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甩手不做弼馬溫,玉帝為何還要繼續招安?或藏御馬監一秘密

2020-12-25 白馬晉一

文:追風怒放(作者原創授權)

之前解讀中,我們曾提到,玉帝為了讓孫悟空達到砸掉蟠桃會打擊老君的目的,本來是要招孫悟空上天做弼馬溫,做得好給孫悟空升官管蟠桃園的。但是意外來得太突然,孫悟空被御馬監的小官給氣走了。

因為,不辭而別或者直接辭官,表示孫悟空和天庭沒關係了。玉帝沒有辦法,只好花了大力氣,又派兩個獨角鬼王去讓孫悟空豎起齊天大聖的旗幟,還假戲真做讓李天王帶巨靈神和哪吒去圍剿孫悟空。有趣的是,圍剿還失敗了,讓天庭被打了臉。而被丟了臉的玉帝,還假意生氣要再捉拿孫悟空,這時太白金星再招安的一番話還讓玉帝找到了臺階,而天庭丟失的顏面被轉移到御馬監的小官那裡,是他們大舌頭,在孫悟空的接風宴上說了那番話,玉帝也成功維護住了自己的尊嚴。

那麼,御馬監裡的人後來怎麼樣了呢?筆者覺得,現在還不是處理御馬監裡的人的時候,一切得等孫悟空再次上天再說。咱們話分兩頭,把鏡頭切到花果山。在我們的印象裡,太白金星再次來到花果山,孫悟空應該是賭氣加生氣的,但是原著第4回,孫悟空壓根沒生氣。

咱們且看原著描寫。

太白金星在洞外道:「累你去報你大聖知之。吾乃上帝遣來天使,有聖旨在此請他。」

小妖即跑入報導:「外面有一老者,他說是上界天使,有旨意請你。」

孫悟空竟然沒生氣,反而說:「來得好!想是前番來的那太白金星。那次請我上界,雖是官爵不堪,卻也天上走了一次,認得那天門內外之路。今番又來,定有好意。」

然後孫悟空竟然叫眾頭目大開旗鼓,擺隊迎接。大聖即帶引群猴急出洞門,躬身施禮道:「老星請進,恕我失迎之罪。」瞧,孫悟空竟然對太白金星說恕罪。

太白金星說:「今告大聖,前者因大聖嫌惡官小,躲離御馬監,當有本監中大小官員奏了玉帝。玉帝傳旨道:『凡授官職,皆由卑而尊,為何嫌小?』即有李天王領哪吒下界取戰。不知大聖神通,故遭敗北,回天奏道:『大聖立一竿旗,要做齊天大聖。眾武將還要支吾,是老漢力為大聖冒罪奏聞,免興師旅,請大王授籙。玉帝準奏,因此來請。」

而孫悟空竟然笑著說:「前番動勞,今又蒙愛,多謝,多謝!然後孫悟空要設宴招待太白金星,太白金星執意不肯。孫悟空遂與太白金星縱著祥雲,到南天門外。那些天丁天將,都拱手相迎,逕入靈霄殿下。

太白金星拜奏道:「臣奉詔宣弼馬溫孫悟空已到。」

玉帝道:「那孫悟空過來,今宣你做個齊天大聖,官品極矣,但切不可胡為。」

孫悟空亦止朝上唱個喏,道聲謝恩。由此可見,孫悟空是認同玉帝這個領導的。而孫悟空也看得出來,巨靈神也好,哪吒也好,都是在有意假裝拼命打自己,實則是對自己在放水,加上後來獨角鬼王,肯定還給孫悟空出過再回天庭的主意,所以,太白金星第二次來,孫悟空表現得比第一次還要客氣。而天兵拱手歡迎孫悟空,顯然是玉帝叫人有意安排。

那麼,玉帝為了滿足孫悟空,肯定把御馬監一干人等問罪問斬。道理很簡單。一來,他們亂說話,差點壞了玉帝的事。二來,他們讓孫悟空產生了被侮辱的想法,這下玉帝滿足了孫悟空當「齊天大聖」的願望,肯定也得給孫悟空出氣。三來,御馬監當初的設定本來就算為孫悟空到來而準備的,因為天庭40萬天兵和一千匹天馬根本不成比例。現在御馬監作為玉帝實施下一步計劃的作用已經沒了,所以沒必要留了。

