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習小提琴的運弓需長時間累計練習,才能準確的掌握標準的運弓姿勢「直、平、穩」;針對新手的小提琴運弓練習方法有讓新手在空弦和音階練習時做好全弓和半弓結合練習。養成幾個好的習慣,如何長時間的去練習小提琴需要按摩的部位,也是至關重要的。
動作以手指韌帶的拉伸為主,不要太用力。目的類似於跑步、遊泳前的準備運動,能使你更快地進入練琴狀態。冬天的話可以先抱會兒熱水袋暖暖手。只要你開始拉琴了,就堅持每天一段。這樣,即使每天沒太多時間碰琴,也能使你的水平不至於退得太厲害。
新手練習小提琴的運弓技巧時,每個音符拉一個全弓和兩個半弓,比如空弦la,先拉一個全弓下弓la,接著在上半弓拉一個上弓和下弓la.然後再拉一個全弓上弓,接著在下半弓拉一個下弓和一個上弓,如此循環。目的是讓新手在拉半弓時,心理得到緩衝和消除肢體緊張,使全弓拉得更有質量。
慢練的好處實在太多,我就不說了。總之,慢練就是王道。許多人第一遍都會忽略譜上的表情記號,然後在練熟後改,其實在第一遍彈時就注意表情符號更能加深對曲子的理解。很多時候譜子上並沒有詳細的指法、強弱指示,這時候,就需要用筆來把我們自己認為合適的指法、強弱等記號標上去。記住要用鉛筆,不然寫錯很難改哦!
新手初學小提琴在運弓方面常見的兩個問題是,由於初識樂器,一個是缺乏協調性而造成的緊張且不自然,另一個是對運弓動作形象的錯誤理解。
錄音只不過是一個參考,沒熟就聽錄音往往會導致我們去模仿錄音,從而盲目追求速度,並失去自己對曲子的理解。不要每次都從頭彈到底,第一遍拉一首曲子是先把它分段,熟悉一段以後再練下一段。一旦發現哪裡有錯誤,要單獨把錯誤的地方挑出來改正。分段練習也更有利於曲子的整體把握。
如果小提琴運弓力度不穩,弦在整體在充分和不充分之前徘徊,高音、低音、中音無規律的混在一起,自然會出現噪音。分析小提琴運弓技巧,先以空弦作為討論對象;但凡擦弦樂器的發音都有相似的原理,那就是弦在弓子的帶動下以整體振動為主,分段振動為輔,試想,如果擦橡皮的感覺運功,由於主要力量用在壓力上,次要力用在來回運弓上,弦就不能做到很好的整體振動。
不論什麼曲子,不論用什麼速度,儘量保持良好的手型。也許有人會說:速度上去了,手型就沒法保證了。其實不然,能在高速中保持良好的手型也是檢驗基本功是否紮實的標準之一。在你沒有達到大師級水平前,不要問為什麼錄象裡大師的手型、姿勢並不符合要求。
從物理上講,那就是說,不讓人家充分整體振動,這根弦就只好分成幾段短的部分分別振動了,,大家都了解弦越短音越高,即使是空弦,整個弦也被等分或不等分成幾段同時或不同時振動,並且音高音量都不協調,加上弓弦接觸點與非接觸點的音色區別,不和諧音就會冒出很多。
很多人喜歡練超出自己水平很多的曲子,這樣做其實是有害而無益的。曲子超出自己水平很多,你就很難保證自己技術處理上的準確性,甚至會有大量的錯音。而且以後即使有水平演奏這曲子了,也很難改回來。
這個小提琴運弓技巧需添加一個輔助工具:一把尺子,把尺子頂彎一些小心折斷,有一點弧度即可,接著讓尺子在牆上上下划動,這就是比較接近運弓感覺的運動。
很多好老師都會要求學生有目的的背譜。這並不僅僅是在鍛鍊你背譜的能力,而是要你有更多的保留曲目。這樣既能提升對曲子的理解,也可以偶爾在人前「秀」一下。
可以發現,做這種「劃尺子」運動時,用力方向決不是垂直於牆面的,而是保持著很美的角度,接觸點是尺子上的一小部分面,而不是單純的尺子頭,如果再加點力加大尺子的弧度,會明顯感覺到張力的加大,這就類似於加力運弓的感覺,這種通過力度的變化改變尺子弧度的變換也能幫助你找到運弓力度變化的體驗。
和學習工作一樣,練琴也需要有目標。比如確定今天要練熟曲子的某一段,或者要把某首曲子背出來等等。不要盲目地同時練很多曲子,囫圇吞棗式的練習會使你感到進展緩慢。相比之下集中突擊一到兩首曲子效果會好很多。
因為演奏小提琴免不了處於「不自然」狀態。工作一天後,頸部和肩部肌肉繼續僵硬著。用右手在後頸上開始作搓揉運動,按壓手後跟和手指間的頸部,環行直達耳根處,深戳肩部和背部的肌肉。用左手重複同一動作。然後把頸部肌肉拉緊一會兒,再放鬆,對肩部肌肉作同樣的療法。
練琴不嚴謹可以說是業餘練琴者的通病。彈琴過程中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難點,這時千萬不能有得過且過的心理,每啃下來一個難點,水平就上個臺階。
把右拇指緊貼在左手腕前(手掌處),而右手各指則放在左手腕的腕背上。開始輕輕地搓揉,然後,加大壓力繼續搓揉。右手加上去的壓力在左手上會自然地引起反應活動(前後),這正是你所希望的。它有利於左手手指和手腕。翻轉左手(左手手指現在面對地板而不是天花板);繼續同樣樣地做。兩手交換,再按摩左手,記住被按摩的手必須徹底放鬆。
所謂「溫顧而知新」,我已經練過的曲子並不代表我已經真正掌握它。許多樂曲理解、技術處理上的要點第一次練完曲子時並不一定會理解,都需要在水平更進一步後,靠返工來鞏固、認識。
運用搓揉動作。把右拇指放在左手指關節上,右手其它手指放在左手掌面上,直接貼在小指關節上。確保左手徹底放鬆後,深深地揉入指關節及手指間的空檔處。左手每個手指同樣做一次。這樣做時,讓左手輕輕地靠著身子或許能幫助放鬆左手。左手每個關節和所有的肌肉部分都應得到此種療法。這樣就節省幾小時的練習時間。
今天就看到一個「練琴練到手疼」的帖子,或許是練習方法上的問題,但超符合練習也會導致手疼。雖然苦練、多練的確有利於技術的進步,不過也要有個度,練的過多也會傷手,反而不利於進步。
儘量伸開左手手指。讓其保持伸開位置。把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挨在一起深放進左手的縫裡,在每個手指縫裡用右手手指摩擦,作前後運動和圓形運動,這個療法可能會引起一點疼痛,但還是值得這樣做的。
把握好運弓技巧,養成幾個好的習慣,長時間的去練習小提琴需要按摩的部位,對於新手來說,一定會事半功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