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識松子香,不識採松人!

2020-12-24 奮鬥的王

在故事開始前,先說說松子。松子又名松實、果松子、海松子,是松科植物紅松等的種子,是常見的堅果之一,顆粒小,殼光滑。松子可生吃,炒熟吃,還可以作調料,歷代醫家、營養學者推崇松子,因其不僅是美味的食物,更是食療佳品,因而松子仁又有「長壽果」之稱。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唐朝詩人韋應物筆下的松林是幽靜而美好的,但對於採松子的柳開能和鄉親們來說,山裡的勞作卻是危險而艱難的。

我們所見的松子都是一粒粒的,不過,它們可不是散長的,也有一個家,叫松塔。這些松塔啊,像調皮的孩子為難著柳開能和鄉親們,長在15-30米高的樹梢,需要爬上樹才能打下來,其中艱難可想而知。柳開能告訴我們,常常有人從樹上掉下來摔傷。

松塔採摘下來只是勞作的開始,鄉親們還要背起一百來斤松塔走幾十裡的山路,每天要背十幾趟,採收季節不論日曬、雨淋。為了生活、子女、老人而走險的鄉親們不辭辛勞的汗水就是松子最大的價值所在,那是一種任勞任怨,像大地一般的踏實感

想想他們,哪有歲月靜好,誰不是一邊不想活又一邊努力活著。其實每個人生活在世界上,最後想要的歸宿都是得到幸福。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是啊,生活應當是我們珍惜的一種經驗,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奮鬥。

我站在這座山看著對面那一條黃土路,祈願這裡的老人、孩子和辛勤勞作的鄉親門被生活溫柔相待!

