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日本福利好!中日兩國老人老年生活竟天差地別,令人深思

2020-12-16 騰訊網

中國傳統文化中,認為人一生的快樂分為兩次,一次為「孩童之樂」;而第二次就是退休後的「天倫之樂」,人們在努力工作二三十年後過上退休生活,享受著國家發放的退休金以及孩子們的關愛,這樣的退休生活這也是理應在人生的各大階段中最沒有壓力的時期。

但是,退休生活真的想理想中那麼美好?每天澆澆花、溜溜狗以及跳跳廣場舞不存在任何困擾了嗎?對比中日兩國老年人的生活,我們一起來來探究一下退休後的老年生活真的快樂嗎?看看兩國之前有沒有什麼差別。

首先,中日兩國退休年齡不同

根據日本最新出臺的法令規定,被僱傭者可以在60到70歲之間自選退休年齡,但選擇65歲以上,退休金有適當提高。在這一條令下,大多數日本人會因為退休金的提高而延長退休年齡,甚至年齡高達70歲才選擇退休;

在中國,根據1978年5月2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原則批准法定退休年齡普遍而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並且累計工齡滿十年的便理應退休。

中日兩國法定退休年齡相差將近10年,退休年齡越晚,越影響人們生活的幸福指數,讓人們的生活壓力增加。

退休後,與子女生活情況不一樣

日本與中國的家庭觀念不同,在日本對於「養兒防老」這個觀念比較淡薄,在子女有生存能力的時候就會選擇出去獨立很少會繼續和父母住在一起,在這種觀念下,在父母退休之後,也很少會選擇與子女同住,這樣日本的退休生活中會缺少一點親情的羈絆,略顯孤單以及還會存在一定的經濟壓力;

而在中國就不同,中國傳統家庭都樂於人多熱鬧,而且子女都具有贍養父母的責任同樣的父母也會幫助自己的子女養育他們的下一代,為子女減輕壓力,同時在中國老年人的生活也比較豐富多彩,老年人通常都有自己的群體,結伴遊玩,或者就是帶帶孫子孫女消遣他們的退休生活;

中日兩國老年人生活差異巨大的原因,其實也和兩國之前老齡化程度的不同有所關聯。所謂人口老齡化,就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及以上的人口數量佔總人口數的比重超過了10%,則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嚴重老齡化。而日本總務省公布的2019年人口估算數據顯示,日本全國65歲以上老年人比上年增加32萬人,達到3588萬人,佔總人口的比例升至28.4%。預計今後該比例還會上升,2025年可達30.0%,2040年達35.3%。老齡化問題的嚴重性,導致了整個國家勞動力人口失衡,日本很多老人在退休之後依然選擇工作來減輕經濟的壓力。

雖然兩國相比之下,中國老人退休後的生活還算是豐富多彩,也不會存在太大的經濟壓力,但是中國老齡化的程度也在不斷的嚴重,中國2019老年人(65歲及以上)佔總人口比重達到11.47%,未來中國退休的年齡和退休的生活會如何改變還不得而知。

