想到的?  韓:這是開幕式的亮點之一,也是唯一從最開始堅持到最後的創意。
  • ...話精準育人——廣東博睿恩鋁模捐贈儀式在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舉行
    中國教育在線訊 7月4日,廣東博睿恩金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博睿恩」)鋁模捐贈儀式在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國華大樓第一會議室舉行。廣東博睿恩執行總經理楊波代表廣東博睿恩向學院捐贈價值198000元全新建築鋁模一套。
  • 民國木質字模 罕見的活字印刷實物收藏
    收藏愛好者王先生偶然收藏到了幾百個木雕的字模,為了更好地收藏,他特意定製了木盒將藏品置於其中。這時王先生才發現,原來不起眼的字模擺放在一起很有規模,類似於活字印刷當中使用的字模。「當時我收藏的時候,看到就是幾百個散落的木塊,在一端雕刻著文字。
  • 什麼是模三幹擾
    在LTE優化過程中,我們會常常聽到模三幹擾,那麼究竟什麼是模三幹擾?今天就讓5G君給你科普一下!科普模三幹擾前,我們先說說LTE的資源單位!1.LTE資源塊基本單位RE(Resource Element)物理層資源的最小粒度時域:1個OFDM符號 頻域:1個子載波
  • 安徽省皖南發現清代木活字印刷字模
    新華網合肥2月6日電(素平)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館近日從安徽省皖南山區的偏遠鄉村發現並徵集到一套保存非常完整的清代木活字印刷字模。全套木字模由特大號及大、中、小號字模組成。分別裝在52個60釐米×60釐米的木盒中,共計有木字模28976個。
  • 滬字模一廠淘回昔日銅模活字 盼"廢品"重新"活"起來
    大小如軍棋棋子,銅鉛金屬製造,放在手中沉重而有質感;與鉛活字完全相反,字模上的漢字為凹字正文,而且和印刷出的文字一樣是「正」的;仔細觀看,每個字模的四角都有著極小的標識———「上海一號」、「上海二號」、「上海五號」……  這就是在上世紀60年代名聞天下的「上海小片模」。它們是活字的「母版」,所有鉛活字,通過它們鑄成凸字反文,從而成就了所有印刷品。
  • 關於泰國佛牌的「模」是什麼意思?
    今天給大家念叨念叨關於佛牌中常說的「模」這個字的意思。從字面意思來看,其實「模」的意思就是做佛牌時所用的模具,那模具又有什麼好講的呢,且聽我細細說來。那麼我們常說的「大模」,「小模」,一般是指佛牌的體型大小,還有更小的,可以稱為「MINI」模。有的可能不說「模」,會說版本,比如說「香灰版」,「經灰版」,「花粉版」,這些是根據佛牌的製作材質來區分,其實跟「模」的意思也是一樣的。
  • 「每日文物鑑賞」秦公簋,開創了中國早期活字模
    器、蓋對銘5字記為秦公用器>器身有銘文51字共105字字體與石鼓文頗為相近蓋和器上又各有秦漢間刻款8字故知此簋乃西縣官物在秦漢時曾被當作容器使用銘文均由印模打就已使用可連續反覆壓印的印版銘文製作亦使用了方塊印模法制字模時一一打就字字連續印成然後澆鑄開活字印刷字模的先例是秦人發明創造的重大科技成果之一
  • 活字印刷術「現身」邵陽 字模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7月13日,隆回縣灘頭鎮一間狹小的房間內,密密麻麻地堆放著幾十盤木版活字印刷字盤,幾千個梨木刻成的反文字模按照偏旁有序地陳列著。「這裡的字模時間最長的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是從我的祖父輩一代代傳下來的。」
  • 90後隱居山中玩活字印刷,一天刻100多字,誓將七萬漢字刻成字模
    他的願望是復原宋元時期的木質活字印刷,將現在的全部七萬個漢字刻成字模。目前,他正以每天刻100多個字的速度在進行。這個年輕人是一個90後,名叫葉永來。▲葉永來在整理字模葉永來出生在杭州建德的一個古村裡。從小由做過私塾先生的爺爺帶大,背《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學毛筆書法。2011年,他考入西南大學美術專業,學習書法和版畫。
  • 小小船模承載著海洋文化夢
    2012年元旦,《漂泊的船——流失海外的中國古船模研究》作者之一的梁二平,與曾經在中國海關工作過的深圳知名文化人陳悅成聯手進行一項文化考察時,無意中從陳悅成家庭藏書中「淘」到了一本中國海關總稅務司梅樂和的中國古船模畫冊,由此開啟了他尋訪流失海外的中國古船模的道路。
  • 汽車注塑模具:前模斜頂後模斜抽,小產品結構多
    每天花2分鐘,學習各種產品模具結構設計思路,相信你會有不一樣的收穫!汽車注塑模具:前模斜頂後模斜抽,小產品結構多 -XW027產品尺寸:257.7mmX60.2mmX85.05,出2穴採用二板模結構:750mmX500X656mm,屬於中形模具熱流道轉潛水進膠前模內孔倒扣
  • 實拍廣西首家糕餅博物館,展出上萬件精美木雕餅模,太漂亮了
    2020年8月26日,在廣西南寧市,桂餅文化博物館展出了上萬件廣西傳統的餅模,一時間吸引了眾多遊客觀看。細緻的雕花、生動的人形、大氣的財寶印......多件形態各異的餅模,無不感嘆民間技藝的豐富巧妙。這些餅模功能也有所不同,或是給糕點「凹造型」,或直接沾植物染料給糕點印花。桂餅博物館內展示的制餅模具,都是從廣西各地搜集而來的,其中我特別喜歡一塊木製的「狀元遊街模餅」,忘記拍圖了,只找到了這個壽字的,也挺漂亮的。
  • ...上海,字模,印刷,展覽,巡展,字體,傳承,智慧財產權,活字印刷術...
