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黨史115丨中共十六大和十八大代表:浙江婺劇團藝術指導委員會...

2020-12-24 浙江在線

2017-11-13 16:56 |浙江新聞客戶端

【編者按】習總書記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在八婺大地上,革命先輩為了革命事業英勇奮鬥,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黨史資源和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的事跡,可歌可泣;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奮勇向前。

我們與中共金華市委黨史研究室一起,為你打造一份權威的金華黨史讀本。每周一晚上推出,以供夜學的你。

陳美蘭,女,1964年9月出生於浙江東陽。1984年進浙江婺劇團工作,1988年12月破格評為國家二級演員,1994年12月評為國家一級演員,199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為浙江省重點創新團隊——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陳美蘭新劇目創作團隊帶頭人,浙江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戲劇發展促進會副會長,中共十六大代表、中共十八大代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婺劇)代表性傳承人,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榮獲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表演獎,第六屆、第二十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第十屆文華表演獎,全國勞動模範,中宣部全國「四個一批人才」,「全國德藝雙馨」中青年文藝工作者,文化部優秀專家等諸多榮譽。

1981年,陳美蘭憑藉《轅門斬子》中的穆桂英一角榮獲浙江省優秀小百花獎。戲劇專家們覺得陳美蘭的唱腔、動作、眼神都表現得非常到位,簡直把穆桂英演絕了。

《轅門斬子》中陳美蘭飾穆桂英

陳美蘭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到浙江婺劇團,一入團就成了挑大梁的臺柱子。陳美蘭一如既往地好學上進,並得到前輩們的悉心指點,藝術上有了更長足的進步。

上世紀90年代,隨著電影電視風潮和經商潮的興起,不少婺劇演員紛紛改行。陳美蘭也面臨著「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的兩種選擇: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話劇團要調她過去當演員,在美國的同學也希望她到國外去發展……。和這些「光明」的前途相比,當時的浙江婺劇團困境重重,沒有演出,沒有觀眾,工資發不足,連醫藥費都報銷不了。然而,喜愛婺劇的陳美蘭,還是選擇留下來。

1989年,陳美蘭不負眾望,以《白蛇前傳》中小青一角榮獲全國第六屆戲劇「梅花獎」,那年,她才25歲。隨後,中國越劇小百花戲劇節金獎、文化部優秀表演獎、浙江省戲劇節優秀表演獎等各種榮譽又向她紛至沓來。

《白蛇前傳》中陳美蘭飾演小青

1999年,浙婺創排上演了新編大型婺劇《崑崙女》,陳美蘭扮演雙陽公主。2002年,該劇榮獲文華新劇目獎,陳美蘭獲文華表演獎,該劇導演斐福林、葉茗獲文華導演獎。這是《崑崙女》劇組繼榮獲第八屆浙江省「五個一工程」獎、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優秀劇目獎之後再次獲得國家戲劇表演政府獎,實現了婺劇史上零的突破。不僅如此,該劇還成為浙婺最受觀眾歡迎的劇目之一,至今已上演了數百場。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陳美蘭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江澤民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報告。大會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入黨章,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起作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大會通過了《關於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決議》、《關於〈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和《關於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大會選舉了由198名委員和158名候補委員組成的中央委員會,選舉了由121名委員組成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隨後召開的十六屆一中全會選舉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務委員會;選舉胡錦濤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決定江澤民為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批准吳官正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十六大期間,時任浙江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習近平與陳美蘭合影

2003年,浙婺創排了新戲《夢斷婺江》,陳美蘭出演巾幗英雄柳彥卿。《夢斷婺江》先後榮獲國家藝術精品工程「精品提名劇目」、中國戲曲學會「金盾獎」、第十三屆文華優秀劇目獎。2007年,她以《夢斷婺江》女主人公柳彥卿的藝術形象,再度摘得第23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桂冠。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陳美蘭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胡錦濤作《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的報告。大會通過了《關於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決議》、《關於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大會選舉了由205名委員和171名候補委員組成的中央委員會,選舉了由130名委員組成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十八屆一中全會選舉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務委員會;選舉習近平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決定習近平為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批准王岐山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場

