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日軍的「窩囊廢師團」,外號是「商販師團」

2021-01-10 騰訊網

大阪第四師團,因為組成的人員都是商販組成的,又被稱之為商販師團。日軍在二戰爆發前17個常備師團之一,是日本陸軍的甲種師團。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時,第四師團與其他不肯接受戰敗命運的日軍部隊不同,第四師團的投降與回國進行得異常快捷順利。

當全體面色紅潤、身體健康的第四師團官兵出現在日本港口時,本土那些營養不良、形容枯槁的日本人都十分吃驚。統計下來,第四師團是日軍南方軍中戰死最少、裝備物資保留最完整的部隊。

美軍對這個師團的評價是「愛好和平」。而第四師團回國後,也馬上展現出這一「特點」來,回國後第二天,就有官兵跑到美軍兵營前,整齊地擺開攤位,兜售起戰爭紀念品來。

大阪這個地方是著名的商業城市,居民多與商業有關,天皇在大阪人心目中的地位也與其他地方不大一樣。雖然在二戰中,出身於大阪的士兵也受到了軍國主義的蠱惑,然而大阪人卻不會急著去「為效忠天皇而死,為大日本帝國而死」,能不死儘量不死。

對待上級命令,出身於大阪的官兵也習慣於「討價還價」、「斤斤計較」,不會像其他部隊那樣閉著眼睛執行到底。甚至第四師團內部還制訂了所謂「無謂的犧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戰鬥不要參加」、「窮途的敵軍不要追擊」的「三不要」原則。

日本歷史學家關幸輔在《日軍第一窩囊廢師團》的最後部分,對第四師團做了一小段總結,說得真是有幾分道理,「如果日本的軍隊都像第四師團這樣,大概中日之間也就不會發生戰爭了吧?要是這樣,也就不會有日本的戰敗了吧……」。