    這個展覽將告訴你答案。由上海印刷(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上海字模一廠有限公司承辦,上海映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的「活字生香」活字文化藝術全國巡展將於7月24日在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開幕。據悉,展覽將為期一個月,市民可免費前往參觀。
  • 香港書展變「肉展」 到底誰愛看「靚模」
    竇文濤:然後我這個外地人就不知道廣州話的,全香港人人都在說什麼「靚模」,是哪兩個字?馬家輝:「靚」就是很靚,青見,旁邊加一個口嘛,因為很多廣州話你寫不出來,只有音沒有字,你就加一個口。竇文濤:模呢?馬家輝:就是模特。可是10多年前有了一部電影,我沒有記錯的話好像劉德華有演的,劉德華是另外一部片,有出了一個港片很轟動的叫做《靚妹仔》,本來「靚妹仔」在廣東話裡面就說小女生、小女孩。
  • 石家莊「月餅模子」收藏達人藏有宋代月餅模(圖)
    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定義,月餅乃有餡的圓點心,為中秋節應時的食品。石家莊華府園小區有位月餅模子收藏達人———張亞傑。宋代的陶月餅模,清代的銅月餅模、錫月餅模和玉石鯉魚月餅模……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一塊清代作品,直徑39釐米的「大個頭」。張亞傑講起他所收藏的月餅模子背後的文化故事便打開了話匣子。
  • "巢湖船模第一人"巧手留住帆船記憶 打造最美巢湖船模
    但是,在航模手藝人汪鋒的努力下,一艘艘昔日老木船又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中。除了無法供人乘坐和行駛外,船上應有的東西,一樣都不少,其大小完全按照真船比例進行縮微。汪鋒的父輩兄弟三人的職業是木模工,三叔更是一個狂熱的船模愛好者,曾經是江堰市寧江工具機廠木模車間主任的他,從事船模研究數十年,對巢湖大划子情有獨鍾,先後完成數十個。入門船模,三叔給了他很多幫助。「完成一艘船模遠沒有你們看到的這麼簡單,前期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搜集巢湖帆船的資料和圖片。」
  • 《鄉食美刻——廣西傳統糕餅印模珍賞》出版,勾起濃濃鄉情
    近日,由王來華著作的《鄉食美刻——廣西傳統糕餅印模珍賞》一書出版,為廣西民俗文化研究開闢了新的領域,也為保護和傳承廣西傳統文化提供了紮實的學術基礎。而普通讀者,也能透過這些精美的糕餅印模,體味久違的鄉情。
  • 花喇子模的作死歷程
    花剌子模王朝是十三世紀以中亞河中地區為中心的一個強大帝國,這個帝國大約建立於公元1077年,花剌子模王朝的創建者阿奴什的斤家族原本是塞爾柱帝國的附屬,隨著塞爾柱帝國的衰落,阿奴什的斤家族在中亞地區成功獨立,並逐步強大起來到了公元1200年的時候,阿奴什的斤家族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叫摩柯末成為了花剌子模的統治者,而此時的塞爾柱帝國已經消亡,西遼也內部紛爭日落西山無暇四顧
  • 糕餅模上鏤「吉祥」-光明日報-光明網
    在各地的模子中,出現過普通壽字、圓壽字、長壽字以及其他造型的壽字,也出現過表徵長壽的桃子、祝壽的八仙以及寓意相同的「暗八仙」,還有南極仙翁,福祿壽三仙、獻壽麻姑。健康與長壽,是糕餅模紋飾中一個最搶眼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