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糧食總產量減產74億斤,國家統計局:仍屬豐收年景

2020-12-11 界面新聞

中國糧食總產量出現三年內的第二次下降。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的數據,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下降了0.6%為65789萬噸(13158 億斤),不過官方仍認為全年糧食產量減幅不大,仍屬於豐收年景。

12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8年度我國糧食相關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糧食總產量65789萬噸(13158億斤),比2017年減少371萬噸(74億斤),下降0.6%。其中穀物產量61019萬噸(12204億斤),比2017年減少502萬噸(100億斤),下降0.8%。

黑龍江、河南和安徽三省成為今年糧食產量排名前三的省份,其中黑龍江一個省的糧食產量已經佔到全國總產量的11%左右。

國家統計局認為,儘管全年糧食產量雖有所下降,但減幅不大,仍處於高位水平,屬於豐收年景。

對於糧食總產量為何出現下降,國家統計局農村司首席統計師侯銳分析說,今年中國糧食總產量減產是由於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優化,調減庫存較多的稻穀和玉米種植,擴大大豆種植,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作物。初步統計,今年中國糧食播種面積17.56億畝,比上年減少1428萬畝,下降0.8%。因播種面積減少,糧食減產107億斤。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為117037千公頃(175555萬畝),比2017年減少了952千公頃(1428萬畝),下降0.8%。其中穀物播種面積99685千公頃(149528萬畝),比2017年減少1079千公頃(1619萬畝),下降1.1%。

具體到各省份的情況,今年湖南、江西兩省主動調減單產較低、品質較差的早稻和雙季晚稻種植面積796萬畝,同時增加單產較高、品質較優的中稻和一季晚稻種植面積348萬畝;黑龍江主動壓縮冷涼區域水稻種植面積249萬畝。貴州、河北兩省大力發展經濟作物,主動調減玉米種植面積765萬畝。內蒙古、吉林、河南、山東、安徽等省(區)採取加大政策補貼等措施扶持大豆生產,五省(區)共增加大豆面積402萬畝。

雖然總產量出現了下降,但是這一數據仍符合農村農業部對於今年糧食總產量的預期。2018年9月份,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曾預估,今年糧食總產量將穩定在12000億斤以上。

數據顯示,近3年中國糧食總產量一直處於小幅波動的狀態。

過去15年間,我國的糧食生產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從2003年到2015年這十二年間,我國糧食產量一直持續增長,實現了糧食產量史上難得一見的「十二連增」的現象。到2015年,糧食總產量達到年產62143.5萬噸(12428.7億斤)。

但是2016年,我國糧食總產量為61623.9萬噸(12324.8億斤),比2015年減少520.1萬噸(104.0億斤),減少了0.8%,此後在2017年糧食總產量又小幅爬升,升至61791萬噸(12358億斤)。

糧食產量長期穩定增長的局面被打破,這是為何?農村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2017年兩會期間解釋稱,這是因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動調整的結果。

他表示,連續十二年的糧食總產量增產,其實很大程度上有賴於玉米,尤其是於2008年實行玉米臨儲收購政策以來,極大地刺激了農民種植玉米的動力,使得玉米種植面積和產量雙雙大增,並於2012年取代稻穀躍居第一大主糧作物地位。2016年,糧食總產量出現首次回落,由於是在高位上的調整,當年糧食產量仍為歷史次高。

他還表示,在今後,糧食產量根據當期的供求關係適當進行增減,是正常的,這也將會成為一種常態。

雖然總產量出現了下降,但是2018年我國糧食單位面積產量出現了小幅提升。其中,2018全國糧食單位面積產量5621公斤/公頃(375公斤/畝),比2017年增加14公斤/公頃(0.9公斤/畝),增長0.2%。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首席統計師侯銳表示,糧食單產提高得益於多種綜合因素作用。一是農業氣候對糧食生產總體有利。儘管今年夏糧因災致使每畝產量比上年減少5.3公斤,但整體看,全國沒有出現大範圍災情,氣候條件有利於糧食生產。

其次是抗災救災措施得力。春末夏初,中國東北部分地區出現旱情,南方部分地區發生洪澇。有關部門和各地方採取指導農民加強田間管理和提供技術支持等措施,有效減輕了自然災害對糧食生產的影響。

侯銳同時表示,雖然中國糧食產量多年保持在高位水平,糧食尤其是穀物庫存較為充裕,種植結構調整取得階段性進展,但中國糧食生產基礎尚不穩固,還未完全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糧食供給地區不平衡、結構不合理、種植效益低等問題仍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任重道遠。

