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人每到清明吃潤餅,真好呷!

2021-02-08 石獅到處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轉眼三月已經過完了,意味著清明節即將來到。而說到清明節,不得不提的一樣東西就是潤餅菜。潤餅菜是春卷的一種,以麵粉為原料烘製成薄皮,食用時鋪開餅皮,捲入胡蘿蔔絲、肉絲、蚵煎等混鍋菜餚,吃起來甜潤可口。依照傳統習俗,在福建和臺灣一帶的家庭每到新年、尾牙和清明節時,都會以潤餅皮祭祖,之後圍聚一桌,舀取自己喜愛的菜色,加上花生、糖粉以餅皮包裹後食用。不過由於潤餅菜的美味可口,並不會嚴格局限於特定節日才被製作出來。


  關於潤餅菜的起源,可以前推到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的人就有在春天以五辛盤祭祀春神的禮俗,五辛盤內容為:大蔥、小蒜、韭菜、香菜和蕓薹。待祭祀完春神後食用五辛,以求開五臟、去伏氣的保健效果,後因五辛味道辛辣單吃難以入口,於是逐漸發展以麵餅包裹五辛成為春餅來食用。後東晉開始中原戰亂不止,大量中原人士南遷入閩避難,以致今日福建臺灣一帶吃潤餅還多少保有古代吃春餅的習俗,桌面無論菜色多少,都有五辛的身影。這就是潤餅菜的前身。


   

  時至今日,潤餅菜依舊是閩南地區一道靚麗的風景,清明節又到了~~吃潤餅菜的季節又來了~各位親們記得和小編分享你家做的潤餅菜哈。


  清明時節,它是閩南地區必備的餐桌佳餚;人們從四面八方回鄉,圍桌共食,緬懷先祖;它,葷素搭配,是閩南人的心頭好。


  清明吃潤餅,在閩南地區很是盛行,每年清明節期間,家家戶戶除了去掃墓祭奠緬懷先人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那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潤餅」。



        在閩南地區,清明節期間,廈門、漳州、泉州等地都有吃「潤餅」的習俗。每次吃潤餅時,餐桌上總要擺放十多種菜餚,人們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可任意搭配菜餚,但這搭配的順序還是有一點講究的。  大家圍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吃著潤餅,真是一天中最溫馨的時刻。一卷小小的潤餅既代表了我們閩南人對祖先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應了我們閩南家族團結和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內容來源:南安電視臺、石獅到處跑

|綜合編輯:石獅到處跑(ssdcp0595)

