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廣東人還愛喝湯的河南洛陽人,有多會吃?

2020-10-06 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洛陽人的生活,少不了一碗湯。攝影/雪太白,圖/圖蟲·創意


地道風物 · 十一專輯

秦嶺-淮河

是中國南北方的地理分界

這條線因為特殊的區位

在飲食口味上兼容南北

越秦嶺,有西北豪邁、巴蜀百味

走淮河,看中原厚實,淮揚清婉

國慶、中秋長假

讓我們一起沿著這條線

南北「通吃」


第四站

河南·洛陽


沿著秦嶺兩側,吃完最不甘肅的天水,酸香火辣的寶雞,滿是川味的漢中,向東直到秦嶺餘脈邙山。在它腳下,有一座千年古城,雖是北方城市,卻滿是溫軟的湯水味道:這,就是「神都」洛陽


▲ 上陽宮靜靜地坐臥在洛水旁,遙望著現代的洛陽城。攝影/王煜文

與大多數人對河南「中原厚土」的印象截然不同,洛陽像一位溫柔又強壯的女性,端坐在洛河北岸的平原上。北面的黃河,南方的熊耳、伏牛二山,東部的嵩山,共同拱衛著洛陽,讓她既有「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的脫俗浪漫,也有四戰之地、九朝古都的雄厚氣概。


在洛河流域,南方的水田遇見了北方的旱地,稻作農業向粟作農業遞出了接力棒。這樣的交融,讓洛陽人的吃食兒顯得分外溫厚。

北方的洛陽人

為啥比廣東人還愛喝湯?


說起河南美食,絕大多數人都逃不出「燴麵胡辣湯」的觀念圍城;而說起洛陽美食,恐怕更是頭腦一片空白了。其實,在某個特定領域,低調的洛陽飲食完全有實力與粵菜一戰:廣東人愛煲靚湯,洛陽人更是嗜湯如命。


▲ 洛陽牛肉湯。湯湯水水是洛陽人的命啊~ 圖/網絡

洛陽氣候乾燥卻不缺水,澗河、瀍河、洛河穿城而過,加上根深蒂固的「煮食」歷史——早從商周時期開始,鼎就是王公貴族的食器,同時也是象徵中原正統的禮器,這座北方城市的胃,打小就習慣了湯湯水水的撫慰。無論廟堂之高還是江湖之遠,在洛陽,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碗湯。


▲ 洛陽的湯,你喜歡哪一碗? 圖/網絡

當人們為吃到北京的「復原宮廷菜」而沾沾自喜時,洛陽水席已經不聲不響地把時間撥回了唐朝。在以務實為底色的中原飲食中,洛陽水席顯得格外精緻堂皇;而在所有打著「傳統」、「傳承」旗號的所謂「宮廷菜」中,洛陽水席又是最有宮廷氣質的——光是上菜的陣仗,就頗有些鐘鳴鼎食的意思。

▲ 洛陽水席「四鎮桌」之牡丹燕菜。攝影/為你舞步,圖/圖蟲·創意

所謂水席,就是菜皆湯湯水水,上菜如行雲流水,二十四道菜各司其位,按序出場。首先亮相的是被稱作「前八品」的八道涼菜,賓客碰杯一輪,準備好了胃口,迎接四道鎮桌大菜:原版菜單早已不可考,但洛陽燕菜是無論如何少不了的。這道看似燕窩、實為白蘿蔔絲、神似淮揚菜中大煮乾絲的美味,考驗的是廚師的刀工和配料吊湯的功夫,與國宴上的開水白菜一樣,講究一個大道至簡。


▲ 洛陽水席「八大件」之連湯肉片。攝影/玉面獨行,圖/匯圖網

「四鎮桌」被撤下,又輪到 「八大件」登場,洛陽水席的「水」也在這一環節得到了充分體現:大部分菜餚都是「半湯半菜」。常見的「八件」成員——連湯肉片、燉熬貨(豬肉、豬雜、豬骨湯的大合唱)、水汆丸子,哪一道不是暖心又暖肚?吃到九分飽,還有最後四道「掃尾菜」,一碗酸辣口味的雞蛋湯「溜縫兒」,給這場柔和濃鬱的宴席畫上句號。


