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增產4.1億斤的背後——江西克服疫、汛「雙考」交出豐收答卷

2020-12-09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南昌9月21日電 題:早稻增產4.1億斤的背後——江西克服疫、汛「雙考」交出豐收答卷

新華社記者範帆

作為全國重要糧食產區,今年,江西克服疫情和汛情的雙重考驗,夏糧再獲豐收。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早稻生產數據顯示,今年江西早稻總產量達到129.3億斤,較上年增產4.1億斤。

穩定糧食生產,首先要穩定播種面積。隨著土地流轉的加快,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日益成為糧食生產的中堅力量,他們的生產積極性直接影響糧食播種面積。

工廠化育秧面積達20畝以上的每畝補助2000元、早稻面積佔流轉面積90%以上的每畝補助100元……在種糧大戶夏文平所在的豐城市,當地出臺政策重點支持種糧大戶、家庭農場、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種植早稻,確保在疫情下糧食播種面積不減少。

農資上門、農機進村、農技到田……得益於各地政府的一系列有效應對政策和舉措,今年,江西省早稻生產克服疫情影響,播種面積比去年增加182.5萬畝,全年糧食播種面積近5700萬畝,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5580萬畝種植任務。

穩定糧食生產,還要不斷提高單產。不少種糧大戶表示,從2017年起,江西整合各部門農田建設資金,統一提高投入標準,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建成的高標準農田既有利於開展機械化作業,也提高了糧食單產。

撫州市東鄉區虎圩鄉種糧大戶艾早有今年承包了2200畝農田種植水稻,比去年增加了400畝。他告訴記者,高標準農田將排灌渠道清淤疏浚、加深拓寬,過去跑肥、跑水的低產田變成了保肥、保水的高產穩產田,大規模機械化操作不僅降低了種糧成本,畝均產量還比過去高出100斤左右。

糧食播種面積在疫情考驗下逆勢增長,突如其來的汛情又給豐收帶來挑戰。在今年早稻收割的關鍵時期,持續強降雨天氣導致江西多地出現洪澇災害,鄱陽湖水位突破1998年歷史最高水位,全省農業受災面積達到1316.9萬畝。為克服汛情對糧食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江西受災地區幹部群眾齊心協力和洪水「賽跑」,爭分奪秒搶收搶烘糧食,努力做到應搶盡搶、應收盡收。

餘干縣康山鄉位於鄱陽湖畔,嚴重的汛情導致當地不少農田被淹。康山鄉種糧大戶盧發旺告訴記者,今年他家種了近百畝早稻,僅用了三天時間,就趕在水位上漲前全部收割完畢。「搶收那幾天,到處是收割機在忙碌,為了和洪水搶時間,我連午飯都是帶到田裡吃的。」盧發旺說,多虧了政府緊急從外地調配收割機,否則他家早稻要虧損10萬多元。

餘干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朱志明說,今年餘干縣早稻播種面積達到92.1萬畝,在洪水來臨前當地緊急調配收割機搶收,高峰時有來自全國各地的4500多臺收割機連續作業,近百家糧食烘乾廠24小時運轉,對搶收的稻穀進行烘乾。

