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8月18日,當飛機飛臨波士頓上空,我倚在舷窗上,一邊在心中嘖嘖讚嘆海邊的Logan機場盡得風流,一邊又默默感嘆,十三個小時,從中國到美國,兩個迥異的大國,切換來得如此迅捷,讓人覺得有點不真實。
今年的8月15日,拂曉之前,乘車前往紐約搭乘回國包機。城市尚未醒來,偶爾有車擦肩而過。波士頓的夜,燈並不如晝,高樓上星星點點,襯得Royal Sonesta的店招分外醒目。那是我們去年8月18日剛到波士頓那晚所住的酒店,臨著查爾斯河。是夜,開了窗,任風吹進夏夜的窗欞,看河上流動的細碎光影、夢中香甜搖晃的船帆,風中輕舞飛揚的發,一如我飄忽不定的思緒——今宵何處,未來的一年,又會有怎樣不可逆料的遇見?遠處,不知何故,燃放起了焰火,似乎預示著未來一年的絢麗多姿。然則,當時的我,縱然有再豐富的想像力,也不可能想到,這一年會如此波譎雲詭。世界經歷了新冠病毒的洗禮,中美關係在相當程度上也因此加速走向冰封,而我們,居然成了末代富布萊特學者。
回想過去的一年,現實比夢想還要出人意表。哈佛的訪學體驗超出預期,中美之間大事小情,種種撲朔迷離,也給了大家廣闊的研討空間。進入一月,疫情在武漢首先爆發,成為我們持續的關注焦點和心之所系,海外華人都投入了熱火朝天的國內抗疫援助。接著是三月,美國的疫情總爆發,工作和學習開始轉向線上,並從此進入深居簡出的自覺隔離狀態。在川普這個妄人的瞎指揮下,美國的疫情一騎絕塵,期間又爆發黑命貴運動。在疫情和選情的雙重刺激下,川普政府密集對中國出招,中美關係從此一日千裡,令人應接不暇。讓人眼花繚亂的一年,無論是個人視野還是對美國的觀察,這一年的收穫都是巨大的。儘管後半段隨著疫情的持續高漲和中美關係的交惡,也常常心懷忐忑,依然感恩這場遭遇給自己帶來的獨特生命體驗。
車開過查爾斯河上的橋,波士頓的黎明,一如查爾斯河般靜謐安詳。只是這樣看去,誰又能想到整個美國依然深陷新冠疫情泥潭。Royal Sonesta的霓虹在前方閃耀,起於此,終於此,多麼奇妙的循環。
本來計劃9月中旬回去,因為突然有了包機,順應家人的希望,就決定提前回去,從買票到出發也就只有9天的時間。許多的朋友來不及道別,因為疫情,曾經的相約也就此鏡花水月。「此番惜別,不知何時再見,惟願遠離萬裡交流不斷」,這樣的道別,放在中美交流可能斷絕的背景下,竟有一種別樣的悽美貼切。「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告別」,宮崎駿就是宮崎駿,總能在不同的場景下訴說你的心聲。人生之路,我們無法預知自己會和哪些人相遇,也無法預判他們會以怎樣的方式離開,如果離開註定是不可抗拒的結局,那就將過往塵封進回憶,帶著對彼此的祝福,繼續往前走。
揮手茲去,蕭蕭班馬,不知何日再見。