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停滯房價猛跌 臺灣地產業出現「冷秋」

2020-12-26 華夏經緯網

  一如臺灣經濟持續停滯下行,臺灣的房市也面臨近年來罕見的「冷秋」。除了「大選」,「房價下跌」已是島內民眾最關心的話題。臺北市長柯文哲在去年競選時還大聲疾呼要「壓低房價」,但最近也改口稱「不會打房」「營造業一垮,臺灣就完蛋了」。

  「房市進入冰凍期,怎一個『慘』字了得。」臺灣《中國時報》27日報導稱,據臺灣房屋中介業統計,今年1至9月全臺房價平均跌幅5%至8%,臺北市大安區與信義區豪宅跌幅逾8%,部分案件跌幅更高達15%,全臺6都房市交易量年減近20%,雙北市(臺北、新北)交易量慘跌22.7%,量縮價跌。受房價下跌影響,民眾持幣觀望心理趨強,房市撮合期(從有交易意向到交易完成)也因此拉長,目前中價位房屋成交約需80至90天,臺北市大同區某豪宅的撮合期長達1年,北部某預售屋今年至今零成交。據臺「內政部」統計,今年1至8月全臺不動產買賣件數為18萬棟,比去年同期下降33%。

  談到臺北市房價的下跌,許多人都會以臺北市大安區的「大安國宅」(位於臺北大安森林公園旁)及「成功國宅」(由軍眷區改建)這兩處為例,「大安國宅」目前售價每平方米約合人民幣4.5萬元,而兩年前「大安國宅」成交最高峰時每平方米約合人民幣5萬元,價格下跌一成。「成功國宅」也是下跌一成左右。這兩處住宅均為房齡約二三十年的老房子,但一直是臺北市「中古屋」的搶手貨,過去這兩處住宅旁邊到處是房屋中介公司的店面,隨時有人看房、買房,中介人員工作繁忙,但《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到「大安國宅」旁散步,看到四五名中介拿著傳單到處散發,無人駐足問津。記者獲悉,有中介人員以前背名牌包,現在收入大減,還要到早餐店兼差。

  永慶房屋經理黃舒衛對《中國時報》透露,信義區的豪宅,每平方米大約從17萬元(人民幣,下同)跌至15萬元。據國泰房地產指數報告,第三季度全臺房價每平方米均價約合人民幣1.7萬元,臺北市每平方米約合4.8萬元,比去年同期的1.7萬元、5.1萬元,分別下降約4%和5%。天時地利不動產總經理張欣民說,目前只是初跌段,未來3至5年恐再跌兩到三成。臺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稱,現在營造業就像被擊倒、正倒數計秒的拳擊手,「已站不起來,只是還在硬撐」。

  據臺灣「東森新聞」27日報導,房產業人士近日持續批評臺當局「打房打過頭」,對此,臺「財政部長」張盛和26日稱,臺灣有3.6萬平方公裡,卻有7500家房屋中介,像7-11便利店一樣多,但「買房子不像買礦泉水那麼簡單」,在房市最盛時一年交易也僅有40萬戶,分給7500家,平均每家也分不到幾戶,簡單一想就知道,市場沒辦法支撐這麼多的房屋中介人員。27日,張盛和又在「立法院」稱,房屋中介業開店、關店完全是市場機制,當局沒有打壓的意思,如果市場機制讓他們存活,要繼續開店都是可以的;目前房市僵持不下,賣方不願意降價,買方認為房價還有降價空間,市場目前仍在盤整。