御馬監的天馬後來怎麼樣了,天馬其實在原著中還有個稱呼,叫作龍馬。原來,西遊世界不止白龍馬一個龍馬,而這些天馬叫龍馬的原因就是它們有朝一日要送到靈山的化龍池去變成龍,然後再送到天庭的廚房做菜和老君的煉丹房煉丹。因為進過化龍池的天馬會變成龍,而龍肉具有奇效,除了能吃之外,還能被西遊世界會煉丹的大神普遍用於煉丹,是煉丹的原材料。

為什麼是煉丹的原材料呢?《西遊記》第72回,小白龍不願意給朱紫國王撒尿,理由是小白龍如果在山上撒尿,雜草會變成靈芝。而靈芝是煉丹的絕佳原材料。

在後文中筆者還看到如來有個東西,降伏獨角兕大王時用過的金丹砂,金丹砂加上龍肝,原來是老君煉丹的原材料,而佛教提供給老君,除了和老君有利益交換外,還有就算佛教裡也有老君的人。而玉帝也在給佛教提供蟠桃,也就是說,玉帝,如來和老君暫時成了三足鼎立的態勢。那麼,上天后的孫悟空又會做什麼呢?咱們下回再說。

相關焦點

  • 前任弼馬溫就在御馬監裡,孫悟空反下天宮就是他的陰謀!
    《西遊記》原著中,御馬監裡除了孫悟空這個弼馬溫,還有監丞、監副、典簿、力士,大小官員人等,還有天馬千匹。《西遊記》原著中,御馬監的大小官員人等告訴孫悟空道:「這樣官兒,最低最小,只可與他看馬。似堂尊到任之後,這等殷勤,餵得馬肥,只落得道聲『好』字,如稍有些尪羸,還要見責;再十分傷損,還要罰贖問罪。」御馬監眾人這話說的,仿佛孫悟空的前任是因為沒養好馬,被玉帝罰贖問罪,撤銷官職的。
  • 弼馬溫其實並不小,掌管皇宮的兵權,玉帝如此安排孫悟空另有深意
    在《西遊記》的故事中,主角孫悟空有著很多頭銜,比如」齊天大聖「、」美猴王「、」鬥戰勝佛「等等。其中最讓孫悟空深惡痛絕的便是」弼馬溫「,這個稱呼幾乎成了激怒孫悟空的必要臺詞。在大鬧天宮的故事中,孫悟空被太白金星招安上天,然後被玉帝封為弼馬溫,負責管理御馬監的天馬。後來孫悟空嫌棄官小,反出天庭,引發了十萬天兵圍攻花果山的故事。
  • 神仙都有坐騎,十萬天兵沒馬,「弼馬溫」孫悟空養天馬有什麼用?
    孫悟空最喜歡被人稱做「齊天大聖」,所以底層的山神土地都是一口一個「大聖」叫得他心花怒放。他最討厭的稱號就是「弼馬溫」,這個名頭在天上混過的都知道,黑熊精叫過,豬八戒叫過,他們都被打得很慘。話說回來,弼馬溫這個官職到底有什麼用呢?
  • 假如孫悟空不大鬧天宮,而是一直做弼馬溫,以後會升官嗎
    應該說,肯定會升官,玉皇大帝對孫悟空還是很不錯的,一個剛剛學會法力沒有任何背景的猴頭居然能位列仙班,成為正式在籍神仙,要知道,玉帝沒有對猴哥進行任何背景調查,只是知道本事不低。原本希望玉帝會嚴懲不貸,沒想到,一番神操作之下,玉帝採取「招安」策略。而且得到天庭一直同意,將他招上天來,封他一個「弼馬溫」的官銜,主要掌管天宮裡數萬天馬。這實在是一個無關緊要的職位。也是就是天庭車隊隊長,雖然用車的情況並不多。雖然不入流,但芝麻綠豆也是官。起碼比燒鍋爐強。
  • 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幕後推手是什麼?玉帝本意絕不是封他做弼馬溫?
    如果我們翻一番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最高權力者對同一個造反派兩次招安的事情是非常罕見的。但孫悟空偏偏不領情,幾次三番跟這位老大對著幹,直到最後大鬧天宮。孫悟空為什麼會恩將仇報?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這裡面既有猴子自身的問題,也有玉皇大帝在決策上的失誤。而這個失誤並不是因為封了他做「弼馬溫」。
