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華慘敗A股 年報審計公司數暴降九成

2020-12-19 北京商報

作為2016年審計百強榜中排名第二、曾有著國內會計所「一哥」之稱的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以下簡稱「瑞華」)如今早已風光不在。隨著大部分A股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出爐,瑞華2019年在A股的審計客戶情況也浮出水面。根據Wind,截至5月7日,以已披露2019年年報的公司統計,相較於2018年326家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機構為瑞華而言,瑞華2019年年報審計客戶僅剩27家,同比大降超9成。在業內人士看來,對於客戶銳減、「元氣大傷」的瑞華而言,如何改善這種局面無疑是瑞華的一大挑戰。

圖片來源:Wind截圖

年報審計客戶降至27家

去年下半年,A股公司接連與瑞華「分手」,瑞華員工批量流失的消息甚囂塵上。如今,隨著大部分A股公司2019年年報出爐,瑞華2019年年報審計情況也逐漸透明化。從成績單來看,瑞華年報審計客戶可謂流失慘重。

根據Wind,截至5月7日,兩市3836家上市公司共計有3714家公司披露了2019年年報。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年報審計機構為瑞華的上市公司共計有27家。相比於2018年而言,A股以瑞華為2019年年報審計機構的公司數量出現暴降。根據Wind統計,A股上市公司中2018年年報審計機構為瑞華的有326家。以此計算,單單年報審計客戶,瑞華在2019年減少近300家,客戶數量同比大降91.72%。

記者粗略查詢發現,2019年年報尚未披露但年報審計機構為瑞華的公司還有三家,分別為勤上股份、中金黃金、ST輔仁。也就是說,最終全部年報出爐,2019年年報審計機構為瑞華的A股上市公司為30家。

在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瑞華深陷信任危機,是上市公司紛紛與瑞華『分手』的重要因素。」

從326家公司聘請瑞華為2018年審計機構,到2019年年報審計客戶僅剩30家,瑞華年報審計上市公司數量暴降超9成的背後,與康得新造假事件不無關係。禍起康得新造假,作為康得新的審計機構,瑞華在2019年7月被立案調查。雖自辯對康得新盡職,但之後,上市公司紛紛發布公告不再續聘瑞華為2019年年報審計機構,並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諸如,歌爾股份在2019年7月30日即發布了擬將2019年度審計機構瑞華更換為中喜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的公告。Wind顯示,歌爾股份2017年、2018年的年報審計機構均為瑞華。2019年底,不再續聘瑞華的上市公司更為集中。2019年11月26日,有包括天津磁卡等三家公司集體披露公告稱,不再續聘瑞華,改聘其他會計師事務所為2019年度財務審計機構及內控審計機構。

2020年再遭5股「拋棄」

瑞華審計的上市公司數量仍在不斷減少。2019年年報審計機構為瑞華的上市公司中,近期再有5家公司宣布在2020年不再續聘瑞華。

從Wind來看, 中南傳媒、華信新材、山大華特、新華網、設研院5家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審計機構均為瑞華,不過,這5家公司在2020年均與瑞華「分道揚鑣」。

4月28日,中南傳媒披露了關於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公告。中南傳媒不再續聘瑞華為公司2020年度審計機構,改聘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從歷史資料來看,中南傳媒與瑞華的合作歷史悠久。根據介紹,由兩家會計師事務所合併成為瑞華的2013年,瑞華即為中南傳媒的審計機構,之後瑞華持續為中南傳媒提供年報審計服務至2019年。對於不再續聘瑞華的原因,中南傳媒稱系公司戰略發展需要。

除中南傳媒,華信新材等其他四家公司也於近期宣布不再續聘瑞華。從不再續聘的原因來看,多解釋為聘用時間已較長或聘期已滿。其中,華信新材對不再續聘的原因解釋稱,瑞華已經連續多年為公司提供審計服務且聘期已滿。山大華特則表示,瑞華自2013年以來一直是公司的審計機構,為公司審計的年限較長,綜合考慮公司業務發展和審計工作的需要,公司擬不再續聘瑞華為公司的審計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設研院變更2020年度審計機構的原因則相對較為特殊。設研院解釋稱,瑞華河南分所負責公司歷年審計業務的項目團隊擬加入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河南分所,設研院根據業務發展的情況以及為保證公司審計工作的連續性,因而擬聘任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作為公司2020年度審計機構。