  對於張盛和的說法,臺灣房仲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林正雄痛批「冷血」,表示房屋中介業每年繳稅貢獻給當局,當局怎能用一連串錯誤政策打趴房市後,再對房屋中介說這種風涼話。臺灣房屋總經理彭培業稱,香港人口700萬餘人,一年房市交易量為6.6萬戶,房屋中介約有3200家,臺灣房屋中介店密度其實小於香港。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房價猛跌 臺灣地產業出現「冷秋」
    房價猛跌 臺灣地產業出現「冷秋」 2015-10-28 08:54:50參與互動    一如臺灣經濟持續停滯下行
  • 臺灣房價太高年輕人買不起 宜蘭兇宅變搶手貨
    臺灣房價太高年輕人買不起 宜蘭兇宅變搶手貨 2018年10月12日 15:0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房價太高年輕人買不起,宜蘭兇宅變搶手貨。(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0月12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房價太高年輕人買不起房,兇宅竟被房屋中介公司當成主打對象!宜蘭一間24平方米套房曾發生燒炭自殺案件淪為兇宅,房價硬是比同層其他住房便宜近3成,房屋中介稱「是兇宅所以便宜」,還成功吸引10多組民眾來看房。
  • 何自力:發達國家經濟停滯或將常態化
    6年前的金融危機使發達經濟體的經濟陷入嚴重衰退,經過各國政府全力救助,危機得到控制。可是經濟增速一直在接近於零增長的低位水平徘徊,復甦始終未能實現,種種跡象顯示,發達經濟體經濟停滯局面可能成為常態。通常來講,經濟衰退指經濟活動處於下行狀態,或者GDP連續下降兩個季度;經濟蕭條是指比較嚴重的衰退,表現為大幅度的負增長;經濟復甦是指經濟增速逐漸加快,接近或達到危機或衰退前的狀態;經濟停滯則是指經濟增速在比較長的時期裡停留在0-1.5%的水平。自危機爆發到現在已經過去6年,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速雖然止跌,可是回升極慢。
  • 中國房價暴跌即將到來的又一徵兆:「90後」有房的比例高達85%
    聽信所謂的地產專家或學者,如何購買所謂的有人口流入、經濟潛力大的城市,房價會漲!!可是就是沒有人去看中國人口數據,也不去看中國下一代人口和其持有房子數量,淨幻想著拿大量的鈔票投資房地產賺取更多的錢。一個基本常識,人口大勢已定,任何沒有規模的人口增量,都不可能撐起我國龐大的地產業過剩這個事實。否則我國政府就不會抓緊這個時間窗口,為未來房價不至於斷崖式下跌引發金融經濟危機做準備。
  • 英國房價自2012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度下跌
    由於疫情封鎖,經濟的停滯,導致英國房價8年來首次出現年度下跌。從19年6月到20年6月,12個月內房價下跌了0.1%,這是自2012年以來房價年度增幅首次下降。英國建築協會(Nationwide building society) 6月份的調查報告顯示,6月份房價降幅為1.4%,英國平均房價下降到216403英鎊。分析師指出,自5月13日英國房地產市場復市以來,市場活動出現了反彈,但數據顯示,這一反彈的效應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6月份房價的下跌很可能是反應買家還價低於新冠疫情爆發前的問價的現象。
  • 希臘經濟倒退房價將下跌,還有人敢移民希臘?
    房產租金也隨著希臘房價而大幅上漲,第三季度,希臘公寓整體價格同比上漲9.1%,首都雅典漲幅更大,同比增長達到11.9%。  希臘房產市場巨大的投資潛力,全歐洲最低的購房移民政策吸引了眾多的海外投資者,截止到2020年1月2日,希臘黃金籤證主申請獲批人數達到6692人,主申及附屬申請人獲批總數達到19836人。
  • 民進黨在高雄20年:人口成長墊底 經濟發展停滯
    民進黨在高雄20年:人口成長墊底 經濟發展停滯 2017-07-17 來源:中國臺灣網   民進黨治理高雄20年,人口成長墊底經濟發展疲軟停滯。
  • 高雄經濟發展停滯10年 楊秋興批民進黨意識形態太重
    中國臺灣網6月9日消息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國民黨高雄市長參選人、政務委員楊秋興,8日下午出席座談會,邀請前「行政院長」郝柏村站臺,會中楊秋興提到對高雄在五都競爭力中敬陪末座感到非常遺憾,他也暗批現任市長陳菊,近十年來高雄的經濟發展停滯「都是人的問題」。
  • 臺灣失去的20年之痛:民粹內耗、基建停滯、經濟惡化丨香港《亞洲周刊》深度文章
    公共建設延宕,反映臺灣「失去的二十年」的痛苦,民粹內耗、基建停滯、留美學生劇減、工資低落、人才流失、人均 GDP 居四小龍之末……不管誰當選新總統,都要面對這困境。臺灣藍綠長期惡鬥,立法院議事效率被朝野協商制度困住,中央與地方矛盾,導致政局動蕩,經濟惡化。
  • 內地房價泡沫破滅類似1990臺灣(圖)
