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生之柱」被摧毀?是什麼神秘力量?哈勃望遠鏡拍到了什麼?

2020-12-13 科技爆發點

是什麼力量在摧毀「創生之柱」?哈勃拍到閃光點,疑似星球大戰!

曾經哈勃望遠鏡在1995年所拍攝的一張照片被評為十大最佳照片之一,這張照片是展示了老鷹星雲內圓柱形的星際氣體和塵埃的一張影像,被命名為創生之柱。這張詭異的照片一經公布之後,被賦予了更多神秘的色彩,讓人遐想連篇。現在已經過去了15年的時間創生之柱,依舊備受關注。

這張照片的拍攝地點在距離我們6500到7000光年的距離,是巨蛇座尾端的老鷹星雲。通過圖片也可以看得出來,因為它的形狀酷似一張老鷹而得名,整個老鷹星雲的寬度在100光年以上,主要的組成成分是一些氣體和塵埃,同時還聚集著非常多的電離氫物質。之所以會拍攝這張老鷹星雲的圖片,是因為這裡是銀河系最主要恆星誕生的區域。創生之柱周圍雲霧繚繞,好似人間仙境,又給人一股神秘感,成為科學家研究的重中之重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哈勃望遠鏡再次對準老鷹星雲的時候,卻發現曾經被科學家抱有希望的心裡竟然開始坍塌,周圍的輪廓開始變得模糊不清,好像是在不斷地遭受到攻擊一樣,如果按照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過不了多久,創生之柱的盛況我們就再也看不到了,因為它會完全的崩塌,曾經的景象也只能留存在照片當中了。

100光年的範圍,是怎樣的力量在攻擊者創生之柱讓它發生了坍塌呢?難道在距離地球6500光年之外,還有更高級的文明存在嗎?似乎是有一股強大的力量,不斷衝擊的創生之柱,讓它不斷的崩塌。在用哈勃望遠鏡最初觀測的時候,確實發現周圍有非常耀眼的亮光,時常出現。

如果這些神秘的亮光,真的擁有摧毀重生之術的能力,或許我們苦苦尋找的外星文明就在那裡。這不過是猜測而已,事實還需要用科學證據說話,NASA的科學家經過了進一步的分析之後發現,創生之柱之所以會坍塌,這是由於創生之柱的內部都是一些電離性物質,是產生一顆恆星必要的條件。這裡發出的耀眼光芒並不是外星文明的力量,而是剛剛形成的恆星,在形成之初的恆星並不穩定,創生之柱也意為恆星數量太過於多,而導致物質的變動發生了形狀上的變化,就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模樣。

