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飛機為何受到美俄限制?國產航發不過關,3個問題需解決

2020-12-16 航空新視覺

航空發動機被稱為一個國家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是了解一個國家工業實力最直觀的證明。目前,全球有能力研發和生產航空發動機的國家無不都是工業強國,而我國也勉強才進入了這個領域中。從年初的美國暫停CFM-LEAP-1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出口,導致外界對於C919客機的研發計劃一度陷入悲觀。雖然後來在通用電氣公司的遊說之下,美國恢復了供應,卻也讓我們看到了C919客機輝煌下的「定時炸彈」。而在前不久,俄羅斯方面表示CR-929客機交付時間可能要延期,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國和俄羅斯在技術轉讓方面無法達成一致。這兩件事情也讓外界有了一種中國大飛機研發進度會受到美俄限制的感覺。

其實,真正制約中國大飛機發展的根本問題就是航空發動機的問題,這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雖然我國早在2016年就啟動了多項航發的研發計劃,還特意為C919和C929準備了CJ-1000X和CJ-2000這兩款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不過幾年過去了,除了偶爾傳來CJ-1000即將進行測試的消息以外,還沒有任何成品出現。而在前段時間媒體發布的「2020年航空發動機發展戰略報告中」,有專家就指出了為什麼國產航空發動機不過關的原因,其中有3個問題是現階段最需要解決的。

首先是研發基礎薄弱,人才和技術儲備不足的問題。與世界航發巨頭美國普惠公司和通用電氣公司,英國羅羅公司動輒數萬名員工相比,國內的幾大航空發動機製造單位也才僅僅只有數千人的規模,研發人員數量之間有明顯的差距。雖然我國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開始了噴氣式發動機的研發工作,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導致技術並沒有達到與世界發展一致的水平,研發基礎非常薄弱。不僅是研發人員技術上的差距,更重要的還是發動機製造工藝領域的差距。與金融、人工智慧和程序開發這些新興行業相比,傳統的冶金和機械製造顯然對於大學生來說沒有任何吸引力,長期下去可能會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面。

其次是一味地進行模仿和過多項目同時開展的問題。早期,我國發動機技術主要是依靠蘇聯和英國的幫助。因為經濟、技術和工業基礎薄弱的原因,只對這些進口發動機進行一味的模仿,導致根本沒有徹底明白髮動機的製造技術和相關研發工藝,在發動機的研發上失去了獨立自主的意識,完全是按照國外的發展模式在走。同時,WS-9、WS-10、WS-13和WS-18等多款發動機的同時研發,使得原本不多的人力和物力被分散到了各處,不僅技術水平沒有得到提升,相反製造出現的產品也無法達到使用標準。並且因為急於求成,在沒有弄清楚技術和原理的情況下貿然展開研究,最終質量和性能上都無法達到國外同類型的水平。

畢竟有些地方他們也是耗費了數十年的才掌握,所以憑什麼認為我們只需要數年就能掌握。當年美國從渦噴到渦扇技術的發展,是經歷了接近10年的時間,以當時美國的實力都需要10年的時間,對於我們來說顯然是需要更多的時間。但是沒能客觀地認識到研發發動機的困難點,急匆匆地上馬最終也只能黯然下馬。所以很多時候需要的不是技術先進,而是技術的沉澱。最後一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即資金的問題。一直以「快、好、省」為研發口號的我國相關航發單位為什麼一直都拿不出來一款「拳頭產品」,更重要的還是資金上的問題。

據國外媒體不完全統計,從上個世紀70年代至今,美國兩大航發巨頭普惠和通用電氣在航空發動機領域投資超過了1000億美元,還不包括一些改造型號的研發費用。而我們一直所熟悉的F-119渦扇發動機,其研發資金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達到了60多億美元,除了技術以外,可以說完全是用錢砸出來的。而在民用發動機領域,英國羅羅公司為什麼能夠同普惠和通用競爭,也是有它的原因的。為了能夠研發出RB-211渦扇發動機,其耗費了羅羅公司全部的研發成本,差不多10多億英鎊。但是也正是這款發動機讓羅·羅在航空器發動機領域從一個小廠商變為了航空巨頭,而這也為後續的Trent系列發動機打下了基礎。

