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中,美軍發起的第一次反攻,被北朝鮮人民軍輕鬆瓦解!

2020-12-18 戰爭野史

#韓戰#

8月12號天亮之前,在中路擔任突擊任務的美軍第五團戰鬥隊遭到了毀滅性的攻擊,在攻擊美軍第五戰鬥隊的過程當中,北朝鮮人民軍採用了他們非常熟悉的戰術,那就是穿插到敵人的後方,切斷他們的供給線,然後從後方在進攻美軍的主力目標,北朝鮮人民軍從小北山方向派出了兩輛坦克和幾門反坦克炮,沿著山谷來到了美軍的兩個炮兵營,北朝鮮人民軍的步兵也在向北部的一個高地滲透,同時使用著各種輕武器,居高臨下對這座村莊進行著不斷的攻擊。

美軍炮兵營也使用105毫米的榴彈炮,不斷地在向北朝鮮人民軍的這兩輛坦克射擊。但是由於他們缺乏反坦克炮彈,所以沒有產生什麼效果。而第九師炮兵營的155毫米大口徑的榴彈炮,因為炮筒的位置太高,沒辦法調低到足以打擊北朝鮮人民軍坦克和火炮的高度。最後,北朝鮮人民軍的步兵就佔領了美軍炮兵營的陣地。而美軍炮兵第九師營的陣地,也遭到了北朝鮮人民軍步兵的全力攻擊。

但是,在自己步兵的協同下,美軍第九師炮兵營還是守住了陣地。天亮了以後,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海盜式戰鬥轟炸機就開始對北朝鮮的部隊進行掃射,並且不斷用掛在機翼下面的火箭彈對北朝鮮人民軍的陣地進行反覆的攻擊。由於在前一天晚上,陣地上的美軍傷亡過大,用於跟空中這些戰鬥轟炸機聯繫的無線電設備全部都損壞了,他們沒辦法跟空中的這些飛機進行聯繫。緊急情況下,這些美國大兵就想出來,用信號槍發射曳光彈來為這些美軍的戰鬥轟炸機指示攻擊的位置。

儘管擁有空中打擊的力量,但是了,美軍在這次戰鬥當中損失還是相當慘重的。再後來美軍的戰史上,把這一次戰鬥稱為流血之谷。美軍炮兵營的兩個炮兵連,八門105毫米榴彈炮全部在北朝鮮人民軍的打擊下損失殆盡。炮兵第九師的六門155毫米榴彈炮也全部被北朝鮮人民軍給摧毀了。炮兵營一共有八十人陣亡,另外還有八十人負傷。第九師也戰死了十人,負傷六十人,還有三十人失蹤。

在這種戰爭過程中,失蹤的人絕大多數也都沒有活下來的可能性。在8月13號這天的美軍第五團戰鬥隊的另外一個營,還沿著公路繼續在推進,想要與美軍25步兵師下轄的35團會合。兩支部隊匯合以後繼續向西推進,一直推進到金州關隘的附近,並且在那裡俯視整個金州城,這就是美軍反攻過程當中唯一的一個最大的成就了。

美軍的第24團和南朝鮮國防軍的特遣隊原來是計劃,迅速消滅掉這些滲透到防線後方的北朝鮮小股部隊,但是他們一連戰鬥了十天,也沒能把這些北朝鮮人民軍的小股部隊給消滅掉。在這種情況下,美軍在韓戰當中組織的第一次反攻,就被北朝鮮人民軍給瓦解了。可以說,面對著美軍的第一次反擊,北朝鮮人民軍大獲全勝,他們沒有從其他的戰線上抽調一兵一卒,僅僅依靠著兵員嚴重不足的北朝鮮人民軍第六師和第83摩託化團頂住了裝備精良,兵力是他們兩倍的美軍的進攻。

很顯然,這其中的關鍵問題主要是美軍沒有能夠迅速的掃清小北山上的北朝鮮人民軍,還有就是戰鬥一開始,北朝鮮人民軍就從中路穿插突擊,佔領了美軍後方的幾個非常重要的制高點。從這些制高點上,天天向美軍的補給線攻擊,封鎖或者埋設地雷破壞美軍的補給線,這樣在心理上給美軍造成了極大的憂慮和不安。再加上流血之谷的戰役對美軍造成的破壞就更大了。