南北風味,燴出湯鍋裡的洛陽


一碗湯,就是一座洛陽城:水席倒映出繁華富貴的氣象,胡椒和牛羊肉是南北朝時期民族大融合的「胡風」遺留,大街小巷的一口口湯鍋,則藏著洛陽人的生活。

如果聽到一個洛陽人對你說「喝湯喵(沒有)?」,千萬不要感到詫異,那其實是一句地道的家常問候,相當於「吃了麼您?」


▲ 大型湯鍋,在洛陽街頭很常見。攝影/清川澹如此,圖/圖蟲·創意

從沸騰開始,以見底結束,這就是洛陽人的生活。對學生和上班族而言,即使是兵荒馬亂的工作日清晨,也要瞅準時間的空隙,來一碗牛肉湯、胡辣湯、不翻湯……傍晚,人們如歸林倦鳥,則有一碗脆香伴著鮮美的焦炸丸子湯洗刷疲憊。昔日的鼎鑊進化為今天的不鏽鋼大鍋,不變的是聚攏其中的一啖鮮香。


▲ 不翻湯,湯上的那張薄餅非常好吃。攝影/深海52赫茲,圖/圖蟲·創意


牛羊肉、牛羊雜、豆腐、涼粉、炸丸子、不翻(即用雞蛋與綠豆粉混合攤出的餅,因「不用翻面就能熟」而得名),葷素皆可入湯,而湯底是它們共同的靈魂。與廣東一鍋煲的老火靚湯不同,洛陽湯往往是「乾濕分離」,先將食材涮熟、碼在碗底,再單獨澆上一勺高湯。在滾燙的湯水的催促下,白白綠綠的蔥花、氣息濃鬱的香菜達到半成熟狀態,釋放出最多的香;辣椒油、花椒油、五香粉、姜蒜末,調出屬於每家店、乃至每個人的獨特味道。


▲ 眾多調料,讓一碗牛肉湯活色生香。攝影/愛拍照的阿穩吶,圖/圖蟲·創意

在洛陽,湯有甜鹹之分,「甜牛肉湯」聽起來像黑暗料理,其實是對牛肉質量和店家信心的考驗。「甜」指的不是糖,而是不放鹽的白味湯,食材新鮮與否、處理是否得當,都在一碗甜湯裡暴露無遺。

當然,有人鍾愛原味,就有人追求豐富的調味和體驗。「胡風遺存」不僅為洛陽湯帶來了牛羊肉,更帶來了兩個至關重要的角色:胡椒和餅。早在兩漢魏晉時期,洛陽就迎來了提鮮開胃的胡椒,使牛羊湯的風味更上一層樓;餅,則促成了喝湯的終極境界:讓一碗湯,成為一頓真正的飯!


▲ 一口洛陽本土的海碧汽水,最適合搭配牛肉湯與餅了。攝影/王煜文


鍋盔、燒餅、餅絲(即切成絲的蔥油烙餅,被認為是麵條的原型)、油旋兒、油條、油饃,厚實耐泡的,被扔進葷湯、吸收油膩;自帶油脂的,則被扔進素湯、增加膏腴,兩者都能達到微妙的平衡。

泡餅入口,如海綿擠水,藏匿其中的肉香或清香、蔥姜香以極大的密度佔滿感官。在微寒漸起的秋日,一碗熱湯泡餅下肚,人生的棋局就還有八成贏面。


▲ 先放餅,後澆湯。圖/網絡

在這樣的飲食方式中,餅充當了勺子的角色,以更細膩融合的方式把湯送進食客口中。第一碗沒吃飽也不打緊,實誠的店家會為你再添一大勺湯——「無限暢飲」,是洛陽湯店的老規矩。


湯水之外,洛陽味道有多精緻?