十八屆一中全會選舉習近平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十八大期間,陳美蘭在浙江代表團討論會上作專題發言

黨代表一起學婺劇

兩年前,浙婺重點打造的、由陳美蘭領銜主演的新編婺劇大戲《宮錦袍》,又成為婺劇裡程碑式的劇目。該劇榮獲2015年度國家藝術基金250萬元的資助,併入選2017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部重點扶持劇目,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專門下文予以通報表揚。這些榮譽和獎勵,都創下了婺劇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宮錦袍》中陳美蘭飾武則天

作為演員,陳美蘭始終認為「戲比天大」。每次演出,從化妝、臺步、動作、唱腔每個環節上都嚴格要求自己。一次下鄉演出中,開打時她的眼角不慎被對手演員戳傷,眼睛瞬間被鮮血模糊,疼痛難忍,她在大家幫助下將血擦淨,憑著毅力堅持將戲演完才上醫院包紮。雖然沒及時就醫被醫生嚴厲責怪,告知差點傷了眼球延誤治療會有損視力,但她覺得現場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便是對自己最好的褒獎。

浙江婺劇團面向基層、面向農村,每年都要下鄉演出上百場戲。前些年交通不便,陳美蘭都和大家一起捲起鋪蓋下鄉,吃住在農家。近些年條件好了,經常有村民們邀請她到家中開小灶,她總是婉言謝絕,依舊堅持和大家一起吃大鍋飯。

《崑崙女》下鄉演出

經過30多年對婺劇表演藝術矢志不渝的實踐和追求,陳美蘭博採眾長、兼收並蓄,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風格,成功塑造了一系列生動鮮活的藝術形象,並很好的完成了為江澤民、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表演的光榮任務,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和高度評價。

江澤民同志接見吳光煜、陳美蘭等婺劇演員

早在十五六年前,正值事業鼎盛期的陳美蘭就有意識地培養新人。她將自己的代表作《白蛇傳》和《崑崙女》讓給年輕演員擔綱主演;10年前又將為自己量身定製改編的婺劇傳統劇目《穆桂英》,引薦給學生主演。陳美蘭說:「一個劇種的發展,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斷努力。我們要甘為人梯,為後起之秀的脫穎而出創造條件!」近些年來,通過以戲育人,浙婺取得豐碩成果,培養了浙江省最年輕的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得主等優秀新生代演員。

陳美蘭在演出間隙給青年演員作指導

作為優秀的文化交流使者,陳美蘭踐行了用婺劇講好中國故事,率領陳美蘭創新團隊前往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文化交流和商業演出,使婺劇這朵藝術奇葩香飄海內外,為弘揚民族藝術和浙江文化,促進經貿往來做出了貢獻。

(感謝浙江婺劇團提供資料)


