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場行情
1、國內棉花價格繼續下跌
上周,歷時四個月的新疆棉輪入工作平穩收官,穩定國內市場信心效果顯著。在全球疫情未見轉機的壓力下,國內棉花現貨價格繼續下行。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銷售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11093,較3月27日下跌306元/噸,降幅2.68%;鄭州棉花期貨CF005合約結算價10510元/噸,較3月27日下跌225元/噸,降幅2.10%。
2、國際棉花價格大幅下跌
上周,據美國農業部調查,美棉種植意向面積下降幅度好於預期,致ICE期貨價格一度跌至48.35美分/磅。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報價62.41美分/磅,按1%關稅下折算人民幣價格為10853元/噸,較3月27日下跌426元/噸,降幅3.78%。
3、滌綸短纖報價先跌後漲
上周,滌綸短纖價格指數先跌後漲,周中最低跌至5290元/噸,周末小幅上調40元/噸。江浙廠家報價上調100-200元/噸左右。山東、河北滌綸短纖調整,觀望心態較濃,1.4D半光商談在5300-5500元/噸附近,實單商談。福建滌綸短纖部分報價上調,成交重心仍相對維持,1.4D直紡報價5350-5400元/噸左右短途送到,實單優惠或在5200-5300元/噸左右。4月3日滌綸短纖價格指數收報5330元/噸,較3月27日下跌270元/噸,降幅4.82%。
4、粘膠短纖價格繼續下跌
粘膠短纖廠家籤單困難,商談重心繼續走低,下遊紗線價格走勢向下,紗廠同樣在積庫,購買力有限。目前中端粘膠短纖價格8800-9000元/噸、高端粘膠短纖價格9200-9300元/噸。4月3日粘膠短纖價格指數收報8900元/噸,較3月27日下跌250元/噸,降幅2.73%。
5、國內外紗線跌幅擴大
近期,面對嚴重的疫情,歐美多國紛紛封城,全球紡織品服裝產業訂單斷檔,國內企業損失慘重,下遊坯布交投清淡,紡企紗線庫存壓力較大,價格下跌幅度不斷擴大。普梳32支純棉紗價格19500~19600元/噸;30支人棉紗13500~13600元/噸;32支滌綸紗報價10275/噸左右。國際棉紗價格下跌幅度略小於國內,印度、越南棉紗進口成本分別下跌159元/噸、153元/噸,常規外紗高於國產紗597元/噸。
二、經濟及行業運行情況
1、3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0%
3月份,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穩步恢復,企業復工復產明顯加快。中國採購經理指數在上月大幅下降基數上環比回升,其中製造業PMI為52.0%,比上月回升16.3個百分點。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均升至臨界點之上,原材料庫存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低於臨界點。
生產指數為54.1%,比上月回升26.3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生產量環比增長。
新訂單指數為52.0%,比上月回升22.7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有所回暖。
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9.0%,比上月回升15.1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降幅收窄。
從業人員指數為50.9%,比上月回升19.1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企業復工人數有所增加。
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48.2%,比上月回升16.1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交貨仍然較慢。
2、訂單短缺中小紡企面臨又一輪停工
由於訂單完成交付後一直未有新訂單,目前多數紡織坯布企業當下正面臨著來自新冠疫情影響後的又一輪停工待產。
據了解,今年原本正常復工開車的企業大多延遲生產,這些企業節後的訂單需求基本來自節前,多數企業未料及節後的疫情影響,不想節後大量訂單被取消或作無限延期調整,因此企業只能停車待產。由於企業所持訂單大小參差不齊,江蘇鹽城2萬錠紡企現在手訂單可生產至4月底,有的更早。2月底3月上旬,全球多個地區新冠疫情爆發,尤其是歐美國家疫情蔓延,流通阻滯、外貿關閉,對整個紡織品的市場流通形成了阻礙。
3、中紡聯調查周報:小微企業復工繼續向好紡織產業鏈正常運轉
根據復工周報調查結果,小微企業復工復產情況總體繼續向好。28個重點產業集群共有6.2萬戶規模以下企業實現復工,佔集群規下企業總數的比例為85.7%,較一周前調查數據提高0.1個百分點;規下企業已復工人數達到101萬人,佔正常用工人數71.2%,較一周前調查數據提高5.2個百分點。
根據周報調查情況,紡織產業鏈上下遊復工復產進度基本實現同步,全產業鏈運轉協調性總體達到正常水平。紡織產業鏈上遊棉紡、化纖行業,以及中下遊長絲織造、印染、針織行業中的被調查企業復工比例均保持在95%以上,工人返崗比例超過90%。根據集群調查數據,東莞、南通、常熟、海寧等10個信息完整的服裝、家紡產業集群4萬戶企業中,已復工企業比例已達到88.4%,較前一周調查時提高4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復工比例達到99.8%,較前一周又提高1個百分點。
4、美棉出口周報:3月26日止當周陸地棉出口銷售淨增減少47%
4月2日消息,美國農業部(USDA)周四公布的出口銷售報告顯示,3月26日止當周,美國2019/2020年度陸地棉出口銷售淨增14.75萬包,較前一周減少47%,但較前四周均值減少61%。當周,美國2020/2021年度陸地棉出口銷售淨增11.14萬包。當周,美國陸地棉出口裝船40.08萬包,較前一周增加4%,但較前四周均值減少3%。
5、印巴全面封鎖棉紗出口價格穩定
隨著印度全國封鎖三周至4月中旬,該國紡織業徹底停止,整個紡織供應鏈遭到破壞,紡織廠被迫關門,產品庫存保持穩定。
由於交通中斷,古吉拉特邦和馬哈拉什特拉邦往外運送棉花受阻,打工者都返回了原籍。由於西方國家需求跌至冰點,取消了大量訂單,導致生產停止,因此紡織廠庫存暫時不會大幅上升。由於貿易活動停止,棉紗價格基本沒有變化。