吃一份熱乎乎的湯湯水水,北地乾燥寒冷的寒風,也如春風拂面。而當洛陽人放下他們手裡的湯碗,千年古都的精心與氣韻,就藏在一道道低調而多姿的小吃裡。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帝京」,牡丹是洛陽的城市名片,也是美食名片,這就是每年牡丹季洛陽人都要心心念念的各種牡丹美味。


▲ 牡丹銀絲酥,如雪般拉開。圖/網絡

吃牡丹花,吃的是傳說故事,新鮮的牡丹花瓣,和紅豆、紅棗等食材入餡,做成甜甜的素餅,相傳正是一代女皇的首創;更能吃出意趣,層層酥脆的外殼下,是絲狀的牡丹花瓣,最適合作為賞花時的小甜點,吃在嘴上,甜到心裡。


▲ 洛陽名吃蒜苗炒扁垛。攝影/handou5,圖/匯圖網

牡丹美味,是洛陽人「不時不食」的追求,而號稱「假海參」的扁垛,頗顯洛陽味道的精細。這種家家戶戶都做的小吃,原料無非是剁碎的紅薯粉條,卻上得了水席的場面。一把切好的扁垛,與白菜、丸子、酥肉等食材入鍋燴湯,便是一道硬菜;也可作為家常小菜,與蒜苗同炒,頗有幾分瑩潤筋道,伴著翠綠鮮香,從視覺到味覺,都是享受。


▲ 燙麵角,如同一輪輪新月。攝影/為你舞步,圖/圖蟲·創意

新安縣燙麵角,則展現了洛陽人對面的理解。做燙麵角,要用胛臀處的鮮豬肉,加原汁肉湯攪成餡,用韭黃白菜心增味;再用鮮開水把面燙好,擀皮蒸製,才有了這面軟皮緊,鮮香不膩,狀如新月的麵餃。

但要說起洛陽人心中最為尋常且地道的美味,那還得是 「漿飯熱三遍,給肉都不換」的漿麵條

▲ 漿麵條,看著簡單,大有味道。攝影/dgh5528,圖/圖蟲·創意

想做一碗地道的漿麵條,得用上乘的綠豆酸漿,製作酸漿的方法一代代傳下來,已有千年歷史。老城街巷裡藏著的漿坊,也已成為幾代人的記憶。有了好酸漿,麵條也能變得柔軟,再用花椒油、辣椒油調味、配上黃豆、芹菜等十多種時令小菜,更可來一點韭花辣子醬,或是配上大瓣的蒜,又酸爽,又過癮。


