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世界最長隧道,比日本青函隧道多3千米,是歐洲團結的象徵
隧道是埋在地層內的工程建造,是人們利用地下空間的一種方式。在世界上有很多的隧道,而日本的青函隧道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全長54千米,而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隧道比日本青函隧道多3千米,是世界最長隧道。世界最長隧道可以說是奇蹟工程,而它還被稱為是歐洲團結的象徵。小編帶你一起去看看吧!
我們都知道,中國被外國人成為是基建狂魔,而在中國有很多奇蹟工程,當然了不僅中國有奇蹟工程,而外國的建設技術也是很厲害的。在外國有一條隧道是世界最長隧道,它就是聖哥達基線隧道,這個隧道是瑞士政府斥資建設的,總共耗資了103億美元,換成人民幣就是661.5億了,而且這個隧道全長是57千米,比日本青函隧道多3千米,這樣看來還是很大的工程呢!
而當初修建這個隧道,是因為當時交通量的增增長,公路鐵路等都達到極限,已經不能在使用。而當時為了能夠有一條可以通過阿爾卑斯山的最快捷、最平坦的道路,所以瑞士決定讓這條隧道穿過哥達山體,而正是這個選擇,使隧道幾乎處於一個平面上,低於現在的鐵路隧道600米,可以說是實現了當初對建造隧道的要求。
當然了這個隧道的建設可以說是一個大工程,也可以說是奇蹟工程。聖哥達基線隧道穿過了聖哥達山口,它還是歐洲南北軸線上穿越阿爾卑斯山最重要的通道之一,正是因為選擇穿越山體,所以它的工程才是很有難度的,而這個隧道建設了17年。開通建造時,從南北兩端同時工作,有2000度名工人加入挖掘隧道的隊伍中,將3100萬噸山石挖出,這些山石用200萬輛卡車運送都不夠。
為了減少建設的時間,還挖了4條出入通道,從而使隧道的施工可以在5個地方一起進行施工。據說,就是隧道的軌道板是125名工人輪班,夜以繼日工作4.38萬個小時完成的,而使用的混凝土將近有400萬噸,它的重量是全球最高建築哈利法塔的40倍用量,可見這個隧道的工程相當之大。
這個耗時17年,耗資661.5億的世界最長隧道—聖哥達基線隧道,這個奇蹟工程還被稱為是歐洲團結的象徵。在隧道開通的時候,有瑞典的總統進行的剪裁,德國總統、法國總統、義大利總理等歐洲主要的國家的領導人都被邀請出席開通典禮。而這個隧道不僅是一個驚人的建築,更是歐洲團結的象徵。
我們知道歐洲國家的欲望都很強大,而都想自己國家的實力有所提升,而聖哥達基線隧道的建設使歐洲南北的距離縮短了,使蘇黎世與米蘭之間的通行時間直接縮短了,兩地的交流只需要1小時就夠了,而這更是促進了瑞士與法國之間的聯繫,也讓歐洲等國家之間的合作更加密切團結,所以說聖哥達基線隧道是歐洲團結的象徵。當然了聖哥達基線隧道也提升了人員和物資橫跨歐洲的速度。
世界最長隧道,比日本青函隧道多3千米,是歐洲團結的象徵,這條聖哥達基線隧道已經在2016年的時候正式進行運行了。大家對於聖哥達基線隧道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