面臨破局挑戰

眼下,對於客戶銳減、元氣大傷的瑞華而言,如何改善這種局面無疑成為一大挑戰。

在宋清輝看來,「瑞華應該從零開始,重拾誠信,慢慢等待資本市場的接納。」

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瑞華進行採訪,通過總部電話多次轉接後未能聯繫到相關負責人。另外,記者從分所處獲得相關負責部門電話,但對方電話未能有人接聽。此外,記者以諮詢者身份向分所工作人員了解相關情況,對方以不了解婉拒。

實際上,對於瑞華而言,曾經有多輝煌,如今就有多落寞。回溯歷史,瑞華是由兩家國內排名前十名的事務所合併而來,2013年中瑞嶽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與國富浩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合併為瑞華。之後,瑞華作為兩大所合併的化身在審計江湖開始「叱吒風雲」。

2016年10月,中注協發布了2016年百強榜公示稿,公示稿顯示,瑞華位於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之後,排名第二。而一位資深會計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他眼中當時的瑞華是國內沒有爭議的第一大會計師事務所。「中注協發布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是外資所,是國際上的事務所在中國設立的機構。所以說,無論是規模還是盈利以及從業人數方面,瑞華都是國內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該會計師表示。

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公布的2017、2018年業務收入前100家會計師事務所信息顯示,瑞華2017、2018年業務總收入排名均為第六,內資事務所排名第二。瑞華的官網也介紹,瑞華是我國第一批被授予A+H股企業審計資格、第一批完成特殊普通合夥轉制的民族品牌專業服務機構。2017年度,瑞華業務收入超41億元,擁有9000多名員工,2600名註冊會計師,27名全國會計領軍人才,300多名合伙人,為40多家國務院國資委直屬中央企業,340家上市公司等提供服務。

不過,近幾年,瑞華被罰的黑歷史亦不少。諸如,2017年瑞華曾被暫停新證券業務進行整改。證監會官網信息顯示,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瑞華遭行政處罰五家次,行政監管措施12家次。