巴基斯坦上周全國進入封鎖,貿易活動部分延遲。雖然下遊需求驟減,但棉紗價格受產量減少的影響有所上漲。紡織廠開機率大幅下降給紗價保持穩定創造了條件。最大的紗廠現貨停止了生產,現在只有為數不多的報價,近期傾向於保證有貨可賣。
三、行業政策與動態
1、央行決定4月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共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
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對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和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於4月15日和5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共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4月7日起將金融機構在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0.72%下調至0.35%。
中國人民銀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定向調控,兼顧內外平衡,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2、3月以來我國出口口罩約38.6億隻價值77.2億元
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3月1日至4月4日,全國共驗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資價值102億元,主要包括口罩38.6億隻(77.2億元)、防護服3752萬件(9.1億元)、紅外測溫儀241萬件(3.31億元)、呼吸機1.6萬臺(3.1億元)、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284萬盒、護目鏡841萬副。
3、35項涉紡產品出口退稅率上調
為支持外貿企業渡過難關,助力復產復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布公告,自2020年3月20日起,將瓷製衛生器具等1084項產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3%。
在提高出口退稅率產品清單中,涉及紡織領域的產品有35項,其中包括:清潔牙縫用的紗線(牙線)1項產品出口退稅率上調至13%;已鞣未縫製的整張水貂皮等8項產品出口退稅率上調至13%;經梳理、稀疏等方法加工的人發(包括作假髮及類似品用羊毛、其他動物毛或其他紡織材料)等5項產品出口退稅率上調至13%;其他未梳兔毛等7項產品出口退稅率上調至9%;青石棉或青石棉混合物及其製品(包含服裝、衣著附件、帽及鞋靴、氈子、接合纖維及其他青石棉製品)等4項產品出口退稅率上調至13%;玻璃纖維粗紗等10項產品出口退稅率上調至13%。
4、安陽市年產8萬噸針織面料產業示範園9月或將投產
位於安陽市中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中信年產8萬噸針織面料產業示範園項目,由中信環境印染環保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用地35.33公頃,投資23億元,主要建設熱電廠1個(18兆瓦)、汙水處理廠1個(處理能力3萬噸/天)、淨水廠1個(處理能力3萬噸/天)。
項目建成後可實現年產值45億元,稅收1.2億元,安排2400餘人就業。目前,該項目汙水處理廠、淨水廠主體已完工,廠房正在進行回填土方。預計今年6月,汙水處理廠、淨水廠完成設備安裝調試,9月具備入駐條件。
5、「川南高端紡織產業園」正式開工
3月26日,四川省2020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自貢分會場在板倉工業園舉行。作為本次集中開工的代表項目,四川龍凱高端紡織面料生產項目備受矚目。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30億元,主要研發、生產服裝、醫用等功能性材料。該項目分兩期建設,此次開工的為第一期,規劃用地120畝,建築面積為6萬平方米,總投資11.5億元,將主要建設織布生產線1002條,年生產高端面料7680萬米。二期規劃用地165畝,將建設年產8230萬米高端面料生產線。
「該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後,將實現年銷售收入約35億元,年稅金不低於7000萬元,帶動就業600餘人。」四川龍凱紡織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是自貢高新區引進的首家高端紡織面料企業,該區將以此為基礎,打造「川南高端紡織產業園」。
四、產油國有望重回談判桌
原油價格大幅反彈
上周,國際油價在上周等待到了久違的反彈,市場多頭興奮不已,因為持續1月有餘的原油價格戰似乎迎來了轉機。在供增需減的逆向而行之後,全球原油儲備庫容接近極限,有機構預測全球原油儲備設施或在兩個月左右被填滿,在陸地庫容漸滿的情況下,大量原油被囤在海上浮倉,現在約有7500萬桶原油儲存在油輪上,短期仍將上升。三大產油國美、沙、俄終於有強烈的意願坐到桌前來談減產穩市場的議案。這其中美國變數較大,歐佩克+會議也從6號被推遲到9號進行,沙特和俄羅斯似乎還是在等待美國的誠意。總體來看,歐佩克+如果能在下周達成1000萬桶/天的減產水平,國際油價料能夠企穩在30美元/桶,如果達成的是一個縮量版的減產協議,顯然是不及市場預期的,油價或將回落。
五、美元重拾升勢
人民幣雙向波動
上周,美元指數重拾升勢,重新站上「100」關口,周五錄得100.6305。從本周公布的數據來看,美國失業率連續攀升,周五公布的3月非農就業人數減少了70.1萬人,所以本周美指上漲並無經濟基本面支撐,全球資產恐慌性拋售或許仍在持續。預計短期內,美指仍將在高位震蕩。上周,人民幣區間震蕩,周五錄得7.11020,較上周五小幅升值0.04%。總體而言,在主要非美貨幣普遍下行的情況下,人民幣走勢表現較具韌性,央行的調節作用並不明顯,所以我們認為由於國內疫情出現好轉,復工復產逐漸恢復常態化,加之政策支持,市場對於國內經濟預期情緒有所回暖,進而支撐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短期內,預計人民幣匯率仍將保持平穩雙向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