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說,創生之柱的三根柱子,最長的在5光年以上,直徑也在一光年左右,在如此廣闊的區域當中,我們也無法保證,在這裡沒有超級文明的出現。因此也有一些網友認為創生之柱之所以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是超級文明為了掠奪資源而造成的宇宙戰爭。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創生之柱也許早已被摧毀
    創生之柱於1995年4月1日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在老鷹星雲圓柱形的星際氣體和塵埃的影像,在這張影像中老鷹星雲內的一個細節,被完美的展現出來,有三個巨大的圓柱氣體雲存在於老鷹星雲的內部。猶如三個巨大的孤立高峰,左側最高的柱子從底部到頂端大約有四光年長,太陽到比鄰星的距離差不多。
  • 看哈勃經典天文照片「創生之柱」的色彩變化
    哈勃拍攝的天文奇景——創生之柱(the Pillars of Creation)這張照片拍攝於2014年10月(由2009年安裝哈勃上的廣域攝像機拍攝),為慶祝哈勃空間望遠鏡升空25周年,2015年1月正式發布,是至今為止哈勃空間望遠鏡最著名的天文圖像之一。
  • 「創生之柱」塌了!耀眼亮光閃擊不止,宇宙深處或在發生星際戰爭
    關心天文學新聞事件的朋友,一定還記得那幅著名的「創生之柱」照片吧?它是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一張圓柱形雲狀物圖像,位於巨蛇座尾端老鷹星雲內,1995年4月1日拍攝成像。「創生之柱」共有三根圓柱,柱子周圍雲霧繚繞,「妖」氣十足,詭異莫名,引人遐想不斷,因此曾被評為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最佳照片。而巨蛇座尾端的老鷹星雲,距離我們6500~7000光年,因形狀酷似一隻展翅騰飛的老鷹而得名。
  • 6500光年外的「創生之柱」,出現亮光閃射,科學家拍下神奇畫面!
    6500光年外的「創生之柱」,出現亮光閃射,科學家拍下神奇畫面!天文愛好者對於創生之柱都非常的了解,非天文愛好者也大都看過這樣一張壁紙,像三顆手指一樣的柱子在星雲當中矗立,其實這張照片並非是經過後期合成的,而是真真正正的由望遠鏡在星雲當中拍攝的,這張照片在1995年4月1日被拍攝哈勃望遠鏡,在拍攝星雲的時候捕捉到了這一張照片都存在,後來它還被評為了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最佳前10名的照片之一。
  • 哈勃望遠鏡拍到天國照片,科學家:人類或正被高維度生物監視?
    哈勃太空望遠鏡   進入到現代社會以後,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探尋宇宙奧秘的好奇心也隨之高漲。科學家們發明了不少非常先進的天文望遠鏡。
  • 哈勃望遠鏡眼中的太空,細看宇宙越看越美麗,越看越恐怖
    勃望遠鏡是以著名天文學家愛德溫·哈勃的名字命名的,圍繞著地球軌道運行,它是1990年4月24日發射的。前後經過了6次的維護,這將延長哈勃的壽命到2013年甚至更久(目前它還在工作狀態),韋布太空望遠鏡預計將於2019年3月至6月發射,以取代哈勃。到時候我們可能觀測到更遙遠的太空景象,是不是還有點小期待呢!
  • 美到當壁紙!哈勃望遠鏡30年30張經典照片,讓我們重新認識宇宙
    這就是史上功能最強,同時也是最為成功的光學望遠鏡——哈勃空間望遠鏡。如今,早已超出設計壽命的哈勃空間望遠鏡仍在超齡服役,為我們拍下大至星系團,小到行星與衛星的宇宙萬象。在哈勃望遠鏡即將迎來30歲生日時,NASA官方選出了「哈勃30年的30張照片」。
  • 什麼?或揭開黑洞的神秘面紗?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神秘螺旋星系!
    據外媒消息,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長期運行的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剛剛對一個螺旋星系進行了驚人的近距離拍攝,這個螺旋星系與我們的銀河系相似。
  • 哈勃太空望遠鏡眼中宇宙美爆了
    1990年4月24日,哈勃太空望遠鏡搭乘著發現號太空梭一飛沖天,開啟一段偉大的太空探索傳奇。轉眼之間,哈勃已經服役了30年,年紀比很多讀者都還大。過去30年裡,哈勃就像人類觀望宇宙的天眼,憑藉無與倫比的性能,窺探無窮的宇宙奧秘,讓每一位凡夫俗子都有機會好好欣賞塵世之外的曼妙風光。
  • 宇宙中所有星球都「懸浮」在太空,那是什麼力量在支撐它們呢?
    哈勃太空望遠鏡其中著名的太空照片有「星系玫瑰」、「黑洞相撞」、「創生之柱」、「萬馬奔騰」、「偽超新星」、「氣泡星系」、「雙宿雙棲」、「星之指紋」、「太空禮花」、「夢幻三星」「暗物質星系」、「恆星工廠」、「蝴蝶星雲」、「上帝之眼」、「哈勃深空場」、「哈勃遺產場」等,這些照片為人類發現和研究宇宙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特別是「
  • IMAX紀錄片《哈勃望遠鏡》:千裡之外的宇宙之眼
