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豆,東北人是有理由驕傲的。
東北平原沃野千裡河網交織,富得流油的黑土地長出了品質極好的大豆,也養出了賊會吃大豆的一群人。
從一顆顆圓潤飽滿的大豆本豆,到清爽嫩滑的豆腐腦,鮮香柔韌的滷水豆腐,輕薄如紙的幹豆腐,堅挺內秀的凍豆腐,再到那東北菜靈魂之味的大豆醬。
東北人吃起大豆,挑剔又講究,狂野又實在,想不服都不行。
而大豆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為優質蛋白質,且富含穀類蛋白缺乏的賴氨酸。
大豆中所富含的大豆蛋白,是一種優質植物性蛋白。大豆蛋白的胺基酸組成與牛奶蛋白質相近,除蛋氨酸略低外,其餘必需胺基酸含量均較豐富,屬於完全蛋白質,在營養價值上,可與動物蛋白等同。
也正是因為這些,所以不乏有「假冒」者,以豆腐之名「招搖撞騙」,雖名為「豆腐」,實則與大豆沒有什麼關係。
不含或只是含有少量的大豆成分,亦或者是只含有大豆蛋白,而非大豆加工而來,沒有大豆的營養價值,有些還不宜食用過多,所以是需要注意區分的。
4種「假」豆腐,與大豆沒啥關係
魚豆腐
魚豆腐又稱油炸魚糕,它的成分可能含有少量黃豆,但主要原料是魚漿。通過把魚肉絞成泥,搭配其他輔料並擠壓成塊狀,經熟化油炸而成。
在製作中往往加入大量的糖、油和鹽,並且含有增稠等作用的修飾澱粉,這些讓魚豆腐營養價值不高,卻熱量滿滿。此外,修飾澱粉中還含有一定量的磷酸,吃多了反而對胃部不好。
日本豆腐
日本豆腐雖然口感與豆腐相似,但其主要成分是雞蛋而不是大豆。
日本豆腐的口感順滑,很多人特別愛吃,一不留神,就攝入過量的。
需注意的是,日本豆腐的鈉含量要比普通內酯豆腐高很多,所以日常應當少吃。此外,烹調日本豆腐時,也應少放鹽。
杏仁豆腐
這個"豆腐"只是一種甜點,是用杏仁漿和牛奶製作成功的,跟豆腐完全不是一個品種。
這種製作方法可能跟豆腐有些類似,口感非常的滑嫩,看起來也很像豆腐, 所以才取這個名字。
雖然它吃起來口感很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甜點,但是要是與豆腐相比就不好做比較了,因為它裡面一點也不含大豆成分。
千頁豆腐
千葉豆腐是一種素食新產品,是用大豆粉及澱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看起來像豆腐,吃起來口感Q彈爽脆,很多人喜歡吃。
讓我來教給大家一種關於千葉豆腐的做法,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蔥燒千葉豆腐】
首先,準備千頁豆腐,大蔥,青紅尖椒,蠔油,生抽,白糖,鹽。
做法:
1:豆腐解凍後,切成長條。大蔥切長的段,青紅辣椒切條。
2:平底鍋燒熱加油,先放入豆腐,將其煎至兩面金黃,盛出待用。
3:臨起鍋加入食用油,先放入蔥段炸香,微微發黃時,倒入蠔油,生抽炒香。
4:倒入豆腐翻勻,然後再加入少許的清水,加鹽,白糖調味,略燒。
5:下入辣椒條,開大火快速收汁,見湯汁黏稠,即可出鍋。
以上的不是豆腐的豆腐,不知道大家了解了沒有?
大豆是平時最常用的,平時我們早餐喝的豆漿,吃的豆腐,都是豆製品,黃豆中的營養元素對我們的營養補充有很大幫助,但物極必反,吃得太多反而產生過多的氣體,就會對胃部不太好。
這是因為大豆不僅很難消化,而且很容易在胃裡產生過多的氣體,導致胃脹氣加重,給胃造成很大的負擔,不利於胃腸健康。
所以,平時在控制量的前提下,要學會營養均衡。對於胃不好的人,我找來了「丁砂膏」。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潘國鳳醫師提到了丁香:
丁香出自《雷公炮炙論》,性辛、溫。歸脾、胃、肺。丁香含揮髮油,油中主要含丁香油酸、乙醯丁香油酸及丁香烯、甲基正戊酮、甲基正庚酮、香莢蘭醛等成分。
裡面的砂仁選用的也是很有講究,很多地方的人都喜歡用砂仁做調味料來炒菜、煲湯等,而其中廣東陽春的砂仁一直以品質上乘著稱。
更享有「北有高麗參,南有春砂仁」的美譽,這款丁砂膏就特別選用廣東陽春的砂仁。
這上好的春砂仁,來自大山深處。
那裡遠離城市,原生態無汙染,天然的山地泥土,為春砂仁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
每顆春砂仁都是人工精挑細選,顆顆飽滿,個大、肉實、圓潤。
切開後,芳香濃鬱的氣味撲鼻而來,無空心無蟲蛀。
北京醫院張碧華有提到過:砂仁性味是辛溫的,歸經歸的是脾經、胃經。
平時在入湯煎煮的時候不要和所有的食材一起煎煮,要注意後下,就是在臨出鍋前再煎煮,防止它的揮髮油損失而影響其作用。
丁砂膏裡面除了有丁香、砂仁、還搭配了甘草、桂皮、陳皮、山楂、雞內金、麥芽、蜂蜜這幾種食材,搭配上也很有講究。
膏的話是流傳悠久的一種,稠厚的膏滋,溫水化開,就可以直接喝。
但制膏工序繁瑣,食材經過長時間熬煮,最後以蜂蜜收膏,整個過程時間比較長。
雖然考究的火候和時間,卻能把食材的能量發揮到最大。
平時可以在公司冰箱裡放一瓶,早上到公司直接泡一杯喝。
而丁香花十分香甜,而且用蜂蜜代替白糖,所以喝起來很好入口。家中常備幾瓶。每天堅持調一杯丁砂膏喝,還是有不錯的收穫的。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 ↓ ↓ 卡片獲取!
用溫水化開後,喝著香甜可口,如果你:
工作繁忙,三餐總是不規律;
長期久坐,經常需要應酬喝酒等。
這些都可能讓你的胃變壞,而保護胃部重在日常,平時堅持泡兩杯丁砂膏喝。
很多吃過的人,都有不錯的反饋:
「喝了三個多月,每次喝完都感覺胃暖暖的,很舒服,且睡眠也漸漸變好了。」「有食材特有的香味兒,很好喝。」「給媽媽買的,她說喝完之後感覺腸胃好受多了。
當然,胃不好真的是整個人都不好,所以大家在忙碌的生活、工作之餘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胃:
健康合理飲食、不要暴飲暴食或過於節食、多鍛鍊、不要總一邊吃飯一邊玩手機。
參考文獻:
【1】馬鶯, 駱承庠. 大豆低聚糖脹氣現象觀察. 糧油食品科技, 2001, 9, 6-7
【2】唐春江, 鄧放明, 王喬隆, 等. 大豆低聚糖的研究進展. 糧食加工, 2008, 33(2): 47-49.
【3】《這7億多人注意了!幽門螺杄菌感染有兩點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