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造核武器水漂彈,為何不能造出頂尖航發?工藝材料是關鍵

2020-12-15 騰訊網

我國軍事工業歷經70年建設發展,憑藉著數代軍工人的不懈努力,如今中國在絕大多數軍事領域,已經實現了對西方先進國家的趕超。但是,在號稱工業王冠上的鑽石,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的研發設計製造方面,我國卻仍遠落後於美俄等西方國家。國內網際網路曾這樣極端的形容中國航發工業;即使美國白送中國頂尖航空發動機的圖紙,中國也造不出性能相近的航空發動機。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航空軍用發動機是作戰飛機的心臟,亦是驅使作戰戰機飛上天空並發揮相關作戰能力的重要核心。性能優異的航空發動機不僅可以顯著的提升一款作戰飛機的性能,降低一型作戰飛機的故障率和全壽命維護使用成本,更能在一款作戰飛機處於研發階段時,對該機的整體設計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研發出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航空發動機,一直都是世界各主要軍事強國最為重視的資源投入。

然而,作為現代工業王冠上的鑽石,航空發動機無論是研發設計,還是製造生產都需要頂尖的軍事科技水平和材料加工製造工藝支撐,非一般的工業強國可以完成。作為對比,目前能生產製造核彈的國家有10個,能設計研發五代機的國家不到5個,能加入高超音速武器俱樂部的國家只有中美俄三個,而具備生產製造各類型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的國家只有美國1個。由此對比我們也能一瞥,研發可靠的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的門檻究竟有多高。

也正是因為高性能航空發動機象徵著現代工業研發製造技術的頂峰,門檻高難以製造生產,製造工藝和材料技術水平一直都不入流的我國,才難以在短期內研發出性能足以與西方國家媲美的高性能航空發動機。中航工業董事長林左鳴2014年在接受媒體時表示,短期目標是爭取中國航空發動機能達到美蘇80年代的水平,可見中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的落後。

此外,值得一提,巴基斯坦過去的6年內多次拒絕在中國研發設計的"梟龍"戰機安裝中國製造的渦扇13發動機,而選擇從俄羅斯進口推力甚至更低的RD-93發動機也是因為中國發動機的可靠性問題。在2019年空軍節上,空軍官方人士介紹運-20數據時,也有提到,運-20目前最大起飛重量只有179噸,猜測背後也是因為渦扇-18推力不足,渦扇-20距離投入安裝還需一定時間才導致的。

中國製造的航空發動機的壽命普遍只有2000到3000小時,相對的,俄制發動機普遍壽命4000小時,美系航空發動機更在1萬小時以上,且全壽命維護次數比2000小時的中國航空發動機更小,究其根本,還是製造工藝和材料問題導致的發動機可靠性不足所致。