北京商報記者 高萍

相關焦點

  • 瑞華慘敗A股,年報審計公司數暴降九成
    隨著大部分A股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出爐,瑞華2019年在A股的審計客戶情況也浮出水面。根據Wind,截至5月7日,以已披露2019年年報的公司統計,相較於2018年326家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機構為瑞華而言,瑞華2019年年報審計客戶僅剩27家,同比大降超9成。在業內人士看來,對於客戶銳減、「元氣大傷」的瑞華而言,如何改善這種局面無疑是瑞華的一大挑戰。
  • 瑞華帝國崩塌!誰是2019年A股上市公司審計之王?
    截至目前,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審計工作已基本落幕,共有367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9年的審計報告。在2019年上市公司的審計中,哪家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公司數最多?誰的平均審計單價最高?誰的審計業務在2019年出現了斷崖式滑坡?透過本文,我們將帶你一探究竟。
  • 康得新案發酵:瑞華會計所被查 它審計逾300家A股公司
    資料顯示,康得新2018年報的審計機構正是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事實上,從2013年年報開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一直都是康得新的年報審計機構。在上述數年年報審計意見中,除了2018年報瑞華給出的是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外,其他年度年報均給出標準無保留的審計報告。
  • 康得新財務造假瑞華涉案被查,瑞華回應:年報審計履行了應盡職責
    7月28日,瑞華會計事務所在官網發布《關於康得新項目2015年—2018年年報審計主要工作情況的說明》稱,近日,康得新事件引起了社會公眾廣泛關注,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康得新公司的審計機構高度重視,今年1月份就成立了重大專項小組,對康得新審計項目進行了全面自查,並將自查情況向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及時作了報告
  • 瑞華,審計毒藥
    值得注意的是,瑞華是2015年至2018年康得新的審計機構,但除了2019年4月30日,在康得新被爆出無力兌付事件後,瑞華在其2018年的年報中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以外,此前三年,瑞華給出的均是「標準無保留意見」。康得新財務造假持續了四年,瑞華作為審計機構,竟然一點都沒看出來?這話說出去,恐怕沒有多少人會相信。
  • 又5家上市公司變更 A股審計市場生態或將重塑
    瑞華所又失一單1月3日晚間,長城影視公告稱,根據公司戰略發展需要及年度審計工作安排,經與瑞華所友好溝通,公司將變更年度審計機構。資料顯示,2014年長城影視成功借殼江蘇宏寶上市,隨後改聘瑞華所為2014年度審計機構,至今瑞華所已經為長城影視服務5年。
  • 瑞華審計餘波調查:一成上市公司再融資受波及 投行遭遇「尷尬」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根據截至4月2日晚Wind年報審計單位數據統計,2017年,356家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機構為瑞華。2018年,325家年報為瑞華審計,其中21家2017年為其他所審計。2019年已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中,5家為瑞華審計,且此前2年均為瑞華審計。
  • 審計所故事多:兩公司變更審計所收關注函,多家公司解聘瑞華所
    此外,臨近年末,隨著2020年年報審計工作的逐漸展開,多家公司披露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多家公司披露與瑞華所終止合作,有公司上市不到半年改聘他所此外,在近期擬變更審計機構的公司中,多家公司披露終止與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合作,而另聘審計機構。
  • 瑞華雪崩,審計行業一聲雷!曾是最大內資審計機構,今迎至暗時刻
    2019年,兩家經瑞華審計的A股「大白馬」接連失蹄,瑞華就此陷入旋渦,公布的上年度收入和排名也分別降至第6和28.79億元。 孕育出一個瑞華,需要十分漫長的成長、合併、分裂以及再合併,而細微的疏漏和一時的權衡,可能成為一粒埋在歷史裡的種子,而最終的果實,往往在極盛後落地。
  • 瑞華再入輿論漩渦,近60家企業公司受其牽連,堪稱A股最坑審計!
    很多人尤其是投資者們可以說是對康得新恨到極點,然而除了關注康得新之外,付給給康得新進行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瑞華也成為了眾矢之的。瑞華作為國內知名的會計師事務所,負責多家企業的審計工作,而康得新財務造假,瑞華竟然長達四年沒有發現,這於情於理都是說不通的,所以外界更多的傳聞是康得新串通了瑞華一起財務造假。不過,沒有真憑實據,也不好直接定罪。
  • 審計現場檢查開啟:四大問題凸顯 瑞華被重點關注
    面對今年康得新(002450.SZ)、康美藥業(600518.SH)等數家公司年報審計出現的重大問題,監管層不得不進一步對會所年報審計工作重視起來。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記者統計的數據顯示,在這一輪現場檢查中,因康得新案被證監會調查的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抽中的項目數量最多,涉及湖南證監局、天津證監局、遼寧證監局等6個地區,包括長城動漫(000835.SZ),奧克股份(300082.SZ)等7家公司。儘管此次各地證監局採用的是雙隨機抽取的方式,但在康得新案前後,瑞華的年報審計項目如此密集被監管層關注也值得注意。
