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現場檢查開啟:四大問題凸顯 瑞華被重點關注

2021-01-20 網易財經

面對今年康得新(002450.SZ)、康美藥業(600518.SH)等數家公司年報審計出現的重大問題,監管層不得不進一步對會所年報審計工作重視起來。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在IPO現場核查大幕開啟的同時,針對會計師事務所(下稱「會所」)和資產評估機構的一輪現場檢查也拉開帷幕,多地證監局陸續公布了檢查名單,此次各地證監局現場檢查的重點是會所2018年年報審計工作。

瑞華被重點關注

根據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16日,已有16個地區的證監局公布了42個抽查項目,涉及17家會所和8家資產評估機構。

事實上,去年證監會推行的審計和評估檢查範圍並不大,只抽查了4家會所的49個審計項目進行全面檢查,另外還抽取了3家會所的9個項目進行專項檢查。

相比之下,這一次的檢查在全國範圍鋪開,涉及的會所數量和項目的廣度都要更上一層樓。

「目前還有一多半地區沒有公布檢查名單,按目前的數量估計,全國範圍內抽查的項目數量或要接近100個。如此大範圍的抽查肯定會反饋出更多問題。」滬上地區一家大型會所的合伙人認為。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記者統計的數據顯示,在這一輪現場檢查中,因康得新案被證監會調查的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抽中的項目數量最多,涉及湖南證監局、天津證監局、遼寧證監局等6個地區,包括長城動漫(000835.SZ),奧克股份(300082.SZ)等7家公司。

儘管此次各地證監局採用的是雙隨機抽取的方式,但在康得新案前後,瑞華的年報審計項目如此密集被監管層關注也值得注意。

瑞華目前是排名前列的本土大所,共服務316家上市公司,從規模來看其被抽中的機率高也實屬正常。

但記者統計了國內其他幾家排名前列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的客戶數量,如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目前服務的上市公司多達346家,比瑞華還多,但此次檢查中被抽查的比例則小於瑞華。

需要注意的是,瑞華自2017年以來多次被監管處罰。

2017年2月,廣東證監局向瑞華所開出罰單。瑞華所因勤上光電2013年報審計過程中未勤勉盡責,未按行業準則規定對銀行帳戶實施函證程序等原因,出具的勤上光電2013年年度審計報告、關聯方佔用上市公司資金情況的專項審核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被罰沒業務收入95萬元,並處以95萬元的罰款。

2017年3月,瑞華所因振隆特產IPO財務造假再次被證監會公告處罰。作為振隆特產IPO審計機構,瑞華所對振隆特產2012年、2013年及2014年財務報表進行審計並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其在審計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其所出具的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而此次康得新案更是進一步將瑞華推向了風口浪尖。

「瑞華作為本土規模最大的會所之一,直接體現了本土會所野蠻生長的特點,如今監管趨嚴,經濟下行,風險事件不斷,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的問題會越發突出,國內本土會所作為關鍵環節的中介機構必然也會深層次捲入其中,這一次證監會對瑞華的調查和未來的處罰都具有行業風向標的意義。」前述合伙人表示。

四大問題凸顯

證監會在加大對會所這一中介機構的監管力度,從檢查的多樣性便能看出。

2018年至今,除了這一次地方證監局開展的現場檢查外,證監會還組織過年度常規審計與評估機構檢查處理情況以及專門針對會所的基礎審計程序檢查,包括銀行存款、應收帳款等往來帳戶、發出商品、銷售收入等多個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科目的函證程序執行情況。

「隨著證監會監管思路的變化,越發重視信息披露以及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這一背景下嚴格要求會所也符合監管邏輯。這兩年會所面對的監管壓力並不比券商要少,也遠遠高於律所。」北京地區一家中小型券商投行業務負責人指出。

記者了解到,在連續兩年現場檢查的過程中,監管層也逐步反饋出目前會所存在四大問題:首先在審計執業項目方面,部分項目函證、監盤、分析程序、審計抽樣、截止性測試等基礎程序執行不到位;其次,部分項目對收入確認條件、時點的判斷不夠謹慎,未能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另外,在重大股權或資產轉讓,固定資產、商譽等長期資產減值測試,關聯方交易,利用專家工作等領域,存在關鍵審計程序執行不到位、職業判斷依據不充分的情況。

此外,監管層還提出,部分會所對傳媒、影視、遊戲、醫藥等非傳統行業僅執行了常規審計程序,未能結合業務特點實施更有針對性的風險應對措施。

這一項問題在2018年年報披露體現得尤為明顯,多家影視、遊戲、傳媒公司出現了業績大幅變臉的情形。

「會計師事務所近幾年持續有問題曝出,今年隨著商譽減值問題、年報財務洗澡,對會計師事務的質疑達到近年來高點,相信在今年檢查的過程中還會發現更多的問題。」一位北京地區本土會所審計人士告訴記者。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 王曉武_NF

