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曾在海外建立了非常多的殖民地,可是為什麼受殖民統治的那些老百姓卻並不仇恨英國呢?
我們知道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它的殖民統治遍及全球,照理說受殖民統治那是一件非常悲慘的事情。但事實上英國曾經殖民過的那些地方的老百姓,他們並不仇恨英國。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第一個原因是英國對這些殖民國家不是佔領,而是一種借鑑的管理。什麼意思呢?就是英國它只是派總督到這些地方去進行解讀、指導,而且英國對這些地方的統治是一種制度,不統治,也就是說它制定了相關的法律,並且用英國它自身的意識形態來統攝這些國家。
當然了,他雖然用自己的意識形態來統治這些國家,但是它並不排斥當地的那些意識形態,當地的那些風俗他都給保留了下來。而且統治當地的那些官員們也主要來自於當地。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事實上也就是以當地人來管當地人,這樣一來,當地人對英國其實就不那麼反感了。
第二點,英國對當地進行了整合。什麼意思呢?特別以印度為例子,在英國進入印度之前,印度其實是非常多的很小很小的那些土邦國,這些土霸。中國長年累月的互相作戰,也不團結,但是英國去以後就把這些土邦國全部給整合起來,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印度。如果英國不介入印度半島,那麼這塊土地上的這些老百姓們可能還一直生活在戰亂之中,英國去以後把它們整合起來,給他們帶來了和平。
你說這些地方的人他們怎麼會不感激英國呢?除了印度以外,整個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很多地方,英國都是把他們的這些不團結的民族給整合起來,把它們變成了一個完整的國家。這些國家對英國都是有感激之情的。第三點,英國讓當地的經濟得到了一個飛速的發展。英國殖民目的並不是給別人帶來好處,他目的是為了殖民,殖民是什麼?就是要從這些地方掠奪生產資料。
但是英國在掠奪生產資料的同時,事實上也給當地的經濟以很大的幫助。比如說他修建了很多的鐵路,他這些鐵路雖然說是有利於他自己掠奪資源,但是也提升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而且給當地帶來了很多的就業的崗位,使當地的經濟有一個極大的提升。很多地方就是因為英國的進入,從一個原來的封建國家,甚至是原始部落國家,一躍就變成了資本主義國家,這就是英國給他們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方式。
第四點,英國給當地帶來了文明,前面我們也說了,很多地方原來只是一些封建國家、奴隸國家,甚至是一些原始部落。但是當英國進入這些地方以後,啊,它迅速就把當地的文明給推到了工業革命,推到了資本主義社會。比如說英國進入澳大利亞之前,澳大利亞非常貧窮落後,還是一些原始的部落。英國在進入北美大陸之前,北美大陸還是處於一種原始的狀態。
可以說正是因為英國的進入,給當地帶去了非常先進的文明成果,而這些先進的文明成果讓當地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所有這些都是當地的老百姓對英國的殖民統治有很深厚的感情,包括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等等這些國家,他們現在依然和英國保持著一種非常良好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