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名詩「將進酒」賞析

2020-12-13 騰訊網

原文: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傾耳聽 一作: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譯文:

你難道看不見那黃河之水從天上奔騰而來,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從不再往回流。

你難道看不見那年邁的父母,對著明鏡悲嘆自己的白髮,早晨還是滿頭的黑髮,怎麼才到傍晚就變成了雪白一片。

(所以)人生得意之時就應當縱情歡樂,不要讓這金杯無酒空對明月。

每個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黃金千兩(就算)一揮而盡,它也還是能夠再得來。

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飲三百杯也不為多!

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來。

讓我來為你們高歌一曲,請你們為我傾耳細聽: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華生活有何珍貴,只希望醉生夢死而不願清醒。

自古以來聖賢無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會喝酒的人才能夠留傳美名。

陳王曹植當年宴設平樂觀的事跡你可知道,鬥酒萬千也豪飲,讓賓主盡情歡樂。

主人呀,你為何說錢不多?只管買酒來讓我們一起痛飲。

那些什麼名貴的五花良馬,昂貴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兒喊出來,都讓他拿去換美酒來吧,讓我們一起來消除這無窮無盡的萬古長愁!

注釋:

將進酒:屬樂府舊題。將(qiāng):請。

君不見:樂府中常用的一種誇語。天上來:黃河發源於青海,因那裡地勢極高,故稱。

高堂:高堂:房屋的正室廳堂。一說指父母。一作「床頭」。青絲:喻柔軟的黑髮。一作「青雲」。成雪:一作「如雪」。

得意:適意高興的時候。

金樽(zūn):中國古代的盛酒器具。

會須:正應當。

岑夫子:岑勳。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為李白的好友。

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與君:給你們,為你們。君,指岑、元二人。

傾耳聽:一作「側耳聽」。

鐘鼓:富貴人家宴會中奏樂使用的樂器。饌(zhuà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樣精美。

