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往事:八十年代珠影演員普超英,從少年演到遲暮時的老戲骨~

2020-12-19 騰訊網

收藏福音

彝族姑娘普超英,祖籍雲南西雙版納,1960年2月23日生於湖北省武漢市。1972年起在湖北省武漢市人民劇院學習了五年舞蹈,1980年在電視劇《美麗姑娘》中出演角色,從此開始走上影壇。1981年因在電影《畢昇》中的出色表現,得以進入珠江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任演員。普超英在珠影非常受重視,是珠影重點培養的當家花旦。現任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副會長、廣東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常務理事。

普超英能夠出演電影《畢昇》實屬偶然,據說這部電影中的阿香一角最初擬定由龐敏來飾演。沒想到龐敏被《霧都茫茫》劇組搶先拉走了。隨後又選定王蕊來演,但不知道為什麼最後又改定普超英來飾演。其實還是應該感謝這些變化,正是這部影片成全了普超英,也為八十年代的中國影壇留下了一部經典電影。

從1981年拍攝的電影《畢昇》開始,普超英先後出演過《揚帆》、《寸草心》、《天賜》、《男人們和女人們》、《異想天開》、《望日蓮》、《花街皇后》、《阿羅漢神獸》、《險惡江湖逍遙劍》、《出嫁女》、《騷動的鄉風》、《國魂》、《復仇的女人》、《女子戒毒所》、《飛越,飛越》、《飛車世家》、《警魂》、《女人花》、《白粉妹》、《歡樂常在》、《人命關天》、《毛澤東的親家張琴秋》、《不是錢的事》、《魯迅》、《陽光並不遙遠》等數十部影片。其中,電影《復仇的女人》在1993年獲得 第4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表演學會獎 ;電視劇《情滿珠江》在1994年獲得 第14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女配角獎;《女人花》在1995年獲得 第1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邊貿女人》 獲得1997年少數民族題材電影電視藝術駿馬獎優秀演員獎;《毛澤東的親家張琴秋》在2003年獲得第3屆電視電影百合獎優秀女主角獎;

除電影之外,普超英在電視劇方面也堪稱高產。她從1980年拍攝的第一部電視劇《美麗姑娘》開始,先後拍攝過《花落臺北》、《香港的早晨》、《三個護士》、《亂世三美人》、《情滿珠江》、《漢武帝》、《香港的故事》、《京都神探》、《姐妹》、《戎馬煙塵》、《從頭再來》、《三代響馬》、《怦然心動》、《民族英雄鄭成功》、《拯救少年犯》、《皇嫂田桂花》、《不回家的男人》、《一江春水》、《真情港灣》、《小巷總理》、《昭君出塞》、《虎膽雷霆》、《浮華城市》、《輝煌的背後》、《金婚》、《靜靜的白樺林》、《清風明月佳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孽緣》、《葉問》、《先結婚後戀愛》等七十多部電視劇。多部電視劇成為霸佔螢屏的熱播劇,普超英也因此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影視演員。

如今已經58歲的普超英,早已經身體發福,不復當年清新亮麗的模樣。不過普超英的嬰兒肥、使她看起來並不是那麼臃腫。不過歲月不饒人,年齡漸長的普超英在影視劇中的角色已經轉換成為母親等長輩腳色。以普超英的性格和對影視藝術表演的熱愛,她會一直演下去,直到演不動為止。

