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十八縣市美食集合,有你吃過的嗎?

2021-03-05 客家圈
















大家好,今天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家鄉美食,我的家鄉在江西省贛州市,不論是在什麼地方,提到贛南就會讓人聯想到革命的搖籃、美食的天堂。江西省(江西省簡稱」贛)南部區域的地理簡稱,主要由地級贛州市下轄的18縣(3區14縣1縣級市)組成,包括章貢區、南康區、贛縣區、龍南縣、全南縣、定南縣、上猶縣、崇義縣、大餘縣、信豐縣、安遠縣、會昌縣、尋烏縣、于都縣、興國縣、寧都縣、石城縣、瑞金市,均屬於贛南區域。贛南總面積39379.64平方千米,約佔江西省總面積的四分之一; 2019年戶籍人口為983.07萬人,常住人口870.80萬人,約佔江西省人口的五分之一。

興國縣的一道傳統菜,菜名為毛澤東所起,俗稱「興國粉籠床」。四星望月挑選鮮魚肉切成薄片,粉幹先入鍋蒸熟,再鋪上魚片,蓋好蒸透,澆上稀滷汁即可。成菜後,色澤金黃,清香濃鬱,魚片嫩滑,粉幹柔糯,鹹鮮香辣,無腥味。

製作方法頗有講究,草魚剔除頭和骨,將魚肉剁成蓉,拌入適量紅薯粉,將其鋪在一個竹子編制的籮筐上,然後把籮筐放在燒開水的大鍋中,加熱蒸熟,並晾乾至不粘手時把它切成絲條,最後曬乾儲存。烹調時用鮮肉湯或鮮雞湯伴煮,適當配料,還可油炸、涼拌。

興國倒蒸紅薯幹,精選優質紅薯為原料,經洗淨、煮熟、去皮、切片、曬乾、復蒸、復曬而成。因其煮熟曬乾後,再加一道復蒸的工藝,從而得名為倒蒸紅薯幹。

製作「荷包胙」講究色、香、味、形。其主料是切成方塊的豬肉,配料是炒熟的米粉,再以糖、鹽、醬油、胡椒粉、八角、五香粉、鮮湯等做調料。製作時把這些攪拌均勻,再醃上1個小時左右,用2至3張幹荷葉包紮成下圓上尖的「狀元帽」形狀,最後上甑蒸上3小時左右,就成了一道色澤淺黃、香味純正、肥而不油、甜而不膩的菜餚。

多選2斤左右草魚,醃製,晾到半乾時,放進釀好的米酒罈子裡封起來。十餘日,即可取出,或蒸或煮,魚肉呈棗紅木色,漸成贛州民間一大名菜。

五花肉洗淨,放料酒,生抽,鹽,醃二十分鐘,芋頭一樣醃製好,加上辣椒幹,五花肉裹上蒸肉粉,將蒸籠加玉米葉瓣,鋪好,將肉和芋頭拌勻,放入蒸籠,蒸的時間長度,依據肉的厚度,大概一個小時蒸好後,撒上蔥花起鍋就可以吃了。

燙皮米漿用簸箕蒸一撥,劃分四塊可包各種小菜,也可以加豬肉、雞蛋、火腿腸等一起蒸,沾著調味料吃,那真是百吃不厭。還可以把燙皮蒸熟切絲,曬乾後,可做燙皮絲,煮好後撈出放出湯碗內,也是一絕。燙皮還有多種吃法,燙皮切塊曬乾後,放入油鍋內炸至金黃撈出控油,這就是炸燙皮。

是贛南獨具特色的一道地方菜,它與魚餅、魚餃合稱贛州三魚。小炒魚是明代凌廚子首創的地方風味菜。王守仁(王陽明)在贛州任巡撫時曾聘用凌廚子做菜,凌得知王愛吃魚,為顯示自己的烹飪技藝,經常變換魚的做法和口味,深得王的賞識。有一次凌炒魚放醋,別具風味,王吃後十分高興,就把凌叫來,問這道菜叫什麼名字。凌靈機-一動,心想這是小酒(贛州習慣稱醋為小酒)炒魚,何不稱其為小炒魚呢?於是隨口應道:小炒魚,這菜也就因此得名。今天的贛州菜館都有這個菜,口味酸甜適口,帶點辣,大人小孩都喜歡吃。

