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潛藏於洛陽大街小巷的特色美食!
流行指數:★,隨著過去的小吃街一起消失得,讓人挖地三尺也很難找到一家,欲哭無淚呀!如此老城居業園的那家不翻湯算是「滄海遺珠」了吧!指數蕩至谷地,無力回天啦!
特色傳說:
據說有120年的歷史,創始人劉振生,現已傳三代人,名劉呼欄,年70多歲。
口感指數:★★☆,酸,辣,略帶些麻
風味推薦:老城清香園
評語:它做工的考究,以及別出心裁的外行確實吸引人,但是現在也確實很難找到一家「專業型」的不翻湯了。
流行指數:★,大致因為,每當被提及哪個地方最有名時,都會啞口無言!誰也不知道哪裡的漿麵條最好吃!只知道它是洛陽的特產!
特色傳說:據說清朝末年洛陽一窮戶人家,將撿來的綠豆磨成豆漿,隔了數日,發現豆漿發餿變酸,倒了捨不得,連磨豆的工夫都沒賺回來,遂胡亂丟了些菜葉,(舊社會洛陽窮人多,一般人家買不起麵粉)反正總比丟麵條來得捨得,熬成糊狀,一吃味道鮮美,後來家家效仿。花上個三五分錢兒,上街舀兩瓢酸漿,回家做漿飯,切少許蘿蔔絲或白菜葉下鍋,待漿起沫後勾點麵粉,稠稠的,謂之「挑漿飯」,一鍋飯養活一大家人,實在!
口感指數:★★★,酸得實在,辣得夠味,喜歡吃辣一點的有三種選擇,一是大蒜瓣生啃,二是辣椒油攪拌,三是本地土產,韭花辣子醬,這尤以韭花辣子醬為最佳了!綠白紅酸得辣,生生能把人的饞蟲給勾了去。
風味推薦:「剩漿麵條兒」是漿飯中的上品,民諺云:「漿飯熱三遍,拿肉都不換」可見其魅力。
網友推薦:老城西關馬路街「明虎漿麵條店」和西工小街的「西工飯莊」漿麵條
評語:雖然漿麵條在洛陽有著得天獨厚的生存環境,遍步在洛陽的各個地方,但是如今在洛陽已經很難找到真正的漿麵條,而要找到味道正宗的漿麵條更是難上加難!
流行指數:★★★,因屬流動型攤位,所以幾乎洛陽哪個疙瘩窩裡都可能有!
特色傳說:應該是餃子的另類吃法吧!具體到哪裡正待研究
口感指數:★★,滑嫩口感,外脆內軟,加上精心調製的創意醬汁,讓鍋貼美味加分,多變的層次讓味蕾得以輕觸精緻北方麵食的甜美滋味!且皮有脆有綿,餡亦爛亦酥,香氣撲鼻,回味無窮,真是一美好享受也。
風味推薦:正因為其流動性,所以很遺憾沒有固定的推薦,只要買相好應該不會差很多啦。、
網友推薦:
洛陽百貨樓那邊的小吃街,有家整日門庭若市的鍋貼——小街鍋貼,味道正宗,有興趣可前往一試。
評語:隨著各種各樣小吃的出現,鍋貼的競爭力略顯薄弱。不過好這口兒的群體依然會全力支持它的!
流行指數:★★★,過去一般是早晨喝湯,但因如今早餐種類愈見豐富,不得不打起「一日三餐」的招牌,以穩定客流量。然結果並不如其所想,中餐、晚餐的競爭更顯激烈,因此指數下滑再所難免!
特色傳說:洛陽閻家羊肉湯已傳四代人,至今已有150年的歷史。而在第二代人閻順生的獨門創新下,調料配置適當,湯味更加鮮美,使羊肉湯達到了更高的一層境界。從此,閻家羊肉湯名震豫西城鄉。
口感指數: ★★☆, 喝之爽而不黏,口感滑、順、醇。
風味推薦:洛陽閻家羊肉湯,採用鮮羊肉,當天宰羊,當天用肉;香料齊全、量大。用胡椒粉而不用辣椒,鹹淡適口,湯味鮮美。
網友推薦:
1.道北陵園路與春都路交叉口北30M(陵園路上)的羊肉湯不錯。
2.道南路鐵路口岸大酒店劉記虢國羊肉湯,靈寶風味。
評語:羊肉湯的關鍵,其實也是幾乎所有湯的關鍵,一是熬湯要捨得花時間,二是要捨得放佐料,湯鍋裡都有一個小孩兒枕頭般大小的佐料袋,裡面據說放有花椒、八角、肉桂、草果之類。三是開始就是切記要把水添夠,不能兌水,也就是老喝家所說的「原湯」,這也是湯行業中的行規。
流行指數:★★★,同羊肉湯一樣,指數有所下降,而其所採取的辦法是,用牛肉湯做燴麵、沙鍋面的高湯,以喚醒沉睡在人們腦海中的記憶,略有成效!
特色傳說:洛陽吳家街人尚老先生經營的尚記牛肉湯,迄今已40多年。算是帶有傳說味道的吧!而且尚記牛肉湯還分有甜鹹兩種,稟著好奇心,一定要嘗嘗甜的牛肉湯,絕對的不同凡響!