影壇新花:梁玉瑾、萬瓊、張玲、高虹、普超英

電影演員:尤麗華、車秀清、普超英

電影《畢昇》

電影劇照

電影劇照

電影劇照

電影劇照

電影劇照

電影劇照

電影劇照

電影《天賜》

電影《望日蓮》

電影劇照

電影劇照

電影《騷動的鄉風》

電影劇照

電影《飛車世家》

電視劇《情滿珠江》

電視劇《先結婚後戀愛》

電視劇《火紅的年代》

電視劇《瑞蓮》

電視劇照

公益電影《飛揚的青春》

電影劇照

電影劇照

相關焦點

  • 她是80年代珠影演員,主演《山道彎彎》成名,曾與郭凱敏演感情戲
    No.1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的大銀幕上出現了許多美女演員,比如張金玲、李秀明、劉曉慶、陳衝、龔雪、趙靜、張瑜、潘虹、吳海燕、王馥荔、方舒、姜黎黎、麥文燕等等。80年代中期,電影開始走向低潮,以上影、北影為主的女演員們興起了出國熱、經商熱、改行熱,各電影廠家人才流失極為嚴重。
  • 演《青戀》中飛樂媽,《葉問》裡包租婆,說我胖,誰還沒年輕時候
    從年輕時照片看,在那沒有整容的年代,宋丹丹確實算是美女一枚,只是歲月不饒人,衰老是無法抗拒的,其實網友更多的是吐槽她著裝打扮。並不是每個人都像趙雅芝,俞飛鴻那樣是不老女神,一直保持良好的狀態,最近在《青戀》有位飾演姚飛樂媽媽(秀梅)的演員,她叫普超英,因為過於肥胖也被觀眾吐槽。
  • 八十年代恐怖電影秀丨恐怖操盤手
    不過可惜的是,卡朋特在八十年代並沒有得到應有的評價,[月光光心慌慌]也只是他成功案例的少數。在他繁雜的八十年代作品序列裡,[怪形]不可不提。儘管[怪形]首映時反響並不如人意,但時至今日,它已被評論家與影迷們奉為Cult經典。
  • 八十年代恐怖電影秀丨怪奇電影的類型
    ▼殺人狂電影這一類電影涵蓋自然或超自然的殺人狂,有時也是精神病這一類型包含了驚悚犯罪與心理恐怖等▷ 砍殺電影(Slasherfilm)儘管砍殺電影可以上溯到希區柯克的[驚魂記],但其成為亞類型還是在七八十年代。
  • 如夢如幻的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猶如朱自清先生在三十年代寫下的《春》: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那時的生活是慢的,人們的要求是簡單的,笑容是真實的,愛情是美好的。
  • 看電影|七八十年代老嘉興時髦的休閒活動
    老張的嘉興故事熱鬧的電影院售票處 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的嘉興小青年,最時髦的娛樂節目就是一道去看電影,一般廠裡下班回去先吃好飯,然後就準備要出發去看電影。而且電影院人頭攢動,不像現在一場電影只有坐滿一半位置。門票最早只要1角2分錢一張,有時候好看的電影,比如少林寺、超人等,還有與賣票的熟悉提前留出幾張,到時見面塞幾根香菸表示謝意和尊重。人民電影院地處市中心,是看電影人最多的地方。後來在售票窗口邊上還擺過一個彩票攤位,一塊錢買一張當場開獎,記得還中過五塊錢。
  • 咱們的牛百歲:有著八十年代特有的烙印
    整部電影主要講述我國農村實行生產承包責任制後,膠東半島上的某個生產大隊,五個毛病較多的社員不受各作業組的歡迎。黨支部書記牛四隻好提議抓鬮兒分配。黨支部委員牛百歲制止了這種行為,提出自己帶領這五個人,另成立一個作業組。這個組被人們戲稱為"懶漢組"。
  • 老酒館,老戲骨,大情懷,亙古不變的人情味!
    這部《籬笆女人和狗》可是紅極一時,在我兒時的記憶裡都是這部電視劇的循環播放。後又陸續擔任了好幾部名作的編劇,都有極高的評價。1955年,高滿堂出生在大連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從小就是一個迷戀電影的"電影蟲子",因為家境不好,他就想盡一切辦法去看電影。不僅自己看,他還會"做電影"給小夥伴們看。青年時期的高滿堂下過鄉、讀過大學、當過老師、寫過小說 。
  • 重溫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在我國上映後風靡一時的一部朝鮮武俠電影
    上世紀七十年代,一批朝鮮電影出現在中國觀眾的視野,影片中來自神秘國度朝鮮的人們的生活,吸引了中國觀眾的關注和興趣。而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當這部朝鮮的第一部古裝武俠片,被中國長春電影製片廠於1988年譯製後在國內上映時,那時李連杰主演的影片《少林寺》,和黃元申主演的電視劇《霍元甲》,早已在中國內地播放和轟動多年,中國觀眾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很想看看朝鮮的武俠電影是什麼樣的。