    IMAX紀錄片《哈勃望遠鏡》:千裡之外的宇宙之眼 時間:2013.11.1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李超 分享到:
  • 哈勃太空望遠鏡30周年,獻上一幅神秘的「宇宙暗礁」!
    「這張照片太神奇了,它真切地向人類展示了哈勃的強大。」值此哈勃太空望遠鏡30周年之際,哈勃拍攝到一幅令人震驚的「宇宙暗礁」紀念30周年!生日快樂,哈勃望遠鏡!30年前的今天(4月24日),哈勃太空望遠鏡發射升空,開啟了人類探索宇宙奇蹟的旅程。在今天發布的一張哈勃新圖像中,望遠鏡捕捉到了兩個相鄰的宇宙塵埃和氣體雲團:巨大的紅色星雲NGC2014和附近一個較小的藍色星雲NGC2020。
  • 史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哈勃望遠鏡
    史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哈勃望遠鏡最大的天文望遠鏡遙遠的古代,人們用肉眼來觀察宇宙,能足度相當有限。後來,天文望遠鏡幫助天文學家們獲得了一批又一批寶貴的觀測資料、使人們能更加深人地探索宇宙。隨著人們探素欲望的不斷增強、天文望遠鏡也是越做越大。望遠鏡的大小主要是指它的通光口經、也就是物鏡的直徑大小。
  • 哈勃空間望遠鏡升空30周年,歷年哈勃官方生日賀圖巡禮(上)
    30年前,1990年哈勃空間望遠鏡升空,為人類打開一個凝視深空的大眼,這臺兩米多口徑的光學望遠鏡由於避開了地面濃密的大氣,本將成為人類最清晰的千裡眼。可惜發射升空後才發現由於加工過程的失誤,它的焦點不對,成像相當模糊,在升空三年後,NASA科學家才修復了這個問題,人類終於擁有了一隻看向深空的眼睛,修復前後的效果見圖: 在哈勃空間望遠鏡修復後,哈勃有了比較清晰的圖像,於是,在1995年5月,升空的四年後,哈勃發布了這張海王星圖片,1994年10月10日到11月2日拍攝的三張海王星圖片
  • 所謂的上帝之城,咋一看還是挺唬人的
    哈勃空間望遠鏡是人類探索宇宙非常重要的工具,它的鏡像清晰度非常高,可以觀測到距離地球很遠的星體,甚至是距地球130億光年的原始星系。「上帝之城」被發現的時候哈勃望遠鏡僅僅工作了三年, 科學偶然發現在哈勃日常拍攝的照片中竟然拍到了一座山,這座山靜靜地屹立在浩瀚的宇宙中,仿佛不受太空任何事物的影響,在寂靜的夜空中,發射出璀璨的光芒。如下圖,這張照片展現了在一個星系的中心,有一片排列整齊的,類似城市輪廓建築的東西,就好像我國古代的方形城市,布局十分規整,因此被人稱之為「上帝之城」。
  • 100個哈勃:羅曼空間望遠鏡有多強?
    在哈勃空間望遠鏡的繼任者中,以被譽為「哈勃之母」的天文學家南希·羅曼命名的望遠鏡——羅曼望遠鏡——是最重要兩個之一。它的主鏡面的直徑與哈勃相同,但它的視野是哈勃的第三代寬場照相機(WFC3)的紅外拍攝模式的視野的大約200倍,是哈勃的高級巡天照相機(ACS)視野的大約100倍,並且成像質量不遜色於哈勃,因此被稱為「100個哈勃」。它有什麼「黑科技」,又有什麼樣的科學目標?本文帶你走進羅曼空間望遠鏡的前世今生,領略它的強大。
  • 哈勃空間望遠鏡升空三十周年丨宇宙邊緣之外有什麼?
    也就是說,任何人只要上其官網「生日宇宙」專題頁面選擇自己的出生日期,就能看到生日當天哈勃空間望遠鏡所拍下的宇宙圖像。2006年5月3日,ESO 239-2,銀河系。圖片來自於NASA。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當然不止於此,在伽利略用望遠鏡對準天空之前,古人們已經用肉眼觀測星空,並由此衍生出了紛繁複雜的星座圖案。
  • 圖說30年:回望哈勃望遠鏡發射之時,如何立志揭開宇宙神秘面紗
    斯皮策堅持進行建造空間望遠鏡的遊說,在1962年,美國科學院終於建議研發地球軌道望遠鏡。NASA在1966到1972年間發射了四顆軌道天文臺(OAO),當時只有其中兩個成功了。OAO的最終任務叫做哥白尼任務,在1972到1981年間把一個32英寸(80釐米)口徑的紫外線望遠鏡送上太空。
  • 哈勃望遠鏡拍到「恆星搖籃」 新星被藍霧包裹[組圖]
    近日,NASA發布了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恆星搖籃」奇異影像。在宇宙深處,新生恆星群隱藏在ngc346星雲中。在這些初生的恆星中,最小的只有太陽的一半。這張照片是哈勃太空望遠鏡2005年拍攝的。星光閃爍中,這片搖籃顯得靜謐而璀璨。 圖片來源:NASA官網
  •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先進探測相機最新拍到的星系圖
    哈勃望遠鏡能夠捕捉到NGC 691的恆星層和螺旋臂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結構--所有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望遠鏡的高解析度廣域相機3。NASA/ESA哈勃太空望遠鏡對螺旋星系並不陌生。望遠鏡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最美麗的圖像,我們的螺旋鄰居--而被稱為NGC 4689的星系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