  • 天宮是玉帝的地盤,為何如來跟孫悟空打賭時,敢拿天宮當賭注?
    眾所周知,孫悟空的出身很不平凡,甚至可以說相當驚人,乃上古神石孕育而成,原著中寫道:「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
  • 抓住了孫悟空,玉帝為何還要一把火燒了花果山?你看那兒藏著誰?
    但正是這樣一個二郎神,其實也有做過讓人惱火憤怒的事情,他無情地傷害了花果山的無辜猴子,當然了,他這也是奉命行事,聽從玉帝的指令,他向花果山投了一把火,將那些猴子燒得嗚嗚大叫。 那麼問題來了,花果山不是出了一個孫悟空麼?孫悟空調皮搗蛋,犯下了無邊的罪惡,把他抓走就是了,可為何玉帝還要斬草除根?還要痛下殺手呢?其實,很簡單,你看看那兒藏著誰?
  • 玉帝為何要收編悟空,天廷內部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所以在龍王和秦廣王一上本,玉帝立刻要「遣將擒拿」。為何經太白金星一提醒,玉帝立刻改了主意?上面我們分析,其實玉帝並不在乎孫悟空幹的那點事,他在乎的是這件事的影響,可能會煽動那些對自己久也不服的勢力。東海龍王丟神珍鐵和披掛的事,壓根兒就沒有人在乎。
  • 孫悟空聽到弼馬溫這稱呼,為何就要大發雷霆,知道詞的含義就懂了
    孫悟空先是拜菩提祖為師,出師後先是在花果山稱王,然後闖龍宮取得定海神針,接著闖入地府划去猴子的生死簿。他這一系列的罪行早就驚動了天宮,但是礙於這隻頑猴本領有些大,玉帝也不敢直接來硬的,於是在太白的調解下,玉帝與孫悟空達成協議,邀請他在天宮做官,這個職位嘛就是弼馬溫。
  • 弼馬溫這個官真的很小嗎?在明代統領四萬禁軍!
    在《西遊記》中,提到猴哥為何要反下天界,大家都知道是猴子被詔安之後玉帝給他了一個在御馬監養馬的活,叫做弼馬溫。後來猴子聽說弼馬溫這個官未入流,連品從也沒有,就非常生氣,覺得玉帝不會用人,於是就撂挑子不幹了,但弼馬溫官職真的有這麼小嗎?在歷史上可並非如此,我們一起來看看。
  • 石破天驚新發現,原來孫悟空受封弼馬溫的地方竟然在大荔的王馬村
    沙苑文化研究中心 胡 偉一提到弼馬溫,大家免不了都會想起《西遊記》中的那位七十二變,一個筋鬥雲就十萬八千裡的風雲人物——孫悟空。在古代,這個沙苑御馬監也是明朝設立的,明代設御馬監,始於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間,執事者全由太監擔任,這些掌御馬監事的太監,官職為正四品,從四品或正五品,並非不入流,但他們若飼養不力,致馬死亡,便要受罰治罪,與《西遊記》中天上御馬監眾監官所說「如稍有些尫羸,還要見責。再十分傷損,還要罰贖問罪」的情景相同。
  • 石猴出生的時候玉帝當眾護著他,後來卻想把孫悟空碎屍萬段
    招安石猴 官封弼馬溫  後來,孫悟空成仙了道,大鬧龍宮,強搶金箍棒,又索要披掛;大鬧地府,強銷生死簿。  結果,東海龍王敖廣到玉帝面前告狀,懇乞天兵,收此妖孽;秦廣王又拿著地藏王菩薩表文進上,伏乞調遣神兵,收降此妖,整理陰陽。  玉帝問文武仙卿曰:「這妖猴是幾年生育,何代出生,卻就這般有道?」千裡眼、順風耳道:「這猴乃三百年前天產石猴。
  • 孫悟空最討厭別人喊他什麼?不是弼馬溫,而是這兩個字!