相關焦點

  • 抗戰時期號稱日軍「窩囊廢」的大阪師團真的很垃圾嗎?
    侵華日軍第4師團,因前身是明治維新時的大阪鎮臺,兵員也基本上是來自於大阪,所以又被大家稱為大阪師團。而這支軍隊竟然被稱之為侵華日軍裡的「窩囊廢」,這是真的嗎?真相到底如何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根據網絡上很多人有板有眼的說法是,大阪師團是一個「商販師團」,沒有被法西斯洗腦,不信天皇,不願意打仗,自由散漫,消極怠工,甚至編造出所謂「日本歷史學家關幸輔」以及所謂的著作「《日軍第一窩囊廢師團》」,然而這本書我多方查證無果,甚至這個「歷史學家關幸輔」我也根本沒見到過其人,以及其他方面的論文或者著作,倒是有一名日本演員叫關幸輔,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 二戰時期,俗稱「大阪師團」的日本大阪第四師團,真的是窩囊廢?
    網上經常有人調侃二戰時期的日軍第四師團(俗稱「大阪師團」),說是「只要價格合適,大阪師團連日本天皇也照買不誤!」顯然,這種說法有些誇張了,但大阪師團戰鬥力「弱」確是不爭的事實。整個二戰時間,日軍的各個師團幾乎都有「玉碎」(頑抗到底、全軍覆沒)的大股或小股部隊。
  • 二戰時期,日軍大阪第四師團戰績並不差,為何卻被稱為是懦夫?
    歷史上的日本大阪第四師團,負面評價不少,比如什麼陸軍弱旅、「軟蛋」師團,甚至於窩囊、懦夫……這樣等等一些不好的外號。但這些更多的是相對於二戰日軍武士道狂熱體系下的一種「偏見」。正常來看,日本大阪第四師團絕對是一支強大的部隊。首先,日本大阪第四師團是日本最為古老的一支軍隊。
  • 二戰時的日本第四師團,真像有些人說的那樣,是個商販師團嗎
    現在網上常常傳說二戰時期日軍的第四師團兵員都來自大阪,而大阪在日本以商業聞名。所以第四師團沾染上了商販習氣,作戰貪生怕死,打仗根本不行。網上還給第四師團取了一個外號,叫「商販師團」。不過實際上第四師團在日軍中也是真正的主力部隊,一點都不好對付。
  • 二戰日軍戰鬥力最強的五個師團,其中以十四師團最強
    一九四零年三月,微操大師在陪都召開各大戰區軍以上參謀長會議上曾提到,抗戰初期國軍三個師可以對抗日軍一個師團,到了徐州會戰時五六個師才能擊敗日軍一個師團,而現在以十個師還打不過日軍一個師團。而此時全面開戰不過兩年半,微操大師已痛心地承認國軍十個師已經打不過日軍一個師團,這可不是有意誇大其詞或者潑冷水,而是事實就擺在眼前。
  • 二戰中的日本大阪第四師團,真的是一支弱旅嗎?
    可是這支部隊名聲不太好陸軍弱旅、「軟蛋」師團,窩囊、戰五渣……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大阪第四師團似乎就成了弱雞的代名詞!而在二戰中,出場較少的大阪師團也有著亮眼的表現,在菲律賓群島上與美軍進行的巴丹半島戰役,大阪師團打出了自己的特點。戰役前期,面對固若金湯的巴丹要塞,擔任主攻任務的日本第16師團,採用「硬剛」的方式蠻幹,結果損失慘重。於是和南山戰役一樣,第四師團又接替上陣。
  • 二戰中,日軍的大阪師團真的是那樣不堪一擊嗎?
    熟悉二戰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日軍中,有一支非常搞笑的軍隊,很多人知道這支軍隊主要是因為他們怠戰。再加上前幾年,有一個旅日作家從日本帶回來了一些所謂的「歷史材料」,讓人們對這支師團做出的糗事更是深信不疑。但這些事情很快就遭到了人們的質疑,這支日本的甲種師團真的是這樣的窩囊廢嗎?
  • 二戰時期,日本大阪第四師團真的是窩囊廢嗎?看完後明白了!
    二戰時期日本的第四師團絕對不是什麼窩囊廢,反而可能是最麻煩的敵人之一。 確實,目前網絡上有很多關於第四師團的段子。說第四師團來自大阪,而大阪是商業城市,素來出商販。因此第四師團的士兵很多也是和商販一樣貪生怕死,打仗不行,做生意倒很在行,有商販師團這麼個外號。不過這只是段子而已。
  • 「大阪師團」為何惜命怕死?只因他們是商人!
    日軍聯隊長在狂怒之下,親自坐鎮醫務室參加診斷,才勉強組織好部隊向前線進發。從海拉爾到諾門坎,他們整整走了8天,比其他師團多走了4天。待其先遣隊到達前線時,蘇日正好宣布停戰。第四師團的官兵卻紛紛「抱怨」沒機會打上一仗。諾門坎戰役中的蘇軍第四師團成立於1888年,士兵主要由大阪的菜販子組成,是日軍中資格最老的部隊之一。
  • 抗日時期號稱日本「最窩囊」的師團,打仗不見人,撤退比誰都積極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可以說盡人皆知,尤其是在二戰中日本軍人受軍國主義影響誓死效忠日本天皇,戰敗就切腹自殺。其實日本兵不都是死士,很少有人知道,當時的日軍中有一支以戰鬥力渣到極點而聞名的另類部隊,號稱「皇君第一窩囊廢師團」的大阪第四軍團師。
  • 日軍師團番號變化史:不是所有叫師團的都是王牌精銳