對於日本老年人的退休生活,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相關焦點

  • 日本老人VS中國老人生活狀態:差距值得人們深思
    日本老人VS中國老人生活狀態:差距值得人們深思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是越來越高了,人們也學會了享受生活,出國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現在旅遊業發展的也是飛快的出國旅遊是很普遍的現象,近幾年來,中國遊客都喜歡去那些東南亞國家
  • 日本網友:哪個國家的歷史最慘?中日兩國排名前二,原因令人深思
    有日本網友在國外論壇提問:「哪個國家的歷史最慘?」有許多國家都被提及,但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日本以及中國,然而他們給出的理由卻讓人陷入深思。下面直接上評論:1. 我提名韓國吧,這個國家的歷史都不止是慘了,甚至他們能夠稱之為一個國家嗎?
  • 《冰心說保險》日本電影《楢山節考》深思養老保險的重要性
    《冰心說保險》日本電影《楢山節考》深思養老保險的重要性 2020年05月13日15:58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作者:莊子慧
  • 揭破中日謠言: 中國人在日本生活不敢說中文?
    基於歷史原因,中日兩國關係沉浮不定。加上釣魚島爭端、日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等問題,近年來激起中國民間仇日情緒,有增不減。 九個頭條網訊  基於歷史原因,中日兩國關係沉浮不定。加上釣魚島爭端、日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等問題,近年來激起中國民間仇日情緒,有增不減。於是,有很多中國人在日本生活很「苦逼」的謠言。
  • 周恩來為中日兩國建交操持23年
    9月28日晚,在田中舉行的答謝宴會上.周恩來致辭說:「在這歷史時刻,我願意代表中國人民,對那些長期以來為促進中日友好和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作出貢獻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日本各界朋友表示感謝。」 這裡所說的「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日本朋友,是指日本社會黨前委員長淺沼稻次郎。淺沼是為中日友好獻出自己生命的一位傑出代表。
  • 日本人老年生活和國人老年生活不太一樣!當地導遊:差別很明顯!
    而國人非常喜歡前往旅遊的日本,同樣也面臨著這個問題,但是日本人老年生活和國人老年生活不太一樣!當地導遊曾說:差別很明顯。我們先來看看日本人的老年生活:驢友們都知道,日本的福利制度是十分完善的,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還是不夠得到。在日本旅遊的時候經常能夠看到,很多老人都在餐廳工作,做服務員,而且他們的工作時間和年輕人是一樣的,都是八個小時。
  • 中日兩國交往最絢麗的紐帶是什麼?他們的故事告訴你
    &nbsp&nbsp&nbsp&nbsp6月12日下午,日本大阪市太閤園內響起了日本樂器三味線演奏的中國傳統音樂《茉莉花》,中日友好交流故事會在歡樂祥和的氛圍中開講。來自廣東和日本高新科技企業、電商、交通運輸、動漫、傳統文化、民間交流等社會各界精英齊聚一堂,共同述說關於兩國友好交流的故事。
  • 親歷中日文化差異 感受兩國環保差距
    麻生首相表示,兩國青少年的交流與相互理解不斷加深,日中關係的基礎得到廣泛、紮實的鞏固,令人深感欣慰。    隨後,日本著名歌星影山、中國青年歌手阿蘭、奧運冠軍郭晶晶出現在舞臺上,在場的兩國青少年紛紛起身,爭睹偶像的風採。    閉幕式歌會別具特色。兩國青少年分別唱起對方國家的歌曲,現場氣氛熱烈。
  • 甲午戰爭前中日兩國海軍對比,以及統治者在態度上的差異
    一,戰前中日兩國海軍建設的對比1874年,日本發動了侵臺戰爭,不但引起了中國朝野上下的強烈震動,而且進一步增強了清統治者的海防意識。1874年11月5日,恭親王奕等上奏稱,日本只不過是東洋一小國耳,「現在日本之尋釁生番,其患之已見者也。
  • 李克強會見日本外相河野太郎,中日同意推動兩國關係重回正軌
    李克強表示,注意到日方近來在對華關係上釋放的正面信息,但兩國關係在積極面增多的同時,仍面臨不確定因素,可謂乍暖還寒。當前中日關係改善的積極勢頭來之不易,需要雙方倍加珍惜,共同努力,相向而行,在今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之際,重溫條約精神,處理好歷史等敏感問題,妥善管控分歧,使今年成為中日關係重返正常發展軌道的機遇之年。河野表示,日本各界對全面改善日中關係充滿期待。