相關焦點

  • 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中國糧食生產「十七連豐」(銳財經)
    原標題: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中國糧食生產「十七連豐」(銳財經)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攝國家統計局12月10日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相關人士指出,今年中國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堅實支撐。
  •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
    2020-12-10 09:35:34來源:FX168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 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比2019年增長0.9%
    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強解讀糧食生產情況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強解讀糧食生產情況 2020年12月10日 20:22:00來源:國家統計局   2020年全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強解讀糧食生產情況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
  • 1.3萬億斤,中國豐收增進全球糧食安全
    本報記者 張 旺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2020年中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中國國家統計局12月10日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52億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增長0.6%。其中穀物播種面積14.69億畝,比上年增長0.1%。稻穀4.51億畝,比上年增長1.3%。
  • 糧食總產量7541萬噸!連續10年領跑全國
    糧食總產量7541萬噸!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國家統計局剛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 陳錫文:中國現有糧食供給中約1000億斤為無效供給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電 (記者 石巖)中央農村工作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10日在此間表示,在中國的糧食供給中,有大約1000億斤糧食屬於無效供給。  陳錫文是在當日在京舉行的第七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上作出上述研判的。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2143.5萬噸,同比增長2.4%,中國糧食產量歷史性地實現「十二連增」。  「但是(中國的糧食)進口量新世紀以來也在持續增加,預計2015年全年的糧食進口量會達到1.2億噸,即2400億斤。」陳錫文說。
  • 吉林省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總產量達760.6億斤,連續8年突破700億斤...
    記者從吉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全省糧食總產量達到760.6億斤,連續8年突破700億斤,繼續保持全國第五位;單產實現每畝892.4斤,全國排名第四位,比上年前進一位。今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上下認真貫徹糧食安全責任制,緊緊圍繞全年糧食產量目標,立足於抗災奪豐收,狠抓政策落實,強化科技支撐,落實防災減災措施,先後戰勝春旱、伏旱,特別是3場颱風等災害,積極推進糧食生產發展。穩定糧食播種面積。
  • 【中越雙語】2020年中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2020年中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N m 2020, s n xu t l ng th c Trung Qu c ti p t c b i thu!
  • 上遊早上好丨糧食生產再獲豐收!2020全國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
    今日看點: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糧食生產再獲豐收2020全國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截至12月9日18時,成都共報告新冠確診病例6例,無症狀感染者1人;當地時間9日,SpaceX星艦SN8著陸時爆炸:飛船垂直降落冒煙,著地瞬間噴巨大火焰;四川省教育廳:郫都區因疫情停課學校已全部開展了線上教學;重慶未來五年計劃建8條軌道交通線路;重慶八一路好吃街升級了,預計12月12日開門迎賓
  • 十分之一地球人正在挨餓,我國糧食夠不夠?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王紅茹 | 北京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持續蔓延,嚴重影響著全球的糧食安全。近日聯合國的研究報告預警,25個國家今年將面臨嚴重饑荒風險,地球正或將經歷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 今年我國糧食再豐收,人均約1000斤,雖充足!但一定要節約
    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從數據上看,我國糧食總產量達到了13390億斤,粗略算了一下,我國約14億人,每人近1000斤,每天有約3斤糧食。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高了,一般人的飯量並不大,一天近3斤糧食應該夠了,就算個別飯量大的,一天近3斤糧食也應該夠了。
  • 中國糧食生產「十七連豐」(銳財經)
    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攝  國家統計局12月10日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相關人士指出,今年中國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堅實支撐。
  • 全國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洪澇颱風災情下仍比上年...
    12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0年全國糧食產量數據。數據顯示,今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6949萬噸(13390億斤),比2019年增加565萬噸(113億斤),增長0.9%。其中穀物(主要包括稻穀、小麥、玉米、大麥、高粱、蕎麥、燕麥)產量61674萬噸(12335億斤),比2019年增加304萬噸(61億斤),增長0.5%。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強解讀稱,今年我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這是我國糧食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 雲南省今年糧食再豐收:總產量達1895.86萬噸 較上年增長1.38%
    來源:央視原標題:雲南省今年糧食再獲豐收 總產量達1895.86萬噸 較上年增長1.38% 據國家統計局雲南調查總隊統計調查,國家統計局核定反饋,雲南省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為4167.40千公頃,較上年增0.04%
  • 雲南省今年糧食再獲豐收 總產量達1895.86萬噸
    據國家統計局雲南調查總隊統計調查,國家統計局核定反饋,雲南省今年糧食再獲豐收,總產量達1895.86萬噸,較上年增長1.38%。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為4167.40千公頃,較上年增0.04%。全年糧食產量1895.86萬噸,較上年增長1.38%。從分季情況看,夏糧播種面積967.8千公頃,較上年減0.65%。夏糧總產量為249.54萬噸,較上年增2.44%;早稻播種面積31.53千公頃,較上年減19.76%。早稻總產量18.31萬噸,較上年減15.62%;秋糧播種面積3168.07千公頃,比上年增加15.71千公頃。
  • 早稻增產4.1億斤的背後——江西克服疫、汛「雙考」交出豐收答卷
    新華社南昌9月21日電 題:早稻增產4.1億斤的背後——江西克服疫、汛「雙考」交出豐收答卷新華社記者範帆作為全國重要糧食產區,今年,江西克服疫情和汛情的雙重考驗,夏糧再獲豐收。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早稻生產數據顯示,今年江西早稻總產量達到129.3億斤,較上年增產4.1億斤。穩定糧食生產,首先要穩定播種面積。隨著土地流轉的加快,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日益成為糧食生產的中堅力量,他們的生產積極性直接影響糧食播種面積。
  • 中紀委:糧食危機意識不可丟-中紀委:糧食危機意識不可丟 糧食生產...
    中紀委:糧食危機意識不可丟。餐飲浪費是對水土資源的無效消耗 厲行節約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行動 糧食連年豐收 危機意識不可丟圖為8月19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研究所一名員工選擇半份菜用餐。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時強調。  今年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南方多地又發生洪災,糧食安全問題備受關注。
  • 2020年中國糧食總產13390億斤,全球有多少國家糧食陷入危機?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飢餓、糧食危機已悄悄地成為了沉澱的歷史,1949年,我國糧食產量僅為2263.6億斤,全國人口為四億人。嚴重自然災害的1962年糧食產量為3000億斤,人口6.66億。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糧食產量超過6000億斤,總人口9.56億。
  • 世界瀕臨嚴重糧食危機 中國老百姓的「米袋子」會受影響嗎
    近日,聯合國的研究報告發出預警,今年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飢餓風險,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全球糧荒」迎來至暗時刻,世界各國現狀究竟如何?中國是否會發生糧食危機?  多重因素疊加 世界多國面臨糧食危機   新冠肺炎疫情、蝗災、颱風、森林大火……世界各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