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工作,會早死!」就職於東京一家商場的松下先生說,「我退休後還想繼續工作。」不只是松下,在日本大多數人都有此想法。
調查顯示,45.3%的受訪者表示將工作至65歲才退休,27.9%的受訪者希望到70歲退休,另有31.1%的受訪者表示希望持續工作,直到無法勝任為止。
那麼日本人為什麼多數怕退休?
日本人怕退休,是日本社會老齡化造成的。在日本65歲以上的老人中,繼續工作的佔25%以上,超過美國的19%,是G7成員國中最高的,也是全球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
因為養老金問題,日本政府和社會背負著巨大的壓力,老年人退休後的生活得不到保障,物價在上漲,年金基金在貶值,現在投進的錢,20年後夠不夠養老,成了日本社會的最大疑問,日本老人不能放心退休。此外,老年人口太多,勞動力緊缺,日本政府和企業同時鼓勵老人推遲退休,出來工作。
日本政府會給65歲仍在工作的老人提供補貼,鼓勵他們繼續工作,這是為了減輕政府養老金的壓力,也是為了補充勞動力的不足。因為勞動力不足,日本的「過勞死」問題突出,可見老齡化有多嚴重。
日本的一些企業,與達到退休年齡的人續籤合同,或者是根本不設退休年齡,出於商業的考量,是為了保住老員工的人脈和技術,繼續為公司創造價值、培養新人。所以有些老年人只要身體健康,就會繼續工作。
在日本,退休就代表著步入老年生活,身邊的一切事物都需要重新再去適應,換個角度看,也是人類對未知的恐懼造成的結果。
老齡化的核心不是老人多,而是年輕人少,也就是生育率低,如果生育率能保證,年輕人足夠多,老人的比例就不會上去,而世界上對老齡化的認定就是65歲以上超過7%即認為進入老齡化社會。日本目前65歲以上的比例是30%。
雖然日本老人退休後即便是不工作也能養活自己。但是日本人口老齡化比較嚴重,勞動力是緊缺的,當然,不工作,會早死這句的確也是有一定影響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