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明的諷刺!杜甫此詩通篇都寫美女,最後一句才知詩聖果然膽大

2020-12-12 美詩美文

說起唐詩,總繞不開兩個名字,那就是李白和杜甫,一者「詩仙」,一者「詩聖」。就像韓愈曾在詩中讚譽的「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可以說「李杜」二位就是唐代詩壇的泰山北鬥。

李白一生縱橫恣意,充滿飄忽不定的仙氣,或許這也是他被稱為「詩仙」的原因。而杜甫一生可謂顛沛流離,雖有滿腹才學,雖有一展抱負之志,但終究潦倒一生,所以這樣的人生經歷讓杜甫的詩更是多了幾分辛辣和「愁苦」。

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首詩正是杜甫的一首諷刺詩,全詩洋洋灑灑178字,看似通篇都寫美女,但細細品讀才能體會到「詩聖」的大膽諷刺,讀至末句真可謂讓人解氣,詩聖果然大膽!下面就來和筆者一起走進這首來自「詩聖」的《麗人行》。

《麗人行》 唐-杜甫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這首《麗人行》是一首長詩,看標題其實給人的第一感覺是這應該是一首詠嘆麗人出行的詩歌,但是這樣的標題其中的內容卻滿滿的都是諷刺,讓人有一種強烈的反差。

詩起首兩句是交代這首詩中描繪的景象發生的時間和場景,正值春日,長安的水邊有很多麗人來踏春。而從「態濃意遠淑且真」到「珠壓腰衱穩稱身」是對期間女子的妝容、服飾、配飾等的描繪,各種鮮豔富麗,其實這也是側面說明這些踏春女子的身份不一般,倘若是普通人家的女子,又哪有這般奢華。

而接下來兩句「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則是對這些麗人當中的三位夫人身份的交代,原來都是皇親國戚,這也讓上文描寫的奢華有了著落點。再從「紫駝之峰出翠釜」到「青鳥飛去銜紅巾」則是對於宴會上山珍海味的刻畫,看似滿滿的皇家氣派,但是夫人們面對那些山珍海味連筷子都不願意動一下,馳馬飛奔本應是塵土飛揚,

但是在這些宦官一路飛馳卻沒有灰塵,可見為了這場宴席就連道路都是纖塵不染,而這只是為了將宮中的山珍海味送到宴席這裡,滿堂賓客也都是達官顯貴,有人來也是直接到近前下馬,下馬到宴會處都是鋪著繡毯。這所有的所有,不可謂不滿滿的皇家氣派,不可謂不排場十足,當然也不可謂不奢侈無度讓人厭惡!

最後兩句「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則是將楊國忠的驕橫暴露無遺,在這樣的場景千萬別靠近,否則丞相會發怒罵人。

杜甫創作這首詩的時候正是安史之亂前夕,其實當時的大唐便已然開始腐朽,自從武則天以來,當時的外戚擅權已然是愈演愈烈。很多有才之士不被賞識重用,那些皇親國戚卻是個個身居要職,而且多是仗勢胡作非為。

