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於29日重新開放,帶你解鎖新、老展覽最全玩法!

2021-02-18 紐約活雷鋒

由於疫情原因,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今年3月13日暫停對外開放,在跟疫情戰鬥了五個月零九天後,終於宣布將於8月29日重新對外開放。重新開放後的博物館縮短了營業時間,相較於過去一周開放7天,現改為一周5天開放(周六至周一、周四至周五),並將參觀人數控制在平日最大流量的25%,同時使用定時段的票務系統,嚴密監控同時進入館內的人數,最大限度確參觀安全。

標準的紐約客一定是大都會的常客,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大都會的由來:

遠在145年前,當時的銀行家、商人、思想家、藝術家等迫切地希望建立一座能夠給予美國民眾藝術教育的博物館,並於同年通過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憲章》,於是位於曼哈頓中央公園旁的大都會博物館應運而生。

自1870年始建以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經過多次擴建,如今佔地8公頃,共計200多個展廳,囊括了古今各個時期不同國家多達36萬5千件藏品。跨越文化和歷史,與中國北京故宮、法國巴黎羅浮宮、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並稱為世界五大博物館。

每次去大都會,作為非藝術專業小白,總會被偌大的展區搞的暈頭轉向,似乎去了好幾次逛的都是一樣的展廳,看的都是一樣的作品。今天雷鋒君就來盤點下大都會不容錯過的看點:

在大都會美術館二層十九世紀館裡,展覽著大量舉世聞名的大師級作品,馬奈、德加、塞尚、莫奈、梵谷、高更他們每人佔據著一個展廳或是兩個展廳。

825號展廳裡有文森特·梵谷(Vincent van Gogh)的10幅作品,隔壁的822號展廳裡還有7幅,如果你是梵谷迷,那麼千萬不要錯過!在他早期的作品中,擅長用陰鬱的色調描繪鄉村生活,重點在表現對象粗礪的真實特徵上。在巴黎短暫地生活兩年後,受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的影響,他的作品經歷了一個轉折,引領他轉向更淺的色彩和不加修飾的筆觸,更從此成為他的代表風格。

1965年,埃及政府為了感謝美國對拯救埃及文物的貢獻,特地將丹鐸神廟作為禮物贈送給美國政府。美國人如獲至寶,將整座神廟分解打包裝運回美國。當時美國的詹森政府最初計劃將丹鐸神廟安放在首都華盛頓的波多馬克河邊或者波士頓的查爾斯河畔,但考慮到建造神廟的砂巖容易在露天裡被風吹雨蝕,經過一系列的聽證會後,美國政府於1967年4月決定將丹鐸神廟永久陳列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1978年,丹鐸神廟對公眾開放。

埃及展廳裡還有各種木乃伊、棺木和遠古神話作品。但靠近博物館大廳(Great Hall)那幾個展廳往往十分擁擠,雷鋒君推薦去位於偏遠角落裡的第115號展廳,那裡被用來專門展示有關哈特謝普蘇特(Hatshepsu t)的藏品,她是古埃及為數不多的女法老之一,在這個展廳可以探索到更多小眾的神秘藝術,100%滿足你的考古好奇心。

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裡,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寶藏展廳,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亞洲館,雖然作為中國人已經看過太多中國的大師級作品,但在大都會的寶藏級展品絕不會讓你失望,不僅又高達7.5米的14世紀中國壁畫,還可以看到各種南亞和東南亞市面上難得一見的藏品。特別提示,千萬別錯過位於夾層的小展廳,那裡也有大量珍品,這些展廳人流較小,更可以安靜地欣賞佛陀的畫像,體會數千年間在亞洲很多文化中的發展演變。

除了以上必打卡的館藏作品外,重新開放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還迎來了三個全新重量級展覽,分別為150周年紀念展《創造大都會,1870-2020》、非裔美國藝術家Jacob Lawrence的個展《美國的鬥爭》和藝術家Héctor Zamora的《格子迂迴》。

《創造大都會,1870-2020》作為150周年慶典的核心,展覽圍繞著博物館歷史上的10個轉折點展開,從最早的收藏(構成大都會博物館百科全書式的藏品)到重大禮物以及策展倡議,按時間順序排列展出250件館藏藝術品,很多珍貴易碎難得一見的重量級藏品都將在這次展覽中首次對公眾展出。

畢卡索的《扶手椅上穿襯衣的女人》

將首次展出

同時開放的還有非裔美國藝術家Jacob Lawrence的全新個展《美國的鬥爭》,展覽將展出30件版畫作品,記錄1775到1817年的重要歷史時刻,反映美國人民為建立一個國家而艱苦奮鬥的歷史進程,以及他們為建立民主制度而進行的嘗試。