    據不完全記載,從侵華戰爭到二戰結束,日軍共有123個師團投入對外侵略的戰爭當中。當然這123個師團當中戰術素質也是參差不齊,這一點我們從他們師團的番號上看就能顯現的非常明顯。二戰中的日軍劇照第一級:甲類師團常設師團:在日軍的作戰序列中,甲等師團其實一直是在變的,在戰前的日軍的甲等師團是分別為的第
  • 日軍奇葩的一個師團,不願打仗,願意做生意——大阪師團
    日軍以服從天皇的命令為榮耀, 但是在日軍中就有這麼一個奇葩師團。 他們不願意戰鬥, 每次打仗之前,他們都有各種理由推脫不去戰場,但是打完仗以後卻異常積極主動。大阪師團這個師團就是著名的大阪師團, 日本就是一個島國,人口稀少,資源匱乏。 戰爭爆發後,前線人員傷亡慘重,戰鬥力嚴重不足。許多老百姓被徵調為士兵, 被迫參軍。
  • 如何評價二戰時期的日軍大阪第四師團?
    ,在二戰爆發前,日本國內共有17個常備師團,這17個師團都是日本陸軍的精銳。在二戰爆發後,日本陸軍進行了大規模的擴編,師團按照戰鬥力的高低分為甲乙丙丁四種師團,大阪師團又被評為最高級的甲種師團。一個甲種師團的編制人數大約為28000人,人員的武器裝備配置,後勤保障的完備程度都要強於普通師團。
  • 二戰風雲,別具一格的大阪師團
    侵華戰爭中,日軍有一支裝備精良且極為兇悍的部隊,那就是關東軍。作為侵華戰爭中的急先鋒,關東軍可謂是「名副其實」。先是在皇姑屯炸死張作霖,接著又挑起了「九一八」事變,佔領東三省。拉開了日軍侵華戰爭的序幕。
  • 二戰最會做生意的「大阪師團」竟然不是名至實歸的最弱軍團?
    現在說起二戰時期的日軍師團,只要一提到第4師團,不少人首先就會想到這就是著名的「大阪師團」。說起「大阪師團」,很多人都相當不屑,認為是日軍中的另類部隊,絲毫沒有普通日軍所推崇的「武士道」精神,不打仗時會忙著倒騰軍需物資,打起仗來則是慣於耍滑頭,甚至有在諾門罕衝突中,接到命令後故意拖延,開赴前線的行軍也是磨磨唧唧,一直到停戰那天才剛剛趕到前線的軼事
  • 大阪師團最窩囊?不是因為士兵都是販夫走卒,而是大阪緊挨太平洋
    1937年的中國戰場,日軍無論裝備還是訓練都是中國軍隊難以比肩的,所以每次對戰中國軍隊都難以抵抗其進攻鋒芒。但是卻有一支另類的師團讓中國軍隊爭先恐後地想與之交手,它就是以戰鬥力奇差聞名,被稱之為「皇軍中第一窩囊廢師團」的第四師團。
  • 二戰時日本軍隊中最不願打仗的商人師團
    二戰時,日本軍隊留給大家的印象是戰鬥力超強,打起仗來不怕死,每個人都信奉武士道精神,戰敗後動不動就剖腹自殺。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個二戰時日軍中的一個最不願打仗的師團,它就是出了名的大阪第四師團。說他出了名,那是有很多的有趣的事來證明的。
  • 日軍的師團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級別,其中甲類師團是最強的
    二戰時,世界上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編制通常為班、排、連、營、團、旅、師、軍。而日軍別出心裁搞了一個不一樣的編制,它的體系為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可別輕易地把日軍的編制和我國的編制混為一談。
  • 二戰最聰明的日本師團:別人打仗它賺錢,回國時還近乎滿員
    導語:二戰最聰明的日本師團:別人打仗它賺錢,回國時還近乎滿員在二戰期間,日軍曾經揚言三個月之內就要拿下我們,但他們低估了中華兒女誓死保護國家的決心。這場戰爭長達14年的時間,也是有原因的。當時日軍的裝備、武器都十分先進,還擁有各種不同類型的師團參與到戰爭當中,可見這些日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其中有一個師團,可以稱得上是當時比較聰明的兵團。這個兵團就是大阪第4師團,他們還有另外一個稱呼,叫做「商販師團」,聽到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知道應該都知道這個兵團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擺攤位,銷售一些戰爭當中的紀念品,或者是販賣軍火,賺了不少的錢。
  • 二戰日軍最強大的軍隊,多達數十個師團,為何在戰爭後期消失無蹤
    要說二戰日軍最強大的軍隊,就是他的甲種師團了,這些甲種師團是他的主力軍,無論是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還是後期的長沙會戰,這些師團都是日本賴以進攻的利器,但是為何這些師團到了戰爭後期就消失無蹤了呢?這些師團又是如何組成的呢?小編就來帶你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