相關焦點

  • 煙雨夜讀|樵夫應不識,歲久伐為薪
    《贈賣松人》是一首用意精微、語詞委婉的諷刺詩。贈賣松人入市雖求利,憐君意獨真。欲將寒澗樹,賣與翠樓人。凌霜傲雪、蒼翠蔥鬱的松樹,經歷了歲月嚴寒酷暑的洗禮,枝幹虯然,風骨卓犖,賣松人深知松樹的可貴。於是他採擷松枝,希望賣給翠樓人。可長安的富貴人家,重的是稂桃豔李、趨時媚俗的花,對質樸無華的松枝根本看不上眼。
  • 拍照識花神器
    拍照識花,擁有著迅速、精準的拍照識別花和植物識別的功能,只需要開啟攝像頭拍攝花或植物,便會自動開啟花草識別,只需數秒即可完成識別花和植物識別過程,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形色識花伴侶。
  • 識人識己 成己達人
    識人識己 成己達人是否思考自人生 幾多迷茫幾多醒每人都有自心苦 所有根源是否清皆因遇事心不明皆因一切看向外 皆因不懂內反省所有內心糾結苦 觀己觀心自會懂唯有如此漸看清 自己靈魂自品行所有文化自身演 言行意中見習性生活點滴來品味 待人接物禮在中無心無禮慧受限 識己識人更不能
  • 聞器識香——擴香石
    聞器識香——擴香石               香氣使然每個人都喜歡芬芳的味道,鮮花香、青草香、甚至於人工合成的香水味,這些味道都太美好
  • 不識香草,不足以論寶釵
    不識香草,不足以論寶釵文:瀟湘藍
  • 念佛感應錄:一字不識,預知往生
    十九、一字不識 預知往生 我的俗家住甘肅省徽縣柳林鎮。心想:我誦經持咒,什麼都會,往生也沒有把握;你一字不識,什麼也不會,只會念一句阿彌陀佛,就能做到預知時至嗎?因為有點看不起她的姐姐,也就不以為真,便藉口說要回去給孫子做飯,沒留下來。 初八早上,王老居士對陪她的小女兒說:「你快去燒香、拜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來接我了。」她的女兒便去燒香,未點香時,已聞到房間有很濃的香味。燒完香,王老居士問:「現在幾點?」
  • 除了百度識圖,還有哪些好用又有趣的識圖工具?
    百度識圖的推出,讓識圖搜索走進眾人視線。隨之,sougou、Google、360等搜尋引擎也不甘落後,相繼推出了識圖搜索。這類搜索界大佬都是基於數據的累積,所以在體驗上不相上下。花伴侶花伴侶是一款識花軟體。
  • 識人識己識進退——聖嚴法師
    人不可能是孤立的,一定跟其它的許多人有關係,不能天真地想進就進,也不可能任意地想退就退。因為我們生存的環境不完全掌控在自己一個人手上,所以,要進要退之前,都得先識己識人,才能在適當的時機前進或者後退。
  • 知事識人是領導幹部的基本功
    知事識人是掌握領導工作主動權的重要前提。知人不深、識人不準,往往會出現用人不當、用人失誤。在領導工作中,只有把握了主動權,才能有效實施領導權。而要掌握主動權,前提就是必須知事識人。一方面,知事識人可以糾正選人用人的偏差。「帶病提名」「帶病當選」「帶病上崗」「帶病提拔」等問題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知事不深、識人不準,喪失了選人用人的主動權。
  • 中小學生不識北鬥星 稱學校不考試不必識
    據北京日報今天報導:人們經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形容博學多才的人,但如今,本市中小學天文教育狀況堪憂,不少小學生別說「知天文」,連北鬥七星都不識。今年起,本市中小學科學課教師將陸續到天文館「惡補」天文課,以提升中小學生的天文素養。   中小學生不識星   「你們認識北鬥七星嗎?」
  • 人民日報金臺隨感:不識廬山真面目
    「不識廬山真面目」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七絕《題西林壁》。神宗元豐七年(1084)春,蘇軾進入廬山遊覽,先後寫了《初入廬山五言絕句》(三首)《瀑布亭》《廬山二勝》(兩首)《贈總長老》等七首詩,之後方寫出《題西林壁》。   《初入廬山》的第一首詩:   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
  • 衝繩的世界遺產~識名園
    識名園在琉球王國的地位,雖然是國王的別墅,但一般意義上更多指用來接待冊封使,所謂的迎賓館,或者叫做國賓館。園內景致識名園的建造,歷時百餘年,至1799年完工。基本上同一時間,在中國,也有一座園林在不斷的擴建和施工。這就是號稱萬園之園的圓明園。
  • 廣州迎春花市進入倒計時 騰訊「識花君」助力市民秒變識花達人
    與往年不同,今年花市在科技元素上做足了文章,作為廣州花市合作夥伴,騰訊公司攜騰訊「識花君」小程序、騰訊QQ-AR、「網上全景花市」等人工智慧產品和應用,在花市期間助力市民智能賞花遊園,讓每個逛花市的市民都成為識花達人。廣州自古就享有「花城」的美譽,廣州人種花、愛花、賞花和贈花的歷史悠久,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更是為世人所矚目,花市一開,年也就不遠了。
  • 手機識花軟體成「花痴」 錯把野菊認作向日葵
    於是,各種識花App軟體開始在市民中走紅。拍張圖片上傳,不用三五秒,這些軟體就能自動識別花的種類,告訴你它的花名。不過,也有市民發現,有的軟體似乎也不靠譜——不同App之間,識別結果會衝突;同一種植物,同一款識花App竟然給出5種不同的結果。這到底怎麼回事?
  • 百度識圖怎麼用 百度識圖使用圖文攻略與你分享
    百度識圖怎麼用 百度識圖使用圖文攻略與你分享時間:2020-12-18 16:59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百度識圖怎麼用 百度識圖使用圖文攻略與你分享 百度識圖怎麼用?
  • 遍尋不著瞿低迦的識
    雖然反覆經歷了六次退失,但尊者瞿低迦仍然不氣餒的繼續精進禪修,當第七次又證入解脫時,他心想:  「我獨自在這裡精進禪思,努力修行,為的是讓自己能夠從修行中成就獲益。之前已經得證「意解脫」六次,也退失了六次,現在是第七次證入了,我應當把握這次機會,乘還沒退失之前,以刀自殺,斷絕這來自生理的幹擾,以免又發生第七次的退失。」
  • 西湖龍井的大名,即使不愛茶,不識茶者,也都早已如雷貫耳
    西湖龍井的大名,即使不愛茶、不識茶者,也都早已如雷貫耳。雖然「中國十大名茶」自從誕生的時候開始就有了無數個版本,可是龍井茶,一直是當仁不讓的狀元。龍井茶採摘以早為貴,茶農常說:「茶葉就是是個時辰草,早採三天是個寶,遲採三天變成草」。同時,龍井茶以採摘細嫩而著稱,只採一個嫩芽的稱「蓮心」;採一芽一葉,葉似旗,芽似槍,稱「旗槍」;採一芽二葉初展,葉形卷如雀舌,稱「雀舌」。鮮葉的嫩勻度,便是龍井茶品質的基礎。龍井茶按照產期先後和芽葉嫩老,分成了11級,就是特級1~3等與1至8級。
  • 蘇軾,為何不識廬山「真面目」?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大約千年前,有一位47歲的中年官員,在前往河南汝州的路上,途經廬山,望著巍峨廬山在眼前展開,心中感慨不已。蘇軾能夠在防護措施很少的古代登上去,勇氣可嘉,然而,在山裡,雲霧變幻很容易迷路,這是蘇軾「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原因之一。『02』局勢不明,風雲莫測當時朝廷局勢變幻莫測,新舊黨鬥爭激烈,作為懷有大情懷的蘇軾更關心黎民百姓的生活,始終未站隊的他多少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 零基礎學習--建築電氣識圖,識圖不求人
    抓住電氣施工圖要點進行識讀在識圖時,應抓住要點進行識讀,如:① 在明確負荷等級的基礎上,了解供電電源的來源、引入方式及路數;② 了解電源的進戶方式是由室外低壓架空引入還是電纜直埋引入;③ 明確各配電迴路的相序、路徑、管線敷設部位、敷設方式以及導線的型號和根數
  • 不識人一生苦,牢記鬼谷子識人2大口訣,看人十有九準
    他的的識人術深受世人推崇,就連諸葛亮也深受其影響,借鑑鬼谷子識人經驗寫成了《識人七法》,被後世廣為傳頌。鬼谷子說過:「有心無相,相隨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 他有兩條識人口訣,看人十有九準。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