    但拿內地樓市比照20年前臺灣,那是具有相當大的可比性。國民經濟發展、樓市演變、購房喜好等諸多方面,皆有得一拼。接下來全面分析一下臺灣樓市的走勢,尤其是1991年之前泡沫長大,與之後的破滅特點。  首先,臺灣經濟的發展背景。作為往昔的「亞洲四小龍」的成員,臺灣經濟曾經歷過較長時間的高速增長。
  • 香港房價跌了 全球最高房價會終結嗎?
    房價漲跌和一個城市的未來糾纏緊密,一代年輕的香港人,賺錢的夢想基本就是買房,然後把餘生消耗在房貸上,又怎麼矯健如常?土地公有、房產供應有限、人口不斷湧入、利率總體寬鬆、購房金融扶持力度大,加上過去七十年香港的兩次經濟高潮發展,共同促成了高房價的現實,香港地窄人多,但地產業包羅萬象,可供借鑑的東西很多。
  • 協助花蓮災區企業重建 臺灣經濟部門推出復甦計劃
    華夏經緯網2月1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花蓮強震造成當地房傾倒,鄰近的工業區也受影響,花蓮工業主要以石材加工為主,強震過後廠商損失慘重,臺灣當局「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會協助業者儘速復原重建,推出災後產業復甦行動計劃,扶持在地產業振興發展。
  • 家庭收入停滯,發達國家經濟發展遇瓶頸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日前發布一項最新調查報告顯示,2005—2014年間,25個發達經濟體中65%—70%的家庭(約5.4億—5.8億人)實際收入出現停滯或下降。可支配收入出現停滯或下降的家庭比重在2005—2014年間佔到20%—25%,而1993—2005年,這一比例僅為2%。
  • 地攤經濟興起,商鋪租金下降,未來房價會跟著下降嗎?
    而地攤經濟的發展直接受到影響的將是各地的門面房,畢竟地攤經濟不用交房租,只需要有一個簡單的架子,甚至連架子都不用,只需要一塊布,然後找一個地方擺東西就行了。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對門面房的需求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很多地方的門面房租金也開始出現下降。
  • 泰銖猛跌 怎樣玩泰國才划算?
    就此,記者為您分析泰國經濟前景及旅遊市場變化,盤算出行盤纏。  別指望暴跌崩盤  總體上說,目前的泰銖猛跌並不意味著泰國經濟「崩潰」,泰國不太可能出現經濟崩盤,所以不用期待泰銖會在短期內繼續暴跌。  近期泰銖持續下跌,主要原因是海外投資者拋售泰國證券及債券,同時,泰國證券指數一周來下跌2.7%,也導致投資者對泰銖信心下滑。
  • 臺媒:轉動臺灣經濟須跨越「三座大山」
    《經濟日報》28日社論表示,臺灣經濟面對的問題錯綜複雜,既被多年的經濟沉痾壓得喘不過氣,又面臨紛至沓來的新問題、新挑戰,要領航臺灣經濟向前轉動,必須化繁為簡,先行跨越橫亙於前的「三座大山」: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改變經濟成長模式及實踐經濟公平。
  • 柬埔寨西港不動產租賃行業出現停滯現象
    柬埔寨不動產評估協會主席姜速寧表示,西哈努克省目前的不動產租賃行業出現停滯現象,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畢竟該行業完全依賴著旅遊和娛樂行業。他表示,總之,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造成了西哈努克省不動產的租賃行業嚴重的影響,由於國家嚴加管制人員流動,限制各種娛樂活動,造成西港的旅遊相關行業格外平靜。
  • 人才流失創新停滯 臺灣經濟靠什麼?
    距離蔡英文就職,只有兩個月多的時間而已,等待她的,恐怕不只是支持民眾的歡呼而已,而是棘手的兩岸問題與經濟問題。兩岸問題,其實相對單純,就看蔡英文如何回應九二共識這個議題而已,比較複雜的反而是經濟問題。臺灣的經濟問題,可以說是多年的沈痾,不是嘴上喊一喊五大產業或類主權基金就可以迎刃而解。
  • 亞洲「經濟最強」的日本,為什麼在20多年前出現「房價崩盤」?
    很多人說如果中國的房價不受到限制,就會像日本一樣崩潰,日本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為什麼房價會暴跌?由於利率低,存進銀行不划算,他們開始琢磨投資,現在一間買900萬的公寓,在當時高峰期能夠賣出9000萬人民幣的高價,在1986年籤訂廣場協議後,東京的平均房價增長了1.2倍,1991年房地產市場達到高潮時,平均房價達到了272萬日元/平方米,而東京市區則上升到了1450萬日元/平方米。
  • 臺灣地產火熱催生新首富林堉璘 身價過千億(圖)
    在地價飆升房價飛漲的年代,房地產大亨們從來都是各地首富的最佳候選人。林堉璘此次成為臺灣首富,就是借了臺灣地價的東風。  房價大漲背後埋伏著很多隱患;不過,浸淫地產業多年的林堉璘對市場的判斷非常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