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中,認為人一生的快樂分為兩次,一次為「孩童之樂」;而第二次就是退休後的「天倫之樂」,人們在努力工作二三十年後過上退休生活,享受著國家發放的退休金以及孩子們的關愛,這樣的退休生活這也是理應在人生的各大階段中最沒有壓力的時期。
但是,退休生活真的想理想中那麼美好?每天澆澆花、溜溜狗以及跳跳廣場舞不存在任何困擾了嗎?對比中日兩國老年人的生活,我們一起來來探究一下退休後的老年生活真的快樂嗎?看看兩國之前有沒有什麼差別。
首先,中日兩國退休年齡不同
根據日本最新出臺的法令規定,被僱傭者可以在60到70歲之間自選退休年齡,但選擇65歲以上,退休金有適當提高。在這一條令下,大多數日本人會因為退休金的提高而延長退休年齡,甚至年齡高達70歲才選擇退休;
在中國,根據1978年5月2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原則批准法定退休年齡普遍而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並且累計工齡滿十年的便理應退休。
中日兩國法定退休年齡相差將近10年,退休年齡越晚,越影響人們生活的幸福指數,讓人們的生活壓力增加。
退休後,與子女生活情況不一樣
日本與中國的家庭觀念不同,在日本對於「養兒防老」這個觀念比較淡薄,在子女有生存能力的時候就會選擇出去獨立很少會繼續和父母住在一起,在這種觀念下,在父母退休之後,也很少會選擇與子女同住,這樣日本的退休生活中會缺少一點親情的羈絆,略顯孤單以及還會存在一定的經濟壓力;
而在中國就不同,中國傳統家庭都樂於人多熱鬧,而且子女都具有贍養父母的責任同樣的父母也會幫助自己的子女養育他們的下一代,為子女減輕壓力,同時在中國老年人的生活也比較豐富多彩,老年人通常都有自己的群體,結伴遊玩,或者就是帶帶孫子孫女消遣他們的退休生活;
中日兩國老年人生活差異巨大的原因,其實也和兩國之前老齡化程度的不同有所關聯。所謂人口老齡化,就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及以上的人口數量佔總人口數的比重超過了10%,則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嚴重老齡化。而日本總務省公布的2019年人口估算數據顯示,日本全國65歲以上老年人比上年增加32萬人,達到3588萬人,佔總人口的比例升至28.4%。預計今後該比例還會上升,2025年可達30.0%,2040年達35.3%。老齡化問題的嚴重性,導致了整個國家勞動力人口失衡,日本很多老人在退休之後依然選擇工作來減輕經濟的壓力。
雖然兩國相比之下,中國老人退休後的生活還算是豐富多彩,也不會存在太大的經濟壓力,但是中國老齡化的程度也在不斷的嚴重,中國2019老年人(65歲及以上)佔總人口比重達到11.47%,未來中國退休的年齡和退休的生活會如何改變還不得而知。
對於日本老年人的退休生活,你有什麼想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