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質量、主義、作品……這些都是日語詞彙,你信嗎?

2020-12-11 海報新聞

眾所周知,日文是一種大量借用了漢字的文字,但如果反過來,說如今我們使用的現代漢語中有七成詞彙是「日語」,你會相信嗎?曾有人統計過,現代漢語中,從日語中轉借來的詞彙佔了相當大的比率,而且越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高端詞彙,這種現象就越明顯。

就拿現代漢語裡以Z開頭的詞彙為例:雜誌、哲學、真菌、證券、政策、政黨、政府、政治、知識、直觀、直接、直覺、植物、紙型、指標、制裁、制約、質量、終點、仲裁、主筆、主觀、主食、主體、主義、注射、專賣、資本、資料、自律、自然、自由、宗教、綜合、總理、組閣、組合、組織、左翼、作品……最初其實都是日語詞彙。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在清朝末年的時候,西方各種先進概念傳入了中國和日本,很多原來中文和日語裡沒有的詞需要翻譯。在這場兩國幾乎同時起步的翻譯運動中,日本翻譯者翻譯的詞彙更為成熟全面,最終反過來影響了中文。從某種意義上說,近代日本翻譯上的成功,其實也正是日本近代化成功的一個縮影。

中國的翻譯家對這一「文化入侵」有沒有做過抗爭呢?有的。比如近代翻譯大家嚴復,就曾極度抵制借用日語詞彙,並搞了一套自己的翻譯詞:他把資本翻譯成「母財」、經濟稱作「計學」、進化稱作「天演」、社會稱作「群」……

嚴復

然而,即便不做太多的傳播學分析,單從人的語言直覺,也不難看出「嚴譯」的詞彙普遍晦澀難懂,相比於「日譯」反而更不像中文,難怪會在後來的較量中被「日譯」完全打敗。

中國的翻譯者為何會在翻譯運動中輸給日本人?過去,我們往往將之歸結為日本明治維新比中國同期的西化改良運動更成功的緣故,但《日本的漢字》一書卻指出,這個結局有著更深層的因素。

《日本的漢字》

(日)笹原宏之 著

新星出版社

漢字大約是魏晉時代從中國傳入日本的。起初,日本掌握漢語文字的人很少,僅限於掌管大和朝廷記錄事務的史部人員。這些人多數是通曉漢字的「渡來人」(4至7世紀從朝鮮半島和中國來到日本列島的移民)及其子孫。到7世紀時,為了直接吸取中國的先進文化,日本先後向中國派遣了「遣隋使」和「遣唐使」,進一步促進了日本人漢字能力的提高。

與很多國家單純地將漢字作為一種外來文字生搬硬套不同,日本很快就開始了對漢字的本土化研究。8世紀時,日本空海和尚從中國留學後回到日本,仿照漢文的草字體創製了草書字母——「平假名」。日本政治家吉備真備到中國朝聖后,也利用漢字的偏旁結合日本語的發音,創造了楷書字母——後來被用於拼寫外來語的「片假名」。兩者的產生,標誌著日本本土文字的出現。

除了平假名和片假名的發明,日本人還按照自己理解製造了很多「和製漢字」。

其中有一些因為造得好,甚至反傳入了中國,比如我們今天經常使用的「腺」這個字,就是個地地道道的「和製漢字」。

這個字誕生於距今約200年前的日本江戶時代後期,從荷蘭傳來的西洋醫學顛覆了日本人過去基於中醫的醫學觀,為了翻譯荷蘭語中「klier」(腺體)這個詞彙,日本人按照漢字造字法大膽地新造了「腺」這個字,並定義其與「泉」同音,取「人身體上的泉水」的意思,顯得既形象又生動。

漢語中「腺」之所以發「xian」這個音,也是因為日語中「泉」的發音就是如此。

透過「腺」字的發明等故事,《日本的漢字》一書帶我們認識到了日本其實早在明治維新以前,就曾出現過一次向西方學習的「蘭學熱」,當時的日本翻譯家就已經開始了對西方詞彙第一輪翻譯的嘗試,因此與鴉片戰爭之後才被迫開眼看世界的中國人不同,日本人在翻譯上是有備而來的。日本人引入西方概念之後,並沒有停止對中國文化的學習——正如《日本的漢字》所指出的那樣,日本對於漢字的學習和創造,哪怕在現代也沒有完全停止,正是這種孜孜不倦的學習和創造,賦予了日本漢字別樣的生命力和「反哺」漢語的機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昱)