第三個展覽來自墨西哥藝術家Héctor Zamora,《格子迂迴》是他為大都會屋頂花園特別創作的一個裝置作品。Héctor Zamora十分擅長重新定義傳統展覽空間,利用有機幾何重構真實和虛構之間的關係。全新的戶外裝置作品非常令人期待,靜待藝術家重塑屋頂花園與曼哈頓天際線的完美創作。

入館須知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從未以這種方式關閉過,這是自成立150年以來首次連續閉關超過3天,雖然博物館即將迎來重新開放,但疫情卻並未徹底消失。因此,在參觀博物館的同時,大家一定要做好防護,保護自己的同時也保證他人的安全。

1.員工和參觀者在場館中需戴口罩;

2. 鼓勵參觀者遵守6英尺的社交距離;

3. 遵循館內的社交距離標誌指引;

4. 取消所有紙質版地圖與資料,參觀者可以提前上網下載電子版;

5. 館內需要控制人數,無法保證所有畫廊區域都可以進入;

6. 會在館內多個地點放置免洗洗手液,供參觀者使用;

7. 洗手間內限制人數;

8. 150周年館慶相關活動延遲到明年舉行;

9. 所有講座、表演和導覽等均不開放;

10. American Wing Cafe將提供小吃、沙拉、三明治和飲料等輕食,禁止礦泉水之外的外帶的食物和飲料;

11. 超過10人的聚集將不被允許;