相關焦點

  • 瑞華,審計毒藥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最近似乎成了A股問題公司的一劑毒藥。因「康得新百億淨利造假案」被查的消息才過去了不到20天,瑞華最近又作為「爆雷股」大族雷射、輔仁藥業財報的審計機構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瑞華,取「祥瑞中國夢,風華專業人」的寓意,是由原中瑞嶽華和原國富浩華於2013年4月聯合成立的一家大型會計師事務所。
  • 被立案、被舉報、被檢查、被暫停 瑞華深陷危機
    《中國經營報》記者查詢證監會及各地證監局的官網現場檢查名單發現,近期各地證監局針對會計師事務所現場檢查的名單中,瑞華項目抽檢中籤率最高,比例超過檢查總數的六分之一。同樣表現優異的白馬股,同樣的現金帳上有大筆的資金無法兌現,以及審計機構同為瑞華。記者注意到,輔仁藥業的2018年年報審計機構為瑞華深圳分所,對年報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審計費用為290萬元。資深財稅審專家、註冊會計師劉志耕表示,對輔仁藥業的審計有沒有問題,目前還無法判斷。
  •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披露康得新審計流程,含5點預處罰事項
    受此影響,證監會官網顯示,截至7月25日,瑞華會計師事務所手中正在排隊的29個IPO項目均被暫停,其中包括主板10個項目、中小板7個項目以及創業板12個項目。7月8日,據中國證券報報導,證監會已關注到康得新涉嫌信息披露違法案的中介機構,一些工作正在進行,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已經被立案調查。
  • 證監會啟動對康得新審計機構調查 盲目擴張瑞華引火燒身
    如果未來查明註冊會計師涉及參與造假,瑞華將陷入「真正的麻煩」。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國內知名會計師事務所,瑞華的實力不容小覷。截至5月末,瑞華服務的A股上市公司客戶一共有316家。公號「YCY會計行業觀察」數據顯示,在2019年5月初,瑞華的新三板客戶672家,數量排行第三。相關新三板公司市值2090億元,列第二名。
  • 審計所故事多:兩公司變更審計所收關注函,多家公司解聘瑞華所
    來源:金色光-投資有道公司業務發展需要,變更審計機構原本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不過,近日賢豐控股和金科文化兩家上市公司披露擬變更審計機構卻被交易所下發關注函。前者原審計機構聘任僅半年時間就擬變更,後者則是原審計機構上年度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關注函要求說明背後原因。
  • 瑞華雪崩,審計行業一聲雷!曾是最大內資審計機構,今迎至暗時刻
    從今年1月開始,康得新被曝財務造假,涉及虛增利潤的金額高達119億元,證監會已表態擬進行頂格處罰,作為其2012年至2018年的年報審計機構,瑞華不僅要被調查,也成為證監會接下來重點關注的對象。4月3日,中注協相關負責人約談瑞華首席合伙人,對其臨近年報披露截止日新承接的湖北仰帆控股(ST仰帆)2018年年報審計業務進行風險提示。 7月,輔仁藥業再次被曝出在帳面存在18.16億元貨幣資金的情況下,無法支付6300萬元的分紅,引起廣泛關注。
  • 瑞華審計餘波調查:一成上市公司再融資受波及 投行遭遇「尷尬」
    2020年2月14日,再融資新規落地,再融資熱情被大為激活,卻同樣受到瑞華一案影響,部分上市公司當下面臨的再融資「難題」凸顯。日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投行人士處獲悉,此前證監會窗口指導,對於上市公司再融資項目申報材料,近3年財務數據中有1年由瑞華審計便不予受理,需由新聘任的審計機構重審。
  • 瑞華帝國崩塌!誰是2019年A股上市公司審計之王?
    值得注意的是,除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瑞華」)外,其他11家外資四大所和內資八大所均位列審計費總收入的前12名。(數據來源:Wind)但若以各事務所平均單筆審計費收入來看,外資四大所則優勢明顯。首先從審計數量來看,外資四大所2019年審計上市公司數量為276家,約佔被審計公司總數的約7%。內資八大所審計數量最多(2120家),佔比約為58%。其他內資事務所共審計上市公司1277家,佔比約為35%。(數據來源:Wind)外資四大所的主要優勢在於平均審計費單價。
  • 審計行業「雷場」調查 如何拯救「失足」的瑞華們?
    *ST康得巨額利潤造假案將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下稱「瑞華」)推至風口浪尖。其負責審計的上市公司接連財務爆雷,負面纏身的瑞華也成為當前審計行業中的一個典型代表。然而,瑞華的「失足」,僅僅是審計行業的一個縮影。審計行業頑疾如何破除,這些問題並非無解。
  • 四次合併成就瑞華 凸顯大而不強隱憂
    5月31日上午,在第二屆京交會「會計服務板塊」活動中,楊劍濤代表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宣布事務所正式成立。現場還發布了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的logo標誌。瑞華由國富浩華與中瑞嶽華兩家會計師事務所合併而成,並將有望順利登上「國內第一所」位置,甚至有望將安永華明、畢馬威華振兩家國際大所擠下而僅次於普華永道中天與德勤華永。
