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圓子,嘉魚人盡皆知的家鄉美味小吃...

2020-12-16 澎湃新聞

豆腐圓子,嘉魚人盡皆知的家鄉美味小吃...

2020-12-14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嘉魚旅行微刊 專注本地吃喝玩樂遊娛購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嘉魚旅遊

每至年關,街頭巷尾香濃時,總是不自覺地想起家鄉的豆腐圓子,眼前也總會浮現出做豆腐圓子的一幕幕場景,豆腐圓子不僅好吃,它曾經還是家鄉年夜飯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大菜。

自記事時起,就知道豆腐圓子這道美食,其延綿的歷史之久遠已難以考證。聽父親講,過去的地主老財家,吃年夜飯也就四大盤,豆腐圓子就是其中的一道大菜。普通老百姓家過年能吃上豆腐圓子是件很幸福的事,不僅僅因其味美,還因其蘊涵的團團圓圓之意。特別窮苦的農民家庭就難全其美了,往往只能以其它菜料將就。

解放後,家鄉的年夜飯上,豆腐圓子已是家家戶戶的標配,並且延續了四十來年。

豆腐圓子暈素混合、油而不膩,鬆軟可口,老少鹹宜,是家鄉在美食上的一道創舉,(聽說其它地方也有做豆腐圓子的,但做法及配料大有不同)極具地方特色。不同於北方,過年以吃餃子為重,地處江南的家鄉,以吃圓子為要,很多菜均可做成圓子,如用耦為主料做成的耦圓、用苕為主料做成的苕圓等,皆因諧團團圓圓之意而受寵。豆腐圓子用料雖也考究,但原料得來容易,其成分貴賤、多少也可因家境不同增省審度,尤其與其它菜類圓子比,它是上好料(那個年代,豆腐被視為僅次於魚肉的上等菜品),而與肉圓、魚丸相比,成本卻要低很多,大多數家庭消受得起,這是它廣受歡迎和推崇的主要原因。

那個年代,一旦家家戶戶忙活起豆腐圓子,年味就濃了。

做豆腐圓子可不是一項簡單的「工程」,要打豆腐、挑糯米、選肉備料等做好多準備,其中,單是打豆腐一項,就會把各家各戶忙個熱火朝天。

記得小時候,家家戶戶必做豆腐圓子,做豆腐圓子必打豆腐,不僅僅因為那個年代生活的拮据:做豆腐圓子需用大量豆腐,買豆腐不划算。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做豆腐圓子的豆腐是有別於平常所吃的豆腐的,平常市面上賣的豆腐追求的是嫩,而做豆腐圓子的豆腐恰恰不能太嫩,太嫩則難成型。基於上述兩方面的原因,家庭自製豆腐做豆腐圓子就成了家鄉過年時的一個重要習俗。好在那個年代,即便我們生活在縣城,平均三五戶人家中還會有一戶擁有石磨,而那個年代的人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打豆腐。

打豆腐的日子一般選在臘月廿七、八,有磨的人家依慣例於頭天晚上串門時就與鄰裡相約好了,都提前一天泡好了黃豆,第二天,一般由有磨的主家開磨,其它的兩三家候著,一色的夫妻檔,一人推磨一人著磨(即往磨孔添加磨料),也有小孩子來幫忙的,通常越幫越忙,就被打發到各家瘋玩。磨好的豆漿也有就著在主家打的,因為設備更完備些,更多的是回自家搗鼓去了,通常會忙上一整天。

打完豆腐後的活計就輕鬆了,糯米只需淘一下瀝乾,豬肉是早就備下的,要選肋間的五花肉切成丁,也有摻雜油渣的(豬油煉後的殘渣),姜蔥是必不可少的,需切成碎末,最為關鍵最出味的備料是蝦米,用熱水發好切成丁,只是不是一般人家都捨得用的。豆腐與糯米的比例一般按7/3掌握,這樣蒸出來的圓子才鬆軟而不散(靠糯米的粘性粘連)。肉丁一般也要佔到二成以上,這樣暈素之間的浸潤融和才油膩出味道(那個年代缺的就是油水)。蝦米則視家境而為了,家境好的可以多放,差的可以少放或不放,多加味精罷了。料備齊了,豆腐塊抓碎大盆盛好,加配料揉合,摶成團,上蒸籠蒸上個把小時即可出籠。趁熱的吃,油光滑嫩,鬆軟香濃,放了蝦米的,更是糯中帶韌,鮮香漫溢,餘味悠長。