相關焦點

  • 哲學、質量、主義、作品……這些都是日語詞彙,你信嗎?
    眾所周知,日文是一種大量借用了漢字的文字,但如果反過來,說如今我們使用的現代漢語中有七成詞彙是「日語」,你會相信嗎?曾有人統計過,現代漢語中,從日語中轉借來的詞彙佔了相當大的比率,而且越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高端詞彙,這種現象就越明顯。
  • 哲學、文化、主義……現代漢語真有那麼多詞彙是從日本引進的?
    日常生活中流傳這樣一句話,若我們不講「日本漢語」,我們幾乎都不會說話了。因為像「物理」、「化學」、「哲學」、「共和」、「文化」和「主義」等常用的雙音節詞都是近代從日本引進過來的。但問題在於,這些詞語真的都是從日本語境中變化產生的,還是中文本身就固有的?高曉松曾在一次採訪中說,現代漢語有超過一半的雙音節詞,都是從日本引進的。
  • 日語中為什麼有很多漢字?含義和中文一樣嗎?
    日本早期只有發聲系統是健全的,並沒有文字書寫方法,為什麼日語中有很多漢字呢?因為日語文字是藉助中國漢字改造而成的,日本接觸中國漢字的途徑很多,最早是中國僧侶帶著經書去到日本,把中國文字留在日本的,這些文字的引進,不僅組成了日本文字的主要骨架,也完善了日語的發音,很多日本字的發音都是根據中國僧人的發音而造的。唐宋時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巔峰,大批量遣唐使造訪,所以現在日語的很多發音還帶有唐音和宋音。
  • 一個刁鑽的問題:實用主義哲學到底是有用還是無用?
    這個問題,在眾多的哲學流派中,看起來最有用的應該就是美國的實用主義哲學,如果連它都無用,那麼應該就可以坐實哲學無用論的言論。但是大部分人往往會使用「實用主義哲學」這個詞彙,尤其在政治構害比較嚴重的時代,打擊敵人一定要給對方扣一頂「你們擁護實用主義哲學,大搞實用主義,沒有信念,脫離大眾」的殺頭帽。
  • 小測試:這些日語漢字詞彙你認識幾個?
    小測試:這些日語漢字詞彙你認識幾個? 2015年10月12日15:45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筆畫多、書寫困難、讀音複雜等等,漢字對日語初學者來說是一大難題。
  • 御宅、違和感……這些詞原來都是日語?10個深入中國的日文漢字詞彙
    除了「經濟」、「社會」、「主義」等,日本開始接觸西洋文化、改革維新時,將這些西洋單字翻譯成了日文,而中文則直接引用這些日文漢字做使用之外,現代生活中也不乏有許多漸漸深入中國的日文詞彙。這一次要介紹10個在中國能在生活中看見、聽見,甚至自己曾經使用過的日文漢字詞彙,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日文名詞悄悄地在中國扎了根吧!你一定碰過!
  • 御宅、違和感…這些詞原來都是日語?10個深入中國的日文漢字詞彙
    日本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代都和中國頗有關聯,且日本與中國距離近又擁有迷人的文化與景致,相當受到中國人的喜愛,不但成為中國人出國首選旅遊地,甚至身在中國也能夠從食物、習慣,甚至用語等各方面發現來自日本的事物,說不定還已經太過於常見,導致中國人自己都會忘記原本這是日語呢。
  • 御宅、違和感…這些詞原來都是日語?10個深入中國的日文漢字詞彙
    日本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代都和中國頗有關聯,且日本與中國距離近又擁有迷人的文化與景致,相當受到中國人的喜愛,不但成為中國人出國首選旅遊地,甚至身在中國也能夠從食物、習慣,甚至用語等各方面發現來自日本的事物,說不定還已經太過於常見,導致中國人自己都會忘記原本這是日語呢。
  • 原創:|漢語中原來有這麼多日語詞彙,惹網友爭議!
    當你初次接觸日語時,會發現日語中有很多的漢語詞,並因此油然產生一種自豪感。但是,如果告訴你漢語中有許多的日語詞時,你會作何感想呢?漢語是中國文化發展的精髓所在。能夠形成一種語言,說明使用該語言的群體具有數量的優勢,並且其生活區域也需要一定的廣泛性。近現代的亞洲發展歷程中,日本文化逐漸發揮著其相對應的能力。作為日本的鄰國中國,也慢慢開始接納日本文化方面的積極所在。
  • 日語詞彙都是有哪些?從以下幾個方面讓你簡單了解日語詞彙分類
    學習日語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任何一門語言都有其發展規律。我們在前幾篇學習了五十音圖的基本發音規律以及發音規則。這些都是學習日語的一些簡單的入門,日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大家要在老師日語教學的過程中多提取意見,老師好及時改進。「日語的語法與詞彙我們學會了發音,再學習詞彙和語法。日語的詞彙分為日本固有的和語,漢語詞彙(包括直接採用的漢語詞彙和用漢字創造的詞彙)和外來語(用歐美語言音譯而來)三種。
  • 日語學習 | 這些超難翻譯的日語特有詞彙你認識嗎?
