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超愛各種白切的冷盤
白切雞、門腔、豬肚……
老底子的上海人
心底裡最愛的還是一盤白切羊
醇香酥爛,馥鬱綿長,
把舌尖所有的味蕾都點燃了!
傳承200多年的烹羊技法
被錄入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份白切羊香醇不羶,婦孺皆知
一碗羊肉麵酥香軟爛,暖心暖胃
平均每天賣掉800多斤
▼
從古到今,真如羊肉最經典的兩種做法就是白切和紅燒。白切羊肉當屬頭牌中的頭牌!在上海,只要說到白切羊,第一個想到他們家!
煮羊肉的一鍋老湯已經用了幾十年,手藝幾代單傳。而且很神秘,店裡的一般廚師都見不到,只掌握在傳承人手裡,每天晚上七八點鐘出現在店裡,晚上熬煮,早上再把湯鍋帶走。
羊肉的橫截面上能清晰地看到羊肉的紋理,非常正!縫隙也被肉汁凝固成的膠凍塞得滿滿當當,晶瑩剔透,超誘人!
白切羊肉的最佳CP是特別發酵的黃豆醬,磨的很細很細,單獨吃偏鹹,和羊肉搭配在一起便剛剛好,能夠吃得出淡淡的豆香。
白切羊肝算得上是店裡的榜眼,是煮得比較幹的那種,沒有過多的水分,很實在。直接蘸醬吃或者帶回去用青椒爆炒,特別能下酒下飯,魔菌最愛!
白切羊肝羊羶味特別淡,羊肝的味道卻全部被提了出來,沾上點辣醬,入口先辣後香,羊肝顆粒在舌尖摩挲,層次感特別的足!
吃過白切羊肉,還是更偏愛紅燒羊肉麵!紅燒羊肉和羊湯麵是分開上桌的,大碗裝著,量很足。
新鮮的羊肉連皮帶骨切成小塊,用絲草紮緊,剛一上桌就香氣撲鼻,輕輕一提便「骨肉分離」,超正點!
老饕一口就能嘗出來,燒羊肉用的紅湯至少也有十幾年的年頭,煮的時候還加了黃酒,筋膜和羊油都已經全部煮化了!
肉絲煮得完全酥爛,輕輕一扯就能撕出細絲。滷汁濃鬱,色澤鮮亮,羊肉酥而不爛,香濃不羶,頗為享受。
羊湯麵比較寡淡,看起來像是清水面的感覺,吃起來卻也帶著淡淡的羊肉香,筋筋道道地很彈牙。
一縷麵條一口肉,好吃到忘我!咀嚼的時候,香濃的羊肉味根本擋不住,從鼻孔裡一個勁地往外竄,一碗下肚,整個人都被羊肉味團團包裹,簡直是一塊行走的滷羊肉(還好不是螺絲粉~)!
明爐羊雜鍋仔點單率也蠻高的,滿滿地一小鍋,特別實惠,下面還支著噗噗冒火的小酒精燈,越吃越暖,越吃越香。
別以為一鍋裡全是粉絲和白菜!有料,就是任性!就像高中時矜持的鄰班少女,如果不撩,永遠不會把最美的一面暴露出來,展現給自己。
羊肝、羊肺、羊血、羊肚……常見的羊雜全都有。有的酥軟,有的彈韌,有的軟嫩,有的筋道,像少女的小脾氣,每一口的感覺都不一樣!
上桌趕緊吃呦~不要煮太久,不然粉絲會煮爛掉的!粉絲裡吸收了湯汁裡的羊肉精華,吃起來特別鮮,特別滑!
現今的真如羊肉館,是1958年鎮上的6家羊肉攤合併來的,雖說店鋪只有60年的歷史,但其傳承的烹飪技法,卻是從乾隆年間就流傳下來,算起來已有200多年歷史,十年前便被選入了上海非遺名錄。
羊肉館就在寺前街上,巷弄的盡頭便是真如寺的正門了。羊肉館的招牌上寫了「真如三寶」的字樣,脫了色的老木門映著青磚黛瓦,給人一種古裝片裡老茶館的感覺,一股子羊肉味兒從門縫裡飄出來,任誰都忍不住。
冷切的菜品在剛入門的檔口那裡,要先稱了重、買了單再回來取的,沒有對應的單號,忙起來的時候,客人們很容易就會拿錯。而且店裡只收現金呦~
▲
「半斤白切,打包~」
每天來買羊肉的人絡繹不絕
幾十年過去了,這個店沒有太多變化
雖然有遍地開花的羊肉館
但老底子的上海人還是最認這一家
上海必吃美食:真如羊肉館
店名:真如羊肉館
地址:寺前街1號(寺前街與北石路交叉口西北角)
營業時間: 初四 — 十五,09:00-15:00;平日,06:00-22:00
交通:地鐵11號線真如地鐵站3號口出,沿曹楊路向南過橋,在第一個路口右轉進入北石路,沿北石路步行630米即可到達,全程約步行13分鐘。
Tips:店裡只收現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