  • 日媒:細看二十四節氣中的中日兩國交流
    日媒:細看二十四節氣中的中日兩國交流 2014-12-24 15:28:44日本新華僑報24日文章表示,在這一天,中國北方的人們要吃餃子,南方的人們要吃湯圓。而在日本,人們吃南瓜、泡柚子澡。在中日這兩個不同的國度,在這一天,「冬至」二字讓兩國相連相通。  文章摘編如下:  在日本,從中國傳入的二十四節氣在現在依然通用,且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無論是芒種、霜降,還是春分、雨水,二十四節氣的48個字在中文和日語中是完全相同的。
  • 日本老人退休後的生活,都是什麼樣?
    提起退休,工作了半輩子的日本老人,最希望在自己的晚年時光裡面過得充實且有趣,能夠享受餘生的精彩,把握當下的稍縱即逝,活得有尊嚴且體面。她們不願意因為退休就放棄了對日常生活中的美好追求,任憑歲月的摧殘和磨礪,變成一副面目可憎的「老太婆」形象。相反,退休賦予了更多的時間,可以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可以健身,可以繪畫,還可以參加各種各樣的老年培訓班,或者結伴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老年旅遊。
  • 日本動物園:中日關係對立或影響兩國老虎戀愛
    日本大阪天王寺動物園兩隻老虎【環球網綜合報導】日本《每日新聞》4月8日稱,日本大阪市天王寺動物園決定引進上海動物園的雄性東北虎,但中方的老虎赴日時間因兩國關係問題受到推遲。園方相關負責人擔心稱:「目前的中日關係很不正常,希望不要因為中日關係影響到兩隻老虎之間的戀愛。」
  • 中日兩國經濟合作新增長點:各地的中日產業園區都有哪些?
    近日,由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主辦、日本中日數字總商會承辦的「中日產業園區創新發展交流會」在上海舉辦。日資企業高管、日本駐華機構代表、日本商協會負責人、中國地方政府、園區和企業代表等近100人出席會議。此次交流會是中日跨境產業投資促進平臺開展的一次有益嘗試。
  • 日本推出抗戰劇 一部描述中日兩國人性之美的電視劇
    原標題:日本推出抗戰劇 一部描述中日兩國人性之美的電視劇 近日,一部日本拍攝的抗戰題材電視劇引起很多網友的關注和熱議,起初很多人會感到疑問,日本人拍攝抗戰劇到底要怎麼拍,結果導演硬是拍出了一部完美的作品,讓很多人重新審視了戰爭的定義。
  • 「盤點」2019年,中日兩國之間發生了哪些大事?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而日本則進入令和新時代,同時2019年還是中日青少年交流促進年,這一年中日兩國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交流都非常頻繁。讓我們通過以下熱點新聞盤點,一同回顧2019年中日兩國之間發生了哪些大事。
  • 日本立志會於東京舉辦中日青年野外燒烤交流會
    中國僑網11月12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當地時間11月9日,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中國留學生交流支援立志會(以下簡稱:立志會)在位於東京的露營地若洲海濱公園舉辦燒烤聯誼活動,包括多名中國留學生在內的60餘名中日兩國友好人士參加了此次聯誼活動。
  • 甲午戰爭中日兩國在大戰,朝鮮王朝當時在幹嘛?
    甲午戰爭是中日兩國在朝鮮打的,那朝鮮當時是個什麼情況呢?說到這個,先要介紹一下大背景了。朝鮮這個國家是中國最忠實的藩屬國,一開始是臣服明朝,後來臣服清朝(儘管不情不願),這個關係非常穩固,而日本呢?日本在清朝前期和中國是沒有官方關係的。
  • 中日友好事業的大功臣
    《中日友好隨想錄》是孫老的化身    遺憾的是,健康而健談的孫老卻不幸於1997年8月15日病逝,享年80歲。與我們如此親近的孫老竟忽然離我們遠去了,這令中日兩國致力於中日友好事業的各界人士不勝惋惜和悲痛!
  • 架起文化交流橋梁 中日兩國作品亮相日本京都
    中國網11月20日訊 近日,第三十六屆中國陝西·日本京都書畫聯合展、第五屆中國·日本學生書法聯合展在日本京都美術博物館隆重拉開帷幕。日本京都府知事西脅隆俊、京都市市長助理川口伸太郎、京都書畫院會長山田啟二、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張玉萍、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郝佔延等出席開幕儀式並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