那個年代,遠沒如今食品之豐富,只要條件允許,拉開架勢做一次豆腐圓子,是儘可能多做的,並且復火(指再次上籠蒸)一次,油和鮮香味就浸溢得更透,吃起來更有味道。一時吃不完,節後(一般指初三之後)可切成片曬乾,穿成串掛在屋簷下,可以吃好久。青黃不接的日子,那曬乾的豆腐圓子片就是打牙祭的大菜,用溫水泡發時許,隨飯甑一蒸,嚼起來韌勁十足,比新鮮的又別是一番風味。

八十年代末期往後,隨著物質生活的日益豐裕,家鄉的年夜飯漸漸由解放初的四個菜,增至八個菜、十個菜、十二個菜乃至十六、十八個菜不等,豆腐圓子則被各種魚圓、肉圓等高檔新菜品替代,漸漸淡出了飯桌。

近年來,好的吃多了的人們,開始回歸,開始挖掘那些淡出視野的老菜,家鄉的不少飯店也推出了豆腐圓子,但再怎麼吃,已然沒有過去的那種味道了,應該不僅僅是工藝和配料的問題吧。

也許,很多過往的人和事,都只宜留存於記憶裡。

作者:肖創彬

湖北嘉魚人,現任鹹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文學愛好者,為《散文選刊》籤約作家,多篇散文發表於《湖北日報》、《散文選刊》、《人民司法·天平》。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豆腐圓子,嘉魚人盡皆知的家鄉美味小吃...》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美食故事】豆腐圓子
    豆腐圓子是很有特色的貴州特色小吃,豆腐圓子以豆腐為主要材料,烹飪的做法軟炸為主,口味屬於家常味。,荷葉餈粑糕粑店,一品大包刷把頭,沓臊餛飩太師拌……這是解放前,貴陽人把與生活相伴的美味小吃編成的「順口溜」。
  • 【鹹寧食單(七)】嘉魚蓮藕,舌尖上的美味!
    【鹹寧食單(七)】嘉魚蓮藕,舌尖上的美味!藕夾也是本地常見的菜品,切出藕片,抹上肉餡,掛上漿後,在油鍋炸,不少人應該在街上就吃過如此小吃。,擠出圓子,擺好盤,最後在油鍋中炸好,就是一道美食。
  • 四川小吃:五彩球、釀藕、珍珠圓子,都是很美味的小吃!
    四川小吃:五彩球、釀藕、珍珠圓子,都是很美味的小吃!珍珠圓子的製作材料:糯米500克,幹豆沙500克,秈米1700克,白糖1100克,紅蜜櫻桃250克,芝麻粉75克,熟豬油1000克。珍珠圓子的介紹:珍珠圓子是享譽很高的四川名優小吃。早在1891年,灌縣張合榮師傅便在成都開始經營,經過3年之後,成立"珍珠圓子餐廳"。珍珠圓子因其表面粘滿糯米如珍珠而得名。珍珠圓子的特色:造型美觀,軟糯柔美,香甜滋潤。
  • 清淡可口又滋補的白蘿蔔豆腐圓子湯
    豆腐圓子湯,不僅適合普通人,更適合準媽,清淡可口,而且其中的豆腐能補充懷孕所需的大豆蛋白,是很好的食物。寒冷乾燥的北京冬日,晚餐時候最喜歡煮這樣清甜的湯來喝。若是再加一碟蘸水,味道好極了!我甚至可以不吃主食。
  • 怎樣炸肉圓子_家常肉圓子的做法_肉圓子怎麼做好吃
    本文用到的食材有:豆腐麵粉雞蛋炸肉圓子,其實算是江南農村人家過年挺深刻的記憶吧。我家也不例外,炸揉圓一般是在年二十九晚上進行,柴火灶,奶奶燒柴火,媽媽和嬸嬸炸,然後一群小朋友就一邊看電視打鬧玩耍,一邊到廚房探探情況等候美味。
  • 新年伊始,佳節將近,親朋好友相聚,是時候讓豆腐圓子大展身手了
