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巨匪姚大榜,軍校出身,群眾恨之入骨,卻憑几招50年不倒

2020-12-25 騰訊網

姚大榜曾是湘西一帶名噪一時的巨匪強盜,心狠手辣,在湘黔地界為禍50多年之久,受其迫害群眾不計其數;老奸巨猾,屢屢將富商巨賈與軍閥勢力玩弄於股掌之間,每次都能全身而退,吃拿卡要,樣樣精通,不過善惡終有報,1950年12月25日,被我解放軍清剿,慌亂之中落水身亡,百姓聽聞,喜形於色,奔走相告。

原生家庭寵溺的少年惡霸

湖南西部28縣,山勢險要,溝壑交織,洞穴密布,有多個縣與湖北、重慶、貴州、廣西接壤,自然災害頻發,土地貧瘠,屬於歷朝官府的管控真空地帶,該地區一度成為惡匪盤踞的樂土,各路山匪,佔據險要地勢,自立成寨,殺人放火,打家劫舍,湘西民眾苦不堪言。

在眾多土匪勢力中最為強大的一支非姚大榜部莫屬,電視劇《湘西剿匪記》中奸詐狡猾,兇殘暴戾的匪首「田大榜」就是以姚大榜為原型進行創作的。真實人物比電視劇中更加陰險毒辣。

作為湘西廣大匪首中的一員,姚大榜頗有些與眾不同,受過教育,上過軍事院校。有如此資質,本該報效家國,安頓天下蒼生,他卻反其道而行之,綁架勒索,風高放火,夜黑殺人,禍害黎民百姓。

姚家共有7口人,兩子三女,姚大榜有個哥哥,年幼夭亡,幾個姐姐深感其為匪罪孽深重,一生未嫁,在家吃齋念佛。姚大榜在家中排行老五,哥哥走後,他成了獨子,父母嬌生寵溺,因他年幼之時兩膀寬大,父母憐愛,就直呼其大膀,又與金榜題名之榜諧音,由此得名大榜。原生家庭的放縱,直接導致年幼姚大榜四處為非作歹,時刻惹是生非,常年出入於妄作胡為之地,年齡稍長,結交了一幫狐朋狗友,吃喝嫖賭,樣樣精通,十裡八鄉,所過之處,民不聊生。

姚大榜父母望子成龍,曾送他去私塾念書,識文斷字對於別人可能是件好事,到了他這裡卻成了災難,雜書裡那些殺人越貨的綠林之人儼然成了他的榜樣,情到深處,他居然效仿而行,父母眼見兒子壞事做盡,處處遭人唾罵,但又苦於難以管教,老淚縱橫,母親氣死,父親氣瘋,沒多久便撒手人寰。沒了束縛,姚大榜更加無法無天。

16歲時,他就讀於貴州講武堂,在那裡學得一身好武藝,耍刀弄槍,無不精熟,回鄉之時更加囂張跋扈。有一年,蔡家惡少蔡建狗偷了他一頭牛,姚大榜上門理論,對方仗著自己家大業大,根本不把姚大榜放在眼裡,甚至威聲恐嚇:「要退,就退你一把刀子!」姚大榜見對方如此蠻橫,當即暴跳如雷,掏出土槍,立馬結果了對方性命。

從此田大榜拉上姚國安和姚本富從晃縣大土匪唐青雲那裡搞了20多條槍,拉起隊伍,佔山為王,落草為寇。起初幾人還有些忌憚,不敢在當地作惡,跑到貴州岑鞏縣龍鰲、牛場坡等地殺人越貨,不多久,就羽翼豐滿,重回牯牛溪,在方家屯選了一片山高林密的所在作為藏身之所。

湘西土匪洞

這夥亡命之徒見財富漸多,一邊招兵買馬,一邊糜爛度日,姚大榜在方家屯一帶買田收地,修葺老宅,建築別墅,又多次強擄民女,恣意玩弄,一眾土匪竟然多達200餘人。甚至在新民、學堂坪、張家寨等地開邊兵工廠,此時的姚大榜,儼然成湘西邊界的大土匪、大豪紳,一時間風頭無兩。

姚大榜的規矩

彼時軍閥混戰,天下大亂,弱者只能破財免災,在姚大榜盤踞的方家屯一帶,老百姓只能請他這樣有人有槍的人來保護,他曾立下過規矩,在本地決不允許發生為非作歹之事,不光是我門自己,外來的土匪也不可越雷池半步,如有違背,絕不姑息。

