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飯店吃飯,服務員會斟上一杯熱乎乎的茶水。因為免費,似乎也沒有人在乎其口感好壞。近日,有茶商反映,在一些飯店、棋牌室甚至茶樓裡,劣質茶大行其道。這些劣質茶葉要麼是陳茶翻新,要麼用香料加工,有些甚至還在茶葉裡摻入「槐樹葉」等使其顏色更加鮮亮。中國質量萬裡行促進會也曾披露,餐廳免費茶多是「垃圾茶」,不但農藥殘留和重金屬超標,而且灰塵多。
近日,記者分別走訪了幾家小飯店。在一家餐廳,服務員衝泡了一壺茶水,端上桌後,再分別斟入小茶杯。打開茶水壺蓋,記者看到茶壺裡面有不少茶梗,難見片狀茶「葉」。這是什麼茶葉?記者詢問。服務員說,就是一般的茶葉,什麼名字不知道。「如果來路不明的茶葉,喝了會不會拉肚子?」面對記者的疑問,服務員有些驚詫。「茶葉能有什麼問題,而且飯店開了這麼多年,一直給顧客免費提供茶水,從未聽說過喝茶也會出現問題。」服務員有些不耐煩地說。
在一家高檔飯店,一杯鐵觀音要45元。記者點了一杯,透過泡茶的玻璃杯,記者看到原本「捲縮」的鐵觀音慢慢伸展開來,茶葉葉面清晰,茶味香濃。從餐廳工作人員那裡記者了解到,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除了菜品外,飯店會在服務等各方面下很多功夫。如免費茶水、免費小菜、免費紙巾等。但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如果不能提高菜價,就只能降低「免費」成本,茶葉批發市場裡,10多元一斤的劣質茶,不少都流入飯店。
不少茶葉批發市場都有出售十幾元一斤的「飯店專用茶」。一位長期代理茶葉的供應商透露,這種十幾元錢的茶葉,大多是茶廠的生產垃圾,有人掃起來,把裡面的樹枝、爛葉、破紙屑揀揀就拿來騙人。還有的就是好茶葉的邊角料,原本也是要廢棄的,其實並沒有什麼成本可言。目前中低檔飯店用得最多的就是茶梗加一些茶的碎末,或者就是加少許茶葉,和茶梗混在一起泡,效果也是一樣的。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所有專供飯店的茶葉以散裝居多,部分有大包裝,顧客可以隨意稱取。所有此類茶葉都是三無產品,茶葉的品種也大多只能由店老闆介紹而知,通過外形,很難看出種類。至於茶葉的生產日期,據店老闆介紹,除了普洱,其餘多數是去年年底至今。
中國質量萬裡行促進會曾經在調查中發現,餐廳免費贈送的茶水大多是「垃圾茶」,不但農藥殘留和重金屬超標,而且灰塵多,消費者飲用前應仔細鑑別。一些飯店免費茶質量低劣,歸根結底還是在於「免費」上。「因為不花錢,所以不會去計較好壞,如果覺得不好,最多不喝,但絕不會去投訴。」市民湯先生說,很多顧客從來沒有想過,這種茶葉會有害物質超標。
據了解,國家對茶葉的衛生質量有嚴格要求。「垃圾茶」裡超標的鉛會引發血液中毒,肝腎等臟器中毒,使這些器官的功能下降,還會造成神經系統損傷等。而且這些茶葉的儲存條件並不令人滿意,一般都是放在塑膠袋或裝進盒子,時間一長特別是在高溫潮溼的天氣裡,很容易滋生細菌。
由於免費供應的茶水量很大,若用好茶葉成本太高,一些飯店和棋牌室大多會從批發市場上選購「飯店專用茶」,而正因為是免費的,一般消費者都不大會計較好壞。
茶商葉先生解開「免費茶」謎團
以陳充新
以綠茶為例,低價茶多為夏秋採摘的大葉茶,而且多數是機器作業,產量大,價格本身很低廉,而一些商家會在新茶出爐的季節裡,用化學加工翻新的方法,將陳茶混著新茶賣。所謂化學加工,就是添加香精和茶綠素,將陳茶翻新,看上去色澤亮麗,聞上去茶香濃鬱,但這樣生產出來的茶存在著質量或安全問題。
以次充好
所謂 「次」,主要有三種類型。一種是光有茶梗沒有茶葉,在上面噴上大量香精,然後就「出味兒了」;第二種是制茶工廠翻新陳茶時篩下的碎末,收購後賣到茶葉批發市場;第三種是在劣質茶葉中摻上槐樹葉、楊樹葉,味道很淡,但泡出來的茶水樣子好看。一些餐廳通常會將茶的碎末、茶梗混著好一點的茶葉,給顧客飲用。
多次衝泡
有些小飯店或棋牌室為了省錢,往往將茶葉泡了又泡也不扔,實在沒味時就再往壺裡續一些茶葉繼續用。 「這是很不健康的,因為茶葉泡得時間過長,可能產生一些有害物質,因此民間有不能喝隔夜茶的說法。」即使是優質茶葉,隔夜飲用,維生素大多也會喪失,且茶裡的蛋白質和糖將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祝玲 周柏伊(新聞晚報供稿)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