    後來,他先後鬧了東海龍王的龍宮、十代冥王的地府,玉帝聽了李長庚的建議,不罪反升,抬舉孫悟空當了弼馬溫。孫悟空餵馬餵得饒有興致,然而,別人說了一句「芝麻官」,他就不幹了,覺得委屈至極,反下天宮,後來又被招安當了齊天大聖。
  • 玉帝和老君的天庭暗戰?孫悟空神通廣大,卻早已成為諸神之棋
    而老君陣營的人經常頤指氣使,可能大家覺得老君高高在上,譬如筆者舉幾個老君陣營的人,如千裡眼,順風耳,敢在玉帝面前搶玉帝的話。如蟠桃園土地,敢直接攔著七仙女不讓進。如木德星君,送孫悟空到御馬監,居然連門都沒進,培訓都沒培訓就走了,就是這麼牛掰,就是這麼不給玉帝面子。玉帝表面上不動聲色,其實心裡氣的要死,而且更讓玉帝沒面子的是,手底下很多神仙蠢蠢欲動,巴結老君,渴望得到老君的九轉金丹。
  • 王母和玉帝是不是夫妻?為何孫悟空偷蟠桃她卻一點不生氣?
    覺得當一山之王不夠,還要與天並肩!玉帝招安了他不止一次,後來給了他個任務——看守蟠桃園。不知道玉帝會不會料想到後來,悟空因為蟠桃會名單上沒自己而大發雷霆,將天庭差點掀翻。按說蟠桃園是王母的,她才是最應該生氣的人,可她沒有流露出一絲不快,而是讓玉帝決定如何處理這件事。
  • 招安孫悟空,是嚴重的政策失誤,只因為天庭用錯了一個人
    話說玉帝在太白金星的攛掇下,兩次招安孫悟空,又兩次被猴子造反。最後不得不派出十萬天兵討伐孫悟空。本來挺好一件事,最後卻搞得兵戎相見,這個過程中,固然孫悟空有不對的地方,天庭也有一定的責任。先看孫悟空。甚至天生就不是省油的燈。
  • 太上老君作為三清之一,為何不降服孫悟空,還要請如來佛祖前來?
    太上老君作為三清之一,為何不降服孫悟空,還要請如來佛祖前來? 《西遊記》中,玉帝為何一定要請如來佛祖降服孫悟空?
  • 解密孫悟空前世今生!玉帝和如來對老君奪權的絕地反擊
    所以孫悟空就是真如法身佛的轉世,以至於本章節的題目就叫做靈根孕育源流出。悟空一出生就有一套房子,一個山頭,一群手下,日後拜師在斜月三星洞這樣頂級的私立院校,回來有根吃飯的棒子,早年在天庭的做官,後來進入佛教的編制,是個典型的官二代富二代。接下來就是孫悟空拜師學藝的故事了,就這樣玉帝和如來一場以砸掉蟠桃會為目的招安孫悟空的三百年奪權計劃就開始了。
  • 「弼馬溫」來源是什麼?揚大歷史學博士講述來龍去脈
    揚州發布記者 王鑫「弼馬溫」這個名號,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因為這就是齊天大聖孫悟空在天庭中所獲得的官銜。為什麼是「弼馬溫」?這到底是什麼官職?昨天下午,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講師、歷史學博士汪華龍,做客揚州藝術館的江都講堂,將「弼馬溫」的來龍去脈講得通透。
  •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你知道原型是誰嗎?說出名字,讓你如雷貫耳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不知道在各位網友眼裡是什麼形象呢?今天虎臣要帶大家看到,就是一個腦洞大開的觀點,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在歷史上是有原型的,先別急著反駁,來帶大家看一看。1.孫悟空的年紀:第三回的時候,孫悟空是34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