詩人在詩中看似是描繪皇家氣派生活,但細細讀之卻是對這樣的時局的強烈諷刺,這樣的表達方式不可謂不高明!《唐詩歸》中評價這首詩「本是諷刺,而詩中直敘富麗,若深羨不容口者,妙,妙!如此富麗,一片清明之氣行其中,標出以見富麗之不足為詩累。」而蘇軾也是對此文愛不釋手,他說道:「老杜似司馬遷」。對於「詩聖」的這首諷刺詩歌,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李白看破不說破之作,無一貶義詞卻句句諷刺,強迫症好想再加一句
    當年杜甫在寫給李白的《不見》中,寫道:「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不但說明了詩聖對詩仙確實是沒得說,也說明了這詩仙在當時的處境當真可以用一言難盡來形容了。李白一生敢說敢做,自恃才高,膽子很大,王侯將相沒有他不敢得罪的。
  • 無名氏挑戰杜甫的千古名作,在牆上寫同名詩,僅幾句全然不輸詩聖
    對於這首詩,後世的評價是很高的,別看它寫得很平淡,但卻是言簡意豐的典範。詩的前兩句寫武侯祠之景,諸葛亮的畫象已經不知去了哪裡,祠內只剩下空山和肆意生長的草木。後兩句轉而抒情,用10個字概括了諸葛亮的一生。站在武侯祠詩人似乎聽到他向後主辭別伐魏的聲音,可是最後卻落得個病死營中的下場,再也回不到南陽了。
  • 杜甫的這首《江梅》,也是不應該被忽略,寫出了最深情的梅花!
    以上那那都是詠梅裡難以超越的經典,而我們偉大的詩聖杜甫也是寫過了很多的詠梅詩,譬如他的這首《江梅》,同樣也是一首很唯美的作品,通篇看似寫得很一般,可是卻寫出了最深情的梅花。杜甫作為盛唐時期的一代詩聖,他的很多作品可謂是深入人心,有一些作品還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不僅收錄在了《全唐詩》、《千家詩》、《唐詩三百首》等等,這些經典的詩集裡之外,那我們的課本裡也是頻頻有收錄,所以只要一提起杜甫相信對 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那都不會陌生,而且他的作品也是別具一格,往往看似信手拈來,可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細膩的筆觸卻是能夠直擊我們的心靈。
  • 李商隱很高明的一首詩,每一句都是數字開頭,最後5個字神來之筆
    唐代詩壇,風起雲湧,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沉鬱,白居易的通俗,王維的空靈,都讓後世難以企及。但若論起誰的詩最美,詩仙詩聖詩魔詩佛或許都不敵一個李商隱。讀李商隱的詩就一個字:美!毫不誇張地說,他將唐詩帶入了一個絕美之境。
  • 後人對於諸葛亮多有評價,但都不及杜甫這首詩,短短幾句一針見血
    諸葛亮是著名的軍事家、文學家、政治家、思想家;他的一生可謂是轟轟烈烈,當年劉備三顧茅廬,沒有出山之前便知三分天下,後來立下了汗馬功勞,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而且無論是他的人品,還是歷史功績都為後人津津樂道。
  • 正月初七「人日」 祭祀詩聖杜甫
    意即過年時人都走東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過該準備春耕生產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來,準備春耕生產。後世公認此詩是高適晚年詩作中最出色的一首,杜甫接到此詩被感動得「淚灑行間」。九年以後,杜甫離開成都,高適已經辭世。其時老病的杜甫如天地一沙鷗,飄於荊楚間。一天偶然翻檢書簡,重新讀到故人的「人日寄詩」,想著作者已歿遠矣,讀者殘年風燭。追念往事,人亡物在,不禁愴然涕下,於是寫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七言古詩一首並序,寄給在川僅存的兩位老友。
  • 詩聖杜甫的一首五律,寫盡了天地的蒼涼、人生的寂寥!
    安史之亂之後,詩聖杜甫開始過著漂泊無依的苦難生活。經歷了人生的巨變,杜甫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個時期,杜甫的詩歌多是反映人民生活的艱難,以及自己處境的荒涼。杜甫寫了一首《旅夜書懷》的五言律詩,將人世之多艱,及自身之窘態,以深刻、感人的筆調傳達給世人。
  • 都知道「人生七十古來稀」,卻不知上一句更灑脫,讀懂才算活明白
    「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話世人皆知,但不少人都不知上一句有多苦,可謂字字都是淚,但真的讀懂了才算是活明白了。此詩作於758年,正是安史之亂時,這時候的46歲的杜甫飽受流離之苦,眼見朝廷不堪,在西安遊曲江時寫下此詩。 詩的大意是:我每天上朝回來,就去當鋪當掉春天穿的衣服,換些錢每日到江邊買酒,不醉不歸。到處我都欠著酒債,但在我心裡這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畢竟人能活到70已經很少見了。眼前偶見蝴蝶穿過花叢,蜻蜓點水款款飛舞。
  • 如果你也曾深愛過,就能讀懂杜甫此詩,開篇第一句就催人淚下
    若要轉載,請聯繫我授權哦~~~杜甫寫過一首著名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成功入選課本。寫下《月夜》的次年,他又寫下一首主題相似的詩,《一百五日夜對月》。
  • 為什麼杜甫被稱為「詩聖」而不是別的稱號,你知道嗎?