是將白蘿蔔切成塊狀,煮至八成熟,撈起瀝乾剁成泥狀,配以鹽、醬油、辣椒粉、味精、蔥花等佐料。入鍋翻炒用澱粉勾芡,製成糊陷,再將豬肉、魚肉切成指甲大小的薄片,拌上醬油、味精,以上餡料備好後,再進行擀皮。擀皮時,先將薯粉倒入加熱的鍋中,加適量冷水,待水沸後用鍋鏟快速拌勻,起鍋時,將粉倒在案板上,反覆搓勻,最後搓成長圓條,掐成小臍,然後用擀麵杖擀成圓皮。包餃時,一手託皮,一手把蘿蔔餡下入皮子中間,再下魚、肉各一片,然後包成月牙形的餃子,入籠用旺火蒸15分鐘即成。製作完成後的蘿蔔餃子,用調好的麻油、醬油、辣椒蘸食,成品蘿蔔餃餃皮透明滑潤,入口有很好的嚼勁,餡肉香辣味鮮,風味獨特。

三鮮粉顧名思義就是有三種食材所在,安遠米粉配以豬瘦肉、小腸、豬肝(稱為三鮮)並且還得是新鮮的,配上小菜,如豆芽、青菜、花生米、酸豆角,也可加上店主事先浸泡好了的酸生薑絲等。

在寧都一般叫做肉撮,是現在逢年過節都少不了的一道菜。意味著團團圓圓。丸子咬開呈肉紅色,同時也寓意著紅紅火火。豬肉丸在寧都是每家都會做的一道菜。

先把牛肉和番薯粉抓擠20分鐘,其次把水燒開,把粘了番薯粉的牛肉下鍋,放味精、鹽、蠔油就可以了,吃的時候擦些薑末或放辣椒醬,瑞金牛肉湯口感嫩滑,湯鮮肉嫩,營養價值高。

製作灰水板的製作過程繁瑣,首先要從山上砍回一種叫做」黃板柴"的灌木,曬乾後燒成灰,用開水把灰化了,過濾出水來,過濾雜質後剩下的清水叫灰水。然後把大米洗乾淨,再把大米倒入到灰水中浸泡,泡好的米是成鹼黃色的。再把大米拌入新鮮韭菜後,用石磨或電磨磨成米漿。然後把米漿倒入鍋中加熱並攪拌成團,再把成團狀的米糊團手工做成條狀、餃子狀或手指形狀,餃子狀的裡面要放有餡料,有放入酸菜或其它拌有豬肉、香菇、新鮮蔬菜的餡料。

每年春節到來之際,在江西贛縣田村鎮,就有「不打黃元不過年」的傳統。黃元指的是當地著名特產黃元米果,打黃元米果既是慶祝豐收,又是客家年俗的一種呈現方式。田村打黃元米果民俗活動登上了央視新聞(CCTV13) 「慶新春.嘗年味」欄目。。

把蘿蔔、芋頭菜頭洗乾淨,切成塊,放在鍋裡,加入冷水煮沸,然後放入裝有醃菜的鍋中煮熟,加少許鹽和調味料即可。

會昌豆乾選用優質大豆和天然香料,經傳統工藝製作而成。豆乾切細絲,加上輔料,配以花生仁、香油,入口芳香無比,回味無窮,嚼起來又香又辣特別過癮。

包米果以四季時蔬為佐料,青之青菜,夏秋之瓜果,冬之蘿蔔,配以韭蔥蒜肉泥,其味清爽可口。

珍珠湯的原料非常簡單,是龍南農村裡家家戶戶都有的番薯,烹調出來誘人胃口大開。但製作珍珠湯的過程卻並非一件易事。首先,用碾壓機將番薯碾成粉狀,再用一個大盆子裝入薯粉,衝入些許開水搗成團狀;其次,把成團的薯粉放入圓底鍋中攤開(不燒火),用手順時針將薯團輕壓在鍋上不停地在鍋中旋轉,使薯團慢慢分解成為一顆顆細小的像珍珠一樣的薯粉顆粒,人們稱為「珍珠米"

新鮮艾葉煮爛攪碎,加上米粉揉勻,包餡或直接揉成劑子,上籠蒸製而成。

頭年的大米,加入韭菜,磨出綠色的米漿,晾乾的梔子果用水衝泡,調和出泥土般的黃色,第三層,大米的白色,最後,是喜慶的茄紅...一層層添加蒸熟,反覆九次,做出的米糕就叫九層皮。在【舌尖上的中國‖—時節】亮相。