|聯繫小編:weixin/tel:15359393078

關注微信公眾號:石獅到處跑  ssdcp0595

相關焦點

  • 清明寒食,閩南人用潤餅包盡萬物
    「從來禁火日,會接清明朝」自寒食節與清明相融合後清明吃寒食也漸成定例在閩南,保留寒食食俗之遺風的非潤餅菜人們將用麵粉做成的餅皮中包裹多種菜蔬而後捲成圓柱拿著吃的食物作為寒食做到「春到人間一卷之」一說閩南人這種吃法是唐宋時隨中原人南遷傳入的
  • 閩南清明節習俗:上墓、吃潤餅夠(薄餅春卷),吃雞蛋、清明餜
    閩南清明節習俗有哪些呢?最喜歡吃的閩南人又來了,先說說吃的,閩南清明有三大吃:潤餅、清明餜、雞蛋。其實說起來清明沒啥吃的,因為清明前後是寒食節,距清明節一兩天,又稱冷食節,禁菸節,冷節。寒食禁火,不能吃,古代寒食才是掃墓的時候,不過現在基本上寒食和清明連在一起掃了。
  • 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習俗,潤餅菜脆嫩香軟爽口!
    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習俗。但如今,「潤餅」也與時俱進,製作精細,四季皆宜,成為閩南一帶的傳統美食、風味小吃。清明節,若是泉州人就會知道,在這個傳統節日裡,除了掃墓祭奠緬懷先人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習俗—吃潤餅菜。潤餅菜脆嫩香軟爽口,是清明節的習俗美食,是不錯的早餐選擇。
  • 清明掃墓、吃潤餅菜……閩南清明習俗你知多少?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墓地去舉行,但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人不能回鄉參加清明拜山活動,那麼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裡陽臺或客廳,朝家鄉方向,擺上祭拜用的食品,燒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關詞語。然後,再燒紙錢祭祀。因為各種原因,許多人可能會碰到是否陪同朋友去掃墓的問題,比如女友陪男友去掃墓嗎,下屬陪同上司去掃墓,甚至生意場上陪同客戶去掃墓。
  • 僑鄉泉州清明吃"潤餅菜" 老字號"潤餅皮"銷售火爆
    僑鄉泉州清明吃"潤餅菜" 老字號"潤餅皮"銷售火爆     郭斌 攝   中新網泉州4月3日電 (吳世榮郭斌)清明臨近,在福建泉州,家家戶戶除了去掃墓祭奠緬懷先人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那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潤餅菜」。  3日下午,位於福建泉州市西街的一家老字號「潤餅皮」鋪人頭攢動,市民排起幾十米的長隊爭購「潤餅皮」。
  • 泉州清明節要吃什麼食物 閩南清明潤餅菜麥餡粿做法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閩南人會備辦葷食、潤餅菜、金紙、香燭等祭品,敬奉祖先。閩菜大師程振芳表示,二三十年前,潤餅菜、麥餡粿、鼠粬粿等閩南小吃都是作為祭品擺上桌。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麥餡粿等清明小吃在平時也能吃到。日前,他向記者介紹了這幾種美食的做法。
  • 每年清明你吃「潤餅菜」嗎?
    閩南四句:  清明節,清明兜,  無閒叱吒亂糟糟;  煮五味,辦炊操,  菜蔬發落幾落甌。  潤餅皮,買來包,  未孝囝仔先來偷;  掃墓埕,清水溝,  緬懷祖先排頭摳!  閩南四句:  清明風俗看海沿,  特別深滬尚堅持。  親人哭墓毋轉移,  山頂掃墓獻紙錢。  厝內潤餅包滸苔,  一桌五味臊菜魚。  孝敬祖先無躊躇,  已經延續數百年!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
  • 清明吃潤餅 它的來歷你知道嗎?
    清明期間,石獅人素有吃潤餅的習俗。這不,距離清明節還有幾天的時間,位於我市糖房街的潤餅店生意已經紅火了起來。
  • 清明節到 泉州人吃「潤餅菜」
    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風俗。據說,這是古時寒食節食俗之遺風。「潤餅菜」的正名應該是春餅。清明吃潤餅,不僅是泉州獨有的,廈門人也喜好之。相傳開這種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總督雲貴湖廣軍務的同安人蔡復一。當時同安屬泉州府轄,因此這種吃法便流傳開來,在閩南成了家常名品。不過,閩南各地的春餅形式相同,內容卻有很大不同。泉州的「潤餅菜」是以麵粉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稱「潤餅」或「擦餅」,食時鋪開餅皮,再卷胡蘿蔔絲、肉絲、蚵煎、蕪荽等混鍋菜餚,制食皆簡單,吃起來甜潤可口。
  • 【鄉風民俗】清明掃墓、吃潤餅菜……閩南清明習俗你知多少?
