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國稱臣千年的三十六國,現在怎麼樣了?大部分都屬於中國

2021-01-20 正觀歷史

早在先秦時代,中原人就知道河西走廊往西有其他國家的存在。不過,中原的繁華對比河西的荒涼,使得往西開拓成為一件難事。張騫西行,帶回來了西域的初步情況,使漢武帝下定決心經營西域,將漢家威儀傳播到西方之域。

一開始,張騫只是為了尋找大月氏,沒想到,一下子發現五十多個小國家。經過相互吞併後,西域還剩下三十多個小國,被統稱為西域三十六國。具體包含哪些國家一直有不同的說法,只能用來泛指西域諸國,而非正好三十六個。

別看西域的面積很大,實則以沙漠戈壁和巍峨群山為主,零星散落其間的綠洲,才能孕育一個個小方國。這些國家大都只有一個城邦,最少的只有幾百人,多的不超過十萬。放在中原,也不過是個縣而已。

《西遊記》裡描寫的那些小國家,就是以西域三十六國為原型的,他們大部分都信仰佛教,為玄奘大師西行提供了便利。如果大師再晚幾年出發,可能會發現這裡都已經變成了唐朝國土。

漢設西域都護府,唐設安西都護府,同樣都把軍鎮立於幾個最大的古國。他們分別是龜茲、于闐、疏勒、焉耆,既維持著各自的藩屬政權,同時也受到都護府的管轄。

龜茲是規模最大的西域古國,人口達八萬多,其位置在今天的新疆庫車縣和阿克蘇市。漢唐兩大都護府都設在龜茲,使這裡成為西域的核心。

于闐位於塔裡木盆地的南端,現在的和田市。西漢時,于闐人口近兩萬,東漢時發展到八萬多,大部分是兼併周圍小國而來。于闐離河西走廊最近,受漢文化的影響也最深。

疏勒是西域的西部重鎮,現在的喀什市疏勒縣就是疏勒國的舊址。當時,疏勒國有一萬八千多人口。這裡是安西都護府向西經營的主要根據地。東漢時,班超也長期以此為基地。

焉耆是抗擊匈奴的主要前線,今天叫做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西漢時,人口一萬三千餘人,是都護府的北部重鎮。唐時,北庭都護府設置後,使焉耆的作用下降,安西將軍鎮改到碎葉鎮,即詩仙李白的出生地。

除了這四個大國外,比較有名的還有樓蘭、烏孫、大宛、大月氏等國。樓蘭古國位於羅布泊西北角,現屬新疆若羌縣。原本也是一個西域大國,人口達一萬四千。因殺害漢使,被傅介子斬了樓蘭王,改名為鄯善。羅布泊流域乾涸後,這個古國消失在了沙漠中。

從嚴格意義上講,烏孫、大宛、大月氏這些國家的位置大部分或全部位於現代的國外,不能算在西域三十六國內。不過,張騫和漢武帝顯然不會有國境線的概念,這些強大的西域古國更值得我們紀念。

烏孫是西漢早期在西域最堅定的盟友,細柳公主、解憂公主先後和親烏孫,使烏孫國積極配合西漢,抗擊匈奴。烏孫國處於西域都護府的最西端,伊犁河的上河,屬於現在的伊寧市,以及吉爾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州附近地區。

大宛是傳說中汗血寶馬的產地,位於今天的費爾幹納盆地,與烏孫相鄰。漢武帝勞師遠徵,攻打大宛,看上去是得不償失,實際上卻打出了大漢在西域的威名。此後,哪怕是孤身一人的漢使,也敢於在西域要求各國服從大漢命令,出兵討伐叛逆。

大月氏是張騫最早的尋訪目標,他們原先生活在河西走廊,為了躲避匈奴,一路向西,來到了伊犁河流域,建立起貴霜帝國。其疆域覆蓋了現在塔吉克斯坦、裏海,一直到印度河流域。算是西域諸國中,最有出息的一個。

除了上述這些國家外,還有幾個西域古國值得一提。最小的古國是車師都尉國,只有40戶人家,現在鄯善縣吐峪溝附近。其他幾個車師國,也只有幾百戶人家,說他們是國,實在是有點勉強。

精絕古國因為小說而出名,其實同樣是個很小的國家,480戶人家,只能算是個鎮子。在現在的民豐縣內,還有尼雅文明的遺址。精絕古國可能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但西漢時只剩下少數遺民,湊合著算個要寨吧。