▲ 老漿坊裡的酸漿製作過程。攝影/動靜哈,圖/圖蟲·創意

酸漿點化麵條,似湯又不似湯,正是洛陽味道南北交融的風採。在這座歷久彌新的千年古都,總是有著最生動的生活,以及最認真吃飯(喝湯)的人民。


- END -

文丨密林、蘋果

編輯 | 蘋果

相關焦點

  • 廣東人為什麼愛喝湯?最會養生的廣州人,看看到底有多少種湯
    廣東人愛喝湯是出了名的,經常北方人見面都是問「吃了麼?」,但是廣東人見面都是問「喝了麼?」從這句打招呼的話就可以看出廣東人對湯的熱情和重要性,南方人,尤其是廣東人,吃飯前都是先喝湯的,先喝湯,再吃飯,這成了每個廣東人的固定飲食習慣,那麼廣東人為什麼那麼愛喝湯呢?
  • 洛陽人愛喝湯 千古傳頌的愛情故事也難抵過一碗羊肉湯
    說實話,寫這篇文章前,我一直挺糾結的,要說只是想談談自己的一點感受,又擔心會得罪人;可不吐不快的性格所致,我還是決定來聊聊這事。人愛喝湯是出了名的,也是有歷史的,而且還講究「早葷晚素」,欲罷不能。為了喝上一碗稱心的羊肉湯,許多洛陽人不惜驅車十幾公裡跑到孟津縣,「走,去劉秀墳喝湯吧!」這樣的邀約,洛陽人幾乎都非常熟悉。
  • 老火靚湯這麼有名,廣東人為何這麼愛喝湯?
    x說到廣東的飲食文化,最著名的莫過於廣東的靚湯,有句俗語「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就能深刻表達出廣東人愛喝湯的習慣。到了廣東會發現,不管是在自己家裡,還是在外吃飯,一大鍋煲湯是必不可少的,飯前來一碗,飯後再來一碗,有頭有尾,才算是完整的一餐飯。那麼廣東人為什麼這麼愛喝湯呢?無可非議的一點,一定是與地理位置有關。據史書記載:「嶺南之地,暑溼所居。粵人篤信湯有清熱去火之效,故飲食中不可無湯」。
  • 羊肉湯、羊雙腸湯、雞血湯、胡辣湯……開封人到底有多愛喝湯?
    在河南,洛陽、鄭州、商丘、南陽……幾乎每個城市都有自己引以為傲的湯食。開封也是如此,羊肉湯、驢肉湯、羊雙腸湯、胡辣湯、雞血湯、四味菜……在冬日的清晨,一碗湯就是開封人離開溫暖被窩的最大動力。開封開得最早、名氣最大的化三驢肉湯,如今仍然營業;近幾年,段豪德驢肉湯也是許多開封人喜歡去的一家店。而開封當地牛肉湯的搭配則更為簡單,基本只有牛肉和炸丸子,再配上主食食用。▍開封人為何那麼愛喝湯?在我們的慣常認知中,廣東人是非常喜歡喝湯的。
  • 5家洛陽最受歡迎驢肉湯館,老洛陽人的最愛,全喝過算是喝湯牛人
    如果你是洛陽人,一定不會對「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這句話感到陌生。對於洛陽人來說,驢肉湯更是難以割捨的湯品之一。這5家洛陽最受歡迎的驢肉湯館,雖然看似平平無奇,但據說只有老洛陽人才全部喝過,如果你也全部喝過,那你就算是喝湯牛人了!
  • 做個洛陽人,喝湯吃美食
    只知道它是洛陽的特產!特色傳說:據說清朝末年洛陽一窮戶人家,將撿來的綠豆磨成豆漿,隔了數日,發現豆漿發餿變酸,倒了捨不得,連磨豆的工夫都沒賺回來,遂胡亂丟了些菜葉,(舊社會洛陽窮人多,一般人家買不起麵粉)反正總比丟麵條來得捨得,熬成糊狀,一吃味道鮮美,後來家家效仿。
  • 第三期:廣東人到底吃什麼之煲湯喝湯篇
    曾經熱播的本地情景劇《外來媳婦本地郎》就有句歌詞「最怕日日要煲靚湯 」,廣東人將能否做出美味的老火靚湯作為是衡量賢妻良母的標準之一,正所謂媽子靚湯,能做出美味又有益的靚湯便就是一個愛丈夫愛孩子的好媽子。廣東女人在煲湯上付出的時間和耐心也不是其他地方的人所能媲美的。
  • 關於雞,洛陽人有話要說……
    而在洛陽,每隻雞都很難搞懂自己將會以什麼姿態結束這一生……雞在經過一炸一煮之後,會變得香酥軟爛。被滷水上了顏色的雞,越發顯得誘人。洛陽出名的榆樹園燒雞,就是洛陽人的心頭好。燒雞的雞皮泛著油光,焦香有嚼勁,內裡的雞肉不幹不柴,鹹香入味。
  • 走遍河南之美食篇——洛陽
    走遍河南吃遍河南,哈嘍大家好,今天特意為吃貨們整理了一篇美食攻略,今天我們來到了十三朝古都洛陽,吃遍河南的每一個城市!有木有很激動呢?以後每天都會發布一篇18個地市的美食攻略,小夥伴們記得關注哦!歡迎轉載。洛陽洛陽市,簡稱「洛」,別稱洛邑、洛京,神都。
  • 河南人有多愛吃麵?全國每10家麵店就有一家在河南
    【情感】  河南人有多愛吃麵?  李克強總理在2013年兩會期間與河南團的代表們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就曾回憶在河南「吃麵」的往事:「我剛到河南工作的時候,宴請外賓,到最後,服務員提醒我,說我還沒有吃飯呢,我說我已經吃了肉,也吃了菜。他說,『你還沒吃麵。』可見在河南,這碗麵條你不喝下去就不算吃飯。」  一碗麵也曾暖過一座城。