不復醒:也有版本為「不用醒」或「不願醒」。

陳王:指陳思王曹植。平樂:觀名。在洛陽西門外,為漢代富豪顯貴的娛樂場所。恣

業書法《將進酒》季深業書法《將進酒》

恣(zì):縱情任意。謔(xuè):戲。言少錢:一作「言錢少」。

徑須:乾脆,只管。沽:買。

五花馬:指名貴的馬。一說毛色作五花紋,一說頸上長毛修剪成五瓣。

爾:你。銷:同「消」。

相關焦點

  • 李白的詩歌代表作,豪放唐詩《將進酒》賞析翻譯註釋
    李白的朋友。丹丘生:即元丹丘,也是李白的好友。鐘鼓饌(zhuan)玉:指豪門貴戚人家的生活。鐘鼓,古時富貴人家設有鐘鼓樂器,吃飯時,鳴鐘列鼎。饌玉:美好的飲食。陳王:三國時詩人曹植。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個兒子,曾封為陳王。平樂:觀名,故址在今河南洛陽。曹植《名都篇》有「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詩句。鬥酒十千:極言酒美。徑須:直須,只管。沽:買。五花馬:毛色呈五色花紋的名馬。一說鬃毛剪成五瓣的馬。
  • 夜溫《將進酒》:詩中神曲、酒中仙歌——卻是人間李白
    「詩仙」李白的飲酒詩眾多,《將進酒》便是其中才氣千古無雙的一首,這首「神作」背後,李白所展現出來的豪情和頹廢並存、積極與消極相交的矛盾,導致其意義和形象一直以來為千古讀者所爭議。在《將進酒》這一腔豪情中,又夾雜大寂寞、大愁苦、大悲傷,無疑讓我們觸摸到哪個更真實、更多維的李白,也讓我們每當美酒在杯中,就能望見生活那夾雜豪放和悲傷的複雜真相。
  • 李白版《將進酒》與李賀版《將進酒》,一個富麗堂皇一個陰氣森森
    相信大家都知道詩仙李白,他與李賀一樣,都是生在唐朝時期,還同屬於浪漫主義詩派,更巧的是李賀有一篇詩《將進酒》還和李白重名,但是同名不同意,李白《將進酒》寫得讓人充滿鬥志,而李賀卻寫得讓人毫無希望。為什麼李賀的《將進酒》會有如此大的反差呢?我們不得不聯繫當時李賀所面臨的情形加以分析。
  • 《將進酒》李白的豪情與落寞
    對於李白的《將進酒》,也是中學的一篇課文,雖然是一首好詩,但是,因為他的不規則和超長,對於學生來講並不是一件好事,別的五絕或者七絕,都是四句就搞定,李白為了繼續喝酒,不得不多編織一些詞句來,倒是與別人不一樣,有點現代白話詩歌的影子在裡面。
  • 課本中的《將進酒》被改過,寫下原文的李白,才是那個真實的李白
    《將進酒》是李白經典的古風代表作,其中那句「天生我才必有用」盡顯詩人狂傲本色。因為當中蘊含的「正能量」,歷來為人傳誦稱道。但是,隨著這首詩的「敦煌古本」在網絡走紅,網友們發現:這一句充滿「正能量」的詩,有可能並不是李白所寫,並且取代它的還是一句令人灰心喪氣的「天生吾徒有俊才」。
  • 李白《將進酒》唐版曝光,和今人讀的版本,狂了好幾個等級
    就在1990年,敦煌出土的各大文獻書籍中,竟然包含著唐人手抄版的《將進酒》。《將進酒》作為李白的代表作品之一,大家都不陌生,他的價值在詩歌之中也是極其重要的。這首詩詞包含著濃濃的「太白之風」,更是將李白的浪漫與豪情推向了極致。
  • 李白《將進酒》中的「將」字,應該讀作「qiang」還是「jiang」?
    而咱們的詩仙李白,他什麼風格都擅長。李白的詩充滿了浪漫主義情懷,劍、酒、月亮是他的詩中最常見的三個意象。鬥酒詩百篇,酒喝到詩仙的肚子裡,都化成了名垂青史的璀璨華章,比如這首名垂千古的《將進酒》。《將進酒》大家都不陌生,小時候在學語文課的時候都學過這首詩,而且還是背誦全詩。
  • 考古發現《將進酒》原版,比教科書上狂百倍,原來你是這樣的李白
    敦煌莫高窟17號洞窟中藏有上到東漢、下到元朝的古本資料,其中宗教典籍佔大部分,世俗文獻大概佔20%,分經、史、子、集還有一些地方文獻,其中就有唐人手抄版的《將進酒》。說起《將進酒》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將進酒》的作者李白是家喻戶曉的「詩仙」,也是盛唐文化的代言人,雖然李白已經去世1258年,但中國的詩壇永遠有他一席之地。
  • 岑夫子,丹丘生,李白《將進酒》中的這兩位好友不簡單
    前幾天回答了一個問題:李白的《將進酒》,詩歌裡面寫的是與誰在喝酒?為什麼他豪情萬丈?前言李白的將進酒中,寫了兩位好友的名字:岑夫子,丹丘生。大多數讀者都沉浸於詩仙營造的意境之中,可能不太在意這兩個人,其實李白的這兩位好友可不簡單。
  • 李賀模仿李白寫一首《將進酒》,開篇驚豔,結尾令人肝腸寸斷
    說到《將進酒》,很多人都會想到李白的「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聽我傾耳聽」。 但是多數人不知道的是,除了李白,唐朝還有一位詩人寫過《將進酒》。 此人便是有「詩鬼」之稱的李賀。