而這種問題,顯然不是美國提供全套頂尖航空發動機的圖紙就能解決的,像這種軍事裝備圖紙,更多的是提供設計上的參考,並不會標註全部零部件的具體生產工藝和材料構成,這才是航空發動機難以被複製的核心關鍵。事實上,中國在航空發動機的設計研發上並無問題,給中國F22戰機的F-119發動機圖紙,中國很快就能基於圖紙造出一模一樣的發動機甚至在設計上更先進的發動機。但是,沒有足夠精密的加工工藝先進的材料搭配技術,即使設計團隊再優秀,這樣的發動機過了生產線後的也只是中看不中用的次等貨。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給中國提供先進航發是陰謀?美國計劃遭曝光:準備在關鍵時刻斷供
    文\世界C919大飛機項目長久以來一直受到廣大軍迷們的關注,雖然這不是國防軍工項目,但C919對於我們中國而言,有著打破國外壟斷、造出中國人自研自產的大飛機這一積極意義。先進的航空發動機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中國的短板,這一點不止存在於中國空軍的各型號戰機之上,對於民航領域的國產大飛機而言同樣如此。國產航發業在C919立項之初,暫時還造不出來能和歐美同類一線產品相媲美的先進航發,尤其是在燃油利用率和效費比上要相差較大。
  • 全球頂尖儀器基本被美日德掌握,中國在高端設備上佔多少席位?
    隨著我國向著製造強國的關口大步邁進,在涉及半導體集成電路、高端航空材料、精密光學儀器和生物醫學等領域時,必須以高端的硬體設備或者材料作為基礎。雖然目前中國半導體企業中微已經研製出5納米級的蝕刻機,但目前刻蝕技術最為成熟和設備精度最高的企業還屬日本日立公司。在半導體晶片所用材料的研發上,日本信越化學在晶圓等矽材料的半導體上佔據著全球近70%的份額,而在光刻膠、光罩等半導體材料上仍掌握著話語權。
  • 中國航發航材院研究員唐定中:跨過高壓渦輪葉片合格率"大山"
    提升這一重要零件的生產合格率和產能,成為我國航空發動機自主研發、製造的關鍵。 不久前,中國航發航材院(以下簡稱「航材院」)對外公布,高壓渦輪葉片鑄造合格率和產能實現大幅提升,有效滿足了國產航空發動機的生產配裝需求。啃下這塊「硬骨頭」的,是看上去有些瘦削的唐定中。這位航材院研究員帶領團隊,僅用一年半的時間便跨過了合格率這座「大山」。
  • 日本光學技術全球第一,為啥造出頂尖光刻機的偏偏是荷蘭ASML?
    日本光學技術全球第一,為啥造出頂尖光刻機的偏偏是荷蘭ASML?華為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因為臺積電不再為華為代工晶片產品,所以華為手機可能面臨沒有晶片可用的局面。光刻機號稱是人類最精密複雜的機器,全球能夠生產頂尖光刻機的廠商只有一家,那就是荷蘭的asml,市面上絕大多數的光刻機產品都來自於asml。晶片是怎麼形成的?光刻機是怎麼工作的呢?
  • 日本真能7天造出核彈?被嚴重高估的東瀛核能力,也不得不重視
    有人認為,日本擁有最頂尖的工業實力,如果它想造核武器,最多七天就能完成,這樣說正確嗎?首先,核彈是個很籠統的概念,言外之意就是核彈不止一種,目前至少分為三種,也就是原子彈、氫彈、中子彈。其中原子彈和氫彈還有小型化的設計,技術難度有天壤之別,最簡單的核武器連某些吃穿問題都沒有解決的小國都能搞出來,日本似乎沒有道理做不到。尤其是在物理知識滿天飛的當今時代,連一般的大學生都清楚地知道核彈的設計原理,日本的科研團隊加上它數一數二的工業實力,是有可能造出頂級核彈的,但這需要時間,7天使不可能的。
  • 梟龍航發之爭塵埃落定!俄制航發最終獲勝,渦扇13為何落敗?
    儘管如今梟龍BLOCK3進展順利,但是截止到現在,梟龍戰鬥機的發動機選型也沒有新的發動機出現,此前曾經有消息傳出中巴聯合研製的梟龍3戰機將會使用我國新一代中推渦扇13發動機,但是從俄羅斯透露的消息來看,這一次梟龍將會繼續延用俄羅斯產航空發動機,而這回俄羅斯發動機的生產數量除以2,便很有可能就是第三代梟龍改進型號的生產數量,畢竟不能能一架梟龍就只給配一臺發動機,還要多出一臺作為備用
  • 我國何時能造出世界一流航空發動機?值得驕傲!井噴時代悄悄來臨
    其實中國已經是世界航空發動機強國,中國現在就能製造國際一流的航空發動機,例如國產渦扇-10和改進型渦扇-10B發動機。很多公眾都不知道,中國是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世界第三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先進大推力小涵道比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的國家。目前國際上能搞火箭、飛彈、核彈的國家有很多,能搞飛機的也有十幾個國家。
  • 中國航發航材院副院長陳祥寶:發動機研製必須遵循科學規律
    3月10日,在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發航材院副院長陳祥寶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說。尊重規律 發動機研製沒有捷徑可走在國家「十三五」規劃中,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項目位列未來五年中國計劃實施的100個重大工程及項目之首。陳祥寶認為,這充分體現了中央決心和國家意志。
  • 中國航發每日一學:民用航空器事件調查規定
    「雲」上質量考核4月7-8日,中國航發南方組織全員質量考試,通過雲端學習平臺對員工「質量管理50條」、質量程序文件等內容的掌握情況進行考核,進一步強化員工質量意識,提升質量管理能力。2.分享經驗,擴大成果4月7日,中國航髮長春控制召開產品技術攻關成果總結交流分享會,總結回顧產品研製情況,安排部署後續工作重點,推動技術實現新突破。