    詩聖杜甫為什麼魯迅先生會有這樣的評價,我以為,正是因為杜甫的詩貼近生活,寫的就是普通百姓,普通人會經歷的事,而且語言風格來說,平實真誠,形象鮮明,通俗易懂,畫面感極強,讀杜甫的詩,眼前可以浮現一幅畫,而且與王維的山水畫不同,杜甫的詩中,其意境,其畫面,就是生活中的事件,是所有人都可以聯想到自己的最現實的事。
  • 詩聖杜甫最著名的一首七言絕句,看似句句欣喜,實則滿是無奈
    杜甫是大唐最負盛名的詩人之一,他憑藉折服眾人的才華躋身與李白相併肩的地位,除了擁有「李杜」之並稱以外,更獲得了詩壇最響亮的「詩聖」之譽。杜甫年輕時候也是胸懷大志,未涉深時局的他詩風明快,肆意隨性。在杜甫的詩作中,律詩是被人們最為熟知的,體現著作者在藝術方面的創造力。不過杜甫的七言詩也同樣出彩,所以今天這裡詩巷便要跟大家分享一首杜甫最著名的七言絕句。這首著名的七言絕句就是曾在我們學生時代課本上出現過的《江南逢李龜年》。
  • 松尾芭蕉真的理解詩聖杜甫嗎?
    杜甫在《白帝城最高樓》中有一句「杖藜嘆世者誰子」。這句詩杜甫使用了破格的表達方式。在漢語中,「誰」通常是放在句首。在運用杜甫的倒裝法時,芭蕉應該是注意到了這點。芭蕉作為審美意識方面的聖人,大概感覺到了應該學習杜甫的詩魂而不是他的形式。也許芭蕉從一開始就崇拜杜甫的詩魂,所以他才想連形式技巧都引入到自己的俳句中吧。芭蕉從杜甫那裡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為表現自己的內心所思而捕捉自然」的這種方法。
  • 詩聖杜甫為有多火?BBC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BBC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近日,英國廣播公司BBC推出了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這是首次以紀錄片形式,將中國詩人杜甫介紹至全球,該片一經推出就受到網友的關注和討論。
  • 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中的「發生」何意?能懂的是高手
    杜甫或許並沒有完全達到範仲淹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但他把自己的命運與家國深深地聯繫在一起了。在讀了很多詩聖的沉鬱之作後,本期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首他難得開心的詩作,詩名叫《春夜喜雨》。《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 杜甫寫詩討債,原來你是這樣的詩聖!史上最搞笑的9首詩!
    中國是詩的國度既有李白這樣瀟灑飄逸的「詩仙」又有杜甫這樣憂國憂民的「詩聖」流傳後世的千古名篇更是數不勝數可這些詩詞聖手也有另類的一面據說我們的「詩聖」杜甫老師是一個什麼都喜歡往詩裡寫的人,可憐的彭州牧因為一件小事就這麼被「流芳百世」了,也是很頭疼了哈哈哈,心疼彭州牧一秒鐘,畢竟我們的杜甫還是個可愛的寶寶。
  • 世人只知道「人生七十古來稀」,卻不知上一句有多苦,字字都是淚
    雖然這樣的人生看似書寫得有些潦草,但卻是最真實的。仔細研究這段話,人生最難的到底是哪個階段?有人認為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壯年時,也就是40不惑時,但我卻認為最難的是「七十而從心所欲」。過了70,身體雖大不如前,但人生的境界卻該是最高的,看透人情冷暖,遵從己心,畢竟又有句話叫做「人生七十古來稀」。
  • 王維的一首借景抒情之作,雖然不出名,但最後一句很傳神,服了
    王維的一首借景抒情之作,雖然不出名,但最後一句很傳神,服了和詩詞有關的王姓作家,有兩個人令我印象深刻,一位是《人間詞話》的作者王國維先生,一位是唐代詩人王維。至今印象最深刻的關於邊塞大漠的描述,仍然是王維在《使至塞上》一詩中所寫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兩句。王維的詩,前期大多數是以邊塞題材為主,而後期則更加傾向於寫一些隱逸思想和禪理,所以,王維又被稱為「詩佛」。說來也是有趣,李白因為「鬥酒詩百篇」,所以被稱為「詩仙」,杜甫因為詩中多寫政局、戰局和百姓生活,所以其人被稱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 蘇軾的這首詞立意高遠,最後一句14字千年傳唱,其中心酸無人知
    很多人提起來唐代,的李白杜甫二來都會說,「詩仙李白詩歌大詩人」亦或是「詩聖杜甫詩歌鼎鼎有名的大詩人」但是很少有聽說蘇軾這個偉大的詞作家,詩人被人稱之為「大詩人」的。蘇軾有一首詞頗受小編的喜愛,特別是詞的最後一句對於小編而言,奉為天人。這首詞是哪篇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餘秀華面朝大海寫的浪漫之作,通篇如夢如幻,網友:最後一句絕了
    餘秀華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確實很能寫。先不說質量如何,只說出詩的速度和數量,確實是令多數詩人望塵莫及的。本期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她在這個冬日裡,在深圳面朝大海時,即興寫的一首浪漫之作。全詩通篇浪漫唯美、如夢如幻,收穫了不少網友的點讚。特別是結尾的點睛之筆,不少網友評:最後一句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