  • 這些老戲骨告訴你答案!
    那些陪伴著我們成長的娛樂圈的老戲骨,他們雖然已是遲暮的英雄,雖然當年的騎竹馬,轉眼已成白頭翁,但是他們也曾年輕過,也曾經是風度翩翩的公子哥。我們今天要談的,是香港電影中的年紀擔當——金牌老戲骨。看看是否勾起了你的熒幕記憶。
  • 80年代不只有香港電影——臺灣電影新浪潮
    舉一個相對大眾點的例子,2010年的時候,臺灣導演鈕承澤拍攝的《艋舺》,除去這一幹少年的殘酷青春外,更多的是在上世紀90年代,臺灣所產生的族群分化,本土的早來者與後來者各個方面的爭議與衝突,看似相似的語言,背後卻是千差萬別的生活習俗和文化信仰的不同。
  • 香港十大金牌老戲骨看看你認得幾個?
    而我們今天要談的,不僅是香港電影的金牌綠葉,更是香港電影中的年紀擔當——金牌老戲骨。看看是否勾起了你的熒幕記憶。1、林尚義香港叫「阿叔」的有兩個,一個是「張叔平」,一個就是這位「林尚義」啦。修叔在五六十年代主演過不少文藝片,深受香港觀眾歡迎。到了七八十年代後,主要擔任TVB劇集中的配角。
  • 八十年代衢州故事:十字街頭
    90年代經濟剛騰飛,有錢了元宵節搞個慶典,金金咣、金金咣,鑼鼓一路敲過來,六門八鄉的龍燈從棋盤街頭方向一路耍過來,到十字街頭的表演才算正式匯報,龍燈方陣領隊的鄉鎮領導一臉自豪地舉著磚頭樣的大哥大走正步,改革開放的成果就寫在臉上。
  • 八十年代必看的幾部經典電影,你看了嗎?
    經典電影,屏幕下的回憶,院壩裡的故事,不得不說給兒時的我們留下了滿滿幸福感。今天,小編就聊聊幾部經典電影,與大家共鳴。第一步《通天長老》,故事描述通天長老為了化解青龍、白虎兩寨世仇而犧牲的傳說。當時該經典不知道吸引了多少男女老少,雖然該電影現在看起來覺得比較粗糙,但在八十年代,不得不說是一個經典,大家都喜歡觀看。
  • 青年演員屠茹英,八十年代中國影壇的一顆流星
    八十年代青年電影演員屠茹英,祖籍浙江寧波,1956年生於上海。中學畢業以後在上海祟明島東方紅農場從事農工工作。潘虹、黃梅瑩等電影明星都是從這個農場文藝宣傳隊走出去的。 1980年,西安電影製片廠投資拍攝了一部反映雜技運動的電影《飛燕曲》,選中屠茹英在影片中出演女主角凌燕。屠茹英被借調到西安電影製片廠演電影,五年時間裡一直在全國各個片場參加電影拍攝,直到1985年才脫離了長期借調的尷尬處境,從崇明島的東方紅農場調到上海武警部隊當宣傳員。
  • 八十年代衢州故事:東河沿與工人俱樂部
    解放後不久原址建成工人俱樂部,一度是衢城人夜生活的主要場所,特別是六七十年代,衢州城裡各家的電燈統一都是灰暗的十五支光,在沒有網絡沒有電視的年代,你想想看,這俱樂部裡一到了晚上,電影放起來,交誼舞跳起來,籃球桌球打起來,老K牌甩起來,康樂棋象棋下起來,老老小小的那裡抗得住這熱鬧的誘惑呀,一個小縣城就那麼大點地方,不去俱樂部去哪?
  • 車圈大佬的少年往事
    瓜瓜是從瞬間的如釋重負 快速過渡到出分前的不安 今天,瓜瓜準備和各位聊聊 車圈大佬們的青春往事 話不多說,馬上發車!
  • 演員趙立新演過的電影盤點(2)
    《中國往事》15、《中國往事》《中國往事》是由張黎執導,張國立、朱茵、趙立新、朱雨辰等主演的人文古裝電視劇。趙立新演過的電影趙立新演過的電影之《少年班》1、《少年班》《少年班》是由工夫影業出品,陳國富監製、肖洋執導的青春電影,由孫紅雷、周冬雨、董子健、王櫟鑫、王森、夏天等人主演。
  • 八十年代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而八十年代大概算是很多人心中的「黃金時代」了,甚至說它是中國20世紀除「新文化運動」後最光輝燦爛的時代也不為過。,對個人和國家來說八十年代都是關鍵的歷史節點。八十年代是撥亂反正的時代,是白衣飄飄的時代,是激情燃燒的時代,也是擁抱世界的時代,它是詩意的,是浪漫的,也是激揚向上的。因此,八十年代不僅是過去時光的代名詞,更是一代人的精神故鄉。
  • 演過魯迅的不少:李雪健形似,濮存昕神似,他沒演卻形神兼備
    因為從《阿長的山海經》到《三味書屋》,從《少年閏土》到《祥林嫂》,魯迅先生的大作,對寒窗苦研先生佳作的炎黃子孫來說,那絕對是懂他愛他又敬他。 一、演過魯迅的兩個戲骨 這是一個不世出的奇才,也是這個天底下最能給後人以啟迪的故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