國名仍被現代使用的西域古國有:且末縣的且末國、莎車縣的莎車國、尉犁縣的尉犁國等等。每當我們看到這些地名時,就可以想起歷史上那些袖珍的古國,他們同樣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曾對中國稱臣的小國:如今成唯一不搭理中國的鄰國,旅遊強制消費
    我國一直以來,其實都算是國際上知名的大國,哪怕在晚清時期,整體的國力其實都還算是能排在全球前列的,畢竟地大物博不管怎麼樣經濟加起來都不是很差。所以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國周邊歷朝歷代都有很多小國對我國稱臣。其中不丹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個面積3.84萬平方千米,其實也就比海南島的陸地面積大一圈的國家,曾經其實就是我國的藩屬國。
  • 西域三十六國——衰落變遷史
    中國興盛之時,必經營西域。漢徵之,唐得之,元伐之,明失之,清有之。西域的變化和中國的變化緊密相關。三十六國俱歸順我們已經在西域第一篇文章中從西王母開始講述過西域最早的起源。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中華文化開始西傳。《史記》中,于闐、疏勒、莎車、樓蘭是位列西域三十六國之中規模比較大的國家。
  • 西域三十六國的前世今生:還有幾個在中國境內?大多成為中國一縣
    在西域三十六國當中,比較出名的有鄯善(樓蘭)、龜茲、烏孫、于闐等。這些小國在中國歷史書籍上出現的次數比較頻繁。但時至今日,這些國家都早已不復存在,或消失成疑,或成為中國一縣市。  別看「西域三十六國」名聲打得響,不知道的還以為它們有多大,實際上這三十六國都小得可憐。
  • 歷史上有哪些國家向中國稱臣?除了高麗,越南,還有這些國家
    現在,中國周邊的一些國家,在歷史上曾是中國的附屬國,屬於宗藩關係。那麼,有哪些國家呢?一、高麗。高麗王朝是朝鮮半島古代國家之一,曾多次向中原王朝稱臣。1392年,朱元璋在位時期,朝鮮王朝建立。關於一些作品中所描述的高麗「貢女」,基本是發生在元朝,至於穿越到其它朝代,就當穿越劇看看。二、琉球。
  • 【解讀】中國真的向歐洲三十六國重新放開工作和探親籤證了嗎?
    8月11日,中國駐歐洲各地使領館都發布了這麼一條關於為持中國有效居留許可的相關外國人提供籤證便利的通知。一時有關歐洲事務的大小公號紛紛轉載,彈冠相慶,好像祖國已經要對非旅遊類的歐洲訪客重新敞開國門。 可是,公文中說的「有效居留許可」是什麼意思?
  • 琉球簡史:琉球怎麼從中國藩屬國,變成了日本的衝繩?
    01琉球群島曾長期屬於古代中國的勢力範圍,是明朝鐵桿屬國琉球和中國的關係從隋煬帝時期已經開始。琉球人第一本史書《中山世鑑》記載:「當初,未〔有〕琉球之名。數萬年後,隋煬帝令羽騎尉朱寬訪求異俗,始至此國地界。萬濤間遠而望之,蟠旋蜿延,若虯浮水中,故因以名琉虯也。」琉·虯之名始自隋朝。
  • 韓國學者金在吉:華夏文明的存在超過一萬年,韓國在古代屬於中國
    中國與韓國之間,一直都存在著微妙的文化競爭,但是,韓國著名的歷史研究學者金在吉卻在演講中說:"一切的歷史證據表明,韓國在古代是屬於中國的。"而且金在吉還補充說:"雖然目前國際上只承認中國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中國的說法是五千年,但是我認為華夏文明的存在其實超過一萬年。"
  • 越南曾在中國直接統治下千年,什麼時候成為藩屬國的?
    很多人都認為越南在古代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只是到了清朝時期才變成法國殖民地,爾後才獨立出去的,實際上不是的,現在越南的領土,中北部地區有長達千年的時間是中國統治的,越南也承認這段歷史,在越南的歷史上,這段歷史時期叫做北屬時期。
  • 琉球學者:琉球王國的主權當屬於宗主國的中國
    今日說法,琉球王國的主權應該屬於中國鐵證如山作者:環保志願摘要:世界上有很多的英屬、法屬和葡屬等海外屬地,我們承認他們的主權分別屬於英國、法國和葡萄牙。而,不少海內外學者也提出中國的附屬國當然也屬於中國領土,那麼,琉球王國的主權是不是真的屬於中國呢?
  • 琉球是中國的傳統藩屬國,為何會落入日本人的手中
    文/寂寞的紅酒琉球群島,位於太平洋西部,中國臺灣島和日本九州島之間,像一串珍珠撒在太平洋上。歷史上,琉球是個獨立的王國,是中國傳統的藩屬國。琉球和中國貿易往來密切,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素有「小中華」之稱。