美軍發動的這第一次反擊當中,擁有高度機動性和極為強大的武器裝備還是遠遠不夠的,美軍的高度機動性就意味著他們對公路的依賴非常的嚴重,而他們所發起攻擊的公路兩旁全是崇山峻岭,北朝鮮人民軍翻山越嶺的能力相當強。而美軍在翻山越嶺的能力跟北朝鮮人民軍簡直不可同日而語,當時美軍指揮官根據這一次的反擊失敗得出了如下的結論,要戰勝北朝鮮人,那麼美軍就必須要翻山越嶺,用槍炮手榴彈,直接把北朝鮮人民軍從陣地上給趕出來,並且要精心的指引迫擊炮,大炮以及空中的飛機進行攻擊!

在成功地挫敗了美軍的第一次大規模的反擊以後,北方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迎來了8月15號的祖國光復五周年的紀念日,在北朝鮮被稱為光輝節。在光輝節這一天,北朝鮮人民軍已經佔領了南朝鮮90%以上的地區,控制了南朝鮮92%以上的人口,北朝鮮方面迅速在南朝鮮的土地上實行土地改革,頒布勞動法令,採取了一系列跟他們在北方一樣的措施。

不過,在1950年八月底的時候,前線的情況可並沒有金日成所預料的那麼樂觀。在南朝鮮馬山前線的美軍和北朝鮮人民軍已經形成了一種僵持不下的危險局面。這會兒的美軍和北朝鮮人民軍的就像兩名在打拳擊的拳擊手一樣,他們已經完全精疲力盡了。雖然都在盡最大的努力堅持,甚至於相互還不斷的攻擊,但是都在急切地盼望聽到這一輪比賽結束,那一聲結束的口哨聲。