有次,經過他地盤的一位商人身死財亡,姚大榜下令嚴查,發現是手下一個姓吳的土匪手下幹的,當即命人把吳匪抓來,吳匪被嚇得面如死灰,周身顫抖,身子一軟,癱跪在地上,咚咚磕著響頭乞求饒命。姚大榜見他悔過之心誠懇,朗聲大笑:「好了,到此為止,你回去吧!以後不可再犯!」吳匪又是咚咚幾個響頭,叩謝大當家不殺之恩,等他轉過身,還沒走兩步,只聽見嘭嘭兩聲,吳匪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身子緩緩栽向地面。原來,姚大榜饒他是假,殺雞儆猴是真。

姚匪從此威信大增,附近百姓或富豪,有啥為難之事,都願意破財消災,讓他出面解決。1918年,姚大榜的勢力已經擴散到龍溪口,眾多商家為保安寧,一起商議之後決定請姚大榜來保護當地,姚大榜嘴上答應得好好的,私下裡依然盜匪作風不改,想盡辦法,力圖榨盡商家最後一滴血汗。撈得眾多好處後,立馬帶隊走人,夥同玉屏縣匪首曹雲周為禍玉屏縣城。

坑蒙拐騙軍閥武器裝備

匪患猖獗,地方國民政府屢次清剿,皆是鎩羽而歸。當時就有人考慮,既然消滅不了,就讓他為我所用,派人對其進行招安,封姚大榜為湘黔邊區晃縣、玉屏、萬山聯防辦事處的大隊長,執掌三縣治安。姚大榜倒是猴精,口頭上答應,你要封我官,總不能武器也不給吧,等武器彈藥一到手,帶上隊伍,又回山固守,這一波操作,可真是內行啊。

1926年,北伐軍第十軍軍長王天培到貴州天柱招兵買馬,姚大榜故技重施,得了個營長,騙了不少武器和軍餉,再一次捲款反水。

1934年,國民黨對紅軍展開圍追堵截,又一次拉攏姚大榜,哪成想,他再一次騙槍騙炮,這已經是他第三次給自己山寨騙來武器裝備了。

1936年,賀龍率領紅軍路過晃縣時,曾給姚大榜寫信,告誡其勿再與人民為敵,姚大榜非但不聽,反而屠殺許多紅軍的留下的傷病員和支持紅軍的群眾。有一位給紅軍當過嚮導的農民廣志橋也被他活活逼死。

一代惡匪亂世生存之道

姚大榜能在湘西亂世獨霸一方50年,與他的機敏警覺密不可分。國民政府對其招安,他卻數次佯歸立叛,把給他的軍需用品拿到手,立馬回山,繼續逍遙當土匪。如此反反覆覆多次,國民黨大為光火,不得不對這股危險勢力進行剿殺。

1940年8月,國民政府派出陸軍獨立一旅三團對其進行清剿,剿匪大軍得到情報,姚匪剛從萬山搶來一民女,帶到霧城過夜,大軍聞訊而動,派一個連隊做先遣,星夜兼程,誓要將其捉拿歸案。

官兵們悄悄靠近姚匪暫住的房子,頃刻間便圍了個水洩不通。屋內油燈顫動,姚大榜正拉著搶來的女子打牌,忽然聽到門外有動靜,深感事有蹊蹺,憋足一口氣吹滅油燈,漆黑之中推開那女子,抱了一床被子,掏出槍,朝屋頂飛速爬去,姚大榜動作極其敏捷,躍上屋頂之時並未發出過大響聲,只見他迅速捲起被子,四角紮緊,朝房子一邊猛扔過去。「噗通」一聲正正落地,圍捕軍官聞聲大喊「在那邊,抓活的!抓活的!快」一群人迅速朝黑暗中圍攏過去,姚大榜心頭一喜,朝房子另一邊縱身躍下,等官兵們反應過來,早已經逃得無影無蹤了。