  • 中國航發全力以赴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
    集中精力 攻堅克難「攻克航空發動機瓶頸問題,彰顯中國航發許黨報國、忠誠奉獻的時代風採。」按照中國航發黨組關於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部署要求,廣大幹部職工紛紛展開了難題大會戰。在中國航發東安,張鵬和韓爍正反覆開展葉片裝配拆分試驗,為了滿足轉子對鈦合金葉片的鬆緊度裝配要求,他們主動擔起了調整葉片夾緊力矩的任務。
  • 上了先進工藝後,渦扇10壽命已達美國1/2,中國航發漸入自由王國
    抄作業的問題就在於,如果不能正確的理解原理純粹抄,那麼越複雜越難抄。抄10頁紙和抄100頁紙出錯的概率肯定是不一樣的。早期的軍用飛機,大多數是渦輪噴氣發動機,抄起來相對比較簡單。運20誕生前,長期佔據國產主力運輸機位置的是運8,發動機為渦槳6。
  • 央企優秀故事結果揭曉 中國航發碩果纍纍!
    12月23日,第三屆中央企業優秀故事在京發布,中國航發6部作品從70餘家央企推薦報送的1600餘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入選中央企業優秀故事。中國航發航材院《單色的彩虹》獲評一等獎,中國航發動研所《升旗》獲評二等獎,中國航發渦輪院《我有一條紅哈達》、西航《航發人的家與國》、黎明《刺鳥》三部作品獲評三等獎,中國航發西控《決戰》獲評優秀獎。
  • 新航發推力增加2倍,國產大飛機C919迎關鍵進展,將迎井噴
    國產化長江1000系列大涵道對我國C919發動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了這顆中國心才能徹底不懼外國斷供禁運的威脅,打入國際市場。新發動機的進展標誌著國產先進航發在不斷投入下即將迎來井噴。
  • 戰機尾部噴火不斷,發動機工作溫度高達2000℃,葉片材料是關鍵
    戰機尾部噴火不斷,發動機工作溫度高達2000℃,葉片材料是關鍵在航天航空以及一些武器發展上,發動機的研發是非常重要的,作為一款能夠直接關乎國家生存性的發展,戰機方面投入實力也是更多的。現代航空發動機工作時內部溫度可以達到2000℃,這樣的一種高溫考驗是非常嚴峻的,然而鋼鐵是最初航發系統以及製造發動機最主要的一種材料,但是航發內部的高溫已經讓鋼鐵緊逼熔點。
  • 中國大飛機為何受到美俄限制?國產航發不過關,3個問題需解決
    這兩件事情也讓外界有了一種中國大飛機研發進度會受到美俄限制的感覺。其實,真正制約中國大飛機發展的根本問題就是航空發動機的問題,這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雖然我國早在2016年就啟動了多項航發的研發計劃,還特意為C919和C929準備了CJ-1000X和CJ-2000這兩款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
  • 航發核心資產
    航空產業鏈主要包括上遊研發設計、高端材料供應、零部件製造,中遊分系統製造和下遊整機製造、整機試驗、維修保障。在航發產業鏈中,發動機的整機和系統製造是最關鍵的一步。此外在外貿方面,國產航發伴隨國產戰機走出去的可能性也在逐步增強。2020年11月21日,網傳大運已裝備四臺WS-20發動機進行飛行試驗。
  • 成立中國航發,意義堪比「兩彈一星」工程
    成立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有利於發揚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舉國體制優勢,徹底突破航空發動機這個「瓶頸」。我國航空工業的發展長期以來受制於發動機,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ARJ21「翔鳳」飛機,配裝的是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的CF34-10A發動機,遠銷國外的「新舟600」飛機,配裝的是加拿大普惠公司的PW127J發動機,「中國造」飛機用「西洋心」,這是中國航空人的「心病」。
  • 航發科技:獲得政府補貼約233萬元
    每經AI快訊,航發科技(SH 600391,收盤價:23.04元)9月30日下午發布公告稱,前次披露日至本公告披露日止,公司收到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約233萬元。2019年年報顯示,航發科技的主營業務為製造業,佔營收比例為:98.92%。
  • 中國航發每日一學:南徵北戰馬背吟
    4.安全生產細落實近日,中國航發西航開展安全生產監督檢查, 推動安全責任落實、人員安全管控、設備隱患治理等工作落實落細。5.適航培訓,明確要求近日,中國航發東安開展輔助動力裝置首件鑑定培訓,講解首件鑑定中涉及的相關文件內容,促進適航工作順利進行。
  • 日本光學技術全球第一,為何高端光刻機只有荷蘭ASML能造?
    其中特別是光學技術,在整個光刻機中佔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光學條件滿足了精度標準,才能在半導體材料上刻畫出精確的電路圖。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只要光學技術達到了頂尖水平,就能參透光刻機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日本的光學技術全球第一,卻仍然沒能掌握領先的光刻機技術,也生產不出來高端光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