    追求新穎的貴陽人爽快利落的貴陽人從來不會被食材限制創造力「方」了多少年的豆腐,這回終於圓圓滿滿了想要變成肉丸子的豆腐圓子而這名噪一方的貴陽百年小吃——豆腐圓子,卻是蘊含了實打實的貴陽人的玲瓏心思。相傳豆腐圓子的起源是清朝時期,同治帝駕崩,全國禁屠。沒有肉吃,就有人開了巧思,把豆腐捏碎,加入香料捏成丸子,放到油裡炸的外焦裡嫩,看起來和肉丸子一般,吃起來外皮柔韌似肉,內裡柔嫩鮮香,回味無窮。
  • 傳統的美食藕粉圓子流傳至今,教你如何製作美味營養的藕粉圓子
    歷史來源「藕粉圓子」是一款江蘇的特色美食,而這款美食時起源於宮廷,宮中的一位御廚精心製作的帶有民間特色的美食。這款美食在宮廷中推廣開來以後,受到了皇帝的讚賞。直到數年以後,這位廚師由於年齡到了,出宮還鄉,於是這款美食也跟著他來到了他的家鄉。
  • 忘不了的家鄉味道 安慶:雞湯泡炒米、山粉圓子燒肉~~口水都要下來了~~
    這道雞湯泡炒米,簡單,質樸,卻蘊藏著道不盡的家鄉味道,讓無數身在外地的安慶人為之魂牽夢繞。還有牛肉包子,大餅油條,江毛水餃,山粉圓子燒肉……口水都下來了~~鍋上燉煮的雞湯散出濃濃的香味,含有大量胺基酸的雞湯鮮味可口、營養豐富。
  • 如何假裝成為一個地道嘉魚人?
    嘉魚人到底是什麼樣的? 這裡有「自帶加密」的嘉魚話,有脾氣爽快的嘉魚姑娘伢,有潤滑可口、清香撲鼻的雞湯粉,有口感鮮嫩的鱔魚面,有香辣無窮的辣子粉,有冬夏分明的天氣......聽一口「自帶加密」的嘉魚話,吃一口地道的嘉魚美食,感受一下嘉魚的天氣,成為一個嘉魚人,就是這樣簡單吧!「自帶加密」的嘉魚話假裝成為嘉魚人的第一步,首先是要說一口標準的嘉魚話。
  • 樅陽味道--炸魚圓子、攘烏魚、山粉圓子
    廚師張大姐:魚肉剁好,接下來就是調料了,要加澱粉、豆腐、香蔥、生薑和鹽……拌料是魚圓子口感、味道好不好的關鍵,一定要按比例添加,否則下鍋炸的時候魚圓就會爆裂,味道也不純正地道。廚師張大姐:炸圓子的油要用菜子油,油溫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油鍋沸騰,香氣四溢。
  • 【特色小吃】芋頭圓子:鬧市中的手工美味
    糯糯的皮兒,鹹香的肉餡,小小個頭裡蘊藏著層次豐富的美味。說起大冶特色美食之一的芋頭圓子,資深吃貨們無不交口稱讚、垂涎欲滴。在這個特色美食、創意料理層出不窮的年代,灰不溜秋的芋頭圓子為何獨受市民青睞呢?昨日,記者來到大冶城區一家頗有名氣的芋頭圓子早餐店,探尋芋頭圓子手工製作的全過程。
  • 安慶人都愛吃的一道家鄉菜:山粉圓子燒肉!
    山粉圓子燒肉,在無數安慶人的心中,已經不再是一道簡單的家鄉菜,而是上升成為關於鄉情的具體意象。 若要問遠在異鄉的安慶人最想念的家鄉菜是什麼,十有八九的回答是「山粉圓子燒肉」。半碗山芋粉放在乾淨的容器裡,放入半碗水攪勻至無顆粒狀備用。鍋熱放入少許油。
  • 家鄉的蓮藕湯,一位嘉魚籍法官的濃濃鄉情…
    嘉魚旅行微刊 專注本地吃喝玩樂遊娛購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嘉魚旅遊解放後,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蓮藕的品質得以改良,口感也有大的改善,但其基本的秉性未變,依然算不上什麼美味,而用蓮藕作為主材煨湯的做法,卻一下子提高了蓮藕的食用價值,加入肉骨頭作配料的煨製法既抑制了蓮藕本身的澀滯又充分發揮了豬的下腳料提鮮止澀作用,可謂揚長避短,變廢成寶,不經意間成就了一道經典特色美食,成為家鄉家家戶戶的最愛。
