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絕唱《將進酒》

2020-12-13 騰訊網

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譯文

你難道看不見那黃河之水從天上奔騰而來,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從不再往回流。

你難道沒有看見,在高堂上面對明鏡,深沉悲嘆那一頭白髮?早晨還是青絲到了傍晚卻變得如雪一般。

(所以)人生得意之時就應當縱情歡樂,不要讓這金杯無酒空對明月。

每個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黃金千兩(就算)一揮而盡,它也還是能夠再得來。

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飲三百杯也不為多!

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來。

讓我來為你們高歌一曲,請你們為我傾耳細聽: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華生活有何珍貴,只希望醉生夢死而不願清醒。

自古以來聖賢無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會喝酒的人才能夠留傳美名。

陳王曹植當年宴設平樂觀的事跡你可知道,鬥酒萬千也豪飲,讓賓主盡情歡樂。

主人呀,你為何說錢不多?只管買酒來讓我們一起痛飲。

那些什麼名貴的五花良馬,昂貴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兒喊出來,都讓他拿去換美酒來吧,讓我們一起來消除這無窮無盡的萬古長愁!

這首詩非常形象的表現了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一方面對自己充滿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現波折後,又流露出縱情享樂之情。在這首詩裡,他演繹莊子的樂生哲學,表示對富貴、聖賢的藐視。而在豪飲行樂中,實則深含懷才不遇之情。全詩氣勢豪邁,感情奔放,語言流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李白「借題發揮」借酒澆愁,抒發自己的憤激情緒。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越女詞》、《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李白詩詞風格

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意境奇妙,

語言奇妙,浪漫主義,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遊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讚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像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

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徵。

千古豪放的詩句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本是天上客,遺落在人間。

看過一段文字這樣評價李白:

李白是詩國中獨來獨往的一位豪士,他的詩歌熱情洋溢,風格豪放,像滔滔黃河般傾瀉奔流,創造了超凡脫俗的神奇境界,包含著上天入地的探索精神

壯哉!李白!

