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合併成就瑞華 凸顯大而不強隱憂

2020-12-19 人民網

  5月31日上午,在第二屆京交會「會計服務板塊」活動中,楊劍濤代表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宣布事務所正式成立。現場還發布了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的logo標誌。瑞華由國富浩華與中瑞嶽華兩家會計師事務所合併而成,並將有望順利登上「國內第一所」位置,甚至有望將安永華明、畢馬威華振兩家國際大所擠下而僅次於普華永道中天與德勤華永。

  當然,這只是因合併而對業務收入、會計師人數等的簡單合集。依據中注協2012年7月發布的《2012年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前百家信息》,排名合併而成的瑞華2012年年度業務收入28億元,擁有9000多名員工,2600名註冊會計師,334名合伙人。正是依靠合併而成的業務收入與註冊會計師人數的優勢,瑞華有望登頂國內所行業第一,但其綜合評價質量指標排名將依然難有超越,凸顯大而不強的短板。

  事實上,這也已經是國富浩華四年之內第四次合併之路。2009年9月本是合併而成的國富浩華,如今亦是通過合併之路改換門庭而造就了瑞華。此前,國富浩華還合併了因綠大地欺詐上市而被撤銷證券服務業務資格的深圳鵬城所,以及利安達部分分所團隊。因此,通過瘋狂擴張而成功「登頂」國內會計師事務所行業第一的瑞華,更是面臨大而不強的隱憂。

  造勢者瑞華

  31日上午楊劍濤在發言中稱,截止5月30日,合併相關的法律手續已經完成。在此前的4月30日,中瑞嶽華和國富浩華,在合伙人會議同意情況下,籤訂了《合併協議》;5月10日領取了執業證書;5月15日領取營業執照;5月25日,首次合伙人會議通過《合夥協議》並選舉產生了首屆管委會委員。5月29日,向財政部、證監會申請變更了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許可證。

  5月10日,國富浩華與中瑞嶽華兩家公司網站均用紅色通欄為底配以左燈籠、右禮花的喜慶方式,在公司網站首頁顯著位置登出新聞稿「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破浪啟航」。

  中央財經大學研究生客座導師、會計專家馬靖昊在其微博用了「本土會計師事務所航母」來形容合併而成的瑞華,這也是業界對此合併的普遍用詞。正如馬靖昊所預計的那樣,儘管2013年百強榜信息尚未公布,但此次合併後的瑞華擁有的收入規模,有望躋身四強之列,並以此打破國際「四大」在華機構的排名格局。

  瑞華誕生的造勢有三個時間點。據《財會信報》微博及報導,5月10日——宣布合併,廣撒英雄帖;5月15日左右中注協「2013年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前百家信息」公示——強登英雄榜,明確江湖地位;以及最重頭的5月31日新聞發布會——華山論劍,通報合併後如何發展。

  但中注協「2013年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前百家信息」卻並未如預期般公示並發布。據悉,這其中原因之一就有中注協對於瑞華合併是否順利的擔憂,以及合併中法律法規程序推進程度的觀察。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合併而立的瑞華依靠合併業務收入指標、註冊會計師人數指標的優勢將有望獲得國內會計師事務所行業第一名。但中瑞嶽華、國富浩華兩家事務所在《2012年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前百家信息》的綜合評價質量指標得分分別為56.48、52.23,僅排在第六、第十二位。前五名畢馬威華振、大華、普華永道中天、信永中和得分分別為56.85、57.01、58.48、58.74,排在首位的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質量指標分值更是高達63.38。

  其實,中注協對會計師事務所的評價亦是受到行業人士詬病。追求收入規模、人數規模的排名,更多是助長了行業重大不求質的風氣,因此併購頻頻,卻難做到1+1>2的效果。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有業內人士指出,中瑞嶽華之所以願意與國富浩華合併而成瑞華,一個重要的目的則是為了延續其手頭不菲的央企審計項目。據悉,其手頭有不少央企項目已快滿財政部要求的連續8年審計需更換的時限。改頭換面而成的瑞華,正好給了中瑞嶽華打擦邊球以求延續審計的需求。

  大而不強隱憂

  擴張合併之路,造就了如今的瑞華,更是帶來了它大而不強的隱憂。

  2009年9月9日,北京五聯方圓會計師事務所、萬隆亞洲會計師事務所、中磊總部部分執業團隊及其安徽、江蘇、福建、廣東佛山分所合併組建成立了國富浩華會計師事務所。事務所現有從業人員近3000人,其中,註冊會計師近1000人,資深註冊會計師11人。

  2012年7月底,深圳鵬城與國富浩華合併,相關人員和業務一起併入其中。而深圳鵬城按法定程序進行清算和法人主體註銷。今年1月22日,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法定代表人黃錦輝與國富浩華首席合伙人楊劍濤籤訂《分立合併協議》,約定利安達總部8位股東及非股東合伙人與所屬團隊,以及利安達8個分所加入國富浩華。

