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被稱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大凡詩人們在政治上鬱郁不得志總會引起後世之人的惋惜與傷懷,但是陶淵明仕途受挫辭官歸鄉仿佛沒有那麼多的傷感之聲。他給人的感覺就是歸隱是他最好的選擇,留在官場好像才是一種痛苦。陶淵明就該是一個詩人,一個隱者,一個淡泊之人。
陶淵明的詩文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飲酒》、《桃花源記》、《歸園田居》和《五柳先生傳》等都是傳世之經典。陶淵明跟李白一樣,能寫詩也愛喝酒,他喝酒可能沒有李白豪情萬丈但是他比李白要更加的率性灑脫,不信請看下邊這段文字。
潛不解音聲,而畜素琴一張,無弦,每有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潛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宋書·陶潛傳》
你看看,不懂音律還要撫琴,撫得還是一張無弦琴,像我這凡夫俗子大老粗看來,能裝,這是真的能裝。來訪之人不分貴賤一視同仁,只要有酒就拿出來招待。高能場面還在後邊,他喝高了就會對客人說「我醉了睡會兒,你就自己回去吧。」這一份率真看起來只關乎一件小事,但是想要真的做到那是不簡單的,甚至連李白都對陶淵明這種灑脫敬慕不已,寫下「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之句。
知己好友人人都嚮往,但是又有幾個人能真的結交到推心置腹坦誠相待的真知己,交情略厚也就湊合著權且舉杯暢飲吧。現實中你可有陶淵明這種好友?或者是你能這樣去對待的朋友?想來是不多的。大多數都得是考慮到對方的看法,熟識的稍微放得開一些但是也不敢輕率到這樣的地步,交情淺的則小心翼翼哪敢跟陶淵明似的那樣隨意。感慨陶淵明率真的同時,我覺得也應該誇讚一下跟他相交的朋友們。他的朋友們並不會因此而心懷芥蒂,這就是真正的交心的知己。
酒文化是我國一道風景,古人的喝酒方式似乎是一種十分有情調的活動。而今天很多所謂的酒局都跟一群二百五鑽在一處似的,流氓氣十足,毫無趣味。小酌淺嘗或者是酩酊大醉這本身都是無可厚非的狀態,但是迫於各種無奈的原因硬著頭皮強飲,那就更加偏離飲酒本來的意味了。陶淵明飲酒率性而為,他的朋友們也坦蕩真誠不拘小節,這樣的狀態是十分難得的。
陶淵明成為一種符號式的存在,一種率真淡泊行止自由的符號,他的人生成為了後世無數人的理想狀態,成為了一種精神的棲居之地,他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本次文章就寫至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