  • 【央媒觀洛】喝湯了沒?洛陽美食再上央視屏幕
    洛陽憑藉美食再一次霸屏央視12月11日22:00CCTV—4《美食中國》播出《喝湯了沒》,關注洛陽美食快來一起看看吧~ 寧可食無肉,不可飯無湯。洛陽人愛喝湯,比起廣東人毫不遜色。一句「喝湯了沒」,是洛陽人見面時寒暄的開場。
  • 廣東:人在廣東已經煲湯十年之廣東人為啥這麼愛喝湯?
    廣東煲湯。圖源——視覺中國上面這句話正是對廣東煲湯文化最好的寫照。廣東人愛喝湯的具體表現就在於只要不是無毒的動植物,他們都可以用來煲湯。廣東如此盛行煲湯文化,這在全國都是屬於罕見的。這就讓人不禁納悶起來,廣東人咋這麼熱衷於煲湯呢?其實主要就是兩點:環境和歷史。
  • 喝湯或許沒什麼營養,反而會讓人長胖
    這樣的美景配上當地的菜餚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種享受 廣東就更不用說了,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廣東溼熱的氣候造就了廣東人對湯的偏愛,並由此創造出了各式各樣的湯。 家常的雞鴨魚肉、蔬菜、乾果,酒店的烏龜、甲魚、乳鴿、魚翅等,再加上什麼霸王花、雞骨草之類的中草藥,輔以黨參、紅棗、枸杞等等。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 讓洛陽湯喝出洛陽/陳年舊事/青春印記之九
    洛陽的湯,不僅是這座城市百姓大眾的早餐首選,也成為這座城市飲食最為顯著的特徵。洛陽人喝了許多種許多種的湯,洛陽人喝了許多年許多年的湯,但我們對洛陽的湯,有多少關注,又有多少研究,值得反思,值得總結,更值得提高,值得推廣。
  • 如何假裝成為一個洛陽人!
    ,洛陽人會這樣回:「都中!」會玩的洛陽人總是依著時令與心情出發,不會錯過一處好風景。該館佔地154畝,有歷代典型墓葬、北魏景陵和河南古代壁畫館3個展區。假裝成為洛陽人的第三步,會吃!洛陽人喝湯有自己的口號,「清早來上一碗湯,元氣滿滿一整天」,喝完一碗湯,渾身舒暢,妙不可言,該上班的上班,該回家的回家,該上學的上學。
  • 湛江人為什麼愛喝湯?你最愛喝哪種湯?
    我是粵西湛江人,祖先是福建移民,煲湯確實在我們這裡很盛行。我們這兒有廣東老火湯,但更多的是一種「快湯」,如豬雜湯、牛肉湯、雜魚湯、沙蟲湯、沙螺湯等,煲得久一點的一般是燉盅,如地膽頭老鴨、五指毛桃燉雞、茯苓排骨等。
  • 廣東人最愛喝湯,今天來分享一道簡單雞湯煲法
    廣東人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都是特別愛喝湯的,特別有客人到訪時,都會煲一大鍋的湯招待。她們的認知中都是煲湯營養就不會流失,全在湯裡,要的就是原汁原味。愛心雞湯今天來分享一道蓮藕雞湯做法,用的材料簡單,做法也非常的簡單,愛養生的朋友可以學學哦!
  • 地方志|洛陽
    為什麼洛陽吃得「很不河南」?     北方的洛陽人  為啥比廣東人還愛喝湯  說起河南美食,絕大多數人都逃不出「燴麵胡辣湯」的觀念圍城;而說起洛陽美食,恐怕更是頭腦一片空白了。其實,在某個特定領域,低調的洛陽飲食完全有實力與粵菜一戰:廣東人愛煲靚湯,洛陽人更是嗜湯如命。
  • 南方人愛喝湯,天天煲湯喝真的養生嗎?3種人儘量少喝湯,別忽視
    南方人愛喝湯,天天煲湯喝真的好嗎?營養學家:3種人儘量少喝湯對於很多南方人尤其是廣東地區的人們來說,都喜歡喝湯滋補身體。在他們的日常飲食中,隔三差五就會煲湯喝,甚至有些人每天都會煲湯喝。正因為如此,在廣東地區流行這樣一句話,「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由此可見他們有多喜歡喝湯了。不過,天天煲湯喝真的養生嗎?有營養學家表示,雖然喝湯確實對身體有一些益處,可以起到一定的滋補作用,但是以下這3種人儘量少喝湯,別忽視,否則可能得不償失。
  • 龍門石窟附近排名第一的羊肉湯,10元一碗有1兩肉,洛陽人端鍋吃
    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裡人傑地靈,每年來洛陽旅遊的人不計其數,像什麼龍門石窟、白雲山、老君山、雞冠洞等等,每天都客似雲來,來洛陽旅遊的話,洛陽美食肯定也不能落下,什麼洛陽水席、四鎮桌、八大件、四掃尾、洛陽湯都叫人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