相關焦點

  • 中國或暫停採購波音 國產大飛機開啟黃金時代
    財聯社5月18日訊,大飛機板塊早盤拉升,漲2.3%。截至午間收盤,北摩高科、博雲新材和新研股份3股漲停,鉑力特、中航高科漲逾7%,航發控制、銀邦股份、中航飛機等漲幅居前。消息面上,《環球時報》稍早曾有報導稱,有接近中國政府的消息人士稱,如果美方正式對華為「卡脖子」,中方將給予強力反擊。中方可採用的具體反制措施可能包括:將美有關企業納入中方「不可靠實體清單」,依照相關規定對美國高通、思科、蘋果等企業進入限制或調整,暫停採購波音飛機等。
  • 國產大飛機C919需要全部國產嗎?全球供應鏈就是受制於人?
    再談國產大飛機C919,一款民用大飛機需要全部國產嗎?網上始終有一種聲音,C919不是全國產,發動機和許多零部件全球採購。這大大限制了C919的發展。不知道這些聲音的根源何在,但是還是再談一下!3、C919大飛機全球供應鏈,匯全球之智,作用在國產大飛機,除了更加安全可靠,更重要的是帶動國內航空產業的發展,通過合資航空企業,提高了航空產業的技術水平,管理能力,豐富了航空產業鏈,對中國航空工業,航發工業的發展舉足輕重,不但能推動國內大飛機的製造能力,航發的快速發展,更能提高航發的壽命。
  • 俄羅斯拒絕發動機技術轉讓,C929客機交付延期,國產航發不可再等
    而在第二階段,才開始換裝俄羅斯的PD-30渦扇發動機和國產CJ-2000渦扇發動機,這將全面實現CR-929客機的國產化。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未來CR-929客機應該會主要安裝俄羅斯研製的PD-30渦扇發動機,而國產CJ-2000因為技術和研發進度的問題可能要等到2030年以後才能開始進行量產測試,將無緣第二批客機的換裝計劃。
  • 給中國提供先進航發是陰謀?美國計劃遭曝光:準備在關鍵時刻斷供
    文\世界C919大飛機項目長久以來一直受到廣大軍迷們的關注,雖然這不是國防軍工項目,但C919對於我們中國而言,有著打破國外壟斷、造出中國人自研自產的大飛機這一積極意義。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C919之後的中國民航業將逐步走上使用國產自研大飛機的道路,未來會逐漸減少對歐洲空客和美國波音的依賴,同時用C919及其後的C929等多個項目的國產飛機進軍國際市場,打破國際民航市場被歐洲空客和美國波音壟斷的局面。而面對如此這般的發展態勢,向來奉行霸權主義的美國所作的一切卻值得加以分析。
  • 新航發推力增加2倍,國產大飛機C919迎關鍵進展,將迎井噴
    國產化長江1000系列大涵道對我國C919發動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了這顆中國心才能徹底不懼外國斷供禁運的威脅,打入國際市場。新發動機的進展標誌著國產先進航發在不斷投入下即將迎來井噴。
  • 世界三大航發巨頭,美國第一名,俄羅斯稍次一點,中國是什麼水平
    航空發動機被譽為「工業心臟」,一架性能優異的戰鬥機,離不開航空發動機做支撐,這也是我國此前不惜花大資金也要將馬達西奇航空公司的股份購買的主要原因。別看航空發動機的個頭不大,但是其製造技術可以說位居所有工業產品前沿,甚至比核武器還要更考驗技術。
  • 美國這招終於來了,國產大飛機迎來最大挑戰?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被國人寄予眾望的C919幹線客機項目,僅僅在一年之間就完成了3架原型機的下線和首飛,其整體研發進程可以說是漸入佳境。然而,正當大家都在期待這款國產大飛機能夠在近期通過適航資格證,並在2021年正式交付商用時,一個巨大的挑戰卻是悄然而至。
  • 中航集團取得突破性進展,國產航發的春天還會遠嗎
    中航集團取得突破性進展,國產航發的春天還會遠嗎?就在前不久,國產CJ2000大涵道比航發完成了一次點火測試,雖說點火測試僅僅是一個航發的起點,但CJ2000點火測試取得成功無疑意味著中國的航發產業一直處於飛速提升狀態,在這些航發的研發歷程中,我國科研團隊不但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更是能夠讓殲20從中受益,因為大涵道比航發的研究成功意味著再過不久,殲20的航發也能實現「完全」國產化,而C919這類的客機也將有救了,國產航發的春天即將到來。
  • 各國最快戰機速度大比拼:美3.35馬赫,俄3.2馬赫,中國多少?
    該機是第一種成功突破熱障的實用型噴氣式飛機,實戰記錄中沒有任何一架曾被敵機或防空飛彈擊落過。】 相比美俄兩個軍事強國來說,中國只能用「後起之秀」來形容,在戰機的飛行速度上還有一定的差距,不過我國的發展速度十分驚人,想要趕超他們只是時間問題。拿目前我國最快的戰機殲-20來說,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五代機之一,其各方面性能都相當強大,最快速度可以達到3馬赫左右。
  • 梟龍航發之爭塵埃落定!俄制航發最終獲勝,渦扇13為何落敗?
    截止到目前,梟龍前兩個批次的戰鬥機數量已經達到了200架左右,儘管這是一型輕型戰鬥機,但是勝在功能齊全,能夠執行超視距、格鬥、對地精確攻擊、防區外打擊和反艦等任務,儘管受限於體格的問題是個小短腿,但是對於國土面積不大的國家來說,這仍然是一款極具性價比的戰鬥機。