1510563397000

相關焦點

  • 夜讀黨史211丨走進浙江浦江中學·校友風採
    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在八婺大地上,革命先輩為了革命事業英勇奮鬥,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黨史資源和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的事跡,可歌可泣;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奮勇向前。我們與中共金華市委黨史研究室一起,為你打造一份權威的金華黨史讀本。每周一晚上推出,以供夜學的你。
  • 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浙江婺劇團)2018年招聘演職員簡章
    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浙江婺劇團)2018年招聘演職員簡章
  • 浙江婺劇團在馬爾他掀起「中國風」
    新華社瓦萊塔2月13日電(記者袁韻)中國浙江婺劇團13日在馬爾他首都瓦萊塔參加狂歡節露天演出和街頭巡遊,在這座「2018年歐洲文化之都」掀起一陣「中國風」。今年的狂歡節正值中國農曆新年,在馬爾他中國文化中心與馬爾他藝術委員會的合作下,浙江婺劇團的表演和巡遊成為今年馬爾他狂歡節的一部分。當天上午,浙江婺劇團在瓦萊塔皇家露天劇場表演了婺劇《呂布試馬》、舞臺絕技《變臉》和民間藝術《九節龍》。演員們紮實的基本功和嫻熟的表演技巧充分展示了中國傳統戲劇和民間藝術的魅力,許多觀眾在露天劇場內外駐足流連。
  • 深情的堅守 不懈的追求——記浙江婺劇團離退休黨支部
    新華社杭州12月14日電題:深情的堅守 不懈的追求——記浙江婺劇團離退休黨支部新華社記者李平在浙江金華地區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平均藝齡超四十年,視藝術為生命、視觀眾為父母、視同行為家人。他們精益求精呈現國粹藝術、以身作則教導後學藝術藝德、時不我待傳承推廣曲藝文化。
  • 夜讀黨史83︱緬懷革命先輩 開啟金華紅色之旅
    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在八婺大地上,革命先輩為了革命事業英勇奮鬥,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黨史資源和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的事跡,可歌可泣;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奮勇向前。我們與中共金華市委黨史研究室一起,為你打造一份權威的金華黨史讀本。每周一晚上推出,以供夜學的你。
  • 今日19:30實況轉播:婺劇《基石》|「雲上劇院」陪您看大戲
    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簡介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原名浙江婺劇團,2011年12月更名為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1956年浙江婺劇團成立之初,即著手搶救婺劇傳統遺產,收集、記錄了500多個大、小劇目和1000多首唱腔、器樂曲牌;留存了大量傳統臉譜、戲裝圖樣等珍貴資料。同時一手抓藝術隊伍建設,一手抓婺劇傳統劇目改革創新。周越先、徐汝英、周越桂、葛素雲等前輩老師,與迅速成長的以鄭蘭香、吳光煜為傑出代表的一代新人珠聯璧合。
  • 今日19:30實況轉播:婺劇《連環計》|「雲上劇院」陪您看大戲
    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原名浙江婺劇團,2011年12月更名為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1956年浙江婺劇團成立之初,即著手搶救婺劇傳統遺產,收集、記錄了500多個大、小劇目和1000多首唱腔、器樂曲牌;留存了大量傳統臉譜、戲裝圖樣等珍貴資料。同時一手抓藝術隊伍建設,一手抓婺劇傳統劇目改革創新。周越先、徐汝英、周越桂、葛素雲等前輩老師,與迅速成長的以鄭蘭香、吳光煜為傑出代表的一代新人珠聯璧合。
  • 夜讀黨史195丨走進浙江金華第一中學·校史中的黨史
    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在八婺大地上,革命先輩為了革命事業英勇奮鬥,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黨史資源和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的事跡,可歌可泣;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奮勇向前。我們與中共金華市委黨史研究室一起,為你打造一份權威的金華黨史讀本。每周一晚上推出,以供夜學的你。
  • 浙江婺劇團派史上最強大陣容赴港演出
    6月25日,看完浙江婺劇團在「2017中國戲曲節」上的演出,香港演藝界「阿姐」汪明荃更新了自己的微博。在香港九龍沙田大會堂,她和普通粉絲一樣為婺劇演員們鼓掌喝彩,在演出後要求和主創人員合影,對《白蛇傳》《穆桂英》等經典劇目讚不絕口。