還有一次抓捕,更加玄幻,姚大榜居然在官兵們眼皮子底下淡定離開了。這一天,山間霧氣升騰,春雨在湘西田野間細細織成白錦。清剿大隊接到消息,姚大榜已經回到家中,大隊人馬急速奔赴抓捕現場,憑著縱橫湘西多年的敏感,姚大榜剛起床就有種不好的預感,順手捎上一頂鬥笠,披上蓑衣,將兩支快慢機放進裝滿大糞的糞桶裡,裝扮成老農的樣子,挑著大糞就往村外走,還沒走幾步,清剿隊長抓住他就問:「老頭,姚大榜在家嗎?」姚大榜裝作害怕的樣子,大糞眼看就要灑出來,扁擔一換肩,糞桶穩穩定在半空,朝糞桶中飛濺出幾朵碎花,落到隊長褲子上。隊長捂著鼻子後退幾步,又接著問:「姚大榜住哪裡?」偽裝成老農的姚大榜指著不遠處答到:「就在那邊,剛剛我挑著糞過來的時候,看見他剛起床,正在抽大煙哩。」為首軍官手臂一揮,部隊迅速朝老農手指方向圍了過去,將一處院落圍得水洩不通。姚大榜挑著大糞緩慢越過兩隴田埂,將糞桶一扔,撿起手槍,逃之夭夭。

官兵們在姚大榜家掘地三尺,連他一根毛都沒找到,只是看到幾個婦女,隊長厲聲問道:「姚大榜在哪裡?」他其中一個老婆戰戰兢兢地答道:「剛才他不是挑糞出去了嗎?」隊長一巴掌拍上額頭,怒吼道:「還不快給我追!」可那老農的身影早就神不知鬼不覺的消失在茫茫煙雨中。

國民黨剿匪小分隊幾次撲空,惱羞成怒,將姚大榜老婆兒女統統抓走,順便將他搶來的財寶全部沒收,最後竟然裝了滿滿的8擔。

有了前兩次的驚心時刻,姚大榜越發謹慎,每晚睡覺時,總是把線香掐成幾段綁在手上或腳上,等一段香燃盡燙醒時,就另換一個地方,就這樣,他整夜都在轉移住處。久而久之,國民黨清剿大隊鬥志漸失,再也沒有發動過大規模的剿匪運動。

斂財不擇手段

1942年,晃縣爆發「黔東事變」,起事領頭人是同善社社長秦宗炳,先後拉攏羅殿卿、馬和林以及姚大榜等人,共同起義,姚大榜駐紮在晃縣,時任酒店塘汞礦的礦警隊隊長,兵強馬壯,部眾繁多,有數百條槍,此時他能答應舉事,並非因為什麼理想,一心所念只為財。姚匪以軍費開支為名,向秦宗炳索取4萬大洋,表面裝作答應,背地裡通報玉屏縣縣長李世家在舉事之夜進行鎮壓。

起事當晚,姚大榜、羅殿卿、馬和林、黃尚明等人帶領隊伍在玉屏縣黃道鄉歃血為盟,姚匪早就將眾人告發,此時他找了個雞賊的脫身藉口:我們所立之旗經過高人祈福,威力無邊,能抵擋槍炮,我到要試試看靈不靈。話畢,舉槍就朝旗幟射擊,旗幟爛作幾塊,便馬上藉口道:「這大師就是個騙子,他說的話我不信,恐怕事情也不順利,這次起義我就不參加了。」姚大榜隊伍剛撤出包圍圈,鄉長劉元藻所帶伏兵立即朝剩下幾人隊伍猛烈開火。不到半小時,其餘幾人隊伍迅速潰敗,危難之時秦宗炳向姚大榜求救,姚大榜假裝答應,直到榨乾秦最後一滴血仍未出兵(先後要了7萬多銀元),秦羞憤難當,走投無路之際,投河自盡。

惡匪末日

1950年春,姚大榜趁著解放軍駐晃縣部隊主力前去懷化支援剿匪空擋,串通肖宗淮、蒲老翠、楊國政等匪首召集600多人攻打晃縣縣城,沒成想解放軍部隊戰力強悍,一幫烏合之眾很快就被留守部隊打得落花流水,眾匪頓做鳥獸散。

大概到了初秋時節,縣大隊抓到一名叫黃東生的土匪,隨便一審就跪地求饒,供出姚大榜行蹤,並願配合帶路抓捕,沒成想,姚匪提前一天逃離,剿匪分隊撲了個空。

1950年8月30日,湘黔邊界近6000名土匪齊聚涼傘,妄圖與解放軍決一死戰,解放軍剿匪部隊派出20個連和地方武裝民兵3000餘人,在雪洞、涼傘地區撒下天羅地網,各縣區要道和小路50米一崗,30米一哨,對土匪進行剿滅,此戰即是「雪涼合圍」,歷時20多天,殲匪5877人。

作惡多年的姚一榜隊伍被徹底打散,於12月25日,帶領十餘人殘匪逃到十家坪,姚匪召集眾人鼓舞士氣,說話間,似乎感覺自己大限已到,竟然擠出幾滴眼淚。昔日濫殺無辜的惡霸,居然也開始擔心起自己的生死來,著實有些諷刺。

