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事開始前,先說說松子。松子又名松實、果松子、海松子,是松科植物紅松等的種子,是常見的堅果之一,顆粒小,殼光滑。松子可生吃,炒熟吃,還可以作調料,歷代醫家、營養學者推崇松子,因其不僅是美味的食物,更是食療佳品,因而松子仁又有「長壽果」之稱。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唐朝詩人韋應物筆下的松林是幽靜而美好的,但對於採松子的柳開能和鄉親們來說,山裡的勞作卻是危險而艱難的。
我們所見的松子都是一粒粒的,不過,它們可不是散長的,也有一個家,叫松塔。這些松塔啊,像調皮的孩子為難著柳開能和鄉親們,長在15-30米高的樹梢,需要爬上樹才能打下來,其中艱難可想而知。柳開能告訴我們,常常有人從樹上掉下來摔傷。
松塔採摘下來只是勞作的開始,鄉親們還要背起一百來斤松塔走幾十裡的山路,每天要背十幾趟,採收季節不論日曬、雨淋。為了生活、子女、老人而走險的鄉親們不辭辛勞的汗水就是松子最大的價值所在,那是一種任勞任怨,像大地一般的踏實感
想想他們,哪有歲月靜好,誰不是一邊不想活又一邊努力活著。其實每個人生活在世界上,最後想要的歸宿都是得到幸福。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是啊,生活應當是我們珍惜的一種經驗,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奮鬥。
我站在這座山看著對面那一條黃土路,祈願這裡的老人、孩子和辛勤勞作的鄉親門被生活溫柔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