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行業:5月快遞業務量增速超40%,國泰航公布重組計劃

2020-12-12 證券之星

快遞:5月快遞業務量增速創新高,微信上線寄快遞服務小程序,京東、菜鳥為618電商節再提速。1)國家郵政局公布5月快遞行業數據,5月快遞行業業務量增速超40%,創2018年2月以來新高:5月快遞業務量完成73.8億件,同比+41%,快遞行業在疫情後期增勢迅猛,或與購物節拉動消費、直播帶貨持續火熱、消費模式加速升級、行業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等多方面因素相關。快遞業高速增長,呈現擴容提質的發展態勢。2)微信上線寄快遞服務,接入韻達、中通、百世、京東:近期微信上線「快遞服務」小程序,作為快遞寄件服務平臺,該功能類似菜鳥裹裹;小程序首頁包括「快遞查詢」、「寄快遞」和「我的快遞訂單」;寄快遞模塊顯示,平臺接入了韻達、中通、百世和京東四家,支持用戶自己選擇快遞公司。3)618臨近,京東物流、菜鳥物流宣布物流升級大提速:京東物流表示,2020年將升級「千縣萬鎮24小時達」時效提升計劃,全部面向二到五線城市,新建擴建城市倉和轉運倉13座,加快快遞進鎮進村,大力推廣雲倉模式、廠倉合一、店倉合一等創新業態。菜鳥啟動旗下國內和國際物流網的再加速,同時向全球骨幹網和鄉村毛細血管加大投入,以加快實現「全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必達」,首期目標是進入10個產業帶集群,為1000家製造業工廠建立倉庫,省掉中間環節,讓80%的訂單可在72小時內送達。快遞需求主要依靠C端內需消費,受疫情影響較小,當前國內快遞需求持續向好,看好國內快遞估值修復,重點關注快遞行業格局的變化,同時也關注阿里、拼多多等主流電商平臺在物流領域的布局。重點推薦:順豐控股(直營快遞龍頭+高護城河)、韻達股份(精細化管理能力突出)、中通快遞(電商快遞龍頭),圓通速遞(持續經營改善)、關注具備較大彈性的低市值快遞申通快遞、德邦股份,同時關注快遞櫃產業鏈,標的智萊科技(快遞櫃設備龍頭,豐巢主要供應商之一)、三泰控股(快遞櫃運營商)、新北洋(設備製造龍頭)。

航空:民航5月飛行日均班次環比+36.3%,國泰航公布重組計劃。1)民航局介紹5月份安全生產運行情況,5月持續復甦:5月旅客運輸量2583.1萬人次,同比-52.6%,降幅環比-15.9pct;貨郵運輸量54.9萬噸,同比-12.0%,降幅環比-7.5pct,其中全貨機貨郵運輸量完成22.8萬噸,同比+21.8%;飛行日均9485班,環比+36.3%,約達到同期的58.8%。5月民航保持復甦態勢,各項指標降幅收窄,日均班次約為去年同期流程,全貨機貨郵運輸持續增長。2)國泰航空公布390億港元資本重組計劃:資本重組計劃由三個部分組成:國泰航空在去的必要股東批准的前提下,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行港幣195億元的優先股及分離認股權證;國泰航空在取得必要股東批准的前提下,向現有股東配發港幣117億元的供股股;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向國泰航空提供港幣78億元過渡性貸款,並可實時提取使用。3)海南自貿港試點首次同時試點開放客運和貨運第七航權:《海南自由貿易港試點開放第七航權實施方案》發布,鼓勵外國空運企業在海南接載乘客和運載貨物去往其他國家,而不用返回本國,每周最高分別為7班。本次同時試點開放超出我國現有航權安排的最高水平,不以其他國家對我國開放第七航權為前提,也不需要雙邊航空運輸協定單獨作出安排。4)民航局表示與相關國家的航班近期有望適度增加:部分具備條件的國家航班可適度增加:迄今向我國輸入病例較少且同我國經貿來往密切;綜合考慮我國海外公民較多、剛性回國需求強烈;滿足遠端防控措施,可有效降低前端疫情輸入風險;境內外有復工復產需要、已同我國建立「快速通道」的國家。輔之以航班「熔斷和獎勵」機制,確保風險可控。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國內航空客流處於復甦通道中,國際航班有序恢復但仍執行「五個一」政策,密切關注國際客流拐點。總體看,我們認為航空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時期已經過去,客流開始有序恢復,我們重點推介低成本航空春秋航空;具備高品質航線的中國國航(將顯著受益公務出行回升);國內線佔比高,業績彈性大的南方航空;以及區位優勢明顯的東方航空;關注吉祥航空。

