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中國糧食生產「十七連豐」(銳財經)

2020-12-12 雲南網

原標題: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中國糧食生產「十七連豐」(銳財經)

初冬時節,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城南鎮桃灣村村民紛紛利用房前庭院晾曬豐收的玉米、冬菜等農作物,成為冬日鄉村一道別樣的風景線。  田凱平攝(人民視覺)

我國糧食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與農業現代化和土地充分利用密不可分。圖為今年秋季一名農民駕駛收割機在海南海口龍華區龍泉鎮新江村收割晚稻。  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攝

國家統計局12月10日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相關人士指出,今年中國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堅實支撐。未來,仍需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底線,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鞏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夏糧早稻秋糧紛紛增產

今年以來,夏糧、早稻、秋糧紛紛增產。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強介紹,2020年,夏糧和早稻產量分別為2857億斤和546億斤,比上年增加25億斤和21億斤;秋糧產量9987億斤,增加67億斤。

分品種看,穀物中,稻穀、小麥產量增加,玉米略減。2020年,全國穀物產量12335億斤,比上年增加61億斤,增長0.5%。其中,稻穀產量4237億斤,比上年增加45億斤,增長1.1%;小麥產量2685億斤,比上年增加13億斤,增長0.5%;玉米產量5213億斤,比上年減少2億斤。

豆類、薯類產量均增加。豆類產量458億斤,比上年增加31億斤,增長7.3%。其中,大豆產量392億斤,比上年增加30億斤,增長8.3%。薯類產量597億斤,比上年增加21億斤,增長3.6%。

分地區看,多數省(區、市)糧食增產。2020年,全國31個省(區、市)中26個增產,其中,河南、山東、山西、河北、新疆糧食產量均增加10億斤以上。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後凱對本報記者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洪澇災害等衝擊下,今年全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且產量創歷史新高,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中國糧食生產已實現『十七連豐』,這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及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提供了堅實支撐,同時為維護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糧食播種面積止跌回升

產量增,面積也在增。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52億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增長0.6%。

魏後凱表示,在此之前,糧食播種面積已連續4年減少,今年糧食播種面積止跌回升有力推動了糧食增產。「這得益於從中央到地方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壓實糧食生產責任,落實各項補貼政策,農民種糧積極性顯著提高。」

具體來看,2020年,全國穀物播種面積14.69億畝,比上年增加176萬畝,增長0.1%。其中,稻穀4.51億畝,比上年增加573萬畝,增長1.3%。

李鎖強介紹,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確保糧食安全穩定生產,國家加大對水稻生產的扶持力度,落實各項支農惠農、種糧補貼、糧食最低收購價等政策,全年雙季稻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756萬畝,增長5.3%,成為糧食播種面積擴大的主要原因。玉米播種面積基本穩定。受華北地下水超採區實施季節性休耕限採及市場需求等因素影響,小麥播種面積比上年減少522萬畝。

此外,豆類面積大幅增加,薯類面積穩中有增。2020年,全國豆類播種面積1.74億畝,比上年增加778萬畝,增長4.7%。受大豆振興計劃政策帶動,大豆播種面積1.48億畝,比上年增加825萬畝,增長5.9%。2020年,全國薯類播種面積1.08億畝,比上年增加103萬畝,增長1.0%。

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糧食單產同樣在增加。糧食產量實割實測抽樣調查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作物單產382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增加0.9公斤,增長0.2%。

李鎖強分析,2020年,全國大部農區氣候條件較為適宜,病蟲害發生較輕,有利於糧食作物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儘管部分地區洪澇災害和颱風對生產造成一定影響,但各地加強田間管理,積極抗災減災,農業災情對糧食生產影響有限。

穀物中,小麥單產增勢明顯。2020年,全國穀物單產420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增加1.6公斤,增長0.4%,其中,小麥單產383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增加7.5公斤,增長2.0%;玉米單產421公斤/畝,與上年基本持平;受南方局部洪澇災害的影響,稻穀單產470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減少1.0公斤,下降0.2%。

豆類、薯類單產水平均有所提高。2020年,豆類單產132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增加3.2公斤,增長2.5%,其中,大豆單產132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增加3.0公斤,增長2.3%。2020年,薯類單產276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增加7.1公斤,增長2.6%。

今年已獲豐收,未來仍需加勁。魏後凱指出,隨著人口數量增長、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和資源環境承載力趨緊,糧食產需仍將維持緊平衡態勢。接下來,仍需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底線,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鞏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同時,在立足國內保吃飯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適度進口,調劑品種餘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消費需求。(邱海峰)

