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在全世界進行殖民統治,為什麼殖民地的人們卻都不討厭英國?

2020-12-12 心比天高地厚

英國曾在海外建立了非常多的殖民地,可是為什麼受殖民統治的那些老百姓卻並不仇恨英國呢?

我們知道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它的殖民統治遍及全球,照理說受殖民統治那是一件非常悲慘的事情。但事實上英國曾經殖民過的那些地方的老百姓,他們並不仇恨英國。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第一個原因是英國對這些殖民國家不是佔領,而是一種借鑑的管理。什麼意思呢?就是英國它只是派總督到這些地方去進行解讀、指導,而且英國對這些地方的統治是一種制度,不統治,也就是說它制定了相關的法律,並且用英國它自身的意識形態來統攝這些國家。

當然了,他雖然用自己的意識形態來統治這些國家,但是它並不排斥當地的那些意識形態,當地的那些風俗他都給保留了下來。而且統治當地的那些官員們也主要來自於當地。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事實上也就是以當地人來管當地人,這樣一來,當地人對英國其實就不那麼反感了。

第二點,英國對當地進行了整合。什麼意思呢?特別以印度為例子,在英國進入印度之前,印度其實是非常多的很小很小的那些土邦國,這些土霸。中國長年累月的互相作戰,也不團結,但是英國去以後就把這些土邦國全部給整合起來,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印度。如果英國不介入印度半島,那麼這塊土地上的這些老百姓們可能還一直生活在戰亂之中,英國去以後把它們整合起來,給他們帶來了和平。

你說這些地方的人他們怎麼會不感激英國呢?除了印度以外,整個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很多地方,英國都是把他們的這些不團結的民族給整合起來,把它們變成了一個完整的國家。這些國家對英國都是有感激之情的。第三點,英國讓當地的經濟得到了一個飛速的發展。英國殖民目的並不是給別人帶來好處,他目的是為了殖民,殖民是什麼?就是要從這些地方掠奪生產資料。

但是英國在掠奪生產資料的同時,事實上也給當地的經濟以很大的幫助。比如說他修建了很多的鐵路,他這些鐵路雖然說是有利於他自己掠奪資源,但是也提升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而且給當地帶來了很多的就業的崗位,使當地的經濟有一個極大的提升。很多地方就是因為英國的進入,從一個原來的封建國家,甚至是原始部落國家,一躍就變成了資本主義國家,這就是英國給他們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方式。

第四點,英國給當地帶來了文明,前面我們也說了,很多地方原來只是一些封建國家、奴隸國家,甚至是一些原始部落。但是當英國進入這些地方以後,啊,它迅速就把當地的文明給推到了工業革命,推到了資本主義社會。比如說英國進入澳大利亞之前,澳大利亞非常貧窮落後,還是一些原始的部落。英國在進入北美大陸之前,北美大陸還是處於一種原始的狀態。

可以說正是因為英國的進入,給當地帶去了非常先進的文明成果,而這些先進的文明成果讓當地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所有這些都是當地的老百姓對英國的殖民統治有很深厚的感情,包括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等等這些國家,他們現在依然和英國保持著一種非常良好的關係。