  直至5月10日,中瑞嶽華與國富浩華宣布合併,瑞華由此誕生。

  但有行業人士對此次合併在「會計視野論壇」卻表示:「我的天,剩飯可再吃,這個事,還能在談?鵬城的地雷,什麼時候把兩家炸個粉身碎骨,再去找下家。」雖然這種說法有所偏激,但可見行業對於瑞華合併後執業質量的擔憂。

  不容忽視的是,在綠大地事發事前,深圳鵬城已經是監管部門行政處罰的常客。因為金荔科技、聚友網絡審計報告含有虛假內容,證監會分別於2008年和2010年給鵬程所開了罰單。此外,因2010年度涉嫌違法違規,鵬城所評分被扣6.5分,而被中注協登記在案。

  今年2月27日,證監會就綠大地欺詐上市案開出罰單,其中指出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未勤勉盡責,因此撤銷深圳鵬城證券服務業務許可。但這猶如拳頭打在棉花上,鵬城所的人馬在併入國富浩華之後基本未有傷及。特別是鵬城原所長饒永在這場風暴中毫髮未損,目前他在國富浩華依然擔任管理合伙人,主管華南片區。

  不過,雖然瑞華宣布合併基本完成。但據接近中瑞嶽華的人士稱,雙方的合併更名工作才剛剛開始,有些分所的合併工作並未像預期中那麼快。

相關焦點

  • 本土所瑞華合併做大擠掉畢馬威 "四大"格局生變
    在「做大做強」的政策支持下,本土會計師事務所不斷合併壯大。  7月9日,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發布的2012年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中,中國本土會計師事務所瑞華首次躋身前四。此前,前四的位置已被「四大」佔據了近20年。  「四大」是指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它們分別是普華永道、德勤、安永和畢馬威。在全球審計領域,「四大」擁有絕對優勢。
  • 審計行業大洗牌:瑞華190位合伙人集體出走
    瑞華步子太急了往前看,不難發現的是,當時風頭正盛的瑞華,主要是由兩大主體合併組成的,一個是中瑞嶽華,一個是國富浩華。而這兩個主體,也是歷次合併而來的。經過這幾次合併,一些問題項目和問題團隊被帶了進來,也就此埋下了重重隱患。
  • 證監會啟動對康得新審計機構調查 盲目擴張瑞華引火燒身
    瑞華作為中國頭部的會計師事務所,2018年排名內資所第二位。近年,在「做大做強」的道路上勢頭強勁。2013年6月1日,中瑞嶽華和國富浩華兩大本土會計師事務所正式合併,定名為瑞華。在此次合併之前的2013年2月,國富浩華合併了深圳鵬城,後者因「綠大地」欺詐上市而被撤銷了證券服務業務資格。
  • 「四大」在中國格局改變本土會計師事務所瑞華首次進入「四甲」
    「四大」指國際知名的四個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安永、德勤、畢馬威。從世界範圍來看,「四大」在審計領域擁有絕對優勢,年收入總和超過千億美元。從中國來看,「四大」一直佔據前四的位置,每年業務收入佔中國會計行業總收入的四分之一。
  • 審計現場檢查開啟:四大問題凸顯 瑞華被重點關注
    如此大範圍的抽查肯定會反饋出更多問題。」滬上地區一家大型會所的合伙人認為。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記者統計的數據顯示,在這一輪現場檢查中,因康得新案被證監會調查的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抽中的項目數量最多,涉及湖南證監局、天津證監局、遼寧證監局等6個地區,包括長城動漫(000835.SZ),奧克股份(300082.SZ)等7家公司。
  • 被立案、被舉報、被檢查、被暫停 瑞華深陷危機
    但輔仁藥業大股東的資金困難已不是2019年才出現的問題,如果此前已有跡象表明大股東違規佔用資金,甚至存在利潤或資金造假問題,而審計師未能發現,則審計師肯定存在失職行為。在輔仁藥業分紅「跳票」坐實的前一天,瑞華又陷入了被另一頭部會計師事務所「舉報」的尷尬。
  • 瑞華、大華、立信、天職四家會計所被證監會調查 併購重組業務被暫停
    6月5日,據騰訊新聞《一線》報導,有接近接近證監會人士透露,瑞華、大華、立信和天職四家會計事務所被證監會調查,上市部暫停項目材料的受理。「上市部已經不收他們的材料了,他們在發行部的業務沒有受到影響。」他說。
  • 經觀頭條 | 資本市場「守門人」之問:瑞華公信力危機「病因」在哪?
    短短六年時間裡,從最初被邊緣化需要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背書,到收購兼併,一路壯大行至排名本土第一併不容易;在做大做強的願景下,肩負本土機構趕超四大之責任,瑞華一度接近夢想,但現在卻離夢想又遠了一步。這其中,歷史、自身、行業之因素,不僅僅折射於瑞華樣本當中。
  • 瑞華慘敗A股 年報審計公司數暴降九成
    作為2016年審計百強榜中排名第二、曾有著國內會計所「一哥」之稱的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以下簡稱「瑞華」)如今早已風光不在。隨著大部分A股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出爐,瑞華2019年在A股的審計客戶情況也浮出水面。