入夜,殘匪偷偷渡河,哪不妨我軍早已知曉,悄悄埋伏在河對岸,只等土匪渡船劃到河中央,一通機槍猛射,眾匪或中彈身亡,或慌亂落水,第二天,民兵從河裡撈出10餘具屍體,經辨認,其中有一具便是在湘西盤踞50多年的惡匪姚大榜,其作惡程度、禍害範圍、為害時間,均在眾匪首中遙遙領先,所到之處,百姓無不膽寒,人人恨之入骨。

姚大榜已死,消息一經傳出,百姓無不拍手叫好,喜上眉梢。這也標誌著戕害一方長達數百年的土匪之患就此終結,人民終於迎來一個和平富強的新時代。

相關焦點

  • 他是湘西土匪老大,家族24代為匪,靠祖傳秘籍橫行霸道50年不倒
    姚大榜就是如此。他是湘西土匪老大,家族中24代都為匪,他還靠著祖傳秘籍橫行霸道50年不倒。  家庭背景  姚大榜出生於湘西晃縣,當時土匪最多的地方除了東北就是湘西。湘西由於山高林密,溝深洞多,複雜的自然環境為土匪的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地"。
  • 對解放軍的勸降,湘西巨匪姚大榜回答:只要你們能剿到我,我服輸
    1949年11月7日,晃縣宣告解放,湘西區黨委、湘西軍區成立之初,就針對土匪的構成和猖獗情況,發布文告,要求「凡隱匿於境內之匪偽武裝,應速悔悟,歸向人民」,「若有執迷不悟、膽敢負隅頑抗、繼續危害人民利益者,其首要分子定予嚴懲,決不寬恕。其脅從分子並攜械來歸者,則予從寬處理」。
  • 最敬業的職業土匪——姚大榜
    普通人當匪,當了一時但絕不會當一世,而湘西巨匪姚大榜卻是當了三朝的土匪,一輩子除了在當土匪的路上就是在當土匪,若不是最後在解放軍的圍剿下溺水而死,估計他的土匪生涯還要繼續,所以說姚大榜是個地地道道的職業土匪,其敬業程度,民國諸匪皆不如也。狡猾、殘忍、狠毒的土匪姚大榜,是個飽讀詩書,上過講武學堂的高級知識分子。
  • 姚大榜:《烏龍山剿匪記》的土匪原型,橫行鄉裡50年最後被逼自盡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有兩個時期是各方勢力最活躍的時期,一個是春秋戰國時期,一個是清朝末年,民國初期。在清末民初有的不僅僅是各方軍閥,還有地主和土匪黑幫等江湖勢力。這些勢力主要聚集地有三處,一處上海,一處東北,另外的一處就是湘西。
  • 《五龍山剿匪記》中的土匪頭子田大榜,其原型上過講武堂,為禍50年
    在中國近代史上,湘西有五大悍匪,他們分別是: 姚大榜、曾慶元、瞿伯階、師興周、張平。他們佔山為王,作惡多端,心狠手辣。湘西的土匪在他們的帶領下橫行霸道,給當地群眾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 《烏龍山剿匪記》中土匪頭子田大榜,其原型上過講武堂,為禍50年
    在中國近代史上,湘西有五大悍匪,他們分別是: 姚大榜、曾慶元、瞿伯階、師興周、張平。他們佔山為王,作惡多端,心狠手辣。湘西的土匪在他們的帶領下橫行霸道,給當地群眾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 湘西悍匪:世代都是土匪,父母傳授為匪訣竅,行兇作惡50年才被滅
    從古至今中國歷來便受著土匪之患,各朝各代都有人盤踞山頭、佔山為王,靠著打家劫舍來過活,而在清末民初那個時候,當朝政府自顧不暇,地方秩序更是混亂無比,而在當時匪患最為嚴重的地方除了東北便是湘西了。湘西的土匪是出了名的多且兇狠。早年《烏龍山剿匪記》這部電視劇中的土匪頭子田大榜的人物原型就是湘西晃縣的大土匪姚大榜。
  • 那些年,橫行在湘西的悍匪們 含《烏龍山剿匪記》田大榜原型
    張平張平,又被叫做張大治,古丈縣李家洞張家坨人,湘西土匪中的知名人物,兇狠人物的代表。當時民間傳聞:「天見張平,日月不明;地見張平,草木不生;水見張平,渾濁不清;人見張平,九死一生。」張平從小出身在富裕家庭,祖輩們的溺愛造就他囂張跋扈的性格,幾乎是什麼人的面子都不給,就連曾經做過鄉長的叔父也是因為田產糾紛死在了他的手裡。為非作歹慣了,他就直接拉起隊伍做了土匪,橫行鄉裡,無惡不作。張平因為壞事做絕,名聲很臭,他還逼著鄉民們種植罌粟,大發「鴉片」財。只是幾年間,他的勢力就有了很大的擴展。
