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的飲食文化一直都有各自的特點,南方人愛吃大米、愛喝湯,北方人以麵食為主,蔬菜為輔,自成一派。不過北方的麵食只是一個統稱,包含的可不只是饅頭。
麵條
北方人吃麵條是當做主食吃的,不管早餐還是晚餐,一碗清湯麵配上菜也能吃的有滋有味。麵條想吃的有湯有水,就專門做成打滷面,各色時蔬一翻炒,配上麵條立刻變得活色生香。北方人最愛的是西紅柿打滷面,酸甜的西紅柿洗淨切丁,炒到出汁,再加上雞蛋翻炒,橙紅金黃湊在一塊,顏色醒目,口感可口。
想要吃的清淡,一碗清水面最合適,純白透亮的湯裡只有麵條的身影,沒有別的食材點綴,只有最原始的麥香氣縈繞在面前,雖然簡單但餘味悠長。
北方麵館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北方人因為愛吃麵,所以在麵條上花的心思也多,各式麵條叢出不窮。不同的地方吃麵的口味也不一樣,麵條也是有粗有細,做法也是又炒又煮,但都是為了烘託麵條的原味。
餃子
南方湯圓,北方餃子,最能代表南北方的口味差異。北方人每逢重大的日子,總是用餃子代替自己的情感,一碗熱氣騰騰的水餃下肚,萬千言語都淹沒在唇齒間,什麼都不用說就已經了解。
餃子在北方還是團圓的代表,久不歸鄉的兒女回家也是要包一頓餃子吃來撫慰鄉愁,尤其是大年夜的水餃,代表的是對一年的慰勞和對來年的期盼,北方人吃水餃,吃的是情感。
餃子這麼受歡迎,當然也有自己的優勢,餃子是把菜和主食結合到一起,不光可以填報肚子,還能保障營養。餃子餡從來沒有固定的搭配,可以變化多端,同一種材料遇到不同的食材發揮出不同的效果,叫人讚嘆。
包子
包子在南方是做成湯包吃的,特點是精緻小巧,一小籠裡有八九個,非常的清雅。而北方的包子可就敦實多了,講究餡多肉多,吃起來滿口留香。北方的包子都是放到蒸籠裡蒸熟的,全程不加水,包子做的大如拳頭,裡面滿滿的填滿餡料,一看就是貨真價實。
北方人最愛的是肉包子,不管是白菜肉、芹菜肉、還是大蔥肉,裡面的豬肉都是用新鮮的豬肉剁成肉泥再用的,肉越多吃的越踏實,所以包子是個頂個的好吃。
餛飩
餛飩在南北方都很普遍,不過南方人習慣叫做雲吞,北方人叫成餛飩。餛飩是很多人早餐的首選,同樣是有湯有水,餛飩比麵條更鮮美,也更開胃。現在的街頭隔三差五就有餛飩店,各種口味都有,講究先做現煮,包餛飩的人手速飛快,一張一合之間一個餛飩就出來了。
餛飩有個不成文的習俗,就是要在湯裡放上提鮮的東西,一般就是紫菜、蝦米、香菜,這些普通的食材一旦和餛飩放在一塊,原來惹人厭的味道也發生了變化,好像變得不那麼惹人煩了,吃餛飩的時候喝口湯,又鮮又香。
疙瘩湯
疙瘩湯是麵食裡的一股清流,它沒有任何的歸屬,只是送來的一種香醇的味覺享受,吃的人是暖心暖胃。疙瘩湯製作簡易,幾分鐘就能做出一鍋,繁忙的家庭主婦只要切上一點蔬菜翻炒後加水煮開,單獨在碗裡放上水和麵粉攪拌成糊,用勺子一勺勺舀到水裡煮熟就行,吃著清新。
北方因為環境、人文的影響一直以麵食為主,不同的省市對麵食的側重也不同,有的愛吃麵條,有的愛吃包子,但麵食確實影響了北方人的人生,通過一餐餐美食,不僅讓北方人的胃味蕾得到滿足,也給了北方人面對生活的勇氣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