    當然需要講究,拜祭要分先後次序。依次為:父親、母親、長男、長女、次男、次女……餘此類推。拜祭完畢後,祭品讓祖先祝福過,眾人可食取祭品。要注意防火安全,待香燭點完後可離開。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墓地去舉行,但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人不能回鄉參加清明拜山活動,那麼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裡陽臺或客廳,朝家鄉方向,擺上祭拜用的食品,燒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關詞語。
  • 閩南人清明都要吃潤餅,但你知道潤餅的來歷嗎?
    清明期間,石獅人素有吃潤餅的習俗。這不,距離清明節還有幾天的時間,位於我市糖房街的潤餅店生意已經紅火了起來。   擁擠的老街,沒有吆喝聲,但是位於糖房街的這家百年潤餅攤前人頭攢動,多名員工有條不紊地忙活著。排隊等著買潤餅皮的市民告訴記者,清明節吃潤餅,是石獅人的一種習慣,大多數人都會提前好幾天就開始購買。  所以想要吃到好吃的潤餅,大家可要做好排長隊的心理準備啊!
  • 清明時節懷念的少年錦時,閩南美食-潤餅
    潤餅皮看著外頭蒙蒙小雨,忽然想到清明節快到了,不由自主的食指大動,想吃家鄉的潤餅,一旦想了就停不下來。在外出求學之前,每年的清明,媽媽都會早早去菜市場的賣潤餅皮的老店排隊買好潤餅,回來就帶好餅皮,做一大鍋的菜用潤餅皮卷著包給我們吃,其實那麼多我們是吃不完的,媽媽做多了其實都是想讓鄰裡,親戚都嘗嘗,但更多時候是還沒做完,鄰居和親戚就已經把做好的潤餅送到我們家來了。
  • 過清明吃寒食 泉州古早味"潤餅菜""清明粿"
    每年清明前後,泉州的許多人家會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潤餅菜。久而久之,許多地方便在寒食節中創造出各式的「寒食」,歷經數代沿承至今,成了一道道獨特的清明時令小吃。在閩南地區,「潤餅菜」和「清明粿」便是清明前後,人們常吃的傳統古早味,它們都包含著初春時節的應季食材,通過不同的做法,製成兩道「春意盎然」且帶有閩南風味的特色美食。
  • 【地道比拼】探秘清明「潤餅菜」製作流程
    清明除了掃墓祭祖外,在南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習俗——吃潤餅菜。今天我們就帶大家去回味一下這道具有「泉州古早味」的清明食品。親,請在WIFI下觀看視頻,隨時隨地關注家鄉資訊。 潤餅好吃,但要做出一捲地道的潤餅菜,卻並非易事,從餅皮到內餡製作,甚至吃法,都很有講究。下午三點半,距離吃晚飯還有段時間,不過來自官橋鎮東頭村的陳蜜珍大姐早已在自家的廚房裡忙活開了,她說今天晚上要吃潤餅菜,得早早準備,才不誤飯點。
  • 清明丨閩南人清明吃潤餅的習俗,你家人知道嗎?
    閩南文化中,清明節也有獨特的習俗。通過閩南俗語,咱們來看看閩南人清明節都要做些啥吧。  清明節,清明兜,  無閒叱吒亂糟糟;  煮五味,辦炊操,  菜蔬發落幾落甌。清明節當天,閩南人會在家中備辦豐盛的五味筵碗孝敬廳中祖先神位、厝主和地基主等。菜餚之中,必備有「潤餅菜」所需的各種配料。孝敬祖先於中午在自家廳中進行,照例焚香點燭,燒金放炮。
  • 清明時節美食記:閩南人都知道的清明寒食——潤餅
    潤餅,是中國閩南地區,潮汕地區,及臺灣地區的一種傳統風味小吃,主要原料有春筍絲、胡蘿蔔絲等,潤餅嫩脆甜潤,醇香多味。亦可將包好的潤餅經油炸酥,俗稱「春卷」,別有一番風味。相傳它的由來,與明朝名臣的蔡復一有關。
  • 清明節到了~潤餅菜吃起~~~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而說到清明節,不得不提的一樣東西就是潤餅菜。潤餅菜是春卷的一種,以麵粉為原料烘製成薄皮,食用時鋪開餅皮,捲入胡蘿蔔絲、肉絲、蚵煎等混鍋菜餚,吃起來甜潤可口。依照傳統習俗,在福建和臺灣一帶的家庭每到新年、尾牙和清明節時,都會以潤餅皮祭祖,之後圍聚一桌,舀取自己喜愛的菜色,加上花生、糖粉以餅皮包裹後食用。不過由於潤餅菜的美味可口,並不會嚴格局限於特定節日才被製作出來。
  • 福建清明食俗:烏稔飯、潤餅和艾餈
    福建省自古就有「吃清明」的說法,清明節的食俗也是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比如福州人必吃清明粿,廈門、漳州、泉州必備潤餅菜,畲族人必做烏稔飯,客家人的餐桌上必見艾餈等,採用的都是應季的新鮮材料,既養生又健康。
  • 泉州潤餅今天你吃了嗎?清明小長假餐桌的必備食物
    一到清明節潤餅可以說是泉州人餐桌的必備食物。聽說西街老字號潤餅皮店,又在昨天排起了長隊人人人從從從眾眾眾……據說為了滿足市民的需求,店家已經連續通宵好幾天了,還依然供不應求!!早上四點就有人來排隊了,更是有市民排到晚上一點。
  • 咱厝人的「潤餅菜」
    桌上已經擺好了一盆盆香噴噴、色澤鮮潤的潤餅菜,有魷魚、醋肉、紅蘿蔔、花生、香腸、虎苔、水果拼盤……饞得同學們直流口水。    包潤餅開始了,同學們興趣高漲,個個躍躍欲試。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分成五個小組進行,老師先耐心地示範包潤餅的方法,接著讓同學們動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