相關焦點

  • 韓戰中,沃克將軍領兵發起第一次美軍的反攻,摧毀朝鮮陣地!
    話說韓戰中,美軍在不斷撤退中,形成了釜山環形防禦圈,在這防禦圈當中,有一段非常重要的門戶防線。這一段防線位於馬山以南,距離釜山的直線距離大概在35公裡左右,是整個釜山防禦圈當中最危險的一段。這一次反攻將是美軍在韓戰當中的第一次反攻,沃克將軍發動這一次反攻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消滅目前仍在向馬山方向推進的北朝鮮人民軍的第六師。當時美軍第八集團軍的情報部門估計,北朝鮮人民軍的第六師這會兒有作戰人員七千五百人。從現在看來,第八集團軍的情報部門的估計相當準確。儘管這會兒被朝鮮人民軍第六師自己的戰鬥人員已經減員到了六千人。
  • 美軍派遣兩個師,幫助防禦大田,結果卻被北朝鮮人民軍徹底打敗!
    這沃爾頓沃克中將是在1948年9月3號擔任的第八集團軍的司令,1950年7月6號沃克中將就被任命為駐朝美軍的總司令。說完美軍這方的力量咱們再來說一說北朝鮮人民軍。北朝鮮人民軍自從1950年6月25號發起了對南方的作戰後可謂是節節勝利,這會兒正準備發起大田戰役。
  • 美軍和南朝鮮軍隊節節敗退,北朝鮮人民軍卻為何沒有攻下釜山?
    北朝鮮人民軍的第六師在之前儘管延誤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一重新投入進攻,所有第六師人民軍的士兵都非常清楚他們的使命,用他們師長方好山的話來說,那就是要解放晉州,最後一站就是切斷敵人的咽喉,攻克釜山。美軍第24步兵師用來阻擋北朝鮮人民軍第六師的兵力,只有19團和34團。這兩個團的兵力加起來也就兩千來人,根本不是北朝鮮人民軍第六師的對手。
  • 美朝戰爭,美國為什麼選在仁川,反攻朝鮮
    這批部隊將要對海岸發起猛攻,或者更準確地說,是用梯子從他們的登陸艇爬上海岸。地點選在仁川,前提是在釜山灘頭的部隊能堅持足夠長的時間,以使這次反攻成為可能。如果這次迂迴登陸能取得成功的話那就能很快奪回金浦機場,隨之,漢城也會很快拿下,這樣,戰爭前大韓民國的李承晚政府也就能重新上臺執政了。兩棲攻擊的第一個目標就是仁川港口的月尾島。
  • 韓戰時期朝鮮人民軍老照片:曾被美國打的狼狽不堪,難得一見
    在韓戰爆發前蘇聯曾經給北朝鮮遺留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二戰結束後美蘇曾經各佔據半島南北,這些裝備都是和美軍共同佔領朝鮮時蘇軍自身的武器,可以說都是一手裝備。 【在站崗的人民軍士兵】圖中的士兵穿著冬裝的棉衣、棉褲,在朝鮮半島冬天寒冷的氣候中,這些普通的軍裝起到了很好的保暖效果,但是在戰鬥中由於過於臃腫也很影響戰鬥力。
  • 朝鮮教科書上描述的抗美援朝戰爭
    1945年9月,美軍強佔南朝鮮。自1947年1月1日至戰爭前夕的三年半期間,南朝鮮方面對北朝鮮進行了5150多次有組織的武裝挑釁。這是韓戰的序幕,是「試驗戰爭」。美國為了擺脫席捲本國的嚴重經濟危機,於1950年6月25日對共和國北半部發動了武裝侵略。
  • 韓戰,麥克阿瑟如何「親手」打碎美軍的「不敗神話」?
    引言道格拉斯·麥克阿瑟,號稱美國「歷史上最厲害的將軍」,他曾接連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因為戰功卓著所以在美軍中地位顯著。韓戰時期,麥克阿瑟指揮的美軍,剛剛打贏過強大無比的德國,戰勝過極其頑強的日本,當時世界各國普遍認為,美軍是一支擁有著「不敗神話」的軍隊。因此,當時的中國人民對於能否戰勝美國並不是十分確定。
  • 韓戰時美軍仁川登陸的歷史照片,難怪北朝鮮軍隊會迅速潰敗
    美軍的仁川登陸就是一場海陸空的立體行動,這場面不亞於現代化戰爭,難怪北朝鮮軍隊會抵擋不住。 照片裡美軍海軍陸戰隊正在登岸,仁川登陸的美軍規模非常的龐大,致使朝鮮人民軍的後勤補給線被切斷。
  • 韓戰初期,朝鮮人民軍為何會戰鬥力極強,殲敵60000多人
    70年前的韓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亞洲地區規模較大的局部戰爭。這場戰爭給亞洲地區的影響一直持續到今天。然而,當我們系統的研究韓戰的歷史,會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韓戰初期,朝鮮人民軍對韓軍是一邊倒的進攻優勢。
  • 朝鮮人民軍為什麼會兵敗釜山?我國志願軍為什麼要抗美援朝?
    這其實就是四野的幾個朝鮮師,這批軍人在經歷過漫長的戰爭歲月後,早就變成了驍勇善戰的勇者之師,最後我方同意將幾個朝鮮師移交給朝鮮,總人數大概3.7萬人。之後朝鮮又收回蘇軍中的朝鮮族人,並且花大代價採購了蘇聯一大批強力的軍事裝備及武器。
  • 勇猛善戰還是不堪一擊,韓戰中,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
