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一首佛教偈子,出自禪宗六祖慧能的《壇經》。因了一個非常有名的禪宗分裂故事,這首偈子廣為流傳。因為耳熟能詳,我們就先大致交代一下。
唐太宗玄武門之變後,奪得天下。唐高宗時期,雙聖臨朝,佛教在大唐興盛繁榮。其時結合中國本土哲思的禪宗大放異彩,無數信眾修行。鹹亨三年(672),禪宗五祖弘忍感覺自己時日不多,準備傳授衣缽,讓弟子們寫詩明志。上座弟子神秀寫了一首: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師傅不大滿意,覺得神秀沒有開悟。大字不識一個的火頭僧慧能讓人讀了提在牆上的佛偈,也隨口吟得一首,讓別人幫忙題在了壁上: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覺得慧能悟道了禪宗真諦,就傳了他衣缽,兩年後圓寂。慧能得了衣缽後南下隱忍數年,創立了南派禪宗,後來慧能的弟子在法會上辯倒了已經成為北派禪宗宗師神秀的弟子,南派禪宗奪得禪宗正統。
這個故事充滿了各種離奇的色彩,充分肯定了頓悟(六祖不識字,火頭僧),加上五祖當面不認可,背地裡敲頭三下,半夜傳法(像不像西遊記),怕神秀加害,連夜送船讓慧能隱遁(宮鬥),幾十年後,南禪勇奪正統(復仇)。所以這個故事不論是在禪宗裡,還是在老百姓口裡,都是繪聲繪色如戲文一般。這大戲裡面慧能自然是隱忍光復的男主,神秀這個大師則充當了反面角色。
神秀挺冤的。作為弘忍的上座弟子,被小師弟搶了衣缽不說,還被冤枉成為私利慾加害慧能的小人。其實神秀相當的牛,不但創立了禪宗的北宗,還成為了唐朝護國法師。《佛祖綱目》云:
神秀居東都,天下稱兩京法主,三帝門師,神龍二年二月入滅,諡大通。秀生於隋末,百有餘歲,未嘗自言,故人莫知其數。
那這個神乎其神的故事是不是慧能說的呢?其實也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