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書一卷,閒茶一壺,閒時一刻,閒適非常。
常以明清小品文佐茶,有眾人皆知之類,如陳繼儒的《小窗幽記》、李漁的《閒情偶寄》和張潮的《幽夢影》,也有鮮少人知之類,如黃圖珌的《看山閣閒筆》。
君子何以常尋古好古,對於今人的生活又有何意義,《看山閣閒筆》中即有解答:
「凡人品之大端、文學之大意、仕宦之大要、技藝之大略,分類成帙,時時翻閱,以自驚惕。然恐陳腐之氣燻人,迂闊之論惡聽,因續『製作』以脫人之俗,『清玩』以佐人之幽,『芳香』以豔人之目,『遊戲』以怡人之情。」
其文中涉及人品、文學、仕宦、技藝(天時地理匠工)、清玩等,包羅萬象,可尋跡繪出古人生活大觀,猶如翻閱古人微博,人文觀點拾趣雅玩,豐富非常,且無說教之意,取文中清玩章節部分觀點,共閱。
稽
古
古風淳厚,今俗澆漓。是以君子常存古道,不入時宜也。一凡身心之修養、耳目之供給,莫不稽古而寄情焉。
園
亭
古人必擇有奇峰怪石、老樹清泉之處,相就結構亭臺,使一林丘壑環繞窗楹;高臥其間,自得天然圖畫之勝。不過點綴桃李、結籬開徑而已,豈全以人力作成者哉?
竹
石
子猷嗜竹,元章愛石,古人情所寄焉。於是博雅文人,其居雖無嘉花異卉,必有疏竹卷石,摹寫雲林筆意於當軒也。
器
用
器用大有關於人之幽俗,不可不究心也。舊制則喜其款素而性淳,時物則厭其色華而氣烈。是以君子常取舊而不取時也。然雖有古人之器,而無古人之風者,何敢當邪?
文房一切玩好之物既須古制,而對月賞花之茗碗酒樽,雖時器亦必選擇精工仿古者,其人可為韻矣。
古
玩
往往見大家所蓄古玩,十無一真,然均屬重價購得者,以為奇寶,常示於人,難免識者所鄙。殊不知物之美惡,絕不在錢之多寡。明珠藏於洞底,美玉隱於石中,維博雅者自有明鑑耳。噫,物既無口能辨其真偽,而錢豈有眼善識其賢愚邪?
人之精神各有所寄,或寄予梅蘭竹菊,或寄予山水煙霞。性之所致,情之所寄也。君子博雅師古,閒茶卷書,偶有拾得。一硯一筆一花一竹中,皆可覓得逸致閒情。
君子常存古道,閒茶閒書非無用之閒,皆為修身養浩然之氣,上佳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