相關焦點

  • 黑龍江十七連豐!糧食總產量7541萬噸!連續10年領跑全國
    黑龍江十七連豐!糧食總產量7541萬噸!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國家統計局剛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 中國糧食生產「十七連豐」(銳財經)
    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攝  國家統計局12月10日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相關人士指出,今年中國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堅實支撐。
  • 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比2019年增長0.9%
    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
    文 / Becky2020-12-10 09:35:34來源:FX168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 上遊早上好丨糧食生產再獲豐收!2020全國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
    今日看點: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糧食生產再獲豐收2020全國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截至12月9日18時,成都共報告新冠確診病例6例,無症狀感染者1人;當地時間9日,SpaceX星艦SN8著陸時爆炸:飛船垂直降落冒煙,著地瞬間噴巨大火焰;四川省教育廳:郫都區因疫情停課學校已全部開展了線上教學;重慶未來五年計劃建8條軌道交通線路;重慶八一路好吃街升級了,預計12月12日開門迎賓
  • 全球糧食危機,中國十七連豐,老百姓飯碗穩,還好有袁隆平們!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聯合國預警指出,世界或面臨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新增約8300萬飢餓人數。但與此同時,今年中國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21世紀誰將養活中國?這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萊斯特·布朗提出的疑問。
  • 中國人糧食卻不用愁了:產量達13390億斤
    不過好在中國早早就做好準備,老百姓糧食不用愁了。 據澎湃新聞12月10日最新報導,2020年,中國糧食生產連續17年迎來大豐收。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高達66949萬噸(13390億斤),較2019年激增565萬噸(113億斤)。這也是我國連續第6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 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糧食生產——「十七連豐」背後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我國糧食生產喜獲「十七連豐」,糧食產量連續6年站穩1.3萬億斤臺階。今年糧食豐收是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的結果,是戰勝疫情和洪澇災害的結果。大國糧倉根基牢,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 2020年中國糧食總產13390億斤,全球有多少國家糧食陷入危機?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飢餓、糧食危機已悄悄地成為了沉澱的歷史,1949年,我國糧食產量僅為2263.6億斤,全國人口為四億人。嚴重自然災害的1962年糧食產量為3000億斤,人口6.66億。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糧食產量超過6000億斤,總人口9.56億。
  • 【地評線】南方網評:精彩「十七連豐」見證大國農業奮進的姿態
    今年糧食豐收是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的結果,是戰勝疫情和洪澇災害的結果。大國糧倉根基牢,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十七連豐!如此精彩動人的「豐景」,成於奮進也見證著奮進。   沒有奮進,就難有收穫。奮進決定著收穫,收穫也必然回報奮進。
  • 「十七連豐」讓農業高質量發展根基更穩固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了「十七連豐」。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糧食之基更牢靠、發展之基更深厚、社會之基更穩固,14億中國人不僅解決了吃飯問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
  • 今年我國糧食再豐收,人均約1000斤,雖充足!但一定要節約
    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從數據上看,我國糧食總產量達到了13390億斤,粗略算了一下,我國約14億人,每人近1000斤,每天有約3斤糧食。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高了,一般人的飯量並不大,一天近3斤糧食應該夠了,就算個別飯量大的,一天近3斤糧食也應該夠了。
  • 見證「十三五」|人均年糧食量超470公斤,23年後再回應:糧食安全無憂
    即將過去的「十三五」期間,中國在糧食生產、糧食安全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即將到來的「十四五」又面臨哪些挑戰?人均糧食年產量超470公斤12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關於2020年糧食產量數據的公告」。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13390億斤(66949萬噸),比2019年增加113億斤(565萬噸)。這已經是我國糧食產量連續第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了。我國統計含義中的糧食產量,與人們習慣上的概念略有不同。它是指日曆年度內生產的全部糧食數量,按作物品種分為穀物、薯類和豆類。
  • 【中越雙語】2020年中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2020年中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N m 2020, s n xu t l ng th c Trung Qu c ti p t c b i thu!
  • 2018年中國糧食總產量減產74億斤,國家統計局:仍屬豐收年景
    中國糧食總產量出現三年內的第二次下降。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的數據,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下降了0.6%為65789萬噸(13158 億斤),不過官方仍認為全年糧食產量減幅不大,仍屬於豐收年景。12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8年度我國糧食相關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糧食總產量65789萬噸(13158億斤),比2017年減少371萬噸(74億斤),下降0.6%。其中穀物產量61019萬噸(12204億斤),比2017年減少502萬噸(100億斤),下降0.8%。
  • 吳尊友:提倡家庭聚會聚餐控制在10人以下|今年中國糧食總產量13390...
    該衛星的成功研製和後續在軌穩定運行,將使我國初步形成針對全球、中國及其他重點地區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監測能力。尊重歷史,重視歷史,傳承歷史新聞速覽今年中國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 創歷史新高Tues.22記者21日從中國農業農村部獲悉,今年中國糧食總產量達到13390億斤,增產113億斤,增長0.9%,創歷史新高。其中,大豆產量達到392億斤,增產30億斤,增長8.3%。
  • 黑龍江迎來糧食「十七連豐」
    黑龍江迎來糧食「十七連豐」 2020-11-28 14: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黑龍江糧食生產十七連豐 顆粒歸倉保增收
    近日公布的2020年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黑龍江全省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21657萬畝,實現十七連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黑龍江今年的豐產豐收來之不易——春耕時期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秋收時節又遇上幾次颱風。「種了這麼些年地,沒想到東北也有大颱風天,還趕上收割季,眼看著地裡的稻子要受災,我整個人都蒙了!」
  •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強解讀糧食生產情況
    2020年全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強解讀糧食生產情況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
  • 中紀委:糧食危機意識不可丟-中紀委:糧食危機意識不可丟 糧食生產...
    中紀委:糧食危機意識不可丟。餐飲浪費是對水土資源的無效消耗 厲行節約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行動 糧食連年豐收 危機意識不可丟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連日來,全國各機關單位、餐飲企業通過加強宣傳、推出半份菜和小份菜等措施,積極營造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餐飲風尚。圖為8月19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研究所一名員工選擇半份菜用餐。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時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