  • 瑞華慘敗A股,年報審計公司數暴降九成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433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作為2016年審計百強榜中排名第二、曾有著國內會計所「一哥」之稱的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以下簡稱「瑞華」)如今早已風光不在。隨著大部分A股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出爐,瑞華2019年在A股的審計客戶情況也浮出水面。根據Wind,截至5月7日,以已披露2019年年報的公司統計,相較於2018年326家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機構為瑞華而言,瑞華2019年年報審計客戶僅剩27家,同比大降超9成。在業內人士看來,對於客戶銳減、「元氣大傷」的瑞華而言,如何改善這種局面無疑是瑞華的一大挑戰。
  • 審計行業「雷場」調查 如何拯救「失足」的瑞華們?
    證監會2019年11月數據顯示,在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間,瑞華被證監會行政處罰了5次,被罰的從業人員有11人,有2人被罰證券市場禁入;被採取行政監管措施方面,瑞華12次,涉及28名從業人員。綜合來看,是40家會計所中受處罰最多的。
  • 中瑞華中恆信兩大會計師事務所合併
    18日上午,中瑞華和中恆信兩大會計師事務所合併成的中瑞華恆信會計師事務所在北京正式揭牌。會計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是國內會計師事務所開始新一輪整合的先聲。
  •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查 近50家公司受牽連
    瑞華所遭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由此推倒了資本市場的「多米諾骨牌」。據上證報記者統計,目前受到瑞華所被調查影響的公司已經達到45家。再融資方面,11家瑞華所負責的上市公司再融資項目受到影響,僅7月28日晚間就有4家公司公告受影響中止項目。主板、中小板、創業板IPO方面,根據證監會官網發布的最新IPO排隊情況,瑞華所承接的正在排隊的29家IPO項目均被暫停。
  • 瑞華那些聰明的大佬,跑了!
    等都做好了,就可以出報告了,另外還得對在審計期間的死魚和魚苗做期後事項處理,畢竟魚長不長得大這事兒沒辦法出具審計意見,最後收費200萬。某不具名事務所的審計海綿寶寶說:如果是他們審計,會先和蟹老闆開會,問問蟹老闆希望自己的魚塘有多少魚,框定一個蟹老闆的希望範圍。
  • 瑞華雪崩,審計行業一聲雷!曾是最大內資審計機構,今迎至暗時刻
    01 瑞華的起伏 2013年,正值國內會計師事務所的第四次合併浪潮,中瑞嶽華與國富浩華合併設立了瑞華。成立當年,瑞華以27.76億元的收入躍居中注協前百強會計師事務所的整體第三,以擁有1951位註冊會計師位居行業之首。
  •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證監會處理處罰28次 合伙人與客戶出走
    GPLP犀牛財經發現,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瑞華會計事務所與大華會計事務所、北京興華會計師事務所、大信會計事務所等7家會計事務所的處理處罰達到甚至超過20次。其中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的處理處罰達到28次。
  • 四校合併組成「巨無霸」浙大後,浙江省高校實力出現斷層?
    新的浙江大學合併之後,整合了四校的資源,使得浙江大學的學科規模和實力得到了極大地增強。合併前的四校都有各自的優勢學科。例如杭州大學的文理學科、浙江農業大學的農學學科、浙江醫科大學的醫學等都為合併後的新浙江大學發展提供了很多助力。如今的浙江大學不僅學科齊全規模大,並且其實力也很強。
  • 「逃離」瑞華:上千名會計師跑了 還被300家上市公司「甩」了
    瑞華官網目前仍這樣介紹公司:具有二十多年的發展歷史,現有從業人員9000多名、註冊會計師2500多名、合伙人360多名、全國會計領軍人才20多名。「畢竟在2013年,是由國內最大的兩家會計師事務所合併起來的,當時在業界也引起不小的轟動。」對於瑞華輝煌的過往,李松印象頗深。2013年,中瑞嶽華與國富浩華合併設立了瑞華。
  • 獸爺|那裡湖面總是澄清 瑞華造假應該憤怒還是寬恕?
    深圳鵬城脫胎於深圳市審計局的事務所,一向以膽子大著稱。中天勤倒下這一年,綠大地董事長何學葵認識了鵬城所的龐明星。此後8年裡,綠大地、龐明星和鵬城,三股力量始終擰在一起。2007年,綠大地上市當天,股價狂飆177.9%。股民們感慨,一家中小板的綠化公司,竟然比中石油都強。
  • 35家IPO被停背後,起底瑞華:前世劣跡斑斑,今生屢罰不改
    前世劣跡斑斑:捲入綠大地造假上市在國內,瑞華所擁有2266名註冊會計師、40家分所,兩項均排名行業第一。雖然在官網中,瑞華所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但事實上,「瑞華」這兩個字出現的時間,也不過才6年。2013年,國富浩華與中瑞嶽華兩家會計師事務所合併,以國富浩華為法律主體,更名為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而國富浩華的歷史,則可以追溯到2000年設立的五聯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012年,國富浩華合併了當時被譽為「華南第一所」的鵬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