口感指數:★★★,鹹的牛肉湯肉肥湯鮮,味道尤鮮,特別是加上蔥段;甜的牛肉湯說來就不是很長的,在洛陽有句俗話,是說有東西甜了點,不是說糖加的多了,而是說鹽放少了。所以呢,甜牛肉湯就是沒加鹽的牛肉湯,或者加少數鹽的牛肉湯!有的甚至不放任何調料!有空一定要去嘗嘗,記得一定要告訴老闆,要甜湯!
風味推薦:洛陽尚記牛肉湯,迄今已有40年的歷史。
網友推薦:
1.新街與民族路交叉口西南角鐵菊花(人稱洛陽第一勺,老早的洛陽報上介紹過她)牛肉湯(絕對一流)
2.凱旋西路過澗東路路口後向西100米路南有個胡同口,進去有家金家甜牛肉湯,味道不錯!
評語:在一場辯論角逐大會後,終於搞清楚甜牛肉湯,到底是咋的東東啦!不過甜鹹兩個比較下,鹹的當然還是最受歡迎的!
流行指數:★★★,因為它的出現總伴有餛飩的身影!指數保持良好,有上升跡象。
特色傳說:創製於民國三年(1914),已有80多年歷史。時有開封人任老大與本縣人王金鬥,於新安縣火車站開設餐館,出售「老任燙麵角」。有「名揚隴海三千裡,味壓河洛第一家」的美譽。
口感指數:★★★☆,皮兒薄,餡兒鮮
風味推薦:
洛陽新安「方記燙麵角」,地址:新安縣新城明苑花園對面
網友推薦:青年宮下坡那的李記餛飩燙麵角都很不錯的;
評語:雖然和餛飩一起算是「絕色雙餃」,但是如果能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下豈不樂哉!
流行指數:★★★,價位低廉,大街小巷拐彎就能找到,方便!但因現今競爭激烈,特別是與餃子的較量,最後兩敗俱傷反而讓沙鍋面漁翁得利,流行指數有所下降,幸其製作及口感,所以下降幅度不大!秋、冬季有緩衝跡象!
特色傳說:相傳據一本書上所稱,餛飩=餃子=所有麵食類的東西。年餃子和麵食類的東西沒名沒份,只得靠在餛飩這棵大樹下乘涼,餛飩在不同的地方上也有不同的稱呼,四川稱「抄手」,廣東稱「雲吞」,湖北稱「包面」,江西稱「清湯」,「便食」,江蘇謂「淮餃」,新疆名「曲曲」。
口感指數:★★★★ 配以湯料十足的湯頭,肥而不膩,噴香適口,酸辣適宜!
風味推薦:在洛陽最具盛名的就是張記餛飩,又稱「馬蹄街餛飩」,經對配料和品種的創新和改進,在洛陽已是家喻戶曉。
網友推薦:天津路老田餛飩
評語:價位低廉,在大街上隨處可見,但有些店家應該多注意一下衛生方面的薄弱環節,如此可以吸引更多的顧客!
流行指數:★★★★,湯中佼佼者,非它莫數,憑著「天上的龍肉地下的驢肉」的美譽,近些年來流行指數一路看漲。
特色傳說:東關大石橋的驢肉湯最負盛名,雖不知確切年代,但由人們口中傳出的傳說才是最有價值的傳說。而由於城市改造,大石橋的驢肉湯館搬到九都路了,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驢肉湯現今依然是客源滾滾,猶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
風味推薦:洛陽東關大石橋的驢肉湯。
網友推薦:九龍鼎南邊,金業路上的匡家小碗滋補驢肉湯
口感指數:★★★★,有別於牛、羊肉湯的獨特口感,難以形容,只有親自品嘗才能體驗箇中滋味。
流行指數:★★★★★在洛陽,你可以不知道漿麵條,但你不能不知道洛陽水席,極具洛陽特色的飲食,會讓你唇齒留香,欲罷不能。
特色傳說:相傳是袁天罡早年夜觀天象,知道武則天將來要當皇帝,但天機又不可洩露,就設計了這個大宴,預示武則天日後二十四年的酒肉光景。每道菜湯湯水水,即是暗指武則天水到渠成;乾乾稀稀,是喻指武則天二十四年的干係(稀)
風味推薦:
1.首選當然是真不同檔次高環境好價格也高,要想吃傳統水席,還得到老城的小街道裡。
2.有一家叫九府水席,老洛陽人開的幾十年了,傳統味道經濟實惠
流行指數:★★★★,無與倫比的美味是我們推薦的最佳洛陽特產,再加上讓人眼紅的低廉價位,不掏錢就覺得虧!
特色傳說:胡辣源於清代中葉,大興於民國初年,之後花樣不斷翻新。至今若行走在洛陽大街小巷口,隨處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只限早上)。
口感指數:★★★☆,麻,辣,酸,香
風味推薦:沒有特別推薦地點,只要是賣胡辣湯的都可,不然哪裡會有客源!
評語:胡辣湯以極低的價位,和豐富的材料贏得了廣大愛好辣子的朋友的心,但是它也存在著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它只在早晨才有的賣呀!午餐,晚餐讓人到哪裡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