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家水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在我縣投產

2020-12-21 直播三臺

農產品加工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誌,是實現農業增值增效的重要途徑。我縣是農業大縣,農產品品種豐富。近年來,我縣利用自身優勢,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取得了一定成效。近期,全市首家水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在我縣正式投產,填補了全市在這方面的空白。

李曉川是我縣的泥鰍養殖大戶。2016年,他在景福鎮王家堰村流轉土地養殖泥鰍,並成立奕川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村民養殖泥鰍。如今合作社養殖泥鰍750畝,年產量20多萬斤。因為鮮活泥鰍不易保存,必須儘快賣掉。銷售的時候,李曉川常常處於不利的局面。

綿陽市稻鰍香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李曉川說:「鮮活的水產品撈起來過後很快就要處理,要賣掉,因為這個原因經常受到市場的影響,經常被打壓,被壓價,而且很被動。」

為了改變不利的形勢,增加農產品附加值,李曉川多方考察,謀生了建設泥鰍加工廠的想法。去年4月綿陽市第一座水產品精深加工廠在景福鎮王家堰村正式動工建設,該項目投資600多萬元,設計年加工泥鰍400至600噸。去年12月29日加工廠進行試生產,今年4月下旬正式投產,主要產品有泥鰍醬、泥鰍乾等,銷往全國各地。

李曉川說:「現在我們已經開始完完全全深加工,而且自從深加工開始以後,我們也完成了泥鰍的品種培育、種苗孵化、成品養殖、深加工、銷售五位一體的產業鏈,現在目前根據市場需求基本上是供不應求。」

目前,該泥鰍加工廠有30名員工,全是當地村民,其中有12名是脫貧戶,吳守容就是其中之一。泥鰍加工廠試生產期間,她就在這裡務工,離家近,收入可觀,是她在這裡工作的原因。

景福鎮王家堰村村民吳守容說:「我在廠裡上班,10多分鐘就到廠裡了,也方便,一個月2000多,還是很滿足的。」

目前奕川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養殖的泥鰍已經不能滿足加工廠的需求。下一步,加工廠將收購其他地區的鮮活泥鰍,並進一步擴大規模。

李曉川說:「根據現在這種情況,我們準備和三臺體量更大的農業公司合作,利用他們的生產線,擴大產能。」

據了解,目前我縣有神龍糧油、上海梅林等農業產業化市級以上加工型龍頭企業26家,2019年產值近25億元。全縣有各類農產品粗加工作坊上百家,累計吸納上千名村民就近就業。(馬越)