機場:北京發布方案將增加國際航班比例,全國機場旅客吞吐量大幅回升。1)北京將增加國際航班比例:6月10日《北京市實施新開放舉措行動方案》披露,北京將擴大航線網絡,增加國際航班比例,形成輻射全球的網絡布局。打造被禁大型國際全貨機優先保障的貨運跑道,吸引航空公司投放貨運機隊;提出建設高標準高質量自由貿易實驗片區,加深文化旅遊融合開放,優化國際人才服務保障。2)5月國內機場出港航班大幅回升:根據飛常準數據,2020年5月,國內機場出港航班24.44萬班次,同比下降39.35%,環比上升45.65%。

相較4月份,5月的國內出港航班量回升速度大幅提升,國際/地區航班量也出現了環比上升,同比下降有一定減緩。3)大興機場六月初航班恢復超六成。6月1日起,大興機場國內航班開始逐步恢復,當日執行國內航班335架次,約為夏航季國內航班日均計劃總量六成,當日完成旅客吞吐量3.34萬人次。6月1日,大興機場執行國內航班比5月31日新增105架次,旅客吞吐量新增約1萬人次,增幅均達到約45%。6月份,大興機場日均航班量計劃逐步增加到約500班。短期機場航空業務受疫情擾動下滑符合預期,國內客流恢復較快,國際客流有序復甦。長期來看,機場航空性業務穩健,而免稅行業具備空間巨大及增速較快的特點,上市機場未來將持續受益免稅紅利,整體盈利水平將不斷攀升,重點關注機場龍頭上海機場、白雲機場。

公路鐵路:交通運輸部印發通知要求改善交通基礎設施條件激發消費潛力,鐵路貨運再創新高。1)交通運輸部發布《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做好交通運輸促進消費擴容提質有關工作通知》,提出改善交通基礎設施條件,激發消費潛力。具體包括加快城際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交通基礎設施網、提升綜合交通樞紐發展質量等。另外,通知提出,要推進交通運輸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化數位化水平,利用「網際網路+」,推進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技術應用。2)鐵路貨運再創新高,全路5月份貨櫃裝車日均同比增長27%。全路5月份貨櫃裝車日均完成29820車,同比增加6330車,增長27%,5月份貨櫃裝車日均佔貨運總裝車比重達到18.8%,同比增長3.3個百分點,創下新高。

本周投資策略:當前時點我們看好快遞投資機會,關注「後疫情時代」的航空、機場復甦進展:1)快遞行業需求主要依靠C端內需消費,受疫情影響較小,當前國內快遞需求有望持續超預期,看好國內快遞估值修復,同時關注通達系價格策略差異帶來份額分化加快,看好頭部企業:順豐、韻達,新增推薦圓通,關注市值底部的申通、德邦,美股看好中通;2)國內航空客流處於復甦通道中,國際航班有序恢復但仍執行「五個一」政策,密切關注國際客流拐點。

總體看,我們認為航空機場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時期已經過去,客流開始有序恢復,重點關注春秋航空、三大航(國航、南航、東航)、上海機場;本周組合:順豐控股、韻達股份、圓通速遞、春秋航空、上海機場。

風險提示:

宏觀經濟下滑風險,將會對交運整體需求造成較大影響。

快遞行業價格競爭超出市場預期。目前快遞行業價格戰總體可控,但並不排除大規模價格戰,侵蝕上市公司利潤。

油價、人力成本持續上升風險。運輸、人工成本作為交通運輸行業的主要成本,可能面臨油價上升、人工成本大幅攀升的風險。

相關附件

相關焦點

  • 2020年6月快遞業務量預計超76億件 2020中國快遞服務行業發展分析...
    廣義的快遞是指任何貨物(包括大宗貨件) 的快遞;而狹義的快遞專指商務文件和小件的緊急遞送服務。從服務的標準看,快遞一般是指在48 小時之內完成的快件送運服務。 6月快遞業務同比增長約40% 據最新數據顯示,6月快遞業務量預計超76億件,同比增長約40%,連續三個月增幅穩定在30%以上。
  • 最前線|順豐、韻達5月業務量均超越行業增速,單票收入下滑顯著
    6月18日晚間,順豐控股(002352.SZ,下稱順豐)、韻達股份(002120.SZ,下稱韻達)、圓通速遞(600233.SH,下稱圓通)、申通快遞(002468.SZ,下稱申通)分別公布了5月快遞業務經營報告。
  • 交通運輸行業周報:快遞需求有望持續強勁 關注航空客流復甦
    2)中通快遞舉行首次「倉播」,加速商流與物流結合:帶貨農特產品。5月28 日晚,中通董事長賴梅松在中通雲倉直播帶貨農特產品,此次「倉播」持續了3 小時,共帶貨25 個商品,銷售總額超1500 萬元,共產生110 多萬單包裹,完成集團生態圈板塊的一次創新協同,加速商流與物流結合。
  • 順豐控股:10月營收超120億元 業務量同比增超5成
    根據國家郵政總局統計,我國快遞業務量近三個月以來,快遞業務量實現了從500億件到600億件再到700億件的「三連跳」。在行業高景氣背景下,作為綜合物流服務商的順豐,以豐富的產品品類和全方位的服務,極大地提升了客戶粘性;而快運、冷鏈、同城急送、國際、供應鏈等新業務快速進入同業第一梯隊,形成了高效立體的競爭體系。
  • 最前線|6月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36.8%,上半年累計業務量超2016年全年
    7月14日,國家郵政局公布了6月份郵政業運行情況。快遞業方面,6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74.7億件,同比增長36.8%,連續三個月增幅維持在40%左右;業務收入完成797億元,同比增長23.9%。
  • 快遞年業務量創新紀錄,行業價格戰還在持續
    今年1月,受疫情及春節雙重因素影響,我國快遞業務量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16%左右。進入第二季度,隨著復工復產復市持續推進,快遞業務增速明顯加快,重回30%以上。當前,郵政快遞業已基本擺脫疫情影響,日均3億件已成常態,日均服務用戶4億多人次,服務民生作用更加凸顯。
  • 中國快遞又出「新霸主」?業務量是順豐的2.3倍,3個月送出46億件
    其中快遞行業可謂是收益最大的行業之一。得益於郵政體制改革釋放快遞市場活力、電商和快遞的聯動發展以及行業的不斷創新,中國快遞業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超700億件,超過去年全年。近3個月,快遞業務量實現從500億件到600億件再到700億件的連續躍升。
  • 我國6月快遞發展指數發布 單月業務量相當於日本全年
    劉江說,快遞準時率的提升得益於城鄉快遞網點的逐漸增多,目前是每萬人有1.8個網點,同比提升2.4%,單個網點服務半徑縮小。6月快遞支撐網絡零售額超過6000億元。預計7月業務量增速將接近30%,增速將進一步提升。
  • 國家郵政局:2019年快遞業務量超600億件
    快遞業務量超600億件,增量再次突破100億件,對世界快遞業增長貢獻率超過50%。快遞業務收入超7000億元,佔GDP比重達7.6‰,收入增速是GDP增速的4倍,為穩增長做出積極貢獻。快遞業從業人員超過300萬,新增社會就業20萬人以上,為穩就業提供重要支撐。末端網絡不斷完善,城市快遞末端公共服務站達8.2萬個。
  • 快遞行業特許經營(加盟)合同示範文本5月1日施行
    《交通運輸部2011年立法計劃》要求,國家郵政局起草了《郵政行業統計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一、國家郵政局正式出臺《關於快遞企業兼併重組的指導意見》  國家郵政局在其官網上公布了《關於快遞企業兼併重組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鼓勵快遞業行業內以及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企業兼併重組,旨在五年內培育出一批年收入超百億的快遞企業。