  • 夜讀黨史247丨中共金華地區領導機構變遷史·路西(金蕭)工作委員會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在八婺大地上,革命先輩為了革命事業英勇奮鬥,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黨史資源和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的事跡,可歌可泣;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奮勇向前。我們與中共金華市委黨史研究室一起,為你打造一份權威的金華黨史讀本。每周一晚上推出,以供夜學的你。
  • 文史記憶丨500年婺劇:穿越時光 守正創新 豔驚世界
    在有關部門支持下,組成婺劇改進會(後改為金華地區戲曲聯合會),並於1953年成立了浙江婺劇實驗劇團,各地也成立了一批「共和班」。1955年,各劇團聯合招收了200多名學員,培養了一批人才。1956年,在浙江婺劇實驗劇團基礎上成立了浙江婺劇團,並對婺劇的傳統藝術進行較系統的挖掘記錄和繼承改革工作。
  • 浙江婺劇團新年送戲下鄉「添」年味
    「添」年味 陳嶽欽 攝  中新網金華2月14日電(記者 奚金燕 通訊員 陳嶽欽)14日下午,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浙江婺劇團)的演員們冒雨為義烏市大陳鎮大畈村村民奉上了一臺臺精彩的婺劇,只見現場被村民圍得水洩不通,營造出了濃濃的新年氛圍。
  • 浙江文化印記⑰丨金華婺劇:古韻悠曲綻新蕊
    王曉明站在展品前有感而發:「新中國成立,不僅給了婺劇正式的名號,更給予它浩蕩的春風、和煦的春雨,讓這株已似乾枯的禾苗再度逢春,在煥然一新的文化土壤裡綻枝開葉,顯露非同異常的生命活力。」 1956年,原浙江省文化廳下文成立浙江婺劇團,一大批有才華和激情的文化青年來到金華,和部分有志戲劇改革的本地老藝人一起,開啟了婺劇史上一頁嶄新的篇章。
  • ...活動丨柳城縣法院組織黨員幹部觀看中共黨史教育電影《大會師》
    主題黨日活動丨柳城縣法院組織黨員幹部觀看中共黨史教育電影《大會師》 2020-12-03 21: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共如何通過修改黨章確立「行動指南」?
    官方在介紹十九大黨章修改工作時說,「實踐證明,根據新形勢新任務對黨章進行適當修改」,「有利於更好發揮黨章對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的指導、規範作用」。從歷史上看,中共組織和制度建設在黨章的修改中逐步成熟和完備:1923年的三大,是早期中共黨章的第一次修改,首次規定黨員入黨候補期;四大黨章首次將中共最高領導職務改稱為「總書記」;六大黨章第一次明確規定黨的組織原則為民主集中制。
  • 中共紹興市委員會
    會議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大、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和中央、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2年工作,部署2013年任務,討論《加快建設經濟繁榮生活富裕風尚文明現代化紹興實施計劃》,動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幹部群眾努力實現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為紹興現代化建設開好新局。市委書記張金如代表市委常委會作工作報告。市委副書記、市長錢建民部署工作。
  • 夜讀黨史275丨新中國第一部憲法在杭州的誕生
    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在八婺大地上,革命先輩為了革命事業英勇奮鬥,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黨史資源和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的事跡,可歌可泣;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奮勇向前。我們與中共金華市委黨史研究室一起,為你打造一份權威的金華黨史讀本。每周一晚上推出,以供夜學的你。
  • 婺劇綻放——金華青年婺劇團送戲下鄉側記
    婺劇,這個金華最古老的戲曲,她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當地有的人叫她為農村戲,俗稱金華戲,是浙江省第二大劇種。她擁有高腔、崑腔、亂彈、徽戲、灘簧、時調六大聲。婺劇在金華這個擁有濃厚藝術文化的城市,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比發源於江蘇崑山,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的崑曲只晚200年。京劇是國劇,可婺劇是京劇的祖宗。
  • 義烏婺劇團首位國家一級演員 樓巧珠和她的婺劇人生
    1979年10月,樓巧珠考入義烏婺劇團培訓班,當時她才15歲。從此,樓巧珠師承婺劇名旦經金蓮,先攻旦角,後改小生。培訓班結業後,由於成績優秀,她被留在義烏婺劇團擔綱文武小生,從此走上演藝之路。獲巴黎第七屆中國戲曲節最佳男性角色獎……「樓巧珠不僅是團裡的獲獎專業戶,她的好多出戲曲還被浙江電視臺、中央電視臺錄製成電視節目並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