  • 在睡覺的時候,湘西大土匪姚大榜為什麼要在手指上點線香?
    土匪是中國舊社會的一大毒瘤,而不同地區的土匪的特點也不進行相同。據很多過來人回憶,和東北土匪相比,湘西土匪則更為頑固和狡詐。這點從詳細土匪的代表人物姚大榜身上就可以看出來。姚大榜,字必印,號佔彪,生於晃縣(今湖南省新晃自治縣)方家屯鄉楊家橋牯牛溪。由於哥哥早夭,姚大榜基本上是家中的獨生子,在寵愛之下養了一堆毛病。他家的家境還算富裕,後來還送姚大榜上了貴州講武學堂。正因如此,和其他土匪相比,姚大榜不僅有較高的軍事素質,還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 回顧土匪世家姚大榜:祖上二十四代以打劫為生,有「傳承」的土匪
    姚大榜其人1882年,姚大榜出生在湘西,這樣一個名字可不要以為是沈從文筆下某個湘西的單純少年或有學青年,他身上也沒有什麼反應人性純真的故事。相反,姚大榜世代在湘西一帶打家劫舍,是有了名的土匪。相傳姚大榜祖上二十四代是以打劫為生,經歷了明、清、民國三代都沒有被當地政府或中央政府剿滅,直到1950年新中國成立後的一年,才在人民解放軍的強大攻勢下土崩瓦解。後來著名的電視劇《烏龍山剿匪記》中罪大惡極的田大榜的原型正是姚大榜。
  • 湘西大山深處土匪窩,房屋坍塌哨卡還在,不搞旅遊開發真可惜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曾經有一部電視劇《湘西剿匪記》,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於當年只看過上集,下集播放時間被錯過,沒有看見,幾十年過去,至今還耿耿於懷,以至於到今天,總是對湘西的事情很感興趣,更別說有關土匪的事情了。
  • 四川巨匪黃清沅為什麼被稱為「川北土皇帝」,他都有哪些惡行?
    軍閥割據的四川四川土匪,有活躍於川陝邊境的巨匪王三春、袁剛,有在四川廣漢活動的侯拜子、烏雞兒,有在四川秀山活動15年之久的賴子方,也有流竄於金堂一帶的賴金廷、賴合山、蔣炳南等土匪。當然,也少不了活躍於川北,有「川北土皇帝」之稱的巨匪黃清沅。
  • 湘西大剿匪
    仿如與世隔絕,交通不便利。為所統治的朝代埋下了不便於管理的禍患,卻為滋生土匪創造了天然的寶地。湘西曆來處於四不管的地界、同時也是漢族、苗族、侗族和土家族等多民族的雜居地。決定了這裡的湘西的各個民族之間,前著數不清的糾葛,這些糾葛長期得不到解決,往往就會演變成家族與家族之間矛盾升級。
  • 湘西剿匪:老人回憶國民黨少帥潘壯飛怎樣淪為土匪,血洗黔陽經過
    1949年10月芷江解放前夕解放軍進駐新晃後,芷江土匪頭子楊永清、黔陽土匪頭子潘壯飛逃到天雷山,被芷江剿匪部隊打敗。11月,解放軍進駐晃縣。楊永清、潘壯飛帶著殘餘部隊逃到中寨,與晃縣土匪頭子姚大榜會合,沆瀣一氣,集中建設芩蘭屯,想以此為據點,與解放軍相持。那知道解放軍12月25日就攻破了匪軍重點打造的堡壘——芩蘭屯。
  • 百團大戰中,出身黃埔軍校的開國將帥主要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
    那麼百團大戰中,出身黃埔軍校的開國將帥主要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我們接著往下看。元帥2位1925年回國後到黃埔軍校任政治部秘書兼政治教官,直接領導政治部的宣傳和組織工作,並講授社會發展史、政治工作等課程。百團大戰時期,他擔任八路軍115師政委,在進駐山西五臺山後,他充分發動和組織人民群眾,積極地發展抗日武裝,並創建了敵後第一個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