  • 5年前審計違法被揪出!康得新造假案後,瑞華所再收罰單
    27日晚間,證監系統再次對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簡稱「瑞華所」)作出處罰,這次涉及的是零七股份(現改名全新好)2014年年報審計違法事件。根據調查、審理結果,深圳證監局對瑞華所責令改正,沒收零七股份2014年年報審計業務收入55萬元,並處以55萬元罰款。
  • 康得新財務造假「連環雷」,審計所「瑞華」涉案被查,40餘家IPO企業...
    在證監會對康得新涉嫌信息披露違法行為作出處罰和禁入公告的同時,中介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也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7月8日,有記者從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處得知,針對*ST康得年報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的調查,目前已經啟動。
  • 審計行業「雷場」調查 如何拯救「失足」的瑞華們?
    *ST康得巨額利潤造假案將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下稱「瑞華」)推至風口浪尖。其負責審計的上市公司接連財務爆雷,負面纏身的瑞華也成為當前審計行業中的一個典型代表。然而,瑞華的「失足」,僅僅是審計行業的一個縮影。審計行業頑疾如何破除,這些問題並非無解。
  • 因發表不恰當審計報告,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罰沒110萬
    8月27日,深圳證監局公布了對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下稱瑞華)的處罰,因瑞華在審計零七股份(現名全新好,000007)2014年財務報表時發表不恰當審計報告意見、未勤勉盡責等,深圳證監局對瑞華責令改正,沒收該公司在零七股份2014年年報審計業務收入55萬元,並處以55萬元罰款。
  • 審計項目頻爆雷 瑞華所負責人曾說:沒有事務所敢鋌而走險迎合造假!
    2017年10月,瑞華所高層曾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談到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案中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的責任,在他看來,由於行政處罰影響事務所業務,審計機構迎合造假的概率幾乎為零,個案中大多是審計師個人行為。  至此,受瑞華所事件影響的公司已累計達到45家,涉及範圍從上市公司再融資到主板、中小板、創業板IPO,再到科創板IPO,受累公司廣泛。  45家公司受牽連  據悉,由於在*ST康德年報審計業務中涉嫌違反證券相關法律法規,瑞華所遭到了證監會的立案調查。對瑞華所的調查由此推倒了「多米諾骨牌」。
  • 康得新審計機構陷困局 瑞華所30餘IPO項目中止
    瑞華所披露康得新詳細審計流程,稱履行了應盡職責和義務;其審計的多家上市公司再融資也被暫停深陷財務造假風波的康得新,從白馬股崩塌成*ST康得,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下稱「瑞華所」)也被捲入麻煩之中。7月28日,瑞華所的微信公眾號發布了《關於康得新項目2015年—2018年年報審計主要工作情況的說明》(下稱「《說明》」)。其表示,對康得新審計項目全面履行了應盡的職責義務。據悉,在康得新涉嫌造假的2015年至2018年期間,瑞華所前3年均出具了「標準的無保留意見」,2018年報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
  • 瑞華事件敲響警鐘 審計機構應守土有責
    證券時報記者孫亞華康得新造假案的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後,高達60家公司先後發布公告稱受其牽連,中止正在進行的IPO、再融資、併購重組等項目。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程序規定》,若項目還未受到證監會受理,審計機構被立案調查後,該項目直接不予受理。但是,項目若已經被受理,審計機構此時被調查,則只需該機構再出一份項目覆核報告,無誤則30日內恢復審查。從證監會披露的IPO進展和上市公司公告來看,目前被波及的大部分公司都屬於已受理的階段,項目重啟只需再出一份覆核報告即可。
  •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發表不恰當審計報告,被深圳證監局共罰沒110萬元
    因瑞華在審計零七股份(現名全新好,000007.SZ)2014年財務報表時發表不恰當審計報告意見、未勤勉盡責等,深圳證監局對瑞華責令改正,沒收該公司在零七股份2014年年報審計業務收入55萬元,並處以55萬元罰款。中國證監會深圳監管局披露,2014年期間,零七股份存在未按規定披露向外借款事項、未按規定披露訴訟事項等違法事實,致使其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遺漏。
  • 瑞華所成中國版「安達信」?被立案禍及60公司
    7月28日晚間,多家公司發布公告稱,因審計機構瑞華所被證監會調查,公司IPO項目被中止審查。從證監會官網發布的IPO排隊情況來看,瑞華正在排隊的10個主板項目、7個中小板項目、12個創業版項目、4個科創板項目狀態顯示為「中止審查」,1個創業板項目終止審查,1家科創板項目終止申請。  另據上證報報導,瑞華手上目前還有大量的再融資項目,在當前的信用危機下,這些項目也都前途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