  • 5月我國快遞業務量完成73.8億件,同比增長41%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據國家郵政局統計,5月我國快遞業務量完成73.8億件,同比增長41%,快遞業務收入完成771億元,同比增長25%。快遞業在疫情後期逆勢增長,業務量增速超40%,創2018年2月以來新高,快遞業復工達產快於預計好於預期,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發揮著重要作用。
  • 國家郵政局:2019年快遞業務量超600億件 收入超7000億元
    中國網財經7月9日訊 據國家郵政局網站消息,國家郵政局發布2019年快遞市場監管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快遞業務量完成635.2億件,同比增長25.3%;增量達128.1億件,同比增長20.3%;快遞業務量及增量均創歷史新高。
  • 國家郵政局:7月快遞業務量預計完成69.3億件 同比增長32%
    從分項指標看,快遞業務量預計完成69.3億件,同比增長32%,同比增量連續4個月超15億件;快遞業務收入預計完成739.2億元,同比增長21.5%,量收增速差進一步收窄,與4月基本持平。經測算,2020年7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284.6,同比增長37.4%,保持較高增長態勢。
  • 國家郵政局:上半年快遞業務量276億件,6月相當於日本2017年全年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指數研究室主任劉江表示,6月業務量創年內新高,單月完成業務量相當於日本2017年全年業務量。快遞已成為現代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此外, 6月快遞有效申訴率不到百萬分之0.4,同比改善四分之三以上。消費者快遞服務滿意度為78分,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 快遞行業:如何改變高增速低利潤的競爭格局?
    來源:新浪財經文/理邏 鄭軍傑(實習生)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9月快遞業務量完成80.9億件,增速創三年來新高。據統計,2009至2019年,我國規模以上快遞業務收入從479.0億元增長至7497.8億元,年複合增長率31.66%;規模以上快遞業務量從18.58億件增長至635.20億件,年複合增長率42.36%。而今年以來,極兔速遞、京東眾郵、順豐豐網三家新興公司以低價入局,尤是其極兔速遞依靠超低單價、蹭網等手段,短短半年就擁有了傳統快遞公司十年的業務量。
  • 11月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逾3成,郵寄服務費大幅上漲
    就在「雙十一」結束不久,國家郵政局發布消息稱,據測算,2019年11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230.2,同比提高25.3%,呈現穩中有進的態勢。12月14日,國家郵政局公布2019年11月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交通運輸行業深度報告:商業模式VS企業行為
    交通運輸部宣布全國收費公路將自 2 月 17 日至疫情防控結束階段性免費通行。從 3 月 2 號開始,高速公路車流量降 幅已經收窄至個位數, 3 月 5 號轉為同比增長, 3 月 5-20 日的 16 天中,僅 2 天同比為負值,多達 9 天增速為兩位數。 反應了免費通行政策對促進復工復產,保障經濟活動起到了明顯的效果。
  • 中金交通運輸2021年展望:航空乘風 航運破浪 快遞物流砥礪前行
    公司認為其已有的冷鏈設施和疫苗運輸經驗可以幫助將該疫苗運送至全球各地,乾冰運輸可以保持溫度在-70攝氏度,保存疫苗15天。Moderna公布其三期試驗疫苗有效性為94.5%[3],公司預計今年可以生產2,000萬劑次產品,2021年可以生產5-10億劑次。(考慮該疫苗每人需接種2次,我們估計將滿足約3-5億人的需求)。
  • 去年全國人均快遞費287元 今年快遞行業需求進入降速期
    不過,今年1月至5月的數據表明,我國快遞行業需求開始進入降速期。   報告顯示,快遞行業季節性特徵穩定。我國快遞業務量峰值出現在去年的11月,達37.6億件,佔全年總業務量的12%。受春節期間「馬鞍效應」影響,業務量谷值出現在今年2月,僅12.5億件,佔4%。
  • 國家郵政局:預計12月快遞業務量將超90億件
    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預計12月快遞業務量將超90億件,同比增長36.7%。從資本市場預期來看,旺季帶動作用凸顯,六家快遞企業納入MSCI,資本市場對行業持續看好,增長預期同比上升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