壯哉!中華文化!(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李白《將進酒》為何獨提及他?才華際遇都其次,這才是根本原因!
    李白的《將進酒》中,唯一具體提到的歷史人物就是「陳王」曹植。李白為什麼會提到曹植呢?我認為原因有三,最後一點才是根本原因!李白《將進酒》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李白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 李白版《將進酒》與李賀版《將進酒》,一個富麗堂皇一個陰氣森森
    相信大家都知道詩仙李白,他與李賀一樣,都是生在唐朝時期,還同屬於浪漫主義詩派,更巧的是李賀有一篇詩《將進酒》還和李白重名,但是同名不同意,李白《將進酒》寫得讓人充滿鬥志,而李賀卻寫得讓人毫無希望。為什麼李賀的《將進酒》會有如此大的反差呢?我們不得不聯繫當時李賀所面臨的情形加以分析。
  • 「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作《將進酒》時處於怎樣一種癲狂狀態?
    此後的五六年間他遊歷四方,相繼創作了《行路難(大道如青天)》、《蜀道難》、《行路難(金樽清酒鬥十千)》等傷時憤世之作,而到了開元二十四年(736)春,《將進酒》的橫空出世,更將這種情緒宣洩到了極點……那一日,李白和他的朋友元丹丘、岑勳帶著幾名道童一起登臨紫雲山絕頂,此時春光明媚、鳥語花香,令人心曠神怡。道童們擺上酒來,三人就在山頂開懷暢飲。
  • 李白名詩「將進酒」賞析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傾耳聽 一作: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 李白《將進酒》中的「將」字,應該讀作「qiang」還是「jiang」?
    鬥酒詩百篇,酒喝到詩仙的肚子裡,都化成了名垂青史的璀璨華章,比如這首名垂千古的《將進酒》。《將進酒》大家都不陌生,小時候在學語文課的時候都學過這首詩,而且還是背誦全詩。那麼,這首詩題目「將進酒」中的「將」字,應該讀作什麼呢,是讀作「qiang」還是「jiang」?
  • 「扛鼎」與「將進酒」
    可有一回,聽一個著名「文化學者」講唐詩時,他居然把李白的代表作《將進酒》的將qiāng讀成了jiāng ,我頓時大倒胃口。並且因此「恨烏及屋」,就因這個低級錯誤,連節目本身也株連上了,從此,不再看這個節目。因為在我看來,學者出錯,已是不堪;編輯無知,更令人無法信任。雖說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可學者編輯犯這樣的常識性錯誤,我還是無法容忍。
  • 《將進酒》李白的豪情與落寞
    對於李白的《將進酒》,也是中學的一篇課文,雖然是一首好詩,但是,因為他的不規則和超長,對於學生來講並不是一件好事,別的五絕或者七絕,都是四句就搞定,李白為了繼續喝酒,不得不多編織一些詞句來,倒是與別人不一樣,有點現代白話詩歌的影子在裡面。
  • 「jiāng」VS「qiāng」,《將進酒》的「將」究竟怎麼讀?
    李白的《將進酒》膾炙人口,題目中的「將」字今天普遍讀為「qiāng」。前段時間,有微信公眾號發表了葉嘉瑩先生談「將」字讀音的視頻,對這一似乎已經達成共識的問題提出了疑問。葉先生認為,《詩經》中「將仲子兮」(《詩經·鄭風·將仲子》)、「將子無怒」(《詩經·衛風·氓》)中的「將」字因是表示柔婉的語氣詞,故讀作「qiāng」,而「將進酒」之「將」不是女子對男子,不表示柔婉之意,故應讀作「jiāng」。葉先生聲望甚高,所以影響很大,具體到「將進酒」之「將」,筆者認同葉先生的結論,但論證有所不同,粗陳鄙見如下,求教方家。
  • 李白《將進酒》唐版曝光,和今人讀的版本,狂了好幾個等級
    就在1990年,敦煌出土的各大文獻書籍中,竟然包含著唐人手抄版的《將進酒》。《將進酒》作為李白的代表作品之一,大家都不陌生,他的價值在詩歌之中也是極其重要的。這首詩詞包含著濃濃的「太白之風」,更是將李白的浪漫與豪情推向了極致。
  • 李賀模仿李白寫一首《將進酒》,開篇驚豔,結尾令人肝腸寸斷
    說到《將進酒》,很多人都會想到李白的「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聽我傾耳聽」。 但是多數人不知道的是,除了李白,唐朝還有一位詩人寫過《將進酒》。 此人便是有「詩鬼」之稱的李賀。
  • 將進酒——頂峰中的頂峰
    將進酒是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代表作,李白與杜甫都是唐朝詩詞中的頂峰,將近酒則是頂峰中的頂峰。首先說這首詩的體裁——古體歌行體,這恰恰最能體現李白浪漫無拘束的個性。將進酒,杯莫停。
  • 課本中的《將進酒》被改過,寫下原文的李白,才是那個真實的李白
    新、舊兩人版《將進酒》,不但詩句不盡相同,連詩的標題都不一樣。古本《將進酒》名為《惜罇空》。這一首被網友們評為「狂炸天」的古本《將進酒》,究竟和現行版有哪些不同呢?一、敦煌古本「《將進酒》」——《惜罇空》《惜罇空》/《將進酒》——唐·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床頭(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雲(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罇空對月。
  • 李賀《將進酒》:美酒佳餚,輕歌曼舞,敵不過人生悲苦
    這首詩,是唐朝詩人李賀所寫的《將進酒》,雖然與詩仙李白所寫的《將進酒》同名,但兩者卻是迥然不同的兩個風格。李賀,是歷史上繼屈原、李白之後又一位頗負盛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作為長吉體詩歌的開創者,被稱為「詩鬼」、「鬼才」,他的詩作,詩風空靈詭異,內容豐富深刻,文辭變幻繽紛獨具特色,被稱作是「鬼仙之辭」。
  • 為什麼現在的詩歌少有古人的千古絕唱?
    那麼和個人感情一樣,因為情懷本身沒有高尚卑下之分,所以一個長期愛作豔詩的人,你不能說他沒有情懷,但是為什麼這些情懷的詩人作品無法成為千古絕唱呢?是什麼樣的情懷讓他們寫出那麼多的千古絕唱?這個我們倒是可以回答得很乾脆。
  • 考古發現《將進酒》原版,比教科書上狂百倍,原來你是這樣的李白
    敦煌莫高窟17號洞窟中藏有上到東漢、下到元朝的古本資料,其中宗教典籍佔大部分,世俗文獻大概佔20%,分經、史、子、集還有一些地方文獻,其中就有唐人手抄版的《將進酒》。說起《將進酒》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將進酒》的作者李白是家喻戶曉的「詩仙」,也是盛唐文化的代言人,雖然李白已經去世1258年,但中國的詩壇永遠有他一席之地。
  • 夜溫《將進酒》:詩中神曲、酒中仙歌——卻是人間李白
    「詩仙」李白的飲酒詩眾多,《將進酒》便是其中才氣千古無雙的一首,這首「神作」背後,李白所展現出來的豪情和頹廢並存、積極與消極相交的矛盾,導致其意義和形象一直以來為千古讀者所爭議。在《將進酒》這一腔豪情中,又夾雜大寂寞、大愁苦、大悲傷,無疑讓我們觸摸到哪個更真實、更多維的李白,也讓我們每當美酒在杯中,就能望見生活那夾雜豪放和悲傷的複雜真相。
  • 【將進酒Bar】四代人的酒桌
    將進酒Bar 爆文回顧 看完點這裡是個好習慣
  • 用蘇軾《江城子》的方式打開原耽《將進酒》
    看完《將進酒》,很多人都驚嘆於策舟的神仙愛情,而我卻在姚溫玉身死的時候感到非常難過。在番外中,相比起主CP的甜甜蜜蜜,這一對副CP就讓人心疼的多。喬天涯還繫著多年前送予他的那根紅繩,仿佛還繫著另一個世界的他。最後只有他一個人,獨自垂釣江頭,早生白髮。尋到了第一支春,卻只能趕赴一場無人而來的春三月。
  • 譯文欣賞——將進酒
    將進酒; 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 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 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 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消萬古愁。
  • 將進酒:五花馬、千金裘多值錢?岑夫子、丹丘生又是何等人物?
    將進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李白的詩豪放而不拘一格,將進酒之中就很好的反映出來李白不僅詩豪放,而且性格也是非常豪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就很好地說明了李白是一個恃才自傲,不重功名利祿的人,他的大氣豪放很少有人能夠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