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店的工作人員從茶葉中挑出茶梗。
近期,有不少市民向記者反映,市區許多餐館和酒店的免費茶水多為劣質茶水,大部分是用茶葉末和茶梗混雜衝泡而成。10月26日,記者走訪市區青年路茶葉市場發現,各家店鋪均有茶梗出售,價格在3至10元錢之間,主顧多是中小餐館和酒店。這些在市場上出售的茶梗並不衛生,很多店主將挑出的茶梗放在地上。
市民
點好茶竟是茶末茶梗
10月26日上午10時許,家住高新區蓉花路國安巷的王先生向記者反映,他25日在奎文區福壽東街與四平路交叉口南一家酒店宴請朋友時,點了一壺好茶。在品嘗茶水後,他們覺得味道特別古怪。打開茶壺發現,所謂的好茶就是一壺用茶葉末和茶梗浸泡的茶葉,茶杯底部還殘留了一些黑色的物質。
他當場叫來服務員詢問,茶葉為什麼會這個樣子,並要求酒店退回。服務員卻告訴他,現在餐館或者酒店一般都是用這樣的茶葉。在他的強烈要求下,酒店為他退了茶水。
「本來想好好地款待朋友,誰知道弄成這個樣子,說起來就來氣。」王先生說。
奎文區九龍山小區的許先生由於業務關係,經常在外就餐。他告訴記者,每次去餐館或酒店吃飯,他都是自己帶著茶葉,一般不喝店裡的免費茶水。餐館和酒店的茶葉都比較難喝,一般都是用茶葉末和茶梗,特別不衛生。
茶葉店
一斤茶梗售價三五元
記者來到濰城區青年路的茶葉市場,走進一家茶店問有沒有便宜點的茶葉。銷售人員問:「你們幹什麼用,自己喝還是送人?」記者回答:「經營餐館,給客人喝的。」銷售人員推薦了幾款比較便宜的茶葉。記者問是否有茶梗,對方說,有3元一斤的,也有5元一斤的,很多餐館的老闆經常過來購買。「如果要給客人喝的話,不能只弄上茶梗,還得弄上點茶葉末,要不味道太差,客人都不願意喝。」這名銷售人員支招說。
記者走進另一家茶店,店內一名女子正在挑茶梗。她把挑出來的茶梗隨手扔在地上,地上落滿了灰塵。
在市場經營多年茶葉生意的女老闆李女士介紹說,她店裡的茶梗是從鐵觀音裡挑出來的,是茶葉的副產品。茶梗的價位也有所不同,根據茶葉的優劣決定,最貴的茶梗每斤能賣到10元錢,最便宜的每斤3元錢。「我們店裡一天能挑出五六斤茶梗,一斤茶梗賣3元或5元錢,一般都是餐館、小酒店過來買茶梗。」
記者走訪發現,青年路茶葉市場的店鋪內都有茶梗出售,價格非常便宜,大部分存在衛生隱患。
餐館
免費茶水多用茶梗泡
中午12時許,記者走進奎文區文化路上一家小飯店,服務員端來一壺茶水。經過十多分鐘的衝泡,記者打開蓋子一看,茶壺裡除了茶葉就是茶梗,其中茶梗佔了大部分。倒出一杯茶水觀察,茶杯的底部是一些茶葉碎渣,還有很多黑色物質。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味道澀澀的,特別難喝。記者詢問飯店老闆,茶葉是從哪裡買的,怎麼這麼難喝?飯店老闆說,茶葉是從青年路的茶葉市場上購買的。
這名飯店老闆告訴記者,現在大部分酒店和餐館都是用這種茶招待顧客。由於是免費茶水,所以不會用太好的茶葉。如果有客人點好茶的話,他們最多弄點茉莉花茶,也好不了哪兒去。
在城區經營多家茶葉店的劉先生透露,茶梗和茶末都是茶葉的副產品,都不應該再拿去泡茶,有些劣質茶葉一般拿去做茶葉枕頭之類的產品,但是大部分都流到飯店裡。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因為很多飯店、餐館提供的是免費茶水,店方會考慮成本。就算是收費茶水,也大多是質量不好的茶葉。(齊文 鄭毅 花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