12. 如果您感到身體不適,請待在家裡。

/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 /

相關焦點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八月將重新開放
    據外媒報導,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計劃於8月29日重新開放第五大道主館,兩場因疫情延遲的新展覽將同步開啟。修道院博物館的重新開放日期尚未明確,但大都會表示,該館將於9月開放。布勞耶分館將暫不開放。為慶祝大都會建館150周年而策劃的「創造大都會博物館:1870—2020」同步開放。
  • (7)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重新開放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8月30日 (外代一線)(7)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重新開放 8月29日,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一名保安在執勤。
  • 紐約宣布博物館24日可重開,大都會仍然29日開館
    一些展覽的展期得到延長,此外,大都會博物館的建館150周年特展與惠特尼博物館的「集體行動:變革時代的藝術家幹預」作為疫情後的新展,將讓人們從新的語境與視角去審視過去的藝術。其中,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計劃於8月27日開館,紐約大都會仍然遵循此前宣布的重新開館日期,將於8月29日開放。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重開時間定了:8月29日,希望從未熄滅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獲悉,8月29日,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結束長達5個月的疫情休館,恢復開放。率先開放的是第五大道主館,為慶祝大都會建館150周年而策劃的「創造大都會博物館:1870—2020」同步開放。修道院博物館將於9月開放,布勞耶分館暫不開放。
  • 博物館動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8月底開放,結束長達五個月休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靜8月29日,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結束長達5個月的疫情休館,恢復開放。率先開放的是第五大道主館,為慶祝大都會建館150周年而策劃的「創造大都會博物館:1870—2020」同步開放。修道院博物館將於9月開放,布勞耶分館暫不開放。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英國裝飾藝術展廳將重新開放
    2月24日,一名女子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英國裝飾藝術展廳媒體預展上參觀。 作為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建館150周年的重要項目之一,布置一新的英國裝飾藝術展廳將於3月2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集中展示近700件製作於16世紀至20世紀的藝術品。
  • 閉館近半年後,倫敦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重新開放
    當地時間8月27日上午10點,閉館已長達163天的大英博物館將迎來重新開放,結束這座著名博物館自1759年首次對外開放以來最漫長的一段閉館時間。,大英博物館在恢復開放之初也將採取網上預約和限流措施,開放的頭兩天,參觀時間是上午10點到下午3點;從本周六開始,才進一步延長到下午5點。
  •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oMA等美國多家博物館宣布閉館
    該機構閉館正值慶祝成立150周年的紀念活動,例如重新開放的英國藝術展廳,以及如「1870-2020年下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覽,這場博物館歷史之旅原定於3月30日開幕。MoMA也在中文微博上發布:MoMA一向以公眾的健康與安全為重中之重,在諮詢了公共衛生專家和市、州官員後,我們決定從3月13日開始暫時關閉MoMA、MoMA PS1和紐約市的MoMA設計商店。
  • 國際疫情每日觀(8月28日)——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重新開放
    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26日14時28分(北京時間27日2時28分),美國累計確診病例5800472例,累計死亡病例179150例。↑8月26日,人們在美國紐約中央公園的草坪上休閒。新華社發(拉赫爾·帕特拉索攝)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第五大道主館重新開放當日,受新冠疫情影響關閉5個多月的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第五大道主館對會員重新開放,並將於29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重新開放後,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採取多項措施防控新冠病毒,包括限制參觀人數、強制戴口罩、測量體溫等。
  • 紐約博物館、美術館將於8月24日起重新開放
    據印度經濟時報消息,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庫莫周五表示,在因新冠疫情而關閉五個月後,博物館,藝術館和其他文化機構將允許從8月24日開始重新開放。不過,他在推特上說,將強制戴口罩,定時售票,錯峰進入,入館率只有25%。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重開:騎自行車來參觀「150周年展」
    因疫情而閉館五個月後,澎湃新聞獲悉,8月29日,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重新開放。遊客少了,進程變多了,進館將預定定時票,為了避免公共運輸,博物館將為遊客提供停放自行車的場所。同時,大都會150周年的展覽正在進行,而布魯爾分館的裡希特展覽將關閉,其重要的「比克瑙」系列的四幅畫作將從9月開始移至主樓內展出。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開館推遲至八月,線上延續150年故事
    作為疫情期間紐約博物館的風向標,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簡稱大都會博物館)日前宣布將推遲重新開館的時間,大都會博物館於3月12日起閉館,原定於7月1日起重新開放,目前,這一計劃推遲至8月中旬,或者更晚。令人欣慰的是,大都會以一系列線上導覽與活動讓博物館保持與公眾的連接,並鼓勵人們在社交平臺的話題中分享自己的博物館故事。3月12日,作為對美國持續發展的新冠疫情的回應,紐約大都會宣布閉館,大批當地博物館緊隨其後紛紛閉館。
  • Daily | 大都會博物館重新開放,英印將開通70天旅行巴士
    又到了周五了,這周你要飛哪裡呢?快來看看今天發生了那些旅遊新鮮事吧!峇里島省長親自向公眾宣布了,原計劃9月11日開放的峇里島,因為一定程度上有一部分人沒有遵守健康標準,峇里島的新冠疫情處於不穩定的狀態,所以開放日期不得不推遲。
  • 受疫情影響,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藝術機構宣布閉館
    撰文丨吳俊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各地的許多藝術機構紛紛宣布閉館,其中包括著名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羅浮宮等。同時,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紐約亞洲藝術周、「設計上海」和「北京畫廊周」等在內的多個大型藝術活動,也宣布取消或延期。上海博物館的「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展」則已經確認延期至3月下旬,何時開館尚未可知。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二度裁員,8月底重開「有點懸」
    這是疫情以來紐約大都會的第二次裁員,目前紐約大都會的員工規模已經縮至疫情前的20%。與此同時,此前大都會曾宣布將於8月29日重新開放,考慮到美國的疫情現狀,這一時間可能會發生變化。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疫情使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從今年3月閉館至今。4月,紐約大都會裁員80多人,此次第二波裁員將使大都會的員工數量從3月時的2000多人降至1600人左右。
  •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重新開放
    當地時間10月21日,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經過4個月花費約4億美元的擴建翻新後於當日面向公眾重新開放。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簡稱MOMA),坐落在紐約曼哈頓,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現當代美術博物館之一。圖為修繕一新的博物館參觀者絡繹不絕。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計劃8月中旬對外重新開放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2013年舉辦的西藏尼泊爾收藏品展(資料照片)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星期二表示,希望在8月中旬重新開放,這是紐約第一個宣布恢復參觀日期的大型博物館,不過之後的參觀時間將會縮短,並且不提供導覽服務,以維持社交距離。
  •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將重開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定於27日重開。受新冠疫情影響,這家知名博物館已關閉5個月。現代藝術博物館17日宣布重開後的防疫措施,包括非會員參觀者需預約參觀時段、參觀期間須戴口罩並與他人間隔至少1.8米。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行米開朗基羅藝術展
    11月13日,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行的米開朗基羅藝術展上,參觀者觀看米開朗基羅的兩座雕塑作品。當日,「米開朗基羅——非凡的設計師和藝術家」特展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展覽展出從美國和歐洲各地的公共和私人藏品中精選的133幅米開朗基羅畫作、3件大理石雕塑等作品,展示了米開朗基羅作為雕塑家、畫家、建築藝術家的非凡藝術成就。展覽將持續至2018年2月12日。新華社記者王迎攝11月13日,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行的米開朗基羅藝術展上,一名參觀者觀看米開朗基羅的作品《羅馬士兵》。
  • 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將重新開放
    大英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和巴黎羅浮宮,並列為世界三大博物館(羅浮宮已於今年7月恢復開放)。大英博物館落成於1753年,自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目前博物館擁有藏品600多萬件。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將重新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