    勇猛善戰還是不堪一擊,韓戰中,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韓戰,將世界三個舉足輕重的大國捲入了戰爭,蘇聯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是一直在背後給中國和朝鮮提供軍事援助,美國也知道蘇聯在背後捅刀子,但是看破不說破,既然你背後搞小動作,那麼我召開聯合國會議,派人直接參戰朝鮮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句,任何國家所有的政治行為和軍事行為都是建立在本國利益之上的
  • 韓戰中,北朝鮮人民軍坦克部隊和南朝鮮反坦克力量的概述
    韓戰中,北朝鮮人民軍坦克部隊和南朝鮮反坦克力量的概述 1948年,北朝鮮第一支戰車部隊第15坦克團組建。它並非戰鬥部隊,只是負責培養裝甲兵人才,由蘇聯教官和部分中共東北野戰軍的坦克駕駛員進行教學訓練。
  • 韓戰中如何準確預測美軍仁川登陸
    導語:1950年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截斷朝鮮人民軍後路,南北夾擊,朝鮮戰勢立即逆轉。中國組建志願軍赴朝。鮮為人知的是,中國對美軍仁川登陸早有判斷。韓戰初期,本文作者雷英夫時刻關注戰爭走勢,認真研究美軍指揮官的特點,準確預測出美軍將在仁川登陸,為國家領導人進行戰略決策提供了有益參考。
  • 韓戰爆發後,中國此司令員提前預警:美軍會在仁川等地登陸!
    並且,鄧華還特別強調,與美軍作戰,我們必須「充分發揚近戰」、「發揚夜戰」的長處。鄧華的這些戰術見解,後來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作為戰略預備隊的司令員,鄧華特別關注戰局的發展,尤其是美軍的行動。當時,人民軍已推進到洛東江一線,但是敵人負隅頑抗,戰爭進入膠著狀態。
  • 美國在韓戰中的三大法寶:自負、原子彈和不會爆炸的炸彈
    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發橫財,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顯身手,不過,在二戰結束後一躍成為與蘇聯並列的頭號軍事強國後,美國對自己的軍事實力越來越高高在上、狂妄自大,而美國這種自負的心理在韓戰中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自負」了美國插手韓戰、攻擊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的法寶之一。
  • 南朝鮮為何沒參加《朝鮮停戰協定》的籤訂
    這樣招募來的部隊中出現了很多逃兵。這時南韓軍實際上就已垮了,在後來的戰鬥中美軍開始介入:在水原戰役中美軍24師先遣部隊「史密斯支隊」參與了戰鬥,然而這些從日本倉促趕來的美軍也根本不是強悍的朝鮮人民軍的對手。一戰下來之後600人的「史密斯支隊」幾乎被全殲有150人死亡、72人被俘,其餘士兵大多負傷。此戰後朝鮮人民軍開始意識到美軍已介入到這場戰爭。
  • 美軍登場,北朝鮮對釜山防禦圈美韓聯軍發起最後一搏,目標:釜山
    因為此時的南韓軍隊面對北朝鮮人民軍毫無招架之力,如果美國還不出手,用不了多久北朝鮮就可以解放全朝鮮半島了,到時候美國在遠東的直接利益將受到威脅。圍殲美軍24步兵師7月20日早晨北朝鮮人民軍發起總攻,美軍24師與北朝鮮軍隊展開巷戰,但還沒到一天就頂不住了,20下午準備突圍,在路途遭到北朝鮮第4師18團的伏擊,損失慘重,潰不成軍
  • 中國志願軍入朝鮮打的那麼艱苦,朝鮮人民軍在幹嘛?他們戰鬥力怎麼樣?
    透過歷史的瞳孔可以看到歷史長河波瀾壯闊,同時也蘊含著哲理,讓我們一起推開歷史的大門,感受古人的智慧吧 韓戰時期, 朝鮮人民軍的戰鬥力還是比較強悍的 當時,朝鮮半島南北分立之時,在我國和蘇聯的支援下,北朝鮮得以建立起一支較為完備的武裝力量
  • 韓戰:美軍情報戰手段知多少
    制約航空偵察作用發揮的另一個因素是軍中缺乏足夠的航空照片判讀員,這一狀況直到戰爭中後期才得到緩解。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後,麥克阿瑟在漢城開完會,聞聽發現了大量中國軍隊,將信將疑。在座機返航東京時,他突然冒險命令駕駛員向北飛去,一直飛到鴨綠江邊上。
  • 朝鮮人民軍三天拿下漢城,軍官感慨:多謝蘇中兩位老大哥出錢出人
    1950年6月25日拂曉,南北朝鮮爆發了衝突,一場意義深遠的韓戰正式打響。關於雙方究竟誰打響的第一槍,眾說紛紜,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其實,這件事情並不需要過多糾結,南北朝鮮之間的戰爭從本質上是本民族內部的統一之戰,並非是反抗外敵入侵的反侵略戰爭,因此過於糾結是誰先發起的戰爭意義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