相關焦點

  • 貴州首家水產品加工企業在三穗投產
    近日,位於三穗縣經濟開發區閩臺科技園的貴州綠洲三珍食品有限公司水產加工廠正式投產,該加工廠設有生產車間2000平方米,配備了3條自動調味魚生產線,2600多立方米冷庫,採取「自動開背速凍保鮮」先進生產工藝流程,主要加工經銷淡水及鹹水魚類水產品。
  • 霞浦:追求精深加工 百億水產品起舞「變身」
    但當地水產加工產業基礎比較薄弱,產品附加值有待提高。如何做大做強水產精深加工產業,提高風險抵禦能力?近年來,霞浦縣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發揮海洋資源優勢,圍繞「產業興旺」的目標,按照「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信息化、企業化」五化要求,在企業規模、產業鏈延伸、產銷結合等方面重點突破,探索水產品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特色產業振興之路。
  • 科學網—水產品加工出路在「精深」
    使低值水產品實現高值化,同時也解決水產品加工副產物汙染環境等問題。 隨著水產品加工技術的發展,加工企業也越來越多,許多企業經濟規模和科技創新能力越來越強大。比如福建騰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興業集團有限公司、海力生集團有限公司等。
  • 2020年中國水產品加工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精深加工將是...
    未來「精深加工」將是中國水產加工業發展方向水產品加工行業是漁業第二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水產品加工行業運行態勢基本平穩,水產品加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穩步提升,產業轉型升級和重構步伐加速,全年加工總量為2170萬噸,行業總產值約4441億元。
  • 國聯水產:多單品戰略穩步實施 轉型水產品精深加工
    報告顯示,在過去一年,公司全力向水產食品加工企業轉型,實現由低毛利的粗加工向高毛利的精深加工的升級轉變。國聯水產董事長李忠曾透露,近年來公司持續加強研發驅動,緊緊圍繞蝦餃米麵類、蝦滑類、調理類、火鍋類、魚類、裹粉類、休閒食品類等七大研發方向,推動精深加工,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並積極參與新品市場推廣,快速提升新品銷量,持續提升新產品的市場轉化率,增強公司整體盈利水平。
  • 水產品加工業將由初級向精深蛻變(圖)
    使低值水產品實現高值化,同時也解決水產品加工副產物汙染環境等問題。  隨著水產品加工技術的發展,加工企業也越來越多,許多企業經濟規模和科技創新能力越來越強大。如福建騰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興業集團有限公司、海力生集團有限公司等。
  • 青島成為中國最大水產品加工出口基地
    華夏經緯網7月28日訊:據新華網消息,記者從青島海關了解到,青島市去年水產品出口總量達到30萬噸,出口創匯金額近7億美元,位居國內各城市首位。   據了解,目前青島水產品的出口數量和出口金額,均佔到全國總數的七分之一左右,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水產品出口基地。
  • 水產品市場動蕩大 深加工推動全產業鏈建設
    在今年年初受到重創的水產品市場,其生產、流通、消費也趨於穩定。面對今年的市場動蕩,水產品企業也開始意識到產業面臨著深加工水平低下,難以有效抵抗市場風險等問題。這就需要產業加快深加工產業發展進程,謀求產業轉型,提升產業抗風險能力。
  • 浙江興業集團有限公打造一流的水產品加工「中央廚房」
    「車間緊挨冷庫,中間通過物流廊相連,原料、成品直接通過物流廊運輸,打造水產品加工中央廚房的內循環,既可以減少物流運輸成本,也可以讓產品少受汙染,保證產品品質。&nbsp」孟志良道出了其中玄機。  新廠區兩層水產加工車間的設計,突破了國內現有大多數水產品加工車間一層設計的傳統。「水產品加工車間的用水量較大,兩層設計對廠房的排水系統設計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 水產品加工業將由初級向精深蛻變以全利用、零浪費為目標,逐步實現...
    使低值水產品實現高值化,同時也解決水產品加工副產物汙染環境等問題。隨著水產品加工技術的發展,加工企業也越來越多,許多企業經濟規模和科技創新能力越來越強大。如福建騰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興業集團有限公司、海力生集團有限公司等。
  • 突破金槍魚保鮮及精深加工系列核心技術
    獲獎項目:「金槍魚質量保真與精深加工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獎單位:浙江海洋大學、浙江省海洋開發研究院、浙江大洋世家股份有限公司等完成人:鄭斌、羅紅宇、鄧尚貴等該項目團隊瞄準我國金槍魚產業發展受制於保鮮難度大
  • 水產品加工進出口領跑閩漁業經濟 "邊角料"製成調味品
    截至2014年底,全省水產品加工企業達到1193家,其中規模以上加工企業為411家,產值在億元以上的企業達到100多家,超10億元的有12家,超過20億元的有2家。當年進出口總值619692萬美元,其中出口549160萬美元,進口70532萬美元,繼續居我省大宗農產品出口首位。  近年來,我省現代漁業發展扶持了一批水產品精深加工項目,帶動固定資產投資超過百億元,企業規模不斷壯大。
  • 疫情下我省加大水產品加工補貼力度 漁業企業發力深加工
    為確保漁業增效、漁民增收,一方面,我省出臺相關方案加大對水產品加工企業採購收儲補貼力度;另一方面,不少漁業加工企業表示將搶進度,同時加大收儲力度。疫情之下,部分漁業養殖企業也有了新思考和新動作:加快布局漁業深加工,延長補齊產業鏈,以期「加」出新市場、帶來新「漁獲」。
  • 舟山普陀水產品綜合體助企業開疆拓土
    「以前一家工廠單打獨鬥,不能形成合力,自從有了水產品綜合體,這裡就成為一個平臺,我們將綜合體的產品和外地網紅基地對接,共同推廣普陀的精深加工水產品。 舟山興普水產綜合體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袁靜波說。舟山興普水產綜合體服務有限公司是入駐普陀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下簡稱「普陀水產品綜合體」)的中介服務機構之一,主要職責是為普陀水產加工企業開展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直播培訓及直播帶貨服務。袁靜波介紹,普陀水產品綜合體共設有共享直播間11間,大型場景直播現場1間,小型直播現場1處。
  • 浙江舟山普陀普陀區「1+2+5」高位打造水產品精深加工業創新服務...
    浙江舟山普陀普陀區「1+2+5」高位打造水產品精深加工業創新服務綜合體2020-04-29 21:3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普陀區財政局        瀏覽量: 9352次 我要評論 為推動推動水產加工產業向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轉型,2019年以來,普陀區通過3年時間,充分利用國家水產品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先行先試政策權限,投資2800萬元
  • 湖北仙桃市水產品加工業情況調查
    一、水產加工業基本情況為了加快推進水產品加工轉化,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努力提高水產品附加值。近些年來,仙桃市先後引進和培育了「外婆家」、萬荷堂、五湖鵬鑫、彭場「農鑫」、郭河「強農」和沔城茂盛等一批水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目前,全市水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12家,年加工能力10萬噸,出口創匯2500萬美元。其中加工能力在萬噸以上的企業3家、5000噸以上6家。
  • 中國最大的馬鈴薯精深加工項目觸礁擱淺
    談起祁治,在中國商界,可能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但提起雲南壠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中國當代農業開發領域無人不知,因為,2016年,由青海威毅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老闆祁治發起的號稱中國最大的馬鈴薯精深加工項目在雲南第二大城市曲靖市落地,項目建成投產之後,將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馬鈴薯精深加工項目。馬鈴薯有另一個世人皆知的俗名:土豆,土豆學名馬鈴薯。
  • 2020水產品加工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分析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對於水產加工產品的要求也不斷發生變化,例如方便即食的海洋魚類加工產品以及高值化的產品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此外,面對我國水產品加工資源的急劇變化,企業加工工藝技術和新產品開發還不適應。目前我國淡水水產品產量約佔水產品總產量的45%,並且將來水產品產量的增加主要依靠淡水魚和海水貝藻類養殖業。
  • 山東省霑化:大力發展水產品加工 推進遠洋漁業
    其中王爾莊海蜇批發市場多年來穩坐全國頭把交椅,產品暢銷俄羅斯、日本、東南亞及世界各地,被農業部列為全國定點市場,魯北水產品綜合批發市場列全國百強市場第51位,兩大市場2018年分別實現交易額22億元和28億元,雙雙被評為「2006年山東省十大水產品交易市場」,2008年初,王爾莊市場被命名為省級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四)水產品加工規模迅速膨脹。
  • 廣東陽江:致力推動水產品加工業發展
    其中,陽江市誼林海達速凍水產品有限公司出口達1.0024&nbsp億美元,成為陽江市出口額首個突破1&nbsp億美元大關的水產加工企業。&nbsp&nbsp&nbsp&nbsp2010&nbsp年,陽江積極引導水產品出口企業增資擴產,提高出口水產品產能,全市水產品出口有望突破4.5&nbsp億美元,增幅保持在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