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秋天,不僅甜蜜而且好吃。
每一回抬頭都有一簇簇繁花滿枝,每一次風吹都是一陣陣甜甜花香。
恰逢此情此景,不禁讓人口水直流心曠神怡!
▲ 仲秋時節,南京的每一處桂花都開得正好。
對於每一隻鴨子都進了胃裡的南京人來說,飄香滿城的桂花更要全在掌握之中。
南京人左手桂花糖粥藕,右手桂花糖芋苗,已在桂花料理界叱詫風雲數十載。
▲ 試問究竟誰會在大冷的天拒絕這樣一碗冒著熱氣的桂花糖粥藕呢?
而深藏於曹都巷的這家小店,僅僅靠著一碗桂花湯圓,就在南京桂花料理江湖殺出了一片天地。
你可能還沒吃過,但你一定聽說過!
從豐富路拐進曹都巷,如果不是刻意找尋,多走一步都有可能錯過這家店。
不起眼的門頭,同樣不起眼的店鋪,老城南人眷念的那一口甜蜜味道卻在這裡深藏功與名。
▲ 三四步就能走過的店面,以及看起來相當樸(jian)素(lou)的門頭。
從店名就能看出來,桂花湯圓是絕對頭牌,進門以後頭都不抬先點一碗芝麻或者豆沙餡湯圓的,必是老食客無疑了。
湯圓餡用芝麻或者紅豆加上糖,按照一定比例調製出來,不放一滴油。
▲ 湯圓會先在右邊的鍋裡煮好,再放進左邊的桂花湯底裡熬煮。
老闆雖然看著很嚴肅,平時也不怎麼說話,可只要包起湯圓來,業務能力卻是毫不含糊。
只見他熟練地揪面、搓圓、拍成餅、添上餡,再將餡料裹好、搓圓,整套動作如行雲流水既迅速又利落。
▲ 一個個包好的湯圓整整齊齊,等待著下鍋!
製作湯圓的每一道工序都是純手工,手工揉制的麵皮厚薄適中,手工調製的湯圓餡甜淡得當。
用紅棗、白糖、枸杞、桂花熬煮湯底,等湯圓煮開後再放到特製的桂花湯底之中,同時把握火候,不斷攪拌,讓桂花的每一分清甜都浸入到湯圓之中。
▲在桂花湯底裡煮過的湯圓,就連顏色都變得甜蜜起來。
在煮湯圓的整個過程當中,老闆娘的視線一刻也不離開這一大鍋白胖子,什麼時候添水、什麼時候加料,一步都不能怠慢。
湯圓煮好了,隔著老遠就能聞到桂花的甜味,熟透的湯圓晶瑩剔透,外皮看起來軟糯可口,黑褐色的內餡隱約可見,更加誘人。
一碗湯圓裡,豆沙餡和芝麻餡的各有幾個,一點也不單調。
▲ 一勺正好舀起一小碗湯圓的量,澆上桂花湯底,再添幾粒紅棗,就是漂漂亮亮的一碗。
一口咬下去,混合著桂花蜜的餡就直接流了出來,口感細膩爽滑,吃進嘴裡既軟又香還甜滋滋。
湯圓吃完了,桂花湯底可不能放過!咕嘟嘟喝完,就連呼吸都帶上了桂花的香甜,就像是把南京的整個秋天都吃進了肚子裡。
▲ 吃起來還會拔絲的糯米麵皮,搭配桂花湯汁以及能夠流得出來的芝麻餡,噴香絲滑!
生活已經這麼苦了,當然需要甜甜甜,所以甜蜜的食物最治癒!
早在20年前,因為南京本土擁有不加餡料的桂花赤豆小元宵,所以當時南京人還沒有吃桂花湯圓的習慣。
老闆夫妻倆從安徽老家來到南京,也把家鄉的味道帶到了南京。
由於老闆姓羅,於是就有了曹都巷裡的羅家桂花湯圓。
▲ 餡料把整個湯圓撐得滿滿當當,軟糯的豆沙讓人一眼看上去就特別有食慾。
最開始的桂花湯圓店,開在距離現在店面往東100米的地方,是個沒有座位的路邊小攤。
慢慢地,路邊攤已經完全不能滿足食客們的需求,到了2009年,夫妻倆就把店搬到了現在的位置上來。
▲ 老闆娘一邊下著湯圓,一邊和耐心等待的食客聊天,一切都進行得有條不紊。
有了遮風擋雨的門臉和寬敞方便的操作臺,即便是寒冬臘月裡的夜晚,食客們也可以在暖融融的店裡享受一碗熱氣騰騰的桂花湯圓了。
前幾年,由於覺得「羅家」這個招牌太過普通,夫妻倆決定把店名改成「羅子龍羅家」桂花湯圓。
然而老南京尤其是熟客們,仍舊習慣稱它「羅家」。
▲ 「羅家湯圓」不僅賣湯圓、還供應各種手工製作的青團、粽子和茶葉蛋、鹹鴨蛋。
羅子龍其實是兒子的名字,所以修改店名不僅是為了和別家有區分,更多的還是希望兒子能把羅家的這塊招牌和這一份屬於南京的甜蜜傳承下去。
▲ 儘管這樣的動作每天都要重複無數遍,夫妻倆依舊每天幹得熱火朝天。
老闆非常嚴肅不善言辭,老闆娘則可愛又健談,雖然他們性格不同,卻用自己最樸實、平凡的一雙手,給南京人帶來了不一樣的甜蜜體驗,而且20年來從未間斷。
這份甜蜜不僅僅依靠味覺和嗅覺,其實它早已浸入到了你的每一處神經,讓你整個人都沉浸在桂花的清甜滋味裡不能自拔。
「老闆 ,來一碗芝麻、一碗豆沙,打包。」車都沒停,聲音倒是挺大!
類似情況算是店裡的常態,通常堂食的客人遠遠沒有打包帶走的多。
▲就算是工作日的下午,店裡也還是坐了很多特地跑過來吃湯圓的食客 。
店裡客人大多是回頭客和老主顧,隨便一問,都能碰到在這裡吃了十年以上的老客。
20年來,羅家桂花湯圓就是靠著一代代食客的回頭光顧和口口相傳,才能這樣不停往前走。
▲ 總有很多顧客不停趕來,買好湯圓打包帶走。
不管是住在附近,還是在周邊工作的人們,想吃湯圓的時候都只認羅家的味道,有的食客早已搬遠了,可還是會經常回來吃上一碗。
也有人會來店裡買了生的湯圓回家自己煮著吃,或者送給那些平時吃不上桂花湯圓卻又想到不行的親戚朋友。
▲ 「菸酒可以戒,但這一口湯圓還真戒不掉。」大家認準了,袋子長這樣。
「他們就認我們家的口袋,湯圓都長得差不多,但是一看到我們家的口袋就放心了。」老闆娘說起這個,立刻笑得一臉自豪。
我想,南京的整個秋天裡,大概只有兩件事情讓人無法抗拒。
一件是窩在暖和的被窩裡聽歌刷劇想心事。
而另一件,就是吃上一碗甜蜜熱乎的桂花湯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