  • 李白的月下孤獨:《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千年前的李白是個「仙」,「酒仙」還「詩仙」,千年後的李白還是個「仙」。嘿嘿。李白的故鄉在四川青蓮鎮,李白一生求仙訪道,仗劍俠遊,不知道李白在的山裡到底有沒有住著神仙?不知道去李白去過的大山會不會遇見仙因為李白被稱為「仙」,又是一個浪漫主義詩人,一生仗劍俠遊,遊求仙問道。我們總以為李白的一生瀟瀟灑灑,自由自在。千金散盡還復來,我們總以為他真的好多錢。其實李白的人生得意沒有幾多時,千金散去也並沒有還復來,醉話,醉話。醉到極致是孤獨。李白常常對月飲酒,他到底有多孤獨呢?
  • 將進酒:李白的癲瘋之作,卻被無數人追捧
    李白的《將進酒》是唐玄宗賜金放還八年後,與友人「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時醉酒的癲瘋之作,此時的李白就是一個酒瘋子,無酒不歡,無酒不詩,只會借酒消愁;酒醉的李白,「怎麼也飛不出花花的世界」,橫空出世「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酒喝到位甚至說「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酒酣耳熱,李白提曹植幹什麼?
    在《將進酒》中,李白提到了三個人,老友岑勳(岑夫子)、元丹丘和曾經的曹魏時代的陳王(曹植曾被封為陳王)。拿曹植的一貫做派說事,勸二位老友飲酒盡歡,誰還推辭得了呢?這也說明,李白勸酒的手段確實高明。話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曹植在風流倜儻於當世的同時,也失去了登基南面的機會。
  • 課本裡《將進酒》是後人「山寨」?李白的原稿那才叫狂的沒邊
    李白個性爽朗張狂,好交友,好飲酒作詩。其實李白在憑藉詩篇揚名天下之前,曾夢想仗劍走天涯。據說,為了圓自己的武俠夢,李白還曾經拜師裴旻,而此人算是大唐首席劍客。悠悠青蓮,一曲劍歌,與酒為伴,浪跡紅塵,這是多麼灑脫的意境。也正是李白心中所崇尚的生活方式。
  • 李白的《將進酒》唐版曝光,原文更是狂上了天,看後才知道背錯了
    李白的《將進酒》,寫作年份一直飽受爭議,有的人認為是創作於開元二十四年(736)前後,也有的學者認為是作於天寶十一載,而此時正是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後的第八年。公元744年,李白帶著落寞的情緒離開了長安城,這個他曾經魂牽夢繞的繁華都城,如今已經給了他太多的打擊。
  • 如今的《將進酒》是後人「高仿」?李白寫的原版,比你讀到的更狂
    李白是唐代空前絕後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在樂府、歌行、絕句三種詩體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李白性格直爽大方,喜歡喝酒寫詩交友,也喜歡遊覽名山大川。李白的代表作很多,包括《蜀道難》、《俠客行》、《初白帝城》、《贈汪倫》和《將進酒》等。
  • 李白《將進酒》為何獨提及他?才華際遇都其次,這才是根本原因!
    李白的《將進酒》中,唯一具體提到的歷史人物就是「陳王」曹植。李白為什麼會提到曹植呢?我認為原因有三,最後一點才是根本原因!李白《將進酒》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李白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 為啥叫李白詩仙,看《將進酒》中道家丹道
    膾炙人口的李白《將進酒》,寫的何等的灑脫超群,讓多少男兒遐想連篇,但是大家不知道,這首詩其實是融合丹道而作。如今用丹道的玉液還丹,來重新解釋,看是不是意境圓通,也把李白這個渾俗和光的地仙形象躍然於紙上。《將進酒》·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 《將進酒》:李白最狂放的一首詩,無人之境,經典名句,震撼古今
    李白這個人,跟其他的才子還不太一樣,歷史上大多數的才子,基本都是後來才出名的,但是李白,在25歲的時候開始週遊天下,他的名聲就開始慢慢大震天下了。不然,為何皇家的人都會親自去邀請李白為愛妃題詩呢,要說李白的這麼多的詩中,拿一首詩是最狂放的,那就是《將進酒》了。
  • 《將進酒》:把自己的人生寫成詩,詩人的故事裡都是酒
    李白所有詩,我最喜歡的就是《將進酒》,杜甫曾經盛讚李白的詩說「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他的詩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想像豐富,極盡誇張之能事,一旦詩興大發之時,豪情便噴薄而出,一瀉千裡,但又收放自如,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將進酒》即為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