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8日,萬靈寺暨萬靈大佛開光大典。大典之後,我便即刻去了重慶北碚大學城縉雲山上的縉泉燒。
縉泉燒是個窯口,字是我題的,窯主叫陳勇,我多年的小兄弟。
說是小兄弟,因他大學畢業在李清老師的蜀山窯當學徒時,我就認識他。時間一晃,已是8年,小兄弟從一個羞澀的小鮮肉書生,成了如今獲獎無數的、有點糙漢子模樣的藝術家。
我們見面,先是喝茶,欣賞陳勇這段時間的作品。我把我在安陶小鎮刻的一個袖珍泡菜罈子送給了他,壇蓋上我刻了一行字:泡一壇美好未來。
之後,我去陳勇的工作間幹活。這是我們以前最愛做的一件事,隨便拿幾個完成或沒完成的泥胚,修或不修都行,然後根據泥胚的造型或寫或畫或刻,約莫一炷香的時間,一件我們自己覺得滿意的藝術品便能完成。8號那天下午,我和陳勇共同完成了三件作品。
再之後,就是海吃海喝。陳勇有好些學生也在,喝酒高興了,我現場收了三個學生和一個乾兒子。酒至子夜,我們又叫囂著唱歌,在碩大的壩子上,為曠野的夜,歌唱我們從未失去的青春。
再再之後,我唱得喝得迷迷顛顛,說,我醉欲眠卿且去。說完又白話:意思就是,老子喝酒喝多了,要睡覺覺了,你們,自己滾唄。
那夜真是酣暢。
好吧,這周講「我醉欲眠卿且去」。
1
山中與幽人對酌
——李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李白的飲酒詩很多,各種場景各種人物各種心情,冷暖悲喜皆是淋漓盡致。之前我們講過他的《月下獨酌》,是講他一個人喝酒的,這次的《山中與幽人對酌》,便是兩個人喝酒的了。
詩題《山中與幽人對酌》,首先點明地方是在山中,然後是和幽人,即幽隱之人,在幹嘛呢?對酌。
這裡的幽人二字很妙,出自《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關於《易經》這本神奇的書,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
「履」即履卦,是《易經》裡的第十卦。履卦有六爻,就是有六種陰陽組合,這六種陰陽組合的推算說明,在《易經》裡有個專業名詞,叫爻辭。「履道坦坦,幽人貞吉」便出自其中第二爻的爻辭。
那「履道坦坦,幽人貞吉」又是什麼意思呢?
「履」是行走的意思。「貞吉」主要有兩鍾含義,一是純正美好,二是指人能守正道而不自亂則吉。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行走在平坦寬廣的大道上,幽居的人安於閒適恬靜的生活,結果就是吉祥的。
那為什麼我會說李白這首詩裡用「幽人」二字很妙呢?
首先從卦象上說,履卦第二爻九二是陽剛得中,似心懷坦蕩的隱士,執者純正,不求聞達,不被世俗所擾,當然吉祥。
其次,幽人是種恬淡平和的境界。不是所有隱居的人都能叫做幽人的,潛伏隱居欲蓄勢待發,逃遁避世而悽悽哀哀,藏頭藏尾又憤世嫉俗,等等吧,當不得這「幽人」二字的。
所以,李白才說自己在山上是和幽人對酌。如此幽人,李白才能在盛開的花叢中和他喝酒,還一杯一杯接一杯。如此幽人,李白才可以嬉笑而言,我醉了要覺覺了,幽人,你自個兒且去,不送。明兒你要覺得還意猶未盡,就早早抱著你的琴來。
2
至於「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則是和陶淵明相關的兩個典故。
說啊,陶淵明不懂音樂,但家中收藏了一把沒有琴弦的古琴,每當想喝酒的時候,就撫摸古琴。說啊,陶淵明好酒,遇到有來訪者,陶先生也不管對方是誰,有酒就拿出來喝,如果陶先生先醉,便對來訪者說:我醉欲眠,卿可去。我們之前講過蘇軾的《行香子》,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想來蘇老爺子也是豔羨陶先生的,但老爺子最多能作個閒人,成不了幽人,因為他還有隨時出世天下為公的心思,所以他要說幾時歸去。
3:
清代劉宏煦《唐詩真趣編》中說這首《山中與幽人對酌》:此詩寫對幽人,情致栩栩欲活。言我意中惟幽人,幽人意中惟我,相對那能不酌?酌而忽見山花,便似此花為我兩人而開者,意投神洽,杯難手,故不覺陶然至醉也。「我醉欲眠卿且去」固是醉中語,亦是幽人對幽人,天真爛漫,全忘卻形跡周旋耳。幽意正濃,幽興頗高,今日之飲,覺耳中不聞雅調,空負知音,大是憾事,君善琴,明日肯為我抱來一彈,才是有意於我。兩個幽人何等纏綿親切!劉仲肩曰:坦率之至,太古遺民。
這趣解有部分我是認同的,也喜歡。但我不認同是幽人對幽人,李白不是幽人,做不了,他也從來沒想過要做幽人。他是驕傲的狂人,不僅僅和幽人喝酒,他只要喜歡,和誰都能喝。好吧,下周講「呼兒將出換美酒」的李白。
還有,劉宏煦說「明朝有意抱琴來」是因今日之飲不聞雅調,空負了知音,而幽人善琴,若明日肯為我抱來一彈,才是有意於我。這我也不認同。這種說法不符合陶淵明撫空琴自飲的典故,也不符合李白恣意散漫的性情。
李白想喝酒的時候,嗯,天子呼來也不上船,更不要說幽人你去抱了琴來彈一曲才合我意。他所言抱琴來,就是抱琴來,你彈我彈都行,不彈也行。不客套,不矯情,這才是李白的真率。
還有,陶淵明想喝酒的時候就要撫摸無弦的古琴,這不妨礙他根本就不懂音律。
是嘛,誰說知音必須和音律有關?呵呵,我也不懂。
敲鍵盤的時候,我又暈了點小酒。
好嘛,我醉欲眠卿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