  • 審計項目頻爆雷 瑞華所負責人曾說:沒有事務所敢鋌而走險迎合造假!
    2017年10月,瑞華所高層曾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談到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案中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的責任,在他看來,由於行政處罰影響事務所業務,審計機構迎合造假的概率幾乎為零,個案中大多是審計師個人行為。近期輔仁藥業、大族雷射也接連暴露財務問題,瑞華所作為審計機構的公信力岌岌可危
  • 康得新審計機構陷困局 瑞華所30餘IPO項目中止
    瑞華所披露康得新詳細審計流程,稱履行了應盡職責和義務;其審計的多家上市公司再融資也被暫停深陷財務造假風波的康得新,從白馬股崩塌成*ST康得,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下稱「瑞華所」)也被捲入麻煩之中。瑞華所在上述《說明》中還詳細披露了對康得新的審計流程,包括貨幣資金、銷售收入、採購及應付帳款方、開發支出、銷售費用等方面等函證、實性檢查等。瑞華所還對公司經營情況、重要客戶及供應商的核查以及存貨監盤等方面進行了說明。
  • 審計行業大洗牌:瑞華190位合伙人集體出走
    審計行業大洗牌可以預見的是,如果瑞華服務的300餘家上市公司被「瓜分殆盡」的話,財務審計市場或將呈現出全新的格局。對於財務審計行業來說,平靜的表面下,暗流湧動的是瓜分市場、爭奪人才的大戰。眼下,瑞華「要涼」的言論甚囂塵上,瑞華整體垃圾的言論更是層出不窮。究其癥結所在,瑞華的問題,不是在今天才產生的,很早以前就埋下了禍根。
  • 康得新財務造假瑞華涉案被查,瑞華回應:年報審計履行了應盡職責
    7月28日,瑞華會計事務所在官網發布《關於康得新項目2015年—2018年年報審計主要工作情況的說明》稱,近日,康得新事件引起了社會公眾廣泛關注,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康得新公司的審計機構高度重視,今年1月份就成立了重大專項小組,對康得新審計項目進行了全面自查,並將自查情況向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及時作了報告
  • 本土所瑞華合併做大擠掉畢馬威 "四大"格局生變
    其中,審計業務是最主要的業務。  ■ 財報出爐流程  會計師事務所按照會計科目分工→初步審計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如需數字調整,則進行審計調整→會計師事務所內部層層覆核修改→形成財務報表→會計師事務所再覆核→上市公司解答→最終報告  審計領域已平靜了近20年的格局出現了新變化。
  • 瑞華慘敗A股 年報審計公司數暴降九成
    作為2016年審計百強榜中排名第二、曾有著國內會計所「一哥」之稱的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以下簡稱「瑞華」)如今早已風光不在。隨著大部分A股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出爐,瑞華2019年在A股的審計客戶情況也浮出水面。
  • 瑞華慘敗A股,年報審計公司數暴降九成
    隨著大部分A股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出爐,瑞華2019年在A股的審計客戶情況也浮出水面。根據Wind,截至5月7日,以已披露2019年年報的公司統計,相較於2018年326家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機構為瑞華而言,瑞華2019年年報審計客戶僅剩27家,同比大降超9成。在業內人士看來,對於客戶銳減、「元氣大傷」的瑞華而言,如何改善這種局面無疑是瑞華的一大挑戰。
  • 康得新財務造假「連環雷」,審計所「瑞華」涉案被查,40餘家IPO企業...
    、獨立性核查、了解公司的經營情況、存貨監盤、對重要客戶及供應商的核查、對特殊事項的檢查、對於預處罰涉及事項執行的主要審計程序、對其他報表項目進行審計等。  由於手握18億現金卻拿不出6000萬元分紅,輔仁藥業7月20日的一紙公告成為了資本市場的關注焦點。之後上交所兩度向輔仁藥業下發問詢函,要求說明公司資金情況。7月25日,上交所進行第二次問詢時,要求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對這些問題進行進行核查並發表意見。
  • 5年前審計違法被揪出!康得新造假案後,瑞華所再收罰單
    監管列明六大違規深圳證監局指出,根據相關工商登記資料、審計報告、審計業務約定書和業務收費單據、審計工作底稿、零七股份提供的會計憑證、籤字註冊會計師詢問筆錄等證據在案證明,瑞華所存在以下6條違法事實:(一) 未充分、適當執行風險評估程序針對零七股份在審計期間已暴露相關舞弊事實和舞弊跡象的控制環境,瑞華所未充分
  • 經觀頭條 | 資本市場「守門人」之問:瑞華公信力危機「病因」在哪?
    追趕四大2010年,瑞華還不叫瑞華,甚至這兩個字還不曾出現在中國證券市場。那一年,中國審計市場上活躍著超過8000家的會計師事務所,註冊會計師近10萬人。再之前,這個市場上絕對的話語權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手中,本土所在規模和能力上均無法與四大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