  • 一碗爽滑山粉圓子燒肉,就是安慶人家鄉的味道……
    而安慶的味道,可能就是一碗爽滑可口的山粉圓子燒肉。山粉,就是紅薯粉。很多地區做菜習慣用山粉勾芡,但安慶人卻發揮了獨特的創造力,用它做成圓子,燴上五花肉,就形成了一道廣為人知的菜式——山粉圓子燒肉。雖然是安慶的代表性菜式,但山粉圓子燒肉的做法卻並不複雜。首先,將剛燒開的水拌山芋粉,達到能揉成團為止,做成一個一個一寸直徑的粉團。然後把鮮豬肉切成紅燒肉塊的大小,下鍋燒熟。
  • 百合、豆腐與豬肉,在白族人手中,可以被製成這樣一道美味
    肉丸子是我們常吃的一種美食,但是,在雲南,白族人家卻將豬肉與豆腐一起做丸子,並且放進百合中,取名為「百合豆腐肉圓子」,也是頗有創意的一道菜。在雲南鶴慶的一些鄉鎮,居住的多是些少數民族。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的日漸豐富,人們借鑑這道菜,創新出一道「百合豆腐肉圓子」,既讓人們吃的過癮,也不失其中美好的寓意。很多人都知道,百合是一種價格比較高的食材,如果一個大的宴席上用百合炒菜,那成本一定不低。但是,這道菜在勤儉精明的白族女人手中,則是做的既體面又美味。
  • 養生薺菜豆腐圓子,油炸改成煮,搭配小米熬成湯
    養生薺菜豆腐圓子,油炸改成煮,搭配小米熬成湯 圓子的種類有很多,有肉圓子也有素菜圓子,不同食材做出來的圓子味道也不一樣。我平時也比較喜歡吃,但通常都是吃的肉圓子,或者是肉搭配一些其他的菜做出來的,炸出來之後裝起來放在冰箱,想吃的時候隨時取出來,非常的方便。
  • 貴陽二七路小吃街真的把貴州地道小吃都搜羅了,味美價廉
    來到貴陽又想吃到地道的貴州小吃美食,那就一定不能錯過位於貴陽火車站旁的二七路小吃街。小吃街擁有超過50個攤位,近百種地道風味,這些美食大多數都是來自貴州各地的傳統小吃,有著百年傳承的手藝,也是《舌尖上的中國》推薦的熒幕美食。
  • 巷子裡的這家老店,堅持純手工製作,憑一鍋圓子勾走了一半襄陽人的...
    除非,有熱騰騰的美味小館子,暖胃暖身。 都說火鍋江湖,川渝是霸主,但襄陽人偏偏不信邪,不光有與之媲美的牛雜火鍋,更是有圓子火鍋直抵城市美味命門。
  • 邵武10大名小吃評選戰幕拉開!40種美食你最愛誰?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們總是習慣從家鄉的食物獲取能量通過美食來慰藉思鄉的心靈讓我們相聚鐵城開始一場舌尖上的奇妙之旅吧!用水曲草加米磨成漿,大鍋熬幹後舂成麵包入餡料,蒸熟以後直接吃或者蘸醬吃,老少皆宜,是既飽腹,又美味的風味小吃。蘇東坡詩云:「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恐怕得改成:「日啖包餈三百個,不辭長作沿山人。」又稱黑圓子,是用大米添加艾葉製成的圓子,有鹹、甜兩種口味,鹹甜黨不用打起來了(bushi)通常會在裡頭加入薑末,吃起來辛甜Q彈,嚼勁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