以上分享的只是部分贛南美食,還有許多美食沒有介紹到,歡迎小夥伴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贛南十八縣吃辣排行榜!最能吃辣的竟然是……
    你知道,贛南十八縣,哪個地方最能吃辣?哪個地方最不能吃辣嗎?一不小心,你就會被她辣得起飆!拜上猶江、寺下江兩江所賜,上猶人猶喜歡吃魚。單單用魚,上猶老表就能折騰出幾十種花樣來!因此,有「不吃全魚宴,枉到上猶來」的說法。代表菜1:野山椒炒銀魚乾
  • 吃了30年,贛南獨有美食,3塊錢一大碗,有肉有素吃到撐!
    贛州又叫做贛南,顧名思義就是指江西的南部,故此得名,在贛南有十八個縣市,每個縣市的美食都不盡相同,比如信豐有蘿蔔餃,上猶有包米果,崇義有水餃,安遠有三鮮粉,寧都有肉丸,但是有一種美食十八個縣市都有,那就是清湯。
  • 贛南客家特產美食「薯包子」,外酥裡嫩,非常爽口,你吃過嗎?
    在江西贛州,薯包子,是贛南客家特產美食,天冷的時候,吃著熱騰騰的薯包子,那叫一個美味!而且一定要趁熱吃,冷了,風味就變了!薯包的主要原料是腳板薯和麵粉,用腳板薯擂成泥漿狀,然後加上麵粉或米粉,油炸而成香薯包。腳板薯,也叫大薯,纏繞藤本作物。
  • 這些美食是你離開贛南就吃不到的味道!你都吃過哪些?
    美食如人,離鄉易賤,雖說現在包裝技術和物流發達了,但一些贛州的美食小吃只有在贛州現做現摘現吃才能吃出原味。
  • 沒吃過的地方美食,迷你獅子頭,黃元米果,贛南美食為熱乾麵加油
    前年過年是在老公家過的,約定了一年在一邊過,於是去年就輪到在我們家過年了。計劃了整整一年,提前告知爸媽過年時會回來,老爸提前種了許多菜,就怕到時候一起回來人多,蔬菜不夠吃。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春節前期事情愈演愈烈,和老公翻來覆去討論了很多方案,卻最終還是在臨出發前一天,把原先定的票全部退掉,重新購買,因為不準備帶孩子一起走了。
  • 獨具風味的贛南客家美食
    將灌腸(香腸)和臘豬肝,擺放在相連的兩個格子裡,如果你夾一片灌腸,要再夾一片豬肝,就表示祝福你來年金銀成堆。如果你夾一片豬脷(豬舌頭),就表示你來年事事盈利。喝一口水酒,夾一塊板鴨,表示預祝你水陸平安。吃一塊牛肉巴,願你有九牛二虎之力;再夾一塊豬耳朵(行話,順風),祝你一路順風順水;咬一口豬尾(行話,財神鞭),願你財神鞭在手。將祝願與祝福融入在吃當中,這就是客家人的歲時文化與食文化的有機結合。
  • 江西贛州漁灣裡美食街,它被譽為「贛南美食第一街」,你去過嗎?
    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美食的種類可謂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人類做不出來的,美食種類有地方的差異,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有各自的特色美食,對於常常生活在一個地方的人來說想品嘗到外地的美食在過去是比較難的除非在外出旅遊或辦事的時候才能嘗到。
  • 到了贛州,這9種美食你可別錯過,有你吃過的嗎?
    到了贛州,這9種美食你可別錯過,有你吃過的嗎?贛州是個好地方,這裡天很藍,山很美,水很清。每年都會吸引無數外地遊客來觀光,贛州大部分是客家人,飲食還是非常有特色的。來到大贛州大家肯定要大吃幾頓。下面,就跟隨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贛州到底都有哪些美食吧!九層皮九層皮(又名七層糕)是贛南崇義縣、上猶縣、章貢區等一帶地方的傳統特色小吃。九層皮用的是上堡梯田出產米磨成米漿,加入植物榨汁出有色汁,然後一層層蒸製而成。
  • 贛南除了紅色旅遊,還有做法獨特的美食,吃過絕對忘不了!
    贛南除了紅色旅遊,還有做法獨特的美食,吃過絕對忘不了說起贛州,可能大家想到更多的是紅色旅遊。但是如果你有親身在贛州待上幾天 ,你一定會對贛州的美食非常難以忘記。贛州菜雖然不像其它幾個大的菜系那麼出名,卻也是在有名好吃的排名榜上佔有一個位置。
  • 重陽節贛南老表必吃的美食
    贛州是江西省第二大市,共20個縣市區,如此大的地區,美食自然少不了,還等什麼?跟著小編搜羅贛州這20個縣市區的各類小吃吧。芋包子贛州特色小吃 贛南魚餅簡介:魚餅是贛州久負盛名的傳統風味菜,既可以炸著享受金黃香脆的美味,也可成湯魚餅。不論哪種吃法,都可以口留魚香。
  • 江西贛州十八種特產,吃貨的世界,網友:吃過都成為了回頭客!