相關焦點

  • 英國為什麼不把殖民地變成領土,俄國是怎麼做到的?
    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開始了對北美洲的殖民。17到18世紀,英國憑藉強大的海軍奪取了法國在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大片殖民地,並擊敗荷蘭成為世界頭號殖民強國。美國獨立後,英國將殖民地的重點改為印度,同時佔領了澳大利亞、紐西蘭、緬甸、香港等地。近代被英國殖民過的國家和地區達到58個,鼎盛時期本土、殖民地、託管地等總陸地面積約3300多萬平方公裡。
  • 英國曾擁有那麼多的殖民地,為何英國的前殖民地卻並不仇恨英國
    當時大英帝國統治著4到5億人口,佔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當時的英國憑藉傲視全球的海軍控制著國際貿易航線的所有關鍵節點:從東方的香港、新加坡到非洲的好望角無不處在英國的控制之下。這還只是英國直接統治的殖民地,與此同時英國還使用經濟手段在世界各地進行間接的滲透控制。
  • 查戈斯群島:英國為何不顧聯合國反對拒不停止殖民統治?
    然而,英國對於聯合國的決議卻置若罔聞,直到今天,英國仍然拒不結束對該地的殖民統治。▲查戈斯群島地理位置圖為什麼殖民統治會持續到今天仍然存在?為何英國會無視聯合國的決議而拒不停止對查戈斯群島的殖民統治?▲法國統治模里西斯期間奴役當地黑人二、漫漫殖民歲月:英國的接手和美國的加入殖民地從來都沒有選擇宗主國的權利,他們就像待宰的羔羊
  • 英國在香港的殖民統治
    1898年6月9日,清政府總理與英國在北京籤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根據該約,清政府把位於深圳河以南,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的土地,以及附近島嶼,租給英國,租期99年。這塊租給英國的土地後來被稱為香港新界。致此,英國通過刺刀、洋槍與大炮的野蠻徵服,實現了對中國香港地區領土的佔領。
  • 被英國殖民過的人們為什麼不恨英國人?
    據說,獨立幾十年來,老人們常常會懷念曾經被殖民的時代,有些老人甚至認為:如果當年不鬧獨立,讓英國一直殖民到現在,馬爾他應該比現在更好!當然,在那種情況下,可能就沒有這麼容易移民馬爾他了!以下為正文,共八千多字,請耐心閱讀。作者:丹尼爾.漢南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 這麼多殖民國家,為何英國殖民地更容易富裕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曾經淪為英國殖民地,忍受英國白人無盡摧殘的地區,後來變得富裕的國家。這些國家: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亞洲的新加坡等等那麼,為何這些曾經英國的殖民地會變得如此富裕?接下來我們來作及相對比,等對比完了,就知道答案了。
  • 你知道印度做了多少年的殖民地? 其實遠不止英國人統治的300年
    原標題:你知道印度做了多少年的殖民地? 其實遠不止英國人統治的300年 說起印度這個國家大家都不陌生,這是我們國家的一個鄰國,按照人口、面積來算,也勉強算是一個大國。 而你知道印度有多年的被殖民的歷史嗎?
  • 英國為什麼放棄殖民地變成世界第一大國的機會
    近代史中的英國很多人都知道,一提出大英帝國就自然想到「日不落帝國」,為什麼有這樣的稱號,就是當年英國有遍布全球的殖民地,這也是大英帝國但年稱霸全球的基礎。英國殖民地指的是從屬於英國的殖民地,開始於1868年,鼎盛時期在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都有英國的殖民地。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國統治,沒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方面的獨立權利,完全受宗主國控制的地區。
  • 印度那麼大,為什麼輕易就成了英國殖民地?
    然而印度近代史就是屈辱史,在清朝乾隆年間,印度就淪為了英國殖民地。一個物產豐富,歷史悠久的可以媲美中國的地區,為什麼輕易就成了英國殖民地?歷史總是沒有那麼簡單,讓我們逐一分析。大英帝國的掌上明珠:英屬印度17世紀的英國在資本主義大發展的同時,還進行了積極的殖民擴張。
  • 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有過民主嗎?
    這不,「末代港督」彭定康近日就跳了出來,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亂港言論,指責今天的香港已經沒有「民主自由」。針對他的妄言,有人一劍封喉地懟回去:150多年的英國殖民統治,賦予過香港民主嗎?你自己作為末代港督,是經過民主選舉產生的嗎?  眾所周知,殖民國家對殖民地的統治,無一不包含殘酷鎮壓、文化殖民和經濟掠奪(包括人口)。
  • 二戰後英國殖民統治;被擊斃的馬來西亞遊擊隊員慘遭曝屍