相關焦點

  • 「極不平凡的一年」中國農業關鍵詞:抗災、增產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2010中國農業關鍵詞:抗災、增產  中新社記者 王彤  2010年中國災害頻發多發,然而農業卻獲得了長足進步,糧食總產量達到10928億斤,比上年增加312億斤,增長2.9%,再創歷史新高;並實現半個世紀以來首次連續七年增產,糧食產量連續四年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
  • 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中國糧食生產「十七連豐」(銳財經)
    夏糧早稻秋糧紛紛增產今年以來,夏糧、早稻、秋糧紛紛增產。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強介紹,2020年,夏糧和早稻產量分別為2857億斤和546億斤,比上年增加25億斤和21億斤;秋糧產量9987億斤,增加67億斤。分品種看,穀物中,稻穀、小麥產量增加,玉米略減。2020年,全國穀物產量12335億斤,比上年增加61億斤,增長0.5%。
  • 2018年中國糧食總產量減產74億斤,國家統計局:仍屬豐收年景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的數據,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下降了0.6%為65789萬噸(13158 億斤),不過官方仍認為全年糧食產量減幅不大,仍屬於豐收年景。12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8年度我國糧食相關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糧食總產量65789萬噸(13158億斤),比2017年減少371萬噸(74億斤),下降0.6%。
  •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江西活動將在江西於都舉辦
    央廣網南昌9月15日消息(記者謝元森 實習生朱悅勤)記者從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江西活動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9月22日,即農曆秋分時節,江西將迎來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江西活動將在贛州市于都縣舉辦。
  • 大疫大汛之下交上「大治答卷」 2020年平安湖北建設走筆
    過去一年間,作為全國因疫情管控時間最長、受衝擊最大的省份,湖北從「按住暫停」,到「重啟恢復」,再到「持續向好」,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守牢社會穩定防線,全力答好習近平總書記交給的「必答題」,交上了讓黨中央放心、全省人民引以為豪的「大治答卷」。1月9日刊發法治日報赴湖北採訪組採寫的平安湖北建設報導,敬請關注。□法治日報赴湖北採訪組大疫大災之後,未必有大亂。
  • 鄂農業交出傲人成績單 實現2項"零"突破
    (楚天都市報)2011年即將畫上句號,湖北省農業交出了一份傲人的成績單:全省糧食生產戰勝罕見的三季連旱和旱澇急轉等重大災害,實現「八連增」;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14%左右,連續八年保持較大幅度增長。今年他種植了700畝水稻,分為早稻和晚稻。  今年春天播種早稻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接連乾旱,稻田裡的水越來越少。就在他著急上火的當口,區政府組織的抗旱救災隊來了,為他家的稻田挖了三條水溝,直通附近的湖裡取水。涓涓細流源源不斷,700畝早稻保住了。  今年6月,到了晚稻播種季節,農業部門又給他送來700餘斤「精優1130」晚稻種子。
  • 1.3萬億斤,中國豐收增進全球糧食安全
    本報記者 張 旺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2020年中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中國國家統計局12月10日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52億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增長0.6%。其中穀物播種面積14.69億畝,比上年增長0.1%。稻穀4.51億畝,比上年增長1.3%。
  • 春華秋實 不負耕耘——湖北「特殊之年」書寫「金秋答卷」
    新華社武漢9月22日電題:春華秋實 不負耕耘——湖北「特殊之年」書寫「金秋答卷」新華社記者侯文坤春華秋實,收穫不負耕耘苦。經歷疫情、汛情「雙考」,湖北攻堅克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抗洪救災與農業生產,努力降低疫情汛情影響,穩住了農業「基本盤」,「三農」形勢總體向好。
  • 婺城早稻迎來豐收季
    4臺收割機和30餘位農民抓緊時間開鐮收割,農技專家們對剛剛收割的早稻進行稱重和驗收,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看著低垂的稻穗、飽滿的穀粒,基地相關負責人虞東紅對今年首次早稻豐收充滿信心。「早在4月初,我們就精選了『金早09』『中早39』兩個優質品種,對5400餘畝稻田進行了播種。這兩個品種,具有穩產、錯時成熟的優勢,為保豐收打下基礎。」他說,雖然有疫情及強降雨等因素影響,但是因播種及時,特別是有農業部門的利好政策支持,早稻豐收超預期。
  • 多災之年,糧食為什麼能豐收?
    今年夏糧、早稻已豐收到手,據農業農村部消息,目前秋糧豐收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有望高位增產,預計平均畝產提高近2公斤,連續6年穩定在13000億斤的水平上。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然而今年,我國糧食生產並不一帆風順——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又發生南方洪澇、東北乾旱和颱風、重大病蟲等嚴重災害。
  • 川糧穩產增產看大春 力爭全年產糧704.7億斤
    力爭全年產糧704.7億斤,增產5億斤川糧穩產增產看大春目標今年全省糧食總產量達704.7億斤,糧食作物面積達9519萬畝他說,如果黃明水這樣的種糧大戶穩住了,今年糧食穩產增產將更有底氣。近日,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全力以赴,力爭今年全省糧食總產量達704.7億斤,同比增加5億斤。
  • 早稻收穫過九成早稻面積穩中略減單產持平略增
    早稻收穫過九成早稻面積穩中略減單產持平略增     當前,全國早稻收穫已過九成。據農業部農情調度和專家田間測產分析,今年早稻面積穩中略減,單產持平略增,多數主產區呈平產趨勢,全國早稻總產有望再獲豐收。    今年早稻生產穩定發展主要得益於政策落實到位,科技服務到位,病蟲防控到位。    一是政策信號強烈。今年國家及早公布並提高早稻最低收購價,每斤提高0.03元。中央財政從現代農業發展資金中,安排4億元對水稻集中育秧實施補助。
  • 14億中國人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 全年糧食產量比上年增產113億斤
    據介紹,2020年我國糧食再獲豐收,全年糧食產量達到13390億斤,比上年增產113億斤,14億中國人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當前,我國糧食庫存處於較高水平,企業商品庫存明顯增加。2020年1—11月,我國累計進口小麥749萬噸,進口大米223萬噸,玉米進口量為904萬噸,對國內市場形成有效補充。目前國內糧食市場供應充足、運行平穩。
  • 13390億斤!看→ 「中國飯碗」的氣象底氣
    13390億斤!12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總量顯示今年糧食生產再獲豐收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在今年農業生產期間各級氣象部門全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助力糧食豐收!
  • 13390億斤!看 「中國飯碗」的氣象底氣
    12月10日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總量顯示 今年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比上年增加113億斤 增長0.9%
  • 全南縣大吉山鎮「三部曲」抓好早稻中後期病蟲害防治工作
    大江網贛州訊  鍾敏報導:目前,早稻早熟品種已經進入幼穗分化期,由於受近段時間雷雨天氣影響,稻飛蝨田間蟲急劇上升。為防止病蟲害大面積發生確保早稻增產豐收,贛州市全南縣大吉山鎮積極採取有效措施「三部曲」抓好早稻中後期病蟲害防治工作。  一是成立領導小組,由主要領導擔任組長。
  • 今年全國糧食生產總量達13390億斤 端穩「中國飯碗」的氣象底氣
    13390億斤!12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全國糧食生產總量,今年糧食生產再獲豐收,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今年,各級氣象部門進一步強化組織管理,深化與農業農村部門合作,強化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評估,做好決策氣象服務和面向生產一線的直通式服務,全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助力糧食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