    說起贛州很多網友可能都不太了解,贛州市,江西省下轄地級市,位於江西省南部,地處贛江上遊,處於東南沿海地區向中部內地延伸的過渡地帶,是內地通向東南沿海的重要通道。東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龍巖市,南至廣東省梅州市、河源市、韶關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連江西省吉安市和撫州市,贛州市是江西佔地面積最大的一個城市,贛州市有十八個縣,然而這十八個縣生產了各種各樣的小吃特產,很多遊客來到贛州都會想要品嘗這十八種特產。這些特產除了在贛州能夠吃到在外面是沒有的。
  • 【邂逅旅遊】最全贛南十八縣美食大盤點,你嘗過幾道???
    贛南十八縣市的美食文化實在是太豐富了,光十八縣市的招牌菜、特色菜就不得了,我們先睹為快吧!
  • 贛南客家美食代表——贛南小炒魚,大餘縣的荷包胙,上猶縣的包米果
    贛南是客家人較集中的聚居地,極具代表性。故而只有品味贛南客家美食,才能領略的客家獨特的文化背景。飲食文化所浸潤的歷史底蘊「衣冠南渡」的客家先民,對古韻古風推崇備至,至今我們還能從贛南客家傳統食俗中窺探出中原地域早期的風韻習俗。贛南客家人十分注重節日飲食,在每個農曆時節到來之際,客家人都要製作相應的風味小吃,迎接節日的來臨。
  • 贛州從早吃到晚的小吃街,也是贛州網紅打卡地,你去過嗎?
    #贛州人熱愛吃,你們看出來了嗎?各種節氣,贛州人會製作不同的小吃以紀念,所以啊,贛州大大小小的縣城,每個縣都有自己的代表美食,而且小吃多到不重樣,這更是贛州人愛吃的表現!那麼,作為吃貨的你,是否去過或是聽說過贛州那條從早吃到晚的小吃街——漁灣裡呢?
  • 曲靖富源特色美食,你都吃過嗎?
    曲靖富源特色美食,你都吃過嗎?曲靖富源特色美食,你都吃過嗎?曲靖富源特色美食,你都吃過嗎? 富源魔芋產品而今,富源魔芋富含膳食纖維,富源魔芋各種精加工產品面世,走向中國,走向世界。
  • 92道贛南美食要重點宣傳推介!是你家鄉的嗎?
    大夥還忍得住嗎 ?!他說,贛南客家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從用料、烹飪方法到風味特點上有一套較為成熟的體系,以「味型鮮辣醇厚見長、清淡脆嫩兼具、原料山野氣息濃鬱、烹調技法精妙考究、人文氣息意蘊深遠」的特色,在省內外有一定知名度,贛南地區被中國烹飪協會譽為「客家飲食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 這個地方盛產正宗的贛南臍橙,香甜多汁,你嘗過嗎?
    雖然冬天很冷,但冬天乾燥,多吃水果對我們身體是很有益處的,它能補充我們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纖維素。有句俗話說得好「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但是每天都吃蘋果,不會吃膩嗎?我們不妨嘗一嘗臍橙,尤其是贛南臍橙,贛南臍橙因贛南獨特的土壤、氣候,肉質脆嫩,香甜可口,口感非常好,而秋冬過後的11月份正好是贛南臍橙成熟的時節。
  • 贛南客家的宗族意識、傳統文藝、傳統美食你知道的有多少?
    客家人版圖贛南客家人重視宗族意識。在贛南的農村,無論你是大村還是小村莊,他們都會有自己的祠堂。這是一種祖先的崇拜意識,這種意識在客家人的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在贛南的的農村祠堂是很常見的。在贛南的農村一個村裡是有很多個姓的,有的人姓劉,那在劉姓的這個家族中一定會有一個劉姓的宗族祠堂,如果這個村很大那麼劉姓的宗族祠堂也會有很多個。比如你姓朱,那麼朱姓的宗族祠堂也會有,一般來說距離遠一點的話,這個村會修一個總祠堂,而距離遠一點的話這個祠堂就會有分支。
  • 又全又美 ▏贛南客家18縣美食寶典(下)
    本文來自「九一編輯部」2014-2015年一次耗時5個月、行程4000公裡的龐大美食搜尋計劃,探索以贛南為中心十八縣那些獨屬的客家美食,並精心製作了高水平圖文,以期讀者能夠更好了解客家文化與當地風情。
  • 舌尖上的江西:這5大特色美食在江西很出名,你吃過嗎?
    舌尖上的江西:這5大特色美食在江西很出名,你吃過嗎?美食就是一座城市的另一張名片,很多人去認識一座城市,往往會從當地的特色風味小吃開始。每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美食,它與城市的歷史、文化息息相關,也藏著人們對家鄉的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