    二戰改變了世界格局,尤其是對英國而言。曾經稱霸世界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最終還是走向衰退。但是二戰後,英國曾一度全力維持自己在殖民地的統治,只不過收效甚微。今天,一組馬來西亞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圖集,帶大家看一看英國紳士背後的兇殘。圖中是一名英軍少將在地圖上指出馬來西亞共產黨武裝的主要活動地點。
  • 英國當年怎樣管理殖民地
    英國研究殖民地公職機構史的專家,一般把1837年作為「殖民地公職機構」的開始,因為這一年英國首次印發了《殖民地規章》,為殖民地公職人員提供了關於工作職責、待遇、紀律等方面的指南。   但實際上,英國殖民地的「公職人員」是早已存在著的,可以說英國在海外有了殖民地就有殖民地的「公職人員」。
  • 為了利益,印度忘卻了英國殖民統治的剝削與掠奪,只是感激涕零
    在說到這個問題時候,筆者還是想說國際關係都是利益為重,所謂「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由於利益使然,被英國殖民統治掠奪財富的印度不仇恨英國,反而卻是感激涕零
  • 北美十三州如何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國家?
    自英國在大航海時代一躍成為海上霸主,英國人就建立起了自己的殖民帝國,其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但是北美這塊土地似乎不如印度那樣好徵服,北美十三州的反英之聲愈發響亮,英國人在這裡的統治也愈發動搖起來。最後北美十三州掀起了獨立戰爭,並最終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國家。
  • 印度被英國殖民統治了200多年,為何對英國感恩戴德?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它曾經被英國殖民統治了200多年。和我們中國的人理解的不一樣,印度人對英國不但沒有任何怨言,反而對英國感恩戴德,這是為何呢?看印度的地圖,整體是一個倒三角形,東西兩面都是印度洋,在古代航海技術不發達的時代,是不可能有人能從海洋上對印度發動攻擊;而印度的北面是不可逾越的喜馬拉雅山,所以從地形上來說印度是非常安全的。但是(就怕「但是」),在喜馬拉雅山脈的旁邊,阿富汗附近的興都庫什山脈和蘇萊曼山脈之間,居然有一個叫「開伯爾山口」的天然缺口。
  • 為什麼前英國殖民地的表現比西班牙、葡萄牙、法國殖民地好?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或多或少被他們的殖民國家所拋棄,這些國家的財富和組織不斷減少,不再有能力維持這些行動的正常運行。管理一個群體是複雜和極其昂貴的,而大多數殖民他國的國家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能不得不大量舉債,或許還會看到回報。它更像是字面上的「打了就跑」。
  • 二戰英國幾乎侵略了整個世界,為何沒有多少國家仇視英國?
    英國是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國家。早期的世界科技幾乎全部都來源於英國,這也讓英國從一個個小小的彈丸之地,瞬間變成了一個超級強國。隨後英國還是在全世界瘋狂掠奪,發展自己的殖民地。
  • 韋民:英式殖民統治有哪些獨門絕技?
    16世紀中葉以後,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英國對外進行了規模日益擴大的殖民擴張,到19世紀中葉英國成為資本主義列強中佔有殖民地最多的殖民帝國。圖為大英帝國全盛時期英屬殖民地分布圖。英屬前殖民地國家為何在政治發展上更具前宗主國色彩,在民主實踐上做得似乎更好呢?這恐怕與殖民歷史帶來的小國政治發展趨同宗主國的普遍性效應相關,更與英國的獨特殖民統治方式密不可分。二、小國為何擺脫不了前宗主國的制度影響?讓我們首先審視一下殖民統治對小國政治變遷帶來的普遍性影響。
  • 同樣是遭到了英國的侵略,為什麼印度淪為了殖民地?
    鴉片戰爭時,面對四千多的英國遠徵軍,幾十萬的清軍被打的潰不成軍,又是割地又是賠款的,想到真的是莫名的感覺是屈辱了。即便是這樣當時的中國也是組織了力量進行了反擊,讓西方的列強不能完全的奴役中國,還能保持著中國能夠收復自己土地的能力,同樣是面對著英國的侵略,為什麼印度卻是一敗塗地,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 美國崛起與英國衰落:為什麼英國不能在衰落之際及時做出改變?
    日不落說到了英國,我們不禁就會想,為什麼美國人可以迅速完成自己經濟模式的轉變,比如說從「金本位」制度到後來的石油美元再到後來搞得虛擬經濟,而英國為什麼就不能和美國一樣實現這些轉變呢?最後只能是坐以待斃,接受曾經輝煌的日不落時代黯然收場的結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