    >買原版書學習日語的小夥伴一定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看見一個日語單詞明明知道是什麼意思,卻很難用中文翻譯出來。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很難用中文替換的日語詞彙吧!「木漏れ日」這個詞的讀音是「こもれび」,這裡的「木(き)」,和「木の葉(このは)樹葉」、「木っ端(こっぱ)木屑」等日語單詞一樣,發生了音變,讀作「こ」,而這裡的「日」一般理解為陽光。「木漏れ日」的意思是「從樹葉的縫隙之間灑落的陽光」。
  • 這些日語竟都源自法語詞彙
    日本是一個匯集了東西方多元文化的國家,走在日本街頭,既能看到身穿洋裝的女性白領,又能聞見中餐館香氣誘人的味道,而這些多元文化對日本的影響,從日語中也能夠窺探一二。不信你看,很多日常日語竟都源自法語詞彙,深受法國文化和法國人習慣的影響。 シュークリーム:泡芙 註:法語為chou à la crème。
  • 日語中為什麼有很多漢字?含義和中文一樣嗎?
    日本早期只有發聲系統是健全的,並沒有文字書寫方法,為什麼日語中有很多漢字呢?因為日語文字是藉助中國漢字改造而成的,日本接觸中國漢字的途徑很多,最早是中國僧侶帶著經書去到日本,把中國文字留在日本的,這些文字的引進,不僅組成了日本文字的主要骨架,也完善了日語的發音,很多日本字的發音都是根據中國僧人的發音而造的。唐宋時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巔峰,大批量遣唐使造訪,所以現在日語的很多發音還帶有唐音和宋音。
  • 「離開日語詞彙,中國人就沒法說話」的謠言是怎麼產生的?
    因為像「物理」、「化學」、「哲學」、「共和」、「文化」和「主義」等常用的雙音節詞都是近代從日本引進過來的。但問題在於,這些詞語真的都是從日本語境中變化產生的,還是中文本身就固有的?有多少詞彙是日本獨自發明創造的,哪些詞彙是中國先翻譯的,再傳去日本的?重新理解這些學科知識的漢語概念在近代「援西入中」的過程,對理解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 高考日語的利與弊!這些你都了解嗎?
    高考日語的利與弊都有哪些呢?今天芥末小編就給同學們介紹一下選擇高考日語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關於高考日語同學與家長們最關心的應該就是高考日語對於以後考大學選擇專業是否有影響?以後成功考入大學是否需要從新學習英語?全國都有哪些地區可以申請高考日語?高考日語真的可以提高分數嗎?
  • 這些日語漢字你都看懂了?與中文漢字意思不同的日語常用詞彙
    下面是一些與中文意思不同的日語漢字詞彙。你學日語的時候有沒有弄錯呢?認真地,踏實的,真正的 怪我けが受傷 皮肉ひにく挖苦,諷刺,譏笑 真剣しんけん當真,認真 大家おおや房東 切手きって郵票 我慢がまん忍耐、忍受 大丈夫だいじょうぶ沒關係,沒問題 丈夫じょうぶ堅固,耐用,健康 邪魔じゃま   打擾,幹擾 上手じょうず好,高明,能手 下手へた笨拙,拙劣,不擅長 內緒ないしょ秘密 蛇口じゃぐち水龍頭 臺所だいどころ廚房 交番こうばん派出所 娘むすめ女兒,少女 手紙てがみ信
  • 你了解神秘主義哲學嗎?
    哲學與心理系列之十六:感謝您持續的關注!在基督教一統西方的時代,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是新柏拉圖派哲學,出現在公元三至六世紀之間,他們認為萬物一體,人分為物質與靈魂,宇宙的光芒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他們追求靈魂與宇宙和而為一的體驗,也就是後來的神秘主義哲學。
  • 小測試:這些日語漢字詞彙你認識幾個(5)?
    日語有平假名、片假名和漢字三種書寫形式,其中,完全由漢字組成的詞彙不在少數筆畫多、書寫困難、讀音複雜等等,漢字對日語初學者來說是一大難題。本文繼續為大家帶來10個日語漢字詞彙,快來自測一下認識幾個。   1. 無花果   2. 啄木鳥   3. 百日紅   4. 胡座   5. 狼煙   6. 吹雪   7. 海鼠   8.
  • 御宅、違和感…這些詞原來都是日語?10個深入中國的日文漢字詞彙
    日本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代都和中國頗有關聯,且日本與中國距離近又擁有迷人的文化與景致,相當受到中國人的喜愛,不但成為中國人出國首選旅遊地,甚至身在中國也能夠從食物、習慣,甚至用語等各方面發現來自日本的事物,說不定還已經太過於常見,導致中國人自己都會忘記原本這是日語呢。
  • 御宅、違和感……這些詞原來都是日語?10個深入中國的日文漢字詞彙
    除了「經濟」、「社會」、「主義」等,日本開始接觸西洋文化、改革維新時,將這些西洋單字翻譯成了日文,而中文則直接引用這些日文漢字做使用之外,現代生活中也不乏有許多漸漸深入中國的日文詞彙。這一次要介紹10個在中國能在生活中看見、聽見,甚至自己曾經使用過的日文漢字詞彙,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日文名詞悄悄地在中國扎了根吧!你一定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