  • 《精絕國尼雅人》跨越兩千年的預言:「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如果不是讀《鬼吹燈》系列這本小說,可能到現在都還不知道「精絕國」這個沉寂在黃沙中的西域古國。更想不到沙漠中殘破不堪的《尼雅遺址》,就是曾經精絕國繁華熱鬧的都市!在即將結束環壃之旅的時刻,來到了這個「遙遠的古代世界古國」《精絕國》,如今的《民豐縣》。
  • 全世界只有韓國瞧不起中國,現在的中國已經看不到韓國
    在這次演講中,韓國教授對在場的聽眾以及韓國民眾詳盡地介紹了上海等城市的社會風貌以及發展前景,尤其著重描述了中國青年的自信心以及奮鬥精神。身為一個韓國人,金道南教授深感憂慮,他直言現在的韓國青年已經難以望其項背。
  • 西方國家的「國菜」都有些什麼,和中國相比怎麼樣?老外:比不了
    西方國家的「國菜」都有些什麼,和中國相比怎麼樣?老外:比不了美食不分國界,吃貨笑談人生。飲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支柱,如果沒有食物,人類的發展就不會走到現在這一步。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地方特色,國家也是一樣,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宴,國菜,用來招待外賓。你所知道的西方國家的國菜是什麼呢?1、法國:法國焗蝸牛法國屬於一個浪漫的過家,紅酒的發源地。現在我國很多人都去過法國旅遊,尤其是年輕人,對於這個浪漫的過度甚是嚮往。
  • 此國歷史上只有兩個國名都是中國冊封的,現在還在使用
    歷史上的越南長期臣服於中國,所以安南越南這兩個名國名均與中國官方有關,安南之名,最早見於唐調露元年所設置的安南都護府(府治在現在的河內龍編)。安南國之名並故是越南自立的第一個國名。在越南丁朝正式自立後,丁朝還是以節度使的名義向中國朝貢,當時宋朝賜予交趾郡王的爵位給丁朝君主,之後的前黎和李朝前期國王均是如此,故此時越南的國號對中國時候是交趾,而對內則使用丁朝建立後的大瞿越和李朝制定的大越國號。
  • 高傲的足利義滿為了向中國「納貢」,居然不惜背負「賣國」罵名
    三代將軍足利義滿生財有道,找到了解決財政問題的捷徑——向中國朝貢。但是自唐末脫離中國朝貢體系,日本官方並未與中國有國交。中國作為當時的東亞領袖,想「朝貢」必須先「稱臣」。為了解決財政危機,只好「屈尊」向中國稱臣了。
  • 室町幕府停止稱臣後,中日的「勘合貿易」是如何繼續的?
    然而在足利義滿去世後,室町幕府出於所謂的「國家尊嚴」停止向中國明朝稱臣,中日兩國的官方往來隨之中斷 「勘合貿易」是朝貢貿易的一種,而朝貢貿易的運作方式是周邊國家向中國皇帝稱臣納貢,中國皇帝回賜價值遠高於貢物的財富並允許稱臣國家與民間開展貿易
  • 中國古代有多牛?這4個國家亡國之際都向中國求援,有2國被救下
    作為一個中國人,每當有人質疑我們國家是否強大時,小編我都是有些覺得有些不屑回答的,尤其是一些不明真相的老外和篡改歷史的韓國人,其實這也不是清朝那種自視為「天朝上國」的優越感,而是通過一些歷史事實了解中國曆朝歷代的國力後才有的底氣,如今的中國走在復興的道路上,既然是復興,那咱們曾經就必然是
  • 國外有古蹟「金字塔」,中國有遺蹟「樓蘭」,享有城廓之國之稱
    據史記記載,在二世紀以前,當時的樓蘭在西域屬於一個著名的「城廓之國」。向東通往敦煌,西北可到達焉耆、尉犁等地,西南連接若羌、且末等地。樓蘭古國共持續八百多年的歷史,在漢朝時,漢朝與匈奴在爭奪西域控制權,派漢將王恢徵服了樓蘭,在經過連年數次大規模的徵戰,最終漢朝徹底徵服了西域,加以控制管理,繼而打通了東西方的貿易通道。
  • 此國是美女之國,曾屬於中國!中國遊客:去到就像回了家
    該國是美女之國,曾屬於中國!中國遊客:去到就像回家中國近幾年來在國際上的威望越來越高,不少外國人都將目光看向了中國,為中國的發展速度所感到驚訝!其實,在過去,我們中國是相對落後的,在過去那段時間裡,受盡了欺負,也籤訂了不少不平等的條約,割讓了很多原本屬於我們中國的土地,甚至有些土地到今天都還沒有完全回歸祖國。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國家呢,直到1994年才徹底與我們國家分離。它就是圖瓦共和國,圖瓦共和國是俄羅斯的自治共和國之一,屬於西伯利亞聯邦管區管轄,佔地面積有17.05萬平方千米,共有居民315637人。
  • 萬妖之國?你可能不知道,日本大部分妖怪都是「進口」中國
    01萬妖之國日本自古以來就有「萬妖之國」的稱號,不過,真正的日本妖怪其實只有六百多種而已。再來看《山海經》中的記載:《海內北經》云:「犬封國,一 日犬戎國,狀如犬。有一女子,方跪進杯食。」怎麼樣?是不是一毛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