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億中國人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 全年糧食產量比上年增產113億斤

2021-01-17 環球網

本文轉自【央視網】;

目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全球的糧食系統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那麼今年,我國的糧食安全有沒有保障?春節將至,糧油年貨供應是否充足?對於這些問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在昨天(12日)給出了答案。

據介紹,2020年我國糧食再獲豐收,全年糧食產量達到13390億斤,比上年增產113億斤,14億中國人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當前,我國糧食庫存處於較高水平,企業商品庫存明顯增加。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同時表示,目前國際市場糧食供給寬鬆,據預測,2021年度全球小麥、大米庫存消費比分別達到42%和36%,供給寬鬆,玉米庫存消費比有所下降,但仍維持在25%的較高水平。價格近期出現一定幅度上漲,但從近10年情況看,仍處於相對較低水平。2020年1—11月,我國累計進口小麥749萬噸,進口大米223萬噸,玉米進口量為904萬噸,對國內市場形成有效補充。目前國內糧食市場供應充足、運行平穩。

相關焦點

  • 農業農村部:2020年全國糧食人均佔有量達480公斤左右
    央廣網北京12月24日消息(記者陳銳海)記者從農業農村部12月24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我國糧食又高位增產,供需總量基本平衡。全國糧食人均佔有量達到480公斤左右,高於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
  • 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中國糧食生產「十七連豐」(銳財經)
    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攝國家統計局12月10日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相關人士指出,今年中國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堅實支撐。
  •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強解讀糧食生產情況
    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52億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增長0.6%。  (一)稻穀播種面積增加,玉米持平,小麥減少。2020年,全國穀物播種面積14.69億畝,比上年增加176萬畝,增長0.1%。其中,稻穀4.51億畝,比上年增加573萬畝,增長1.3%。
  • 全國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洪澇颱風災情下仍比上年...
    12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0年全國糧食產量數據。數據顯示,今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6949萬噸(13390億斤),比2019年增加565萬噸(113億斤),增長0.9%。李鎖強表示,2020年,各地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層層壓實糧食生產責任,積極落實各項補貼政策,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糧食播種面積止跌回升。具體而言,穀物方面,主要是稻穀播種面積增加,玉米持平,小麥減少。2020年,全國穀物播種面積14.69億畝,比上年增加176萬畝,增長0.1%。
  • 中國糧食生產「十七連豐」(銳財經)
    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攝  國家統計局12月10日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相關人士指出,今年中國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堅實支撐。
  • 這是咱14億中國人拼來的!
    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國際形勢風雲變幻糧食安全牽動人心中國人的飯碗始終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貴州省天柱縣高釀鎮上花村的農民在收穫水稻(9月2日攝)。
  • 1.3萬億斤,中國豐收增進全球糧食安全
    中國國家統計局12月10日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52億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增長0.6%。其中穀物播種面積14.69億畝,比上年增長0.1%。稻穀4.51億畝,比上年增長1.3%。
  • 2018年中國糧食總產量減產74億斤,國家統計局:仍屬豐收年景
    中國糧食總產量出現三年內的第二次下降。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的數據,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下降了0.6%為65789萬噸(13158 億斤),不過官方仍認為全年糧食產量減幅不大,仍屬於豐收年景。12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8年度我國糧食相關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糧食總產量65789萬噸(13158億斤),比2017年減少371萬噸(74億斤),下降0.6%。其中穀物產量61019萬噸(12204億斤),比2017年減少502萬噸(100億斤),下降0.8%。
  •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穫與轉變」14億中國人的飯碗,穩穩的!
    今年7月13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因為疫情引發的糧食出口供應鏈斷裂,飢餓人口比往年新增了1.3億。  只有手中有糧,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才能在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中爭取主動。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但我國社會始終穩定,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的穩定供給功不可沒。
  • 習語常聽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18年4月12日下午,習近平冒著30多攝氏度的高溫來到這裡,同袁隆平等農業技術專家一道,沿著田埂走進「超優千號」超級雜交水稻展示田,察看水稻長勢,了解超級雜交稻的產量、口感和推廣情況。他強調,要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 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比2019年增長0.9%
    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 中國飯碗:讓近14億人吃飽吃好 為世界貢獻中國方案
    糧食關係國家安危、人民幸福。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的糧食安全發展之路令世界矚目,共和國糧食之基更牢靠、發展之基更深厚、社會之基更穩定。近14億中國人不僅解決了吃飯問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貢獻著中國方案。猗猗嘉禾,今盈我倉。糧豐農穩,盛世和安。正值盛夏。從江南魚米鄉到中原大糧倉再到東北黑土地,自南向北,田野上展現一派收穫的希望。
  • 世界糧食日|今天,你節約糧食了嗎?
    世界糧食日|今天,你節約糧食了嗎?今年主題為「齊成長、同繁榮、共持續,行動造就未來」;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主題為「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國際形勢風雲變幻,糧食安全牽動人心。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
  • 川糧穩產增產看大春 力爭全年產糧704.7億斤
    力爭全年產糧704.7億斤,增產5億斤川糧穩產增產看大春目標今年全省糧食總產量達704.7億斤,糧食作物面積達9519萬畝他說,如果黃明水這樣的種糧大戶穩住了,今年糧食穩產增產將更有底氣。近日,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全力以赴,力爭今年全省糧食總產量達704.7億斤,同比增加5億斤。
  • 中國人糧食卻不用愁了:產量達13390億斤
    不過好在中國早早就做好準備,老百姓糧食不用愁了。 據澎湃新聞12月10日最新報導,2020年,中國糧食生產連續17年迎來大豐收。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高達66949萬噸(13390億斤),較2019年激增565萬噸(113億斤)。這也是我國連續第6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 【地評線】紫金e評:始終樹牢風險意識堅決守住糧食安全
    繼夏糧增產、早稻增產之後,全國秋糧豐收也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有望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水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十三五」以來,重農抓糧,各地各部門大力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我國糧食產能站穩1.3萬億斤臺階,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470公斤以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 健壯「農業芯」,為中國飯碗打造堅實底座 | 長城評論
    種業,歷來被視作農業的「晶片」,種業發展水平關乎一國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的命脈。作為世界第二大種子大國,我國種業市場規模接近千億元。農業農村部披露數據顯示,近十年我國已審定、登記農作物品種3.9萬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良種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超過四成……種業持續發展壯大,良種供給能力持續增強,不僅穩住了農業這個基本盤,也穩住了百姓的「菜籃子」和「米袋子」,把飯碗牢牢端在中國人自己手裡。
  • 農業農村部:全國糧食人均佔有量達480公斤 高於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璐 北京報導  12月24日,農業農村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今年糧食生產形勢比較好,全年糧食麵積達到17.52億畝,比上年增加
  • 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糧食生產——「十七連豐」背後
    今年,七星農場的100多萬畝水稻顆粒歸倉,水稻畝產超過1200斤,站上歷史高位。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我國糧食生產喜獲「十七連豐」,糧食產量連續6年站穩1.3萬億斤臺階。今年糧食豐收是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的結果,是戰勝疫情和洪澇災害的結果。大國糧倉根基牢,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