  • 中國能造核武器水漂彈,為何不能造出頂尖航發?工藝材料是關鍵
    我國軍事工業歷經70年建設發展,憑藉著數代軍工人的不懈努力,如今中國在絕大多數軍事領域,已經實現了對西方先進國家的趕超。但是,在號稱工業王冠上的鑽石,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的研發設計製造方面,我國卻仍遠落後於美俄等西方國家。
  • 大飛機的中國心:C-919何時能擺脫進口航發,用上純國產發動機?
    最終美國總統川普公開表示,反對這種向中國停止出口發動機的行為,強調美國希望向中國等其他國家出售產品,希望中國購買美國的飛機和發動機,這種正常交易不會被打斷。雖然美方這番表態,暫時解除了C919客機斷髮的危險,但是誰也無法保證,未來美國會不會故伎重施,甚至動真格的禁止美法合資公司CFM向中國出口C919客機使用的LEAP-1C發動機,屆時C919客機將再一次陷入這種沒有發動機可用的尷尬地步。毫無疑問,解決這個擔憂最「釜底抽薪」的辦法,就是讓C919客機使用國產發動機。
  • 國產客機攻克「心臟病」,自主航發打破歐美壟斷,優勢更加明顯
    近日國產航髮長江-1000獲得技術大獎,商飛團隊攻克了冷端風扇葉片製造技術,距離長江-1000渦扇航發裝備C919客機更進了一步,中國技術在民航航發領域上的空白也填補了一大塊。長久以來航空發動機都是中國難以攻克的「心臟病」,尤其是民航客機航發市場,早已被歐美航發產品壟斷,當下中國民航規模已經位居世界第二位,在如此龐大的市場作用下卻依然缺少自主化技術的國產客機,然而C919客機的意義就是填補這樣的缺口,國產航空技術不該在民航市場缺席。
  • 波音在華損失528億,美國還欲對中國國產大飛機出手?會得逞嗎
    不過,面對可能面臨的「卡脖子」問題,中國早就準備好應對措施。我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透露,中國商用發動機公司早就突破多項關鍵技術,研發出了可替代的飛機發動機長江-1000A。
  • 中國國產大飛機為何要用外國發動機?不要氣餒:沒幾國能造
    C919是中國自行研發的大型國產客機,也是中國在21世紀「三個大飛機」項目中,民航業最看重的一款機型。這款客機對中國意義重大。中國目前已經是世界最大的航空市場,然而中國如此龐大的航空市場卻沒有任何一款中國大飛機來「分蛋糕」。
  • 國產航發的春天來了?央視曝兩大喜訊振奮國人,再也不看人臉色了
    2019年10月宣布攻克了鈦鋁單晶合金葉片的製造技術,國產客機航發即將迎來重大突破,從此再也不用看人臉色,國產航發的春天要來了?圖為發動機葉片由於傳統的鎳基高溫合金無法適應新式發動機越來越大的葉片負荷與不斷提高的溫度,鈦鋁合金成為了下一代航發葉片材料的不二之選,此前這項技術基本被歐美國家壟斷,中國難以獲得相關製造工藝和配方,連帶客機用大涵道比航空發動機的研製進程都受到了影響
  • 實驗室裡一陣轟鳴,國產大飛機發動機試車成功!美或痛失萬億蛋糕
    國產芯和國產發動機是目前中國人經常詬病的兩個領域,而前者已經讓國人感受到了陣痛,留下了陰霾,後者雖說目前還沒有受到外界的太大幹擾,但是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現狀卻也是事實。如果現在不拼命突破的話,那麼未來的路將很難走,保不準還會來一次晶片式的陣痛。
  • 我們為什麼拼命也要搞成國產大飛機?
    今天我們將會從市場產業、反壟斷和中美博弈四個角度討論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搞國產大飛機?國產大飛機C919自從試飛以來,就因為國產化率過低的問題被各方質疑。然而實際上航空工業對於我國來說極為重要,我們直接切入主題。首先我們從市場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 是什麼限制運20量產?進口俄制航發只夠幾十架,WS20剛首飛
    而國內的運20從研製以來,雖然性能在增強,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可以進行大象漫步,但目前看其量產還是被某些因素所限制,導致此次無法滿足全部需求,那到底是什麼限制了運20的產能呢?其實這個答案並不複雜,那就是老生常談的「心臟病」航發,可能有的軍迷會說,我們不僅有了WS-18這樣替代品,還有了全新研發的WS-20,運20應該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 航發核心資產
    ,國產替代趨勢確立和小核心大協作產業組織模式變革,導致越來越多的市場開放給優質企業,帶來更多的可持續成長。LEAP-1 系列發動機也是我國國產大飛機C919的指定發動機。在軍用市場領域,目前世界上僅有美、英、法、俄、中五國獨立掌握大推力航空發動機的獨立設計製造技術。上市公司航發